“休整了兩年……”吳郡這邊,劉韜要兩路出征的事情,自然也傳遞到了這邊。


    兵部大量軍令開始傳遞出去,同時物資開始調動,隻要眼睛不瞎,都能知道大漢又要有軍事調動。這幾年不斷派過去的間諜,還是有點用處的。


    也多虧這次科舉掩護,各地的考生過去參加科舉,順帶也藏進去不少間諜。


    隻需要考不上就好,這個比考上容易得多。隻要考不上,那麽自然也沒有出仕的可能性,那麽劉韜宣布的‘考中卻不出仕,那麽這輩子都不能出仕’的條例,也就無效了。


    要說收集情報的話,就沒有比科舉考試更適合的時機了。


    “山越那邊已經初步達成意向,我們的後方算是穩定。同時練了兩年的兵,別告訴我戰鬥力不行?”孫策看向眾人。


    “末將請求出戰!”眾將紛紛迴應。


    扣除已經離開的黃蓋和孫靜,程普、韓當和祖茂三人紛紛出麵。後續招募到的,如朱桓、祖郎和太史慈等自然不甘落後。最後是原本隸屬於袁術,後來投奔孫策的,比如紀靈、雷薄和梁剛等。


    他們原本鎮守各處,隻是這次事關重大,迴來開會而已。


    “軍師們分析過……”孫策也知道自己腦子不好,所以專門學劉韜,組建了軍師隊伍,其實就是兵部,隻是他沒稱帝,所以不能叫兵部,“大漢那邊的主要目標,是荊南四郡。”


    豫章、長沙和武陵三郡是主攻方向,不過丹陽和吳郡也要做好防禦措施。


    反而是會稽那邊最輕鬆,除非丹陽和吳郡被打下來,否則暫時不關會稽的事情。


    “這次的戰爭,主要以水戰為主,由周瑜作為都督。”孫策看向周瑜。


    “屬下必竭盡全力!”周瑜上前,之前失誤,讓孫堅被俘虜,哪怕也有孫堅本人意願的因素,他依然自覺責任重大。這次如果還失敗,那麽就讓他死在戰場上吧!


    “水軍方麵,蔣欽……你們這邊準備好沒有?”孫策看向另外一邊,蔣欽和周泰早早就投奔孫策,後續還有一個徐盛過來投奔。其中蔣欽,周泰和潘璋三人,陸戰水戰都不錯,被安排在水軍。


    其實這年頭水軍,無非就是用大船撞小船,最多用點火箭,說到底玩的還是勾爪和跳幫戰。所以隻要適應船上搖搖晃晃的環境,和陸戰沒什麽區別。


    至少,不會真的跳到水裏然後再開打。當然,用水鬼在水麵下鑿船倒是會有,而且對付水鬼基本也隻能用水鬼。


    沒轍,用長槍一通亂戳,戳不戳得中對方不知道,自己倒是先把船板戳得千瘡百孔。到時候水倒灌上來,敵軍的水鬼還要謝謝這些傻x士卒。


    再則,水下本來不好用力,拿個鑿子和錘跳到水下鑿船,當真?換了劉韜的話,他最對會讓水鬼拿個手搖鑽下去,這個更方便。


    問題是到現在,工匠也研究不出那種螺紋工藝,隻能手工打磨出來。也多虧這樣,這個鑿船利器,孫策這邊顯然還不知道。


    “時刻準備著!”三人紛紛迴應,這兩年他們可是使勁操練著水軍,就等著這一天。


    “好好表現,你們是最關鍵的一道防線,如果你們這邊都失敗的話……”孫策看向三人,“那麽我會在第二道防線崩潰的時候,正式向大漢提出投降。”


    整個羅國為了這一天,足足準備了快三年。三年的時間,山越都基本臣服,已經開始陸續協商一國兩製的問題。五溪蠻那邊更早,已經開始實施。


    羅國已經沒有後顧之憂,除非要把交州那邊算上去。不過那邊從天下大亂開始,就很乖,士燮一家,基本就是默默治理地方,發展經濟和交通,完全沒有要北上的意思。


    第一線是水軍,第二線是以洞庭湖一帶的平原,作為最終戰場的程普,太史慈等人率領的軍隊。如果兩線都被突破的話,那麽整個江南,已經沒什麽能阻擋漢軍前進的步伐。


    哪怕他從此不能出仕也罷,至少也要給家人一條後路……哦,其實也沒什麽好擔心的,畢竟孫匡在那邊過得就很不錯,更別說,最新傳來的消息,孫堅似乎被劉韜派到前線的軍中,從一個小卒子開始當起。


    被黃蓋和孫靜,以及五百多個親兵保護的小卒子。最多幾場戰爭,差不多就能重新成為軍候,除非升官的路被劉韜一直壓著。


    那麽看來,大漢對孫家也算不薄,人不能太自私,雖然權力的味道的確很不錯。


    “兄長,我也想去前線!”安排得差不多,眼看孫策就要宣布解散,孫翊站了出來。


    雖然都是武將,不過和孫策這種放得開的不同,他就一個純粹的武將。或許可以當先鋒,或許可以當副將,但不管鎮守一方還是作為主將,都有其劣勢。


    “你還年輕,過兩年再說。”孫策當然是否定了他的提議。這年頭,孫策也才二十二歲,孫翊堪堪十三歲,上什麽前線?找死嗎?


    和他相比,孫匡才是怪物,八九歲的年紀,已經考中進士。私下被人說是甘羅再世,隻有孫家的人,才知道孫匡體質一直不好,所從小就在不斷看書。


    去了劉韜那邊,也是不斷看書,應考能力強,再加上第一輪科舉很多都東西沒完善,這才給他混了一個進士。


    這幾年官位也沒有怎麽提升,很大程度就是他年紀還太小的關係。不僅需要累積更多的經驗,人生的經驗也要累積。至少,劉韜可不希望,自己這邊真的出一個九歲縣太爺。


    孫匡是因為自己弱小,所以謙卑,懂得謀定而後動。孫翊卻因為早幾年,傳聞有仙家子弟的資質,被要求看不少道家的典籍,結果越看脾氣越暴躁。


    這個有孫堅的鍋,劉韜負間接責任。不過孫翊也因此成了急性子,孫策不免歎了口氣,他這個性子不改改的話,那麽差不多就廢了。


    “兄長十二歲,就隨父親一起作戰,我今年十三,為羅國而戰,有何不可?”孫翊還不幹了,憑什麽到他這裏,就還年輕了?


    “這樣……”到底是兄弟,孫策也不好對付,想了想說道,“如此,你在韓當麾下聽用便是。記住,你在軍中就是一個普通的將領,不是我的弟弟,如果你仗著自己的身份,任意妄為,那麽也別怪軍法無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