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二年,公元193年秋末,新生的大漢帝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官員調整。


    三省之一的中書省,皇甫嵩提升為中書令,正式執宰。蔡邕,盧植和朱儁三人為中書侍郎。隻是相比蔡邕和朱儁,皇甫嵩和盧植逐漸走到仕途的盡頭。


    王匡和張楊為舍人,嚴格來說王匡和張楊年紀都還年輕,很有可能五十歲左右就能成為中書令……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兩人從實權尚書調為中書舍人,明顯有遠離政治核心的意思。很大概率,他們要在這個職位上養老。


    兩人能力不足是一方麵,並非劉韜嫡係也是一方麵。有這兩個減分項,兩人的的仕途很難再進一步,就算適合的人都死光……都未必輪到他們。


    舍人以下官職,按照各級官員的履曆和功績進行提拔,畢竟哪怕最低級的通事舍人,都是從從六品上的,也不可能由新人擔任。


    門下省方麵,侍中二人,分別是簡雍和臧旻,很大概率而言,兩人這個職位,可能是要做到退休為止;門下侍郎兩人,但目前隻有劉備一個人,畢竟履曆足夠的實在不夠。


    劉備從禮部調出來,說到底還是走了劉元起的路子。劉元起在這件事情上也很難做人,以前對他那麽好,現在突然冷淡下來也不對,最後硬著頭皮找到劉韜。


    “最後給你一次麵子哦!”劉韜很平靜的說道,其實他早料到會這樣。所以當初一開始就給劉備閑職,就是要讓劉元起和他有個了斷。


    新生的勢力,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人的履曆都太短,而且劉韜又沒有收編靈帝時期的老臣,是以高端的職位,有些必須空懸,寧缺毋濫。門下省也從皇室的管事機構,職權開始朝著總秘書處的方向發展。


    同時也是在今年,增設內侍省,專門負責皇宮內部的諸般事務,為宦官辦事機構。劉韜用宦官的時間並不長,所以目前這個任上,職位最高的,便是內給事錢福。


    尚書省隨著幾位主官調動,也麵臨一次大規模的調整。


    吏部尚書由王允擔任,其實很多人都覺得王允很適合擔任吏部尚書,同時擔任戶部尚書那段時間,也是被折騰得不輕。


    話是那麽說,實際上王允本身是感覺盧植在甩鍋給他,吏部工作其實更多……


    吏部侍郎由原代郡太守傅睿擔任,主動投降是加分項,能力也有。反正也不能讓他繼續擔任代郡太守,最後按其履曆,擔任吏部侍郎。


    原涼州刺史盧琰,擔任刺史幾年,考評一直為優,於是調迴來擔任吏部郎中。盧植升遷,開始等待退休,其實也算是給自己的這個兒子鋪路。


    戶部尚書由荀彧擔任,今年剛剛三十一歲的荀彧,直接當上戶部尚書,卻是所有官員之中最沒有異議的,他的才能眾所周知,也是天下公認的。


    戶部侍郎由張世平擔任,當初的大商人,如今的戶部侍郎,讓不少人感慨萬千。另外一個侍郎叫劉長的宗親,四十多歲,最初在並州河內當郡丞,後來累功逐漸升遷。


    任命他為戶部侍郎,主要一則是漢室宗親的身份,二則是他老實不多話。最後一點,便是這到底是大漢國庫,總要有個自家人在裏麵看著好一些。


    當然,劉長自學數算,在這方麵表現出不錯的才能,也是他的加分項。


    戶部巡官,調衛茲過來擔任,他也是商人出身,對數字非常敏感。同時黃舞蝶和張春華也在戶部這邊打下手,大概兩三年後,再酌情調配,也可能正式成為主事。


    兩次科舉錄取的女性進士,也基本上是在戶部和禮部兩處任職。


    工部方麵,蘇雙提拔為工部侍郎,這個按照他的履曆,提升為尚書還是有些困難。倒是三個郎中都已經齊全,其中負責屯田和農業事宜的,便是任峻。


    同時劉曄也被調了迴來,暫時擔任工部員外郎。


    禮部方麵,荀悅為禮部尚書,這個沒有改變,禮部侍郎由陳群擔任。原本在禮部實習的黃敘,調到門下省任職,由呂玲綺代替他在禮部任職。


    太上皇劉元起,依然擔任宗正職位,反正就是有點事情做就好。劉元起也自認自己還年輕,享受養老生活太早,又不想負責太多具體事務……沒轍,誰讓他是太上皇呢?


    刑部方麵,原本投靠劉岱的程昱,被調迴中央,擔任刑部尚書。至於荀攸,則繼續擔任刑部侍郎。本身劉韜有意提拔他為尚書,後者以履曆不足為由婉拒。


    這不奇怪,荀悅,荀攸和荀彧三人,已經占據三部要職,荀氏也因此站在風口浪尖,實在不適合繼續出風頭。最後任命滿寵為刑部郎中,作為人才儲備。


    兵部方麵,劉韜本來打算調賈詡為兵部尚書,後者也是婉拒。最後劉韜沒有那麽便宜他,任命他和郭嘉為兵部侍郎,陳宮為兵部郎中,實際上主官還是賈詡。


    賈詡拒絕了一次,第二次實在無法拒絕,隻能乖乖接旨謝恩。主要還是扣除朱儁之外,劉韜也不知道誰更合適擔任這個兵部尚書,除非把劉岱或劉寵調迴來。


    隻是兩人履曆的確夠,但才能……又是另外一迴事。


    隨著軍法司和武警司的組建,夏侯蘭為軍法司長,劉戈為武警司司長,隸屬兵部。


    曾經跟著劉韜起家的老兄弟,劉戈已經沒有多少統兵作戰的興趣。主要還是覺得,武警隊伍,非軍隊非賊曹,偏偏沒什麽流動性,由外人統禦,可能會尾大不掉。


    至少在監管製度完善以前,這個職位需要一個自己人來擔任,他便毛遂自薦。劉韜認可他的忠誠,而且他的履曆也完全可以勝任,於是就有這樣的任命。


    錦衣衛統領,繼續由楊射負責,副統領為劉霍。楊射姑且不說,劉霍是跟著劉韜起家的涿縣劉氏子弟,也就是族親,算是自己人。


    錦衣衛的框架,已經由賈詡搭設完畢,剩下就是完善。當然劉韜也任命郭嘉為錦衣衛顧問,有什麽疑難雜症,錦衣衛還是要找到這位老前輩的。


    順帶一提的是,賈詡的兒子賈穆,今年高中進士,然後安排到了錦衣衛裏麵實習。


    典韋為禁衛統領,許褚為禁衛副統領,對,許褚也被劉韜借調了過來。兩大保鏢負責統領錦衣衛,一個負責整個晉陽的護衛,相當於原本的執金吾。


    許褚負責皇宮內部的護衛,相當於原本光祿勳麾下的羽林衛等軍隊。


    雖說寧缺毋濫,各部的主事和普通小吏,都盡量滿編,日常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