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一個使者卻是離開了晉陽,開始朝著薊縣那邊過去。


    直至科舉結束,劉韜最後一封給劉備的國書,送到他的手中。劉備打開看了看,沉默了好一陣子,最後派人把公孫瓚叫過來,並且揮退了其他人。


    “伯圭,這次叫你過來,是因為這封國書……”劉備把國書,交到公孫瓚的手中。


    “居然還好意思過來招降我們?”公孫瓚稍微瞄了一眼,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


    前年狠狠戲耍了他一番,害得他損兵折將的,今年好不容易才恢複了一些元氣。隻是幽州的人口就那麽多,劉備已經把兵力擴充到五萬,這已經是幽州現階段能負擔的極限。


    就算這樣,一方麵要應對烏桓的進攻,一方麵要小心高句麗那邊的騷擾。最後還要投入到和大漢的兩線作戰之中。


    畢竟大漢的軍隊,隨時可能會從代郡,以及冀州那邊殺過來,兩線甚至三線作戰,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單獨麵對幾千的敵人,那麽還要可能憑著一些地形和手段,來達到擊敗的效果。但麵對三五萬,而且已經做好了準備的北漢軍,他們能從容麵對嗎?


    隻能說晉國滅得太快,快得讓人反應不過來,否則他們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提供支援。


    現在說這個沒什麽意義,重點是如何應對,可能明年,可能兩三個月後殺過來的北漢。


    “他們已經包圍了我們,自然有資格招降。”劉備有些無奈,在絕對的實力下,能會展的手段非常有限。投降輸一半,不投降最後必死無疑,而且還是以謀逆者的身份送去刑場,以最恥辱的方式死去。


    當然可以選擇逃走,但能逃到哪裏?和張舉一樣,逃到草原裏麵,和烏桓為伍?


    說起來,公孫瓚和烏桓不對付的原因,其實也就在這裏。畢竟最初張溫要調集的,便是烏桓義從,結果被張純截胡,導致後續的爭鬥。


    張純雖然最後被劉虞懸賞,然後被部將殺死。但張舉卻遁入草原之中,現在在烏桓那邊,時不時還有傳聞,在哪裏看到過他。


    不是公孫瓚討厭胡人,對烏桓趕盡殺絕,而是兩人已經是對立關係,隻能死戰到底。在這個情況下,提倡對胡人友好的劉虞,其實也變相在坐視公孫瓚和胡人死磕到底。


    這個情況下公孫瓚殺劉虞,反而有自保的因素在裏麵。畢竟與其最終要麵對兩個敵人,還不如直接把最礙事的一個殺掉,收編他的部眾,然後再全力應對烏桓。


    換個角度來說,烏桓那邊,根本不可能成為臂助,甚至會在某些情況下,成為敵人。鮮卑那邊又元氣大傷,三五年內根本不能派出援兵……


    “所以,你心動了?”公孫瓚看向劉備。


    “投降還能封王,為什麽不心動?”劉備淡淡一笑,“如果還有機會,進入三省六部任職的話,那就更舒服了。”


    隨即看向公孫瓚,繼續說道:“你這邊的王爵,可能保不住,但應該能封侯。劉寵就在當鎮東將軍,你我未必沒有機會。”


    “玄德的意思是,打入北漢的內部,然後形成自己的勢力?”公孫瓚聽明白了。


    “這是目前,我能看到唯一能走得通的路。”劉備歎了口氣,“收集到的情報,伯圭也應該知道,劉韜麾下其實也有不少的派係。大家的利益訴求不同,隻是天下未定,所以暫時團結到一起,另外就是劉韜的確給他們,都帶來了利益,緩和了各派係的矛盾。”


    隻要天下太平,那麽自然為了爭奪話事權,各派係開始進行爭奪。他完全可以在裏麵推波助瀾,讓一切來得更猛烈一些。就看劉韜,如何去麵對來自內部的敵人……


    不當皇帝可以,那就當一個權臣,甚至於,把皇帝都掌控住的權臣。


    相比之下,投降帶來的恥辱什麽的,無視就是。劉韜的確沒看錯劉備,他的臉皮的確很厚,隻要利益足夠,那麽他可以把臉皮都不要。


    “他們會允許嗎?”公孫瓚看向劉備,他的意思當然是那些劉虞時代的老臣。


    “他們不允許的話,那就讓他們自己去麵對漢軍,我們本部直接帶走便是。”劉備絲毫沒有舍棄他們的不舍。


    “我這邊永遠是你的盟友!”公孫瓚笑道,兩人的關係的確不錯,但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比起他這個‘外人’,劉備這個‘漢室宗親’在體係裏麵更有競爭力。


    “我主文,你主軍,我們這個派係,終究會成為劉韜麾下,無法被忽視的存在!”劉備點頭,心裏已經下了決心。


    第二天,他就召開朝會,把劉韜的國書拿過來。同時表示,劉韜在討董的時候,其實已經招降過一次,前兩年開戰,是第二次。現在他第三次招降,劉備覺得,這就值得認真去考慮一下,於是詢問一下大家的意見。


    公孫瓚自然是無條件站在劉備這邊,劉備選擇什麽,他就選擇什麽。隻是公孫瓚也是狡猾,根本不說他選什麽,把選擇權交給劉備,多少有些模棱兩可的意味。


    “陛下要投降,我等也不好勸說什麽……隻是太子怎麽辦?”閻柔上前詢問。


    目前朝堂上無非是三個派係,首先就是劉虞原本的派係,然後是公孫瓚派係,最後就是後續投奔出仕的,普通士人派係。


    最後一個派係姑且不說,公孫瓚站在劉備這邊,那麽值得拉攏的就是劉虞的舊部。


    “他依然是我的繼承人,隻是從太子,變成世子而已。”劉備迴道,“當然,如果你們不願意,也可以擁立他為皇帝,反正我放棄皇位。”


    大家敏銳發現,劉備已經不再以‘朕’自居,這意味著,他顯然是認真的。


    隻是,他們扶持的情況下,能單獨麵對劉韜的將全麵進攻嗎?不出所料的話,劉備和公孫瓚,估計會帶走大部分的兵力,五萬最多隻有幾千可以留下來。


    換言之,其實大家一開始就沒得選。退一萬步說,世子也是不錯的選擇,能和平結束一切,也未必不能接受。


    他們最終還是妥協,加上公孫瓚這邊,最後那些士人就算不甘心,也沒辦法改變什麽。


    “陛下!”幾天後,錢福激動的來到劉韜麵前,“燕漢正式發來降書,他們投降了!”


    “看來劉備還是那個劉備……”劉韜卻是默默歎了口氣,福兮禍所依,以後有得頭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