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皇後以前也不是沒有當過老師。”劉韜見蔡琰那驚訝的樣子,拍了拍她的手。


    頓了頓,繼續說道:“在貴族學院建設完成之前,朕希望開設一個班級,大概隻有二三十人左右。姑且先從識字,數算,武藝,射術四門開始,以後陸續再開設別的。識字方麵,朕希望皇後來擔任老師,而且也是這個班的班主任,幫忙關注一下各科的進度。”


    “明明有那麽多的大儒,怎麽需要臣妾來教?”蔡琰還是有些不自信。


    “首先,我不希望他們在教導的過程中摻雜私貨。不管什麽學派,不能影響朕,就會把目光放在皇子身上。最後所有皇子,可能都代表一家學說,繼承人之爭,最後會發展成為學派的代理人之爭,哼,把皇室當成學派爭鬥的地方,他們好大的膽子!”劉韜迴道。


    以前看小說,看電影,看曆史文獻,知道也就知道,沒有誰會那麽關心。現在關係到自己,那問題自然就嚴重許多。


    最重要的是儒家,不愧是能成為‘儒教’的存在,至少仁孝禮儀這些一通洗腦下來,能把一個小孩子忽悠瘸了。


    糟糕的是,這年頭的儒家,大多都會從《左氏春秋》開始說起。而且還會加點私貨,硬生生當成曆史小說說出來。


    小孩子本身缺乏玩具和娛樂手段,聞言當然會被吸引,趁機再灌輸一些儒家的理念,就沒有誰能不中招的。


    想到這裏,劉韜甚至覺得,自己可以考慮找禮部,編修一本《東漢演義》出來,怎麽酷炫怎麽來,作為啟蒙先把孩子的心思都吊住,別那麽容易被儒教忽悠。


    “陛下看來對儒家還是頗多顧慮?”蔡琰試著問道。


    “朕雖然以公羊子弟自居,不過也隻是喜歡他的部分學術。但朕認為,不管是學派,有價值都可以為我所用,匯聚百家之長,然後才能找到正路。”劉韜迴道,“而且朕如今已經是皇帝,各家學術,應該為朕所用,而不是獨尊某家學派。什麽學派的學術對皇室有用,就用誰的這個理論。”


    治國之道,說到底無非是就與時俱進,因地製宜。從來沒有一個學術能夠用一輩子,甚至永遠用下去,就說孔子那些言論,放在現代,也已經不合時宜。


    否則,狼性精神,狼圖騰這種思想,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隻能說某一個時期,注定會有某種,順應時代,順應人心的思想和學術,哪怕是錯誤,或者偏頗的。


    國家為什麽花費那麽多的金錢去養這些學者,無非就是無論什麽時候,都能有合適當前價值觀的思想。從八榮八恥,到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那麽一迴事。


    普通人認不認可姑且不說,但至少讓更多想要知道,正確的道路在哪裏的人,知道一個正確的方向。人性總有兩麵性,國家最多是去引導,沒辦法強製誰必須要做什麽。


    那種情況,更多是出現在反烏托邦電影裏麵,很不巧,大部分那麽做的政府,在這種電影裏麵基本上都是反派。


    “陛下一直都是講究實用主義的。”蔡琰嫣然一笑,相處那麽多年,劉韜什麽性格,難道她還不清楚?什麽學派都是假的,劉韜就是純粹的功利主義者。


    其實類似這種功利主義者,各大學派是最怕的,尤其皇帝是功利主義者,那麽有可能會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浪費大量的國力民力。


    劉韜追求的,卻不是個人的小功小利,而是一個民族的大功大利。很多東西,甚至現在還看不出什麽,估計要等到幾年,幾十年以後才能明白他的布局。


    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眼裏,就是勞民傷財的代表。更是各國,抨擊劉韜的切入點。


    問題是劉韜根本不會和他們計較,隻因為他很清楚,這些東西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到底會是怎麽樣的畫麵。


    若發現了其中奧妙,然後才跟著去做,那麽什麽都晚了。而盲目跟著他去學,最後估計也會不知道走歪到什麽程度。


    穿越者,本身就是最大的金手指,法術更多用於初期的累積,這玩意如果不能傳遞下去的話,那麽注定比不上科學和技術。


    就算能傳下去,劉韜也不太敢傳,萬一有個想不開的,拿著流星火雨到處亂砸,直接讓華夏文明倒退個三五百年,甚至進入神權時代,估計自己也是罪孽深重。


    “不實用要來幹什麽?吹捧自己的豐功偉業,還是粉刷這太平盛世?”劉韜笑道,“那種吹捧的工作,禮部已經越來越上手。太平,那是百姓說了算的,不是朕說了算的。”


    頓了頓,繼續說道:“說起來,也不能讓琮兒和瓊兒兩個人上學,還要給他們找一些同學,有什麽人選嗎?”


    “人選的話……荀攸的長子荀緝就不錯,有乃父之風。原本身體不太好,最近已經調養起來了;曹操的次子曹丕,和琮兒瓊兒同年;鍾繇長子鍾毓,年紀也差不多……”蔡琰緩緩說道。


    “你怎麽那麽清楚?”眼看蔡琰羅列了快三十多人,劉韜不免詫異。


    “沒什麽好奇怪的。”蔡琰淡淡一笑,“陛下主外,管的是天下大事。臣妾主內,往來自然也是所有臣子們的家眷,往來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皇後這個級別,也不是誰都能見的。不過能見的,自然也都是重臣的家眷。


    這些臣子的二代,很有可能會成為自家子女的班底,所以蔡琰自然上心,尤其是那些年紀差不多的,基本上都有留意,男女都是。


    先不說劉韜允許女性參加科舉,就說給琮兒和瓊兒,物色一個婚姻對象,那也是為人母一點微不足道的興趣。


    劉韜倒是沒想到,居然有那麽多年紀相仿的存在。男男女女湊起來,一個班妥了。


    “隻是怎麽名單裏,還有還有伏壽?”劉韜有些疑惑。


    “伏壽今年十一歲,年紀大了點,不過也大不到哪裏去。”蔡琰解釋,“還是琮兒和瓊兒的表姐,正好可以關照他們一下。”


    “原來如此……”劉韜若有所思,伏壽怎麽才十一歲啊?那也沒什麽好想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