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我們沒有正式和他們開戰……”張飛死而複生的情報,也傳到袁紹陣營這邊。看著手中的情報,袁紹稍微鬆了口氣。
這次的主要目標,其實就是最大限度的殺死劉韜部的將領。當然,針對劉韜的刺殺和突襲計劃,大概也有三到四個左右。
可問題是,現在就算犧牲一兩千人,甚至三四千人,擊殺對方一個武將,到最後劉韜把別人複活了,那還怎麽玩?
也多虧要等鮮卑南下,還沒有立刻發動計劃。貿然實施,那麽吃虧的還是他們。
就說公孫瓚那邊,傳來的消息,代郡攻防戰,不考慮張飛複活的事情,也就是擊殺對方百餘人,付出了五千餘的傷亡。
對,傷亡不代表是全部陣亡,但至少有幾千人成為了張飛部的俘虜。後續因為缺乏足夠的醫療,又死了兩千人,最後還有千餘人成為俘虜。
不僅丟了代郡,還順帶犧牲五千多人,換來這點戰果,也不知道燕漢皇帝坐不坐得住。
隻是一天不把劉韜解決,自己一樣坐不住啊……袁紹暗暗感慨,隨即看向群臣。
為了這次計劃,他甚至把鄴城都給放棄了,隻為了賺取一定的空間,來與敵軍周旋。
“我們有多少時間可以修改計劃?”袁紹詢問。
“我們最多隻有一天的時間修改計劃。”田豐迴道,“要說方法也有幾個,隻是……”
“隻是什麽?”袁紹連忙追問道。
“我們幾個的意見沒辦法統一。”田豐迴道,他,沮授,郭圖,許攸,逢紀和審配,足足六人卻有三個不同的意見。
“說出來聽聽!”袁紹也不打算浪費時間,於是主動詢問。
“首先的老臣的意思……”田豐迴道,“老臣認為,鮮卑那部分已經不需要執行。與其讓他們作為內應,還不如讓他們吸引劉韜的注意,或者輔助我們進行進攻。”
“臣讚同這個看法。”沮授迴道,他和田豐都認為,計劃隻需要微調就好。
“臣以為,原本的計劃很完美,劉韜就算有複活死人的手段,消耗也必然很大,說不定現在甚至用不了其他的法術,是最合適的機會。”許攸上前,他屬於原計劃不變派係。
“臣也是這樣認為的。”審配上前迴應,臨時改變計劃,反而很容易出問題。
“臣以為……”郭圖出麵,“針對劉韜的計劃要徹底改變,我等不妨襲擾到冬季,然後趁著雪天的掩護,再奪迴失地,甚至進一步向前進攻。”
現在已經是九月份,再拖兩個月就要入冬。天氣冷下來,劉韜那邊就算不退兵,也得暫時休戰。這個時候趁機打過去,至少可以收複失地。運氣好,甚至可以打過河內去。
這個辦法幾乎是把之前計劃推翻,而且很慫,但必須承認很實用。
換了別人,估計還要擔心自己的地盤被劫掠一番,就算打迴來,要迴複原本的繁榮,估計也需要一段時間。
可劉韜這邊,他們不會這樣,最多把錢財糧草都搬走。問題是,這些早就轉移了。
甚至可以說,對方打下一座城池,就要負擔這座城池的糧草問題。這樣耗下去,估計劉韜連魏郡都沒辦法走出去。
郭圖也是基於這個考慮,才提議推翻原定計劃,直接耗死劉韜。
“朕明白了……”袁紹現在是聽明白了,六個軍師分成了三個意見,分別是微調、保持原狀和徹底改變計劃,“說說你們反對其他兩個計劃的理由!”
三個計劃好像各有特色,一時之間袁紹居然有些難以取舍。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那麽多計劃可以選擇,心裏稍微安定了一些。
心裏安定了,那問題就出來了。他本身屬於那種有急智的類型,被逼到絕境的時候,能爆發出超乎尋常的智慧和能力。反過來,隻要安邑下來,那麽性情就會鈍化許多。
用郭嘉的說法,就是‘好謀無斷’,什麽都想要兼顧,結果什麽都兼顧不來。
“臣主要反對消耗戰,劉韜不是傻子,意識到我們的打算之後,他很大概率……會把魏郡的人口,都遷徙到涼州或者並州那邊。到時候就算我們能將其擊退,整個魏郡也就成為一個鬼郡了。”田豐主動上前迴應。
誰會傻傻幫人養著一群百姓,袁紹能做出那麽狠的事情,他也可以做得更狠。
“那可不行,不能讓他把人帶走了!”袁紹聞言,也覺得有這個可能性。
“那麽多人的遷徙,需要消耗的物資,比為他們提供物資還要多。遷徙完畢,還需要安置,直至下一年收獲為止,這些百姓完全沒辦法為他提供任何東西,反而會為我們消耗他們的國力!”郭圖迴道,這個問題他當然考慮過。
“這個不是問題!”田豐迴道,“我們在青州可有不少的糧草!”
就是把青州的問題考慮進去,才是問題。劉韜完全可以把人送到黃河邊上,然後坐船順流而下抵達青州,然後在那邊把人安置下來。
正好那邊前兩年鬧黃巾,也算是地廣人稀的類型。大量的田地荒蕪,不少縣城也是十室九空。但房子和農田還在,所以安置百姓不成問題。
更重要的是,為了這場戰爭,偷偷屯了一些糧草在青州,足夠把百姓安置過去。再加上一些其他地方運輸過去的糧草,說不定真的能撐到明年夏收。
不不,現在過去的話,說不定還能搶種一季冬小麥的。
“而且劉韜也有可能不遷,隻是以魏郡為據點盤踞,一步步推進。”許攸迴道,他也是因此才反對的。
“他們要鎮守魏郡,防禦必然分散,這難道不是正好擊敗他們的機會?”郭圖反駁道。
不走更好,要不斷運輸糧食過來,同時將領為了守住魏郡,不得不安排在各地鎮守。魏郡東部和北部無險可守,那隻能加大防禦的範圍,這就給他們製造出各個擊破的機會。
“耗得太久的話,就算我們打迴魏郡,糧草什麽的也消耗得差不多。到時候偌大的魏郡,那麽多嗷嗷待哺的百姓,可都等著我們去救助啊!”田豐迴道。
“要快的話,那當然是按照原計劃,我們為此準備那麽久!”許攸迴道。
所有人不免都看向袁紹,等他決斷。可後者怎麽決斷,大家都說得那麽有道理……
這次的主要目標,其實就是最大限度的殺死劉韜部的將領。當然,針對劉韜的刺殺和突襲計劃,大概也有三到四個左右。
可問題是,現在就算犧牲一兩千人,甚至三四千人,擊殺對方一個武將,到最後劉韜把別人複活了,那還怎麽玩?
也多虧要等鮮卑南下,還沒有立刻發動計劃。貿然實施,那麽吃虧的還是他們。
就說公孫瓚那邊,傳來的消息,代郡攻防戰,不考慮張飛複活的事情,也就是擊殺對方百餘人,付出了五千餘的傷亡。
對,傷亡不代表是全部陣亡,但至少有幾千人成為了張飛部的俘虜。後續因為缺乏足夠的醫療,又死了兩千人,最後還有千餘人成為俘虜。
不僅丟了代郡,還順帶犧牲五千多人,換來這點戰果,也不知道燕漢皇帝坐不坐得住。
隻是一天不把劉韜解決,自己一樣坐不住啊……袁紹暗暗感慨,隨即看向群臣。
為了這次計劃,他甚至把鄴城都給放棄了,隻為了賺取一定的空間,來與敵軍周旋。
“我們有多少時間可以修改計劃?”袁紹詢問。
“我們最多隻有一天的時間修改計劃。”田豐迴道,“要說方法也有幾個,隻是……”
“隻是什麽?”袁紹連忙追問道。
“我們幾個的意見沒辦法統一。”田豐迴道,他,沮授,郭圖,許攸,逢紀和審配,足足六人卻有三個不同的意見。
“說出來聽聽!”袁紹也不打算浪費時間,於是主動詢問。
“首先的老臣的意思……”田豐迴道,“老臣認為,鮮卑那部分已經不需要執行。與其讓他們作為內應,還不如讓他們吸引劉韜的注意,或者輔助我們進行進攻。”
“臣讚同這個看法。”沮授迴道,他和田豐都認為,計劃隻需要微調就好。
“臣以為,原本的計劃很完美,劉韜就算有複活死人的手段,消耗也必然很大,說不定現在甚至用不了其他的法術,是最合適的機會。”許攸上前,他屬於原計劃不變派係。
“臣也是這樣認為的。”審配上前迴應,臨時改變計劃,反而很容易出問題。
“臣以為……”郭圖出麵,“針對劉韜的計劃要徹底改變,我等不妨襲擾到冬季,然後趁著雪天的掩護,再奪迴失地,甚至進一步向前進攻。”
現在已經是九月份,再拖兩個月就要入冬。天氣冷下來,劉韜那邊就算不退兵,也得暫時休戰。這個時候趁機打過去,至少可以收複失地。運氣好,甚至可以打過河內去。
這個辦法幾乎是把之前計劃推翻,而且很慫,但必須承認很實用。
換了別人,估計還要擔心自己的地盤被劫掠一番,就算打迴來,要迴複原本的繁榮,估計也需要一段時間。
可劉韜這邊,他們不會這樣,最多把錢財糧草都搬走。問題是,這些早就轉移了。
甚至可以說,對方打下一座城池,就要負擔這座城池的糧草問題。這樣耗下去,估計劉韜連魏郡都沒辦法走出去。
郭圖也是基於這個考慮,才提議推翻原定計劃,直接耗死劉韜。
“朕明白了……”袁紹現在是聽明白了,六個軍師分成了三個意見,分別是微調、保持原狀和徹底改變計劃,“說說你們反對其他兩個計劃的理由!”
三個計劃好像各有特色,一時之間袁紹居然有些難以取舍。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那麽多計劃可以選擇,心裏稍微安定了一些。
心裏安定了,那問題就出來了。他本身屬於那種有急智的類型,被逼到絕境的時候,能爆發出超乎尋常的智慧和能力。反過來,隻要安邑下來,那麽性情就會鈍化許多。
用郭嘉的說法,就是‘好謀無斷’,什麽都想要兼顧,結果什麽都兼顧不來。
“臣主要反對消耗戰,劉韜不是傻子,意識到我們的打算之後,他很大概率……會把魏郡的人口,都遷徙到涼州或者並州那邊。到時候就算我們能將其擊退,整個魏郡也就成為一個鬼郡了。”田豐主動上前迴應。
誰會傻傻幫人養著一群百姓,袁紹能做出那麽狠的事情,他也可以做得更狠。
“那可不行,不能讓他把人帶走了!”袁紹聞言,也覺得有這個可能性。
“那麽多人的遷徙,需要消耗的物資,比為他們提供物資還要多。遷徙完畢,還需要安置,直至下一年收獲為止,這些百姓完全沒辦法為他提供任何東西,反而會為我們消耗他們的國力!”郭圖迴道,這個問題他當然考慮過。
“這個不是問題!”田豐迴道,“我們在青州可有不少的糧草!”
就是把青州的問題考慮進去,才是問題。劉韜完全可以把人送到黃河邊上,然後坐船順流而下抵達青州,然後在那邊把人安置下來。
正好那邊前兩年鬧黃巾,也算是地廣人稀的類型。大量的田地荒蕪,不少縣城也是十室九空。但房子和農田還在,所以安置百姓不成問題。
更重要的是,為了這場戰爭,偷偷屯了一些糧草在青州,足夠把百姓安置過去。再加上一些其他地方運輸過去的糧草,說不定真的能撐到明年夏收。
不不,現在過去的話,說不定還能搶種一季冬小麥的。
“而且劉韜也有可能不遷,隻是以魏郡為據點盤踞,一步步推進。”許攸迴道,他也是因此才反對的。
“他們要鎮守魏郡,防禦必然分散,這難道不是正好擊敗他們的機會?”郭圖反駁道。
不走更好,要不斷運輸糧食過來,同時將領為了守住魏郡,不得不安排在各地鎮守。魏郡東部和北部無險可守,那隻能加大防禦的範圍,這就給他們製造出各個擊破的機會。
“耗得太久的話,就算我們打迴魏郡,糧草什麽的也消耗得差不多。到時候偌大的魏郡,那麽多嗷嗷待哺的百姓,可都等著我們去救助啊!”田豐迴道。
“要快的話,那當然是按照原計劃,我們為此準備那麽久!”許攸迴道。
所有人不免都看向袁紹,等他決斷。可後者怎麽決斷,大家都說得那麽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