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國內傳,國外也傳。隻是傳遞非常隱蔽,完全依靠錦衣衛的外圍人員傳播的。


    錦衣衛在各地都開了酒肆或者可以吃飯的旅館,名字各不相不同,規模也各不相同,但一般不大不小,正是三教九流之輩出沒的程度。


    這個時候有個人喝醉了亂放屁,是很正常的事情。稍微不注意,就把劉韜‘開疆擴土’的事情,宣揚了出去。


    “這次測試的結果不錯,畢竟沒什麽難度……這邊的事情,已經通過最快的速度,傳遞到大漢各州,交州那邊的話,可能還要一些時間。”楊射把結果匯報了一下。


    說真的,這應該是賈詡匯報的,後者卻以自己是下屬為由,把事情推給了他。


    “去交州的路很難走?”劉韜有些好奇。


    “幾乎沒有什麽陸路,得從長沙郡走湘水一路南下,換船才能進入交州。否則走陸路的話,需要更久。”楊射沒想到劉韜會問這個,好在早有功課。


    同時有些奇怪,為什麽賈詡那家夥,會知道陛下會問這個?


    其實賈詡哪知道劉韜會問什麽奇怪的問題,索性一股腦都準備了!


    對於這個陛下的發散思維,賈詡早就已經領教過了……


    “先秦是怎麽打到那邊的,總不能真的就走水路吧?”劉韜有些好奇。


    “是水陸並進……”楊射擦了擦汗,這個都給賈詡料到了,“拓寬並聯通各條水路,從水路把士卒和物資運送過去,這是明麵上的方法。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修了不少鐵路,通過鐵路把物資送過去。隻是如今鐵路已經不見,不過各地都留有不少先秦的馳道,沿用至今。”


    “話說,你怎麽知道那麽多……”劉韜皺了皺眉,這情況很不楊射。


    “文和準備的,屬下也就是照著念。”楊射把賈詡準備的答案遞過去,好幾張紙的,說真他都背不了多少。遞過去的時候,還偷偷鬆了口氣。


    “這都準備了什麽亂七八糟的迴答?”劉韜看了看,但仔細一想,會發現這些問題,估計他想到了,或許都會下意識問一問。


    也不好為難楊射,把賈詡那種存在安排在他麾下,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是夠辛苦的。


    索性繼續看那些迴答,反正他要提問的問題,基本在都可以在這裏找得到。


    “包括錦衣衛暗衛的改進策略都有……”劉韜無語,這玩意拿來直接報功都可以了,居然就這給了楊射,賈詡是多麽不想麵對自己?


    不不不,莫非楊射嫌麻煩,然後把東西交給他這點,也在他的算計之中?


    說真的,三國裏麵,劉韜文士隻服三個人:基礎知識不牢固,但能洞悉人心,玩弄敵人與鼓掌的郭嘉;不管你在外麵怎麽浪,都給你把家管得妥妥當當的荀彧;最後就是這個為了活命,能把對方算計到翻身餘地都不剩的賈詡。


    引李傕和郭汜對付王允的是他,送走漢帝的也是他。差點把曹操算計死的是他,成為曹魏重臣,位列太尉的也是他。


    “錦衣衛暗衛的改進,就按照這上麵的進行。派出去的錦衣衛表現很出色,希望以後能再接再厲。另外各地官員的監管問題……”劉韜翻了翻這幾張紙。


    皮氏縣的事情,也不能說和錦衣衛失職。同樣是沒有把人手鋪開,所以沒有監管到位也算正常。這方麵的內容紙張裏麵沒有,原因劉韜心裏還算清楚。


    說到底,還是缺人這事鬧的。換了後世,一個有編製的環衛工,能讓研究生過去競爭。現在他把官位放在這裏,結果響應的人卻並不多……


    第一次科舉有收獲,但收獲並不多。世家豪門來的子弟很少,普通百姓和寒門,也沒有接受過足夠的教育,是以很容易被刷下來。


    按照盧植的意思,想要多招募一些人,估計要把經學廢掉,要麽把經學在科舉的比重下降。畢竟這玩意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累積,才有可能掌握。掌握之後,書寫又是個問題。


    就如同有些人,能讀懂世界名著,但不會寫世界名著,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兩碼事。


    從刷下來的那些策論,那些直白的迴答上可以看出,這才是現階段,那些寒門和普通人的正常水平。在東漢末年,奢求普通人能有宋朝以後的文化水平,的確有些過分。


    “先按照現階段的能力,最大限度去監管便是。”劉韜把紙張遞了迴去,“不要太勉強,畢竟我知道人手不足。”


    “遵旨!”楊射稍微鬆了口氣,畢竟現階段,錦衣衛在這方麵,沒有太大的成績。


    真要算,貪汙擅權什麽的,本身就不是錦衣衛的職責範圍。他們主要負責非法集會,故意散布對劉韜不好的謠言,同時密謀造反這種政治犯。


    隻是錦衣衛在外麵散布那麽多人手,難免會收到一些這方麵的消息。所以有了明確的證據,那麽就要配合地方官府,去抓拿那些瀆職的官員。


    考慮到這種事情,也和錦衣衛的績效掛鉤,是以錦衣衛內部還是很關注的。政治犯沒那麽好抓,尤其是天下太平的時候。


    反而是貪官汙吏,越是這個時候越容易出現。是以錦衣衛的積極性,劉韜根本不需要懷疑,也難怪賈詡給出的紙張上,什麽都沒有。


    可能會得罪同僚的把柄,賈詡當然不會送到劉韜手中,這家夥滑的很。


    劉韜這邊,也算告一段落。各州郡卻在錦衣衛的傳播下,把消息傳遞了出去。


    大漢朝廷在陰山以北開疆擴土,占下了一片國土,同時建立白雲縣。這個事情很快就傳得天下皆知,又通過商人,傳遞到更遠。


    劉岱和劉寵很高興,兩人已經臣服於劉韜,劉韜的功業自然也算他們的功業。想到大漢居然能開疆擴土,兩人心裏都很高興,劉韜的確有中興大漢的才能。


    同時私下也是經常聯絡,打算聯合起來,好好表現一番。這樣就算天下一統,劉韜也不好隨便撤掉他們的王位了。


    “大漢多少年沒有開疆擴土過了?”水鏡書院裏麵,幾個士子閑聊這件事情。


    “光武帝建國之後,似乎就沒有。”一個士子想了想迴道。


    “隻是如今天下未靖,那並州的皇帝不想著一統天下,去跑去關外打地盤,實在荒謬。”自然也有人提出反麵的觀點。


    “孔明,你怎麽看?”有士子看向不遠處的少年,“他算昏君還是明君?”


    “亮年幼,實在沒什麽高見。”少年笑了笑,繼續看書,“或許那裏值得他去征服吧!”


    “陰山以北,荒涼不說,還天寒地凍的,能有什麽價值?”其他人笑了笑,也沒在意。


    潁川書院外,作為雜役而獲得旁聽資格的年輕人,此刻正在打掃院子。聽著那些學子們的言論,嘀咕道:“明年的科舉,要不要去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