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榜日,士子們早早就聚集在考場外麵。哪怕知道自己水平估計考不過關的,也帶著那麽一絲絲的僥幸過來。


    更多是來看熱鬧的,畢竟今天會有不少士人,會因為中舉而成為官吏。說不得,什麽時候就成了自己的父母官,過來了解一下也好。


    而更多人,比如說鄉紳,比如說豪商,尤其是張氏、蘇氏、甄氏這三個最早投資劉韜的家族,已經派人在這裏等待,打算榜下捉婿。


    自家子弟考不上,那至少也要讓考上的士人成為自家的女婿!


    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某人在家裏提了一丟丟,然後自家的婆娘顯然不小心說漏了嘴。反應過來的三家,立刻派人過來榜下捉婿。


    自然而然的,就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主要還是湊個熱鬧。


    “都讓開一些,這條線以內,隻允許參考的士人進入,其他閑雜人等不許靠近!”錦衣衛不得不協同晉陽的賊曹掾出麵,拉了一個警戒帶,把人群阻擋在警戒帶之外。


    繼續這樣擠下去,估計裏麵放榜的小吏都要出不來了。


    群眾的熱情非常高漲,不過好在對官府的敬畏卻是從來不缺的。於是自覺讓開,讓警戒線裏麵的士人們,不由得鬆了口氣。


    “榜單出來了!”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原來考場的大門開啟,已經有小吏帶著一張榜單出來。


    “現在是三榜,按照最初的決定,這個榜單上的考生,都獲得同進士出身的身份。但這次科考特殊,這個榜單上的考生,隻能獲得舉人身份。”小吏宣布道。


    科考動員大會上,已經說過這個,所以大家並不奇怪。更多是感慨,劉韜這個科舉,局麵鋪得那麽大。


    首先六歲開始蒙學,十二歲在縣城考試獲得童生身份。之後就能參加各州舉辦的童子試,獲得秀才的身份;有了秀才的身份,才可以前往各府治,參加府試,通過後獲得舉人身份。


    理論上,舉人就能出仕,不過一般隻能擔任小吏,或者去邊境擔任縣長,縣丞,甚至是郡吏什麽的,關鍵還是要排隊,哪裏出缺又沒有足夠的進士,才會在舉人裏麵擇優選拔。


    隻有獲得舉人身份,才能前來晉陽這邊參加會試,也就是這次科考這種級別的考試。考中就是‘進士’,考不中,三年後再來考。


    最要命的是,劉韜規定科舉隻能考到四十歲,四十歲以後,考不中的,那沒轍,隻能另謀出路。後續士人多了,估計還能進一步下降到三十五歲。


    畢竟劉韜記得,各朝的科舉製度,似乎是可以考到老的。真要六七十歲才考中舉人的,那這六七十年荒廢不說,也幹不了幾年。要知道,六十歲都是退休的年紀了。


    到時考個師範,在蒙學和縣學當老師,師資足夠了,書院就能多開幾個,也能讓更多的士人,進入書院就讀。最終目的,當然還是覆蓋到每一個士人。


    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蒙學和縣學都義務教育,強製入學。甚至於,讓女子也能入學就讀。


    基本上童生就是小學畢業,秀才就是中學畢業,舉人算大學畢業,最後的進士就是公務員考試,務求每個階段一個考試。


    同時在各縣,各州和各府設立學院,考上就能去就讀三年,國家買單。三年後可以複讀,不過到時候就是要收費了。反正師資足夠的情況下,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讀書。


    是以院試和府試可以取消,不過可以考慮設置獎學金,優先補助給優秀的學生。沒錢的,也可以提供勤工儉學,來賺取學費。


    又因為州試之上還有一級考試,所以鄉試也就改為府試,而原本意義的府試就沒了。


    “唉,下一次考中,那怎麽都是個同進士出身,起步就是縣丞,縣長什麽的,結果現在居然隻是個舉人身份……”自然有人感慨。


    “不錯了,沒有縣試、州試和府試,一步到位成為舉人,還有什麽好嫌棄的?”當然也有人反駁,主要還是雪是不太夠的。


    想著過來搏一搏,至少可以少奮鬥六七年的,至少也是個舉人嘛!否則真等下一次,那麽估計首先還要從縣試和府試開始……


    那些水平一般的,也過來參加科考,其實也就是帶著那麽點僥幸心理:都說劉韜這邊缺乏官吏,萬一,萬一因此放低標準,那麽自己豈非就是舉人了?!


    “什麽錯不錯的,那也得榜上有名才行!”之前發話的,少不得反駁了句。就在剛剛,他也一直在看榜,看了半天,沒有自己的名字,有些著急了。


    自己就算不是學富五車,那也是熟讀四書五經,律法和策論都有仔細完成,為什麽上麵沒有自己的名字?!


    仔細看了三次,最後發現真的沒有頓時急了,自己莫非連舉人都沒有考上?!


    少不得,看向旁邊那個反駁他的士子:“喂,榜單上有你的名字沒有?”


    “中了,中了!”旁邊的士子頓時激動的說道,“三榜五十七,哈哈,我是舉人了!”


    打算詢問他的士子,頓時閉口不言,這貨居然中了,自己居然沒種?沒天理啊!


    “莫急,或許是二榜或者一榜呢?”旁邊另外一個士子低聲嘀咕道,顯然,他也是榜上無名的,隻是更加沉穩而已。


    對對對,還有二榜,還有二榜……這個士子這樣告誡自己。


    “三榜怎麽才七十二個人上榜?”很快有人發現了問題,三榜應該的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個榜單,結果才七十二個人上榜。那麽二榜和一榜,豈非人數更少?!


    參考的有五百多人,如果最終三榜加起來隻有一百多人上榜,那這考試還真不容易。


    不少人也開始發現這個問題,開始有些著急。尤其是那些水平不夠的,感覺自己不在這七十二人之中的話,估計是沒有機會上榜了。


    “不得不說,這種等待榜單的感覺,真刺激……”馬達看著榜單,三榜沒有自己的名字,他也自信不會有,至少也是二榜,一榜應該可以爭取一些。


    但是看著三榜上麵沒有自己名字的時候,馬達居然也有種心跳加速的感覺。


    自覺沒有可能上榜的,已經打算離開,隻是賭徒的心理,讓他們舍不得。至少,至少也要看看二榜,然後才能離開。否則現在離開,錯過了怎麽辦?


    而且這個時候離開,感覺太突兀,後麵那麽多人看著,太丟臉了。


    “二榜來了!”這個時候,有人發現考場的大門再次開啟,小吏已經把二榜名單拿了出來,這個榜單,隻要中了,就是同進士出身,前十名則獲得進士出身的身份。


    “前十,前十,前十……”扣除三榜已經榜上有名的,其他士子都在低聲念叨,前十名和後麵的名次,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


    如果說同進士出身,已經可以當縣令,郡丞。那麽進士出身最低也是縣令,最高是治中從事或者別駕從事。這類官職需要的人數不多,所以名額少一些。


    當然,一榜最靠後的十個也是進士出身,其實還有機會……


    隻是如果二榜都沒有自信的話,那麽怎麽可能有自信能上一榜?於是二榜前十,便是很多人最大的念想。


    “中了,中了!”最初發話的士人看到三十二名有自己的名字,頓時激動不已。二榜,自己果然上了二榜!隨即有些怨念:怎麽是二榜倒數,自己這水平,明明就該前十!


    整個二榜,真的隻是錄取三十二名考生。這個士子,就在最後一名上麵,可惜他不叫孫山,否則估計三榜第一名,要感慨‘名落孫山’。


    看著這個士人和自己就差了一個名額,三榜第一的心態此刻有些崩。


    “二榜也不在……”馬達雖然感覺自己可能會上一榜,但此刻心情居然真的七上八下的,二十年的家教和涵養,都差點給忘得一幹二淨,“沒關係的,一榜還有機會!”


    三榜錄取七十二人,二榜錄取三十二人,五百多個士子參考,結果到現在隻有一百零四人通過科考。一榜就算大爆發,估計也就二三十人,即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沒有通過。


    對,劉韜的確缺人,但他並不打算因此就放寬科考的準過線。對策也不是沒有,比如說這次科考之後,明年或者後年,再舉辦一次恩科就好。


    這樣就能再考一次,這些士人經過一年的複習,應該有不少人能夠通過科舉了。


    二榜前十的考生,此刻自然是興奮無比,有這個身份,他們出仕開始就注定不凡。本來也有那麽三五個,打算考中之後,掛印而去,羞辱一下劉韜的。


    隻是眼看幾百個人,隻有百餘個人考中,突然有些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機會。錯過這次,下次科考……別人還願不願意給他考,這都是個問題。


    劉韜通過科舉取士,拋棄了孝廉和推舉製度。這意味著名望高,也未必能夠出仕,八廚這樣的奇跡,已經不會再出現。


    同樣的,劉韜這樣取士,也自然不會再慣著士人。他們要掛印而去,那麽自然就要拉黑他們,以後想要再考,對不起,不慣著!


    隻要有點腦子的,顯然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隻要膽敢放棄這次考試機會,那麽自己的素描畫像,將登上大漢科舉黑名單,從此與科舉出仕無緣。


    “劉韜能取得天下否?”馬達呢喃道,聲音細不可查。他隻是打算過來刺探科舉製度,然後迴去告訴孫堅,和他一起過來的,還有比自己小一歲的弟弟。


    和自己不同,弟弟科舉考了二榜第六進士出身。馬達要迴去,他們家已經把賭注都放在了孫堅身上。不過他弟弟,或許可以留下來,萬一劉韜真的取得天下……


    真要算,還有五個弟弟,才華其實都不錯。隻是年紀都比較小,他和三弟都還沒有出仕,其他幾個弟弟更不必說。


    主要還是父親讓他們多學習幾年,畢竟出仕之後,可沒多少時間再看書學習了。趁著還能累積學問,提升學識的時候,就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時光。


    終於,一榜出來了,這個榜單不是很長,看起來就十幾個名字,看得人揪心不已。這樣算下來,這次科考,五百多人,就隻有一百三十人不到考中……


    “兄長,你中了第二名!”這個時候,三弟指了指榜單,興奮的對馬達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