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劉韜來到太原的時候,他的奏折,還有於夫羅的臣服書,也送到了劉宏那邊。


    同時送過去的,還有兩封信,讓劉戈和上官煜早做準備。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把劉元起保護好。這老頭子,真是讓他沒有少操心。


    “平了?才不到一個月?”劉宏此刻躺在龍榻上麵,整個人的情況非常糟糕。臉色非常蒼白,盜汗,禦醫診斷的結果,是縱欲過度……反正每次診斷都這個。


    開的也都是溫補滋補的藥方,但喝了十天,就沒有好轉的趨向。


    這個時候劉宏也意識到,自己是真的出了問題。不是說自己身體真的出問題,而是自己對皇宮的掌控,出了問題。


    現在他就算要徹查,那也不會再有什麽結果,他的身體已經達到一個很糟糕的情況。這個時候就算不喝藥,感覺都撐不了多久。而且他可以不喝藥,難道可以不吃不喝?


    更可怕的是,從十多天開始,張讓和趙忠,就開始提到兩個皇子,似乎有意讓自己立太子。每次說到兩個皇子多麽健康,多麽聰明,劉宏心裏都拔涼拔涼的。


    他聽明白了,這就是威脅。保他還是保兩個皇子,都看他的選擇……關鍵是,就算要保自己,估計也隻能多活幾年,然後乖乖當一個隻能禪位的傀儡。


    原本聖旨還能離開洛陽,現在聖旨甚至離不開寢宮,什麽叫做悲催,這就叫做悲催!


    按說很多消息,他已經收不到,都是十常侍‘代管’。不過沒想到這次並州的匈奴叛亂,居然那麽快平定不說,消息還能傳到他這裏。


    看了看奏折,明白了。劉韜挾平定並州叛亂的功勞,再加上張懿過世,他希望能繼任並州牧。對,不打算當刺史,直接當州牧,並州的軍政大權他都要。當然,爵位提不提的無所謂,但是將軍方麵,需要加個‘大’,再不然,提升為征北將軍也可以。


    征北將軍,不算是常設將軍,至少這個時期還沒有,所以劉宏想都不用想,封就封,反正‘大’是肯定不給你‘大’的。


    可問題是並州牧這個問題就嚴重了,你要並州的軍政大權,幹什麽?


    劉宏第一時間想到謀反,不過隨即卻有些淡然。一則一個月前,劉焉過來,當時就表示,如今天下局勢,到處都會出事,有時候地方出事,奏請過來,再派兵過去,局勢已經糜爛,還不如恢複州牧製度,遇到問題直接討伐,不要讓事情惡化。


    劉宏當時也意識到這位的野心,問題是他奏請,的確附和大漢的現狀。最後想著,州牧可以,但至少是劉家人擔任,這樣就算出事,肉也爛在鍋裏。


    於是劉焉就去了益州,當了益州牧。然後任命劉虞為幽州牧,如今應該已經在任上。也不知道那邊的張純叛亂,處理得怎麽樣了。


    幾天前剛剛過來奏報,說公孫瓚原本獲得勝利,但孤軍深入,結果遭遇敵軍伏擊,不得不退迴右北平,劉宏對此非常失望。


    要不是並州距離那邊太遠,而且本身也有叛亂,隻怕都已經派劉韜過去平叛了……說起來,涼州那邊為什麽現在都還沒有解決?!


    涼州之戰已經完全進入膠著化,不過聽說邊章被其麾下的韓遂,也就是以前那個金城名士韓約給殺了。如今整個叛軍已經分成兩個派係,一個是韓遂,一個是突然起來的馬騰。


    也因為這個情況,皇甫嵩采用各個擊破的情況,稍微獲得了勝利,把敵人壓製在金城郡,隻是一直沒有實際的成果。


    最後就是並州,因為張溫那個蠢貨,導致那邊出現動亂。本來以為需要過幾個月才有可能平定,甚至已經做好跨年的準備,沒想到一個月上下,就被劉韜平定。


    張溫這家夥,當初為什麽要把劉韜調迴並州,而不是讓他繼續平叛?


    劉宏覺得自己真的累了,識人不明,而且以為後方沒有問題之後,全力進攻,結果沒想到,最終對方的要害一擊,便是從他自以為最穩固的皇宮內部進行的。


    看了看奏折,劉韜要並州牧,他恢複州牧的聖旨,應該還沒有公開,目前隻任命了幽州牧和益州牧……不過皇宮的消息,傳遞出去也不奇怪,估計他聽說劉焉和劉虞,已經各自在益州和幽州當了州牧,於是有了想法?


    要不是張懿死得很正常,找不出什麽破綻,劉宏都要懷疑,是不是他殺了張懿。


    的確,如今並州沒有刺史,也沒有州牧……劉宏想了想,雖然很不爽,甚至很想打壓一下那小子,但他發現自己……其實根本沒辦法阻止對方擔任這個職位。


    對方兵馬齊全,南匈奴都給他打服了,以他現在的威望,要當並州牧,又沒有任命其實沒什麽意義。也罷,都是自家人,總有人謀算他的皇位,多幾個老劉家的州牧,正好給這些人添堵。


    十常侍為什麽要把這份奏折交給他,無非是這種事情他們不敢做主,任命絕對不想任命,但不認命,對方估計能直接殺到司隸,並州和司隸,也沒那麽遠。


    索性拿過來讓他決定,最好氣一氣他,說不得順帶想讓他身體情況進一步惡化。


    “朕偏偏不讓你們如願!”劉宏當即要來紙筆,寫下三份詔書。


    一個是封劉韜為並州牧,征北將軍,劉宏看起來已經覺悟,但同時又有那麽一點點的掙紮。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位,而不是被這些親戚給奪位。


    另外一個是封劉岱為兗州牧,本身劉岱已經是兗州刺史,提拔為兗州牧估計也是給劉韜刺激的,主要也是不嫌事大了。


    最後一個是封陳王劉寵兼任豫州牧,這意味著,原本曆史上的孔伷是沒戲了。


    十常侍得到詔書後,看著詔書的內容,非常的為難。把劉韜的奏折放下來,一則是給自己留個後路,不希望得罪劉韜這個實權將軍;二則這個任命,他們的確不好主動處理,否則會得罪袁閥……


    沒想到劉宏一口氣任命三個州牧,這個傳出去,估計問題很大。


    於是最終,三分詔書,隻有一份,也就是任命劉韜為州牧的發了出去,其他兩份,被十常侍藏了起來。反正實際有沒有這兩份詔書,沒什麽意義,畢竟劉宏就快駕崩了。


    到時候他們一口咬定,誰能證明有過這兩份詔書?


    詔書和官印這些送去並州的時候,劉韜已經來到刺史府衙,並召集了所有屬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之隨身魔法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