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是去年,羌人部落送給他的寶馬。說真的,見到這匹馬王級別的汗血寶馬,董卓視其如珍寶,完全是按照最高的待遇飼養。
平時都舍得過多騎乘,最多是每天出去溜一圈就迴來,免得過多磨損它的蹄子。這樣的馬,怎麽可能隨便送人?
“真的,我很清楚董將軍對赤兔的喜愛,所以就借兩年,稍微留點種就好。”劉韜見狀,就知道要讓他割舍赤兔,估計不太可能,隻能退求其次。
就算他沒有,蘇氏那邊應該也有一些有大宛馬血統的母馬,與赤兔交配產生的第二代,隻要沒什麽遺傳病的話,那麽速度和耐力應該都不會太糟糕。
再說,赤兔就算變異,身體素質再強,巔峰實力也不超過三十年,留種才是王道。
“這個……再說……”董卓也不知道怎麽說好,根本沒想到,劉韜居然這樣不按套路出牌。隻是要說借馬都不給的話,那麽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於是有些為難的說道:“我那赤兔,目前還在河東……”
“當然,我也不著急,等我們大獲全勝返迴的時候,再借不遲。”劉韜笑道,不過到時候,雙方很快就要翻臉,隻怕這馬,是有借無還了。
“好說。好說……”董卓連忙點頭,能拖一段時間是一段時間。按照袁閥給他的暗示,隻需要一年多,隻需要一年多,大事可成。
“要說涼州的胡人,董將軍應該比我更熟悉……對這次叛亂,不知道有何看法?”劉韜隨即換個話題,真的隻是順帶,畢竟他的目的,就是打赤兔的主意而已。
“這個……”董卓不知道劉韜為何突然問這個,但卻沒有覺得很奇怪。作為一個將領,當然要最大限度了解自己的敵人。
想了想,他迴答道:“湟中義從,從漢章帝開始,就效力於朝廷。但說到底,湟中義從本身也是胡人,所以犯上作亂也不奇怪。要說湟中義從,或者他們推舉的北宮伯玉,都不說什麽出色的將領,但直至他們打到金城郡,裹挾了邊章和韓約之後,情況就不同了。”
“這兩人,那麽重要?”劉韜聞言點了點頭,這韓約的確不簡單,以名士的身份,成為割據涼州的軍閥之一,其女婿閻行,曾經擊敗並且差點殺死馬超。
隨即意識到了什麽,不由得詢問:“慢著,不是韓遂嗎?”
“韓約便是韓遂,前線傳迴來的消息,他去年被裹挾之後,才改的名。”董卓很疑惑,劉韜在雲中,怎麽知道韓約改了名字?想想也不奇怪,反叛軍起兵之後,戰報上賊將的名字,的確已經改成了韓遂。
想通這點後,於是繼續說道:“這韓……遂是名士,在整個涼州頗有名望,願意投靠他的漢人,或者胡人數不勝數。同時他的頭腦也不錯,懂得借助所有可以借助到的力量,來對付他的敵人。別看現在推舉邊章為首領,北宮伯玉為將軍,韓遂才是幕後的操控者。”
最後,做了個總結:“此戰的關鍵,其實就在他的身上!”
隻是你說了半天,結果也隻是分析叛軍的情況,怎麽感覺根本沒有實際的建議?
沒辦法追問,劉韜看董卓的表情,就知道就算問了,對方估計也會攤開雙手,表示:如果知道怎麽對付的話,還至於等在這裏?
想想也是,董卓能到前線,完全是張溫調遣的結果,這才剛剛來到戰場不久,如果對什麽都了如指掌,那就實在太可疑了。
“原來如此,劉某受益匪淺,感謝董將軍指教。”劉韜連忙道謝。
董卓反而有些困惑起來,自己到底指教了對方什麽?他很清楚自己剛剛那番話,知道的都知道,實際上半點用都沒有。他當然不可能透露出更多的消息,隻是劉韜也沒問下去。
“明天我部就要出征,若能凱旋而歸,絕對有董將軍的一份功勞。”劉韜繼續道謝,然後就要告辭離開。
“哪裏哪裏……我什麽都沒有……”董卓說到一半,卻是不知道怎麽說下去才好。難道他要承認,自己其實什麽都沒有說?
劉韜到底是告辭離開,不僅僅離開,還是迅速離開,更是吩咐下去,第一時間把他從董卓那裏,‘知道叛軍的具體情況和對付方法’這件事情傳遞出去。
閑聊也好,或者若無其事的告知也把,或者故意告知炫耀也罷,反正要把事情鬧大,搞得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為止。至於後續,張溫會不會把董卓叫過去詢問,劉韜可不負責。
“這個後生不了得……”皇甫嵩收到消息的時候,劉韜已經率軍出發,根本不和任何人解釋,反而正因為這樣,所有矛頭都指向了董卓。
如果是之前,皇甫嵩覺得劉韜是在針對董卓。現在看來,他的確是在針對董卓。
隻是被坑的董卓,卻連反駁的餘地都沒有。皇甫嵩甚至覺得,董卓當時就算說出,哪怕一個字,劉韜也會用這個大做文章。
此刻董卓同樣想不明白,劉韜為什麽在算計自己?仔細想想又懷疑,對方到底是不是在算計自己?問了李儒,後者也說不清楚,隻是能隱約感覺到對方的確是在故意針對,隻是說不出理由。
也不是真的想不到一些可能性,隻是‘因為董卓不肯給馬,所以就蓄意算計’這個可能性,有點操蛋。如果劉韜真的是那麽膚淺的存在,那麽他也不可能到達現在這個地步。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對方知道我們的計劃。”李儒隻能從更加根本的情況思考,推導出這樣的可能性,“應該是為了給劉戈報仇。”
“我們目前做的,應該是天衣無縫的。”董卓反駁,每一步都在李儒的算計之中,一點點的推動。尤其劉韜原本是在雲中,對前線的情況一無所知,他能知道什麽?
“所以這個想法我一直不敢確定。”李儒搖了搖頭,“但我不認為,往這種最壞的方向思考,是錯誤的,至少它有一定的價值。”
“那就按照這個來,這次的事情關係重大,我不希望被劉韜給攪和了。”董卓迴道。
“想要對付劉韜,隻是有的是辦法,隻是對方如今先一步離開,行蹤飄忽不定,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李儒此刻卻是覺得頭痛。
“他才帶了不到四千人來這裏,叛軍有十數萬!”董卓覺得沒什麽好擔心的。
“據小婿所知,那劉韜在涿縣起兵的時候,當時他麾下隻有千餘人,騎兵剛剛過百。現在騎兵就有三千五百,而且還不知道留了多少在雲中……”李儒搖了搖頭,下意識認為,劉韜必然會成為他們最大的阻礙。
“那麽,趁著他還沒有真正礙事,想辦法把他給宰了!”董卓頓時露出狠厲的眼神。
平時都舍得過多騎乘,最多是每天出去溜一圈就迴來,免得過多磨損它的蹄子。這樣的馬,怎麽可能隨便送人?
“真的,我很清楚董將軍對赤兔的喜愛,所以就借兩年,稍微留點種就好。”劉韜見狀,就知道要讓他割舍赤兔,估計不太可能,隻能退求其次。
就算他沒有,蘇氏那邊應該也有一些有大宛馬血統的母馬,與赤兔交配產生的第二代,隻要沒什麽遺傳病的話,那麽速度和耐力應該都不會太糟糕。
再說,赤兔就算變異,身體素質再強,巔峰實力也不超過三十年,留種才是王道。
“這個……再說……”董卓也不知道怎麽說好,根本沒想到,劉韜居然這樣不按套路出牌。隻是要說借馬都不給的話,那麽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於是有些為難的說道:“我那赤兔,目前還在河東……”
“當然,我也不著急,等我們大獲全勝返迴的時候,再借不遲。”劉韜笑道,不過到時候,雙方很快就要翻臉,隻怕這馬,是有借無還了。
“好說。好說……”董卓連忙點頭,能拖一段時間是一段時間。按照袁閥給他的暗示,隻需要一年多,隻需要一年多,大事可成。
“要說涼州的胡人,董將軍應該比我更熟悉……對這次叛亂,不知道有何看法?”劉韜隨即換個話題,真的隻是順帶,畢竟他的目的,就是打赤兔的主意而已。
“這個……”董卓不知道劉韜為何突然問這個,但卻沒有覺得很奇怪。作為一個將領,當然要最大限度了解自己的敵人。
想了想,他迴答道:“湟中義從,從漢章帝開始,就效力於朝廷。但說到底,湟中義從本身也是胡人,所以犯上作亂也不奇怪。要說湟中義從,或者他們推舉的北宮伯玉,都不說什麽出色的將領,但直至他們打到金城郡,裹挾了邊章和韓約之後,情況就不同了。”
“這兩人,那麽重要?”劉韜聞言點了點頭,這韓約的確不簡單,以名士的身份,成為割據涼州的軍閥之一,其女婿閻行,曾經擊敗並且差點殺死馬超。
隨即意識到了什麽,不由得詢問:“慢著,不是韓遂嗎?”
“韓約便是韓遂,前線傳迴來的消息,他去年被裹挾之後,才改的名。”董卓很疑惑,劉韜在雲中,怎麽知道韓約改了名字?想想也不奇怪,反叛軍起兵之後,戰報上賊將的名字,的確已經改成了韓遂。
想通這點後,於是繼續說道:“這韓……遂是名士,在整個涼州頗有名望,願意投靠他的漢人,或者胡人數不勝數。同時他的頭腦也不錯,懂得借助所有可以借助到的力量,來對付他的敵人。別看現在推舉邊章為首領,北宮伯玉為將軍,韓遂才是幕後的操控者。”
最後,做了個總結:“此戰的關鍵,其實就在他的身上!”
隻是你說了半天,結果也隻是分析叛軍的情況,怎麽感覺根本沒有實際的建議?
沒辦法追問,劉韜看董卓的表情,就知道就算問了,對方估計也會攤開雙手,表示:如果知道怎麽對付的話,還至於等在這裏?
想想也是,董卓能到前線,完全是張溫調遣的結果,這才剛剛來到戰場不久,如果對什麽都了如指掌,那就實在太可疑了。
“原來如此,劉某受益匪淺,感謝董將軍指教。”劉韜連忙道謝。
董卓反而有些困惑起來,自己到底指教了對方什麽?他很清楚自己剛剛那番話,知道的都知道,實際上半點用都沒有。他當然不可能透露出更多的消息,隻是劉韜也沒問下去。
“明天我部就要出征,若能凱旋而歸,絕對有董將軍的一份功勞。”劉韜繼續道謝,然後就要告辭離開。
“哪裏哪裏……我什麽都沒有……”董卓說到一半,卻是不知道怎麽說下去才好。難道他要承認,自己其實什麽都沒有說?
劉韜到底是告辭離開,不僅僅離開,還是迅速離開,更是吩咐下去,第一時間把他從董卓那裏,‘知道叛軍的具體情況和對付方法’這件事情傳遞出去。
閑聊也好,或者若無其事的告知也把,或者故意告知炫耀也罷,反正要把事情鬧大,搞得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為止。至於後續,張溫會不會把董卓叫過去詢問,劉韜可不負責。
“這個後生不了得……”皇甫嵩收到消息的時候,劉韜已經率軍出發,根本不和任何人解釋,反而正因為這樣,所有矛頭都指向了董卓。
如果是之前,皇甫嵩覺得劉韜是在針對董卓。現在看來,他的確是在針對董卓。
隻是被坑的董卓,卻連反駁的餘地都沒有。皇甫嵩甚至覺得,董卓當時就算說出,哪怕一個字,劉韜也會用這個大做文章。
此刻董卓同樣想不明白,劉韜為什麽在算計自己?仔細想想又懷疑,對方到底是不是在算計自己?問了李儒,後者也說不清楚,隻是能隱約感覺到對方的確是在故意針對,隻是說不出理由。
也不是真的想不到一些可能性,隻是‘因為董卓不肯給馬,所以就蓄意算計’這個可能性,有點操蛋。如果劉韜真的是那麽膚淺的存在,那麽他也不可能到達現在這個地步。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對方知道我們的計劃。”李儒隻能從更加根本的情況思考,推導出這樣的可能性,“應該是為了給劉戈報仇。”
“我們目前做的,應該是天衣無縫的。”董卓反駁,每一步都在李儒的算計之中,一點點的推動。尤其劉韜原本是在雲中,對前線的情況一無所知,他能知道什麽?
“所以這個想法我一直不敢確定。”李儒搖了搖頭,“但我不認為,往這種最壞的方向思考,是錯誤的,至少它有一定的價值。”
“那就按照這個來,這次的事情關係重大,我不希望被劉韜給攪和了。”董卓迴道。
“想要對付劉韜,隻是有的是辦法,隻是對方如今先一步離開,行蹤飄忽不定,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李儒此刻卻是覺得頭痛。
“他才帶了不到四千人來這裏,叛軍有十數萬!”董卓覺得沒什麽好擔心的。
“據小婿所知,那劉韜在涿縣起兵的時候,當時他麾下隻有千餘人,騎兵剛剛過百。現在騎兵就有三千五百,而且還不知道留了多少在雲中……”李儒搖了搖頭,下意識認為,劉韜必然會成為他們最大的阻礙。
“那麽,趁著他還沒有真正礙事,想辦法把他給宰了!”董卓頓時露出狠厲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