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打贏了鮮卑的遊兵散勇,結果換來的是劉宏直接把盧植給派了過來,當時劉韜的心裏就隻剩下三個字……
好在到底沒有說出來,誰知道盧植居然就打算,來這裏養老。劉韜還沒有來得及鬆一口氣,對方又說出了勁爆的一句話,差點讓他心跳都漏了一拍的。
“別讓人等太久……跟我出去認識一下吧。”盧植隨口說了句,然後起身就要出去。
劉韜哪敢說些什麽,隻是默默跟了出去,外麵的確有一文一武兩個年輕人站在那裏。盧植來到兩人的麵前,為他們介紹到:“這位,便是都亭侯,鎮北將軍,雲中太守劉韜。別看他官職不小,去年才開始以軍功出仕,在實務方麵,你們多照顧他點。”
“哪裏,哪裏……”兩人以為盧植是在謙虛,輕笑表示盧植抬愛了。
“恩師說得對。”劉韜卻是來到兩人麵前,“劉某起於行伍,隻是履曆尚淺,很多實務問題,其實也多得郡中各位幫襯,才能解決。兩位到來,以後還望能多多提點。”
雲中的發展很不錯,一路過來,各地都好像一個大工地,不斷有新的工程在進行。
本來以為是勞民傷財,細問才知雖然算是秋後徭役,不過官府提供三餐。再說,這些工程也關係到明年的收成,也就是和百姓的實際利益有關,百姓自然無怨無悔。
別看不發工資,對於百姓來說,一日三餐能提供,那麽一個月下來,就算是省下了一個月的糧食,冬天就更有自信可以熬過去,那也是賺到了。
各項工作的開展,感覺很雜亂,卻遵循著某種規律,能做到這點,隻能說明官員的統籌能力很強,對郡中各縣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所以在陳宮看來,劉韜這番話,主要還是謙虛。如果不是,那隻能說明,雲中郡有真正的能手。不管是哪種,自己都最好不要太驕傲,否則的話最後丟臉的,還是自己!
“儁乂,你總算是來了。”劉韜隨即來到張郃的麵前,“之前經過冀州的時候,就聽說你忠勇善戰,能否因勢利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動……奈何當初無緣相見。”
“沒想到張某能得太守如此評價,實在愧不敢當。”張郃被劉韜那麽一頓誇,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當時張某已經為軍司馬,受刺史提拔之恩,不舍離去。如今刺史已經卸任,張某在冀州已無牽掛,自當效力於軍前!”
“儁乂是個優秀的人才,現在已經有良將之才,以後成就必然不低。人才已經給你帶來,你可不能埋沒了他!”盧植隨即出麵警告道。
“恩師有所不知,最近弟子麾下,又加入一些優秀的人才。換了三四個月前,儁乂剛來,別說軍司馬,直接任命一個校尉都不成問題。現在,隻能憑實力上位,最多隻能先從軍候,或者別部司馬開始做起。”劉韜為難的說道。
“人家辛苦過來投奔你,你就這樣對別人?至少一個校尉!”張郃還沒有表態,盧植直接給他爭取起來。
“這個當然沒問題,隻要他能夠打贏我麾下那些校尉,別說校尉,最高的那個平狄將軍的職位,都能讓給他!”劉韜哪裏看不出,盧植是給他爭取台階。
“儁乂,聽到了,別怪我沒給你爭取了。”盧植隨即看向張郃。後者笑了笑,點頭表示明白。具體要不要爭一爭,還要後續見見其他將領才能確定。
“至於公台……”劉韜隨即看向陳宮,“公台是想要當文職,還是軍職?”
“哦?”陳宮沒想到,居然這職位還有得選?考慮到劉韜的性格,半開玩笑道,“文職如何?軍職,又如何?”
“文職,立刻就是一個實權縣令,或直接以書佐的身份,擔任郡丞的副手也可以。”劉韜直接開價,“若是軍職,主簿或者軍師的身份,都能立刻上任。”
“軍師,當如何?”陳宮對這個職位,還是很好奇的。
“地位僅次於我和軍師祭酒,統軍中諸般事務,同時也在戰時負責出謀劃策。”劉韜坦言說道,至於軍師祭酒,盧琰已經解任,不過郭嘉尚未上任。
劉韜打算把軍師祭酒空懸,留給杜襲、陳宮和郭嘉三人競爭,誰競爭到誰上去。至於沒有立刻給郭嘉,說到底,還是他現在年紀還太小。
虛歲十六歲,實歲十五,帶著一些年輕人的衝動和不理智,知識儲備也略有不足,否則也不會安排他去編書,也是為了讓他養養性子,順便累積一下知識。
好在後者也清楚劉韜的苦心,以及知道劉韜對他的看重,這才專心去學習。換了袁紹,這樣冷遇,估計已經直接走人了。
“哈,那陳某就卻之不恭了!”陳宮聞言,對於這個軍師的職位,還是很感興趣的。
在遇到盧植之前,他已經是郡吏,剛剛舉孝廉,眼看就要去某地,擔任一個縣令。
他不是什麽世家子弟,出身寒門的他,想要飛黃騰達很難,於是在遇到盧植之後,才願意跟他過來雲中這邊,主要是碰碰運氣。
兩個人才,好歹是安排了下來。隻是盧植對劉韜所言,這邊招募了一些優秀的將領這點,有些疑惑,於是少不得讓劉韜帶著去看看軍隊的情況。
實際看到呂布在那邊統禦騎兵,而高順在進行訓練步卒,各校尉(別部司馬)努力操練的樣子,他必須承認,劉韜的確積攢了不小的家底。
“儁乂,可有信心,奪下一個校尉的職位否?”盧植笑著看向張郃。
“太守麾下,都是真正的俊傑,張某不敢妄言,但會努力爭取。”張郃好歹也在軍中混過,當然看得出眼前這些將領,表現都非常出色。
不過讓他直接認輸,那當然也不可能,武無第二,怎麽都是要爭一爭的。
盧植見狀,也不再關注這邊,隻是讓劉韜,帶他看看雲中郡的具體情況,說說一些政策的意圖,畢竟他看著,還是有些迷糊。
這個時候,其實劉韜打算甩鍋給盧琰,於是故意把盧植帶了過去。後者顯然也猜到了劉韜的意圖,指了指身邊的文書……
“恩師,我們去圖書館看看,如何?”劉韜立刻認慫,然後主動帶著盧植去了圖書館。
看著兩人離開,荀彧朝著盧琰拱了拱手,剛剛那一下的確很解氣。後者笑了笑,然後歎了口氣,繼續埋首案牘之中。
在圖書館,盧植拜會了蔡邕,然後得知蔡琰居然傾心於劉韜,隻是偏偏後者已經有了一個婚約者,也就是甄薑之後,少不得不痛不癢訓斥了他幾句,劉韜也隻能乖乖認錯。
“年輕人的事情,他們自有主張。既然昭姬都已經那麽選擇,不妨尊重一下她?”盧植當然也不可能讓弟子吃虧,覺得時機到了,就勸了勸蔡邕。
“我原本就虧欠昭姬,這次她隻要幸福就好,我也管不了。否則,又怎麽會願意,擔任這個主編的身份?”蔡邕感慨道。
“哈哈,伯喈說笑了,若是這主編真的那麽麻煩,估計你是肯定不會接的……說說,有什麽好處?”盧植卻是知道蔡邕的為人,於是低聲說道。
“這個……”蔡邕有些不好意思,但也不好直接說,於是指了指劉韜說道,“他最清楚,你直接問這小子便是,我還要修書,不奉陪了……”
說著直接迴到自己的辦公室那邊,盧植也沒轍,隻能看向劉韜。後者也懂事,乖乖把當時忽悠蔡邕的那一套說出來。
“原來如此,我說他怎麽會做這種得罪人的事情。”盧植恍然,“德然,你說,我豁出去擔任副主編,沒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正缺一個副主編!”劉韜連忙說道,嚴格來說荀悅已經在任上。不過副主編這個職位,一個複雜輔助主編整理書籍,還要一個處理後勤和諸般事務。
原本讓郭嘉幫忙,但他本身要看書,所以盧植表態正合劉韜的意思。
盧植的職位問題也算安定下來,少不得還要帶他在雲中縣裏麵到處轉了轉。看了看新修的公共廁所,說了說正在嚐試改良的耕種模式。
現階段隻是改良施肥,後續用輪種製度,甚至能保證農田不用休耕,一直耕種下去。
之後是蒙學和夜校,目前還是他麾下的文官輪流來講課,後續看情況提拔一些優秀的學生擔任教師,然後算是郡中編輯,也算是一個‘吏’,關鍵可以免除徭役。
“定襄和北輿修起來了?”到了傍晚,少不得說到北輿和定襄那邊,那可以說是整個雲中郡的門戶,那邊守好,那麽很大程度可以緩解後方的軍事壓力。
“目前也隻是初步修繕一下,想要真正發揮屏障的效果,還需要後續修繕。”劉韜迴道,三合土他打算陸續拿出來,這樣可以提升城牆的堅固程度。
問題今年的事情太多,忙不過來。按照事情輕重緩急,首先要做的還是安定民心,要安定民心,當然還是讓百姓看到日子變得越來越好,才是最優選項。
這就意味著徭役的主要方向,還是提升灌溉力度,同時把破敗的房屋城牆什麽的修一修。就這些攻城,雲中這邊已經九成以上擁護他這個太守,各縣有四成以上的百姓,擁護他這個太守,有這個名望和民心,明年做點別的,才會容易一些。
“那麽,你在這裏做了那麽多,真實的想法,是什麽?”盧植突然停了下來,然後看向劉韜詢問,“你把雲中完全建設起來,甚至包括人才儲備也在搞,別跟我說,僅僅是希望這裏變得更加繁榮……”
所以說,該來的還是要來……劉韜有些糾結,到底要不要,和恩師說實話好些?
好在到底沒有說出來,誰知道盧植居然就打算,來這裏養老。劉韜還沒有來得及鬆一口氣,對方又說出了勁爆的一句話,差點讓他心跳都漏了一拍的。
“別讓人等太久……跟我出去認識一下吧。”盧植隨口說了句,然後起身就要出去。
劉韜哪敢說些什麽,隻是默默跟了出去,外麵的確有一文一武兩個年輕人站在那裏。盧植來到兩人的麵前,為他們介紹到:“這位,便是都亭侯,鎮北將軍,雲中太守劉韜。別看他官職不小,去年才開始以軍功出仕,在實務方麵,你們多照顧他點。”
“哪裏,哪裏……”兩人以為盧植是在謙虛,輕笑表示盧植抬愛了。
“恩師說得對。”劉韜卻是來到兩人麵前,“劉某起於行伍,隻是履曆尚淺,很多實務問題,其實也多得郡中各位幫襯,才能解決。兩位到來,以後還望能多多提點。”
雲中的發展很不錯,一路過來,各地都好像一個大工地,不斷有新的工程在進行。
本來以為是勞民傷財,細問才知雖然算是秋後徭役,不過官府提供三餐。再說,這些工程也關係到明年的收成,也就是和百姓的實際利益有關,百姓自然無怨無悔。
別看不發工資,對於百姓來說,一日三餐能提供,那麽一個月下來,就算是省下了一個月的糧食,冬天就更有自信可以熬過去,那也是賺到了。
各項工作的開展,感覺很雜亂,卻遵循著某種規律,能做到這點,隻能說明官員的統籌能力很強,對郡中各縣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所以在陳宮看來,劉韜這番話,主要還是謙虛。如果不是,那隻能說明,雲中郡有真正的能手。不管是哪種,自己都最好不要太驕傲,否則的話最後丟臉的,還是自己!
“儁乂,你總算是來了。”劉韜隨即來到張郃的麵前,“之前經過冀州的時候,就聽說你忠勇善戰,能否因勢利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動……奈何當初無緣相見。”
“沒想到張某能得太守如此評價,實在愧不敢當。”張郃被劉韜那麽一頓誇,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當時張某已經為軍司馬,受刺史提拔之恩,不舍離去。如今刺史已經卸任,張某在冀州已無牽掛,自當效力於軍前!”
“儁乂是個優秀的人才,現在已經有良將之才,以後成就必然不低。人才已經給你帶來,你可不能埋沒了他!”盧植隨即出麵警告道。
“恩師有所不知,最近弟子麾下,又加入一些優秀的人才。換了三四個月前,儁乂剛來,別說軍司馬,直接任命一個校尉都不成問題。現在,隻能憑實力上位,最多隻能先從軍候,或者別部司馬開始做起。”劉韜為難的說道。
“人家辛苦過來投奔你,你就這樣對別人?至少一個校尉!”張郃還沒有表態,盧植直接給他爭取起來。
“這個當然沒問題,隻要他能夠打贏我麾下那些校尉,別說校尉,最高的那個平狄將軍的職位,都能讓給他!”劉韜哪裏看不出,盧植是給他爭取台階。
“儁乂,聽到了,別怪我沒給你爭取了。”盧植隨即看向張郃。後者笑了笑,點頭表示明白。具體要不要爭一爭,還要後續見見其他將領才能確定。
“至於公台……”劉韜隨即看向陳宮,“公台是想要當文職,還是軍職?”
“哦?”陳宮沒想到,居然這職位還有得選?考慮到劉韜的性格,半開玩笑道,“文職如何?軍職,又如何?”
“文職,立刻就是一個實權縣令,或直接以書佐的身份,擔任郡丞的副手也可以。”劉韜直接開價,“若是軍職,主簿或者軍師的身份,都能立刻上任。”
“軍師,當如何?”陳宮對這個職位,還是很好奇的。
“地位僅次於我和軍師祭酒,統軍中諸般事務,同時也在戰時負責出謀劃策。”劉韜坦言說道,至於軍師祭酒,盧琰已經解任,不過郭嘉尚未上任。
劉韜打算把軍師祭酒空懸,留給杜襲、陳宮和郭嘉三人競爭,誰競爭到誰上去。至於沒有立刻給郭嘉,說到底,還是他現在年紀還太小。
虛歲十六歲,實歲十五,帶著一些年輕人的衝動和不理智,知識儲備也略有不足,否則也不會安排他去編書,也是為了讓他養養性子,順便累積一下知識。
好在後者也清楚劉韜的苦心,以及知道劉韜對他的看重,這才專心去學習。換了袁紹,這樣冷遇,估計已經直接走人了。
“哈,那陳某就卻之不恭了!”陳宮聞言,對於這個軍師的職位,還是很感興趣的。
在遇到盧植之前,他已經是郡吏,剛剛舉孝廉,眼看就要去某地,擔任一個縣令。
他不是什麽世家子弟,出身寒門的他,想要飛黃騰達很難,於是在遇到盧植之後,才願意跟他過來雲中這邊,主要是碰碰運氣。
兩個人才,好歹是安排了下來。隻是盧植對劉韜所言,這邊招募了一些優秀的將領這點,有些疑惑,於是少不得讓劉韜帶著去看看軍隊的情況。
實際看到呂布在那邊統禦騎兵,而高順在進行訓練步卒,各校尉(別部司馬)努力操練的樣子,他必須承認,劉韜的確積攢了不小的家底。
“儁乂,可有信心,奪下一個校尉的職位否?”盧植笑著看向張郃。
“太守麾下,都是真正的俊傑,張某不敢妄言,但會努力爭取。”張郃好歹也在軍中混過,當然看得出眼前這些將領,表現都非常出色。
不過讓他直接認輸,那當然也不可能,武無第二,怎麽都是要爭一爭的。
盧植見狀,也不再關注這邊,隻是讓劉韜,帶他看看雲中郡的具體情況,說說一些政策的意圖,畢竟他看著,還是有些迷糊。
這個時候,其實劉韜打算甩鍋給盧琰,於是故意把盧植帶了過去。後者顯然也猜到了劉韜的意圖,指了指身邊的文書……
“恩師,我們去圖書館看看,如何?”劉韜立刻認慫,然後主動帶著盧植去了圖書館。
看著兩人離開,荀彧朝著盧琰拱了拱手,剛剛那一下的確很解氣。後者笑了笑,然後歎了口氣,繼續埋首案牘之中。
在圖書館,盧植拜會了蔡邕,然後得知蔡琰居然傾心於劉韜,隻是偏偏後者已經有了一個婚約者,也就是甄薑之後,少不得不痛不癢訓斥了他幾句,劉韜也隻能乖乖認錯。
“年輕人的事情,他們自有主張。既然昭姬都已經那麽選擇,不妨尊重一下她?”盧植當然也不可能讓弟子吃虧,覺得時機到了,就勸了勸蔡邕。
“我原本就虧欠昭姬,這次她隻要幸福就好,我也管不了。否則,又怎麽會願意,擔任這個主編的身份?”蔡邕感慨道。
“哈哈,伯喈說笑了,若是這主編真的那麽麻煩,估計你是肯定不會接的……說說,有什麽好處?”盧植卻是知道蔡邕的為人,於是低聲說道。
“這個……”蔡邕有些不好意思,但也不好直接說,於是指了指劉韜說道,“他最清楚,你直接問這小子便是,我還要修書,不奉陪了……”
說著直接迴到自己的辦公室那邊,盧植也沒轍,隻能看向劉韜。後者也懂事,乖乖把當時忽悠蔡邕的那一套說出來。
“原來如此,我說他怎麽會做這種得罪人的事情。”盧植恍然,“德然,你說,我豁出去擔任副主編,沒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正缺一個副主編!”劉韜連忙說道,嚴格來說荀悅已經在任上。不過副主編這個職位,一個複雜輔助主編整理書籍,還要一個處理後勤和諸般事務。
原本讓郭嘉幫忙,但他本身要看書,所以盧植表態正合劉韜的意思。
盧植的職位問題也算安定下來,少不得還要帶他在雲中縣裏麵到處轉了轉。看了看新修的公共廁所,說了說正在嚐試改良的耕種模式。
現階段隻是改良施肥,後續用輪種製度,甚至能保證農田不用休耕,一直耕種下去。
之後是蒙學和夜校,目前還是他麾下的文官輪流來講課,後續看情況提拔一些優秀的學生擔任教師,然後算是郡中編輯,也算是一個‘吏’,關鍵可以免除徭役。
“定襄和北輿修起來了?”到了傍晚,少不得說到北輿和定襄那邊,那可以說是整個雲中郡的門戶,那邊守好,那麽很大程度可以緩解後方的軍事壓力。
“目前也隻是初步修繕一下,想要真正發揮屏障的效果,還需要後續修繕。”劉韜迴道,三合土他打算陸續拿出來,這樣可以提升城牆的堅固程度。
問題今年的事情太多,忙不過來。按照事情輕重緩急,首先要做的還是安定民心,要安定民心,當然還是讓百姓看到日子變得越來越好,才是最優選項。
這就意味著徭役的主要方向,還是提升灌溉力度,同時把破敗的房屋城牆什麽的修一修。就這些攻城,雲中這邊已經九成以上擁護他這個太守,各縣有四成以上的百姓,擁護他這個太守,有這個名望和民心,明年做點別的,才會容易一些。
“那麽,你在這裏做了那麽多,真實的想法,是什麽?”盧植突然停了下來,然後看向劉韜詢問,“你把雲中完全建設起來,甚至包括人才儲備也在搞,別跟我說,僅僅是希望這裏變得更加繁榮……”
所以說,該來的還是要來……劉韜有些糾結,到底要不要,和恩師說實話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