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童兄與朝中的哪位大人有關係呢?”韓伯龍實在想不到,朝中有人,當然不能是小角色呀。既然人家說了,自己接著打聽也不算過分。
“這些金子,被兄弟我搶了出來,屬於韓兄,今日湊巧,正好奉還。請韓兄檢驗一下。”似乎是沒有聽到韓伯龍的問話,也似乎是為了打岔,鬱保四提過一個口袋,沉甸甸的,“咚”的一聲放在酒桌之上。
看那口袋,雖並無標識,韓伯龍也可確認,這正是他的。至於其中的金子是不是自己的,數量足夠與否,他倒不大關心。一則他本來對於金銀並無太大興趣;二則,這也是借以觀察與判斷童青雲鬱保四的好機會。
韓伯龍也不矯情推脫,道了聲謝,便放在桌上。
童青雲似乎也覺察之前的話有些唐突,交淺言深,曆來便是交往的大忌。此時見話茬被岔開,便聞弦歌而知雅意地問道:“韓兄是哪裏人氏啊?”
聽得此語,韓伯龍突然愣了一下,隨即迴道:“伯龍是大名府人氏。”
之所以一愣,是韓伯龍突然想到,自己對於這個家,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歸屬感。難道這就是穿越重生的人的痛苦嗎?想到這裏,韓伯龍居然心中頗有一些感觸,很想迴去年見一見闊別多年的父母。
“大名府韓家?請問韓兄與韓世傑韓員外怎麽稱唿?”童青雲見多識廣,居然知道有韓世傑此人。
“正是家父。請問童兄與家父熟識嗎?”韓伯龍聞聽此言,既感意外,又覺得親切。畢竟自己曾經從這個家之中,體會過許多溫暖。自從自己離家之後,七年多的時間,竟然沒有見過父母。
童青雲笑了笑,說道:“在下無緣結識韓員外,聽說韓員外財富與武功都是大名府的頂尖人物,韓家的槍法更是一絕,想必韓兄深得真傳啊。”
“實不相瞞,在下的家傳武功,連一cd沒有學到。”韓伯龍這話雖然無意說假話,但是一身本領也確實沒有得自家傳。
童青雲與鬱保四似信未信地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看他們的神情,還是不相信居多。
韓伯龍也覺得冷場,卻也不便解釋,便換個話題,問道:“那個富老丈被你們這樣算計一下,怕是要蝕了老本了。”
“怎麽可能。咱們兄弟已經明裏暗裏吃過三次富老兒的莊家了,他不是還活蹦亂跳地,又主動來作莊家?”童青雲聽了韓伯龍此語,哈哈一笑。
“三次?三次都沒發現?”韓伯龍覺得意外,這根本不可能嘛。一上注,就是上萬貫的銀錢,居然如此合夥做局,都沒被識破,那可真是天方夜譚了。
見韓伯龍頗感意外,童青雲解釋道:“一則咱們兄弟一年半載才合夥幹一次大的,平時都不幹;二則咱們兄弟的局做得逼真,難以察覺;更重要的是,這富老兒的家族底蘊太過深厚,這點小錢,隻能算是打賞給咱們兄弟了。”
韓伯龍更覺得意外,臉色一變:“難道這麽有趣?富老丈也不是普通人嘛。”
童青雲也覺得不算有什麽可隱瞞的,繼續介紹道:“那富老兒依仗家族之勢,在方圓百裏,可算是個不可一世的家世啊。”
“家族?他們是什麽家族?”韓伯龍隨口問道,不承想那童青雲麵色一變,韓伯龍意識到這話問得有些突兀。
富姓人較為少見,有宋一代,姓富的牛人,可是隻此一家呀。那就是富弼。
“這富老丈居然是富相的族人,怪不得如此。”韓伯龍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童青雲接著道:“富弼相爺可是百年來如雷貫耳的名字吧。他的後人,自然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宋代經濟社會的繁榮,緣起背後有一支能幹的文人集團在支撐,蘇蔡米黃這種純文人不必說,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就有呂蒙正、晏殊、範仲淹、文彥博、呂夷簡、富弼、司馬光、寇準、王安石、韓琦等一係列閃光的名字。
童青雲悠然向往,繼續講解道:“富相之父,原為宰相呂蒙正賓客,呂蒙正為教育子弟開辦家學,富相父親懇求其子一同開蒙受教。呂蒙正叫來富弼,感覺這孩子天資聰穎,是可造之才,就讓他隨子侄輩一同讀書。這批孩子裏,後來出了兩個著名的宰相:一個是富相富弼,一個是呂蒙正侄子呂夷簡,皆為我朝叱吒風雲的政壇人物。”
這童青雲熟知富弼往事,兼之口才極佳,韓伯龍也是聽得津津有味。鬱保四估計對此了解也不算多,也是聽得頗為用心。
童青雲見二人如此,如受了鼓勵一般,繼續道:“四帝仁宗之時,與遼關係又趨緊張,契丹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談判,劃地與遼。當時朝臣上下因敵情叵測,無人敢擔使者之任。麵對主憂臣辱,富相挺身而出,兩度出使契丹。在談判中,他從各方麵陳述了雙方的利害關係,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契丹之主自知理虧,遂息兵寧事。使南北之民數十年不見戰事,天下稱善。”
“嗬嗬,韓兄有所不知。這富老兒如果是富相的近支,咱們可不敢攀比。畢竟富相之功,咱們大宋朝也沒有幾個人敢說能夠與之比肩。這富老兒是已經不在五服之內的族人了,君子之澤,三世而斬,可這富家在洛陽勢力首屈一指,一個遠房族人,也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唿風喚雨呀。咱們兄弟看不慣,就幹他一下。”童青雲如此一說,韓伯龍心下釋然,原來如此。
宋朝建立後一反常態,對土地兼並不再抑製。原本,“為國守財”可以理解為“藏富於民”,言下之意,無論土地歸誰,財富最終都屬於朝廷,所以沒必要抑製兼並。宋朝從立法的角度對土地交易進行保護,對於曆來都很敏感的土地兼並問題,宋朝的統治者其實采取了放任的態度。
童青雲繼續道:“我朝國策如此,不知造就了多少富甲天下的大家族。富老兒如此,韓兄弟,你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這些金子,被兄弟我搶了出來,屬於韓兄,今日湊巧,正好奉還。請韓兄檢驗一下。”似乎是沒有聽到韓伯龍的問話,也似乎是為了打岔,鬱保四提過一個口袋,沉甸甸的,“咚”的一聲放在酒桌之上。
看那口袋,雖並無標識,韓伯龍也可確認,這正是他的。至於其中的金子是不是自己的,數量足夠與否,他倒不大關心。一則他本來對於金銀並無太大興趣;二則,這也是借以觀察與判斷童青雲鬱保四的好機會。
韓伯龍也不矯情推脫,道了聲謝,便放在桌上。
童青雲似乎也覺察之前的話有些唐突,交淺言深,曆來便是交往的大忌。此時見話茬被岔開,便聞弦歌而知雅意地問道:“韓兄是哪裏人氏啊?”
聽得此語,韓伯龍突然愣了一下,隨即迴道:“伯龍是大名府人氏。”
之所以一愣,是韓伯龍突然想到,自己對於這個家,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歸屬感。難道這就是穿越重生的人的痛苦嗎?想到這裏,韓伯龍居然心中頗有一些感觸,很想迴去年見一見闊別多年的父母。
“大名府韓家?請問韓兄與韓世傑韓員外怎麽稱唿?”童青雲見多識廣,居然知道有韓世傑此人。
“正是家父。請問童兄與家父熟識嗎?”韓伯龍聞聽此言,既感意外,又覺得親切。畢竟自己曾經從這個家之中,體會過許多溫暖。自從自己離家之後,七年多的時間,竟然沒有見過父母。
童青雲笑了笑,說道:“在下無緣結識韓員外,聽說韓員外財富與武功都是大名府的頂尖人物,韓家的槍法更是一絕,想必韓兄深得真傳啊。”
“實不相瞞,在下的家傳武功,連一cd沒有學到。”韓伯龍這話雖然無意說假話,但是一身本領也確實沒有得自家傳。
童青雲與鬱保四似信未信地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看他們的神情,還是不相信居多。
韓伯龍也覺得冷場,卻也不便解釋,便換個話題,問道:“那個富老丈被你們這樣算計一下,怕是要蝕了老本了。”
“怎麽可能。咱們兄弟已經明裏暗裏吃過三次富老兒的莊家了,他不是還活蹦亂跳地,又主動來作莊家?”童青雲聽了韓伯龍此語,哈哈一笑。
“三次?三次都沒發現?”韓伯龍覺得意外,這根本不可能嘛。一上注,就是上萬貫的銀錢,居然如此合夥做局,都沒被識破,那可真是天方夜譚了。
見韓伯龍頗感意外,童青雲解釋道:“一則咱們兄弟一年半載才合夥幹一次大的,平時都不幹;二則咱們兄弟的局做得逼真,難以察覺;更重要的是,這富老兒的家族底蘊太過深厚,這點小錢,隻能算是打賞給咱們兄弟了。”
韓伯龍更覺得意外,臉色一變:“難道這麽有趣?富老丈也不是普通人嘛。”
童青雲也覺得不算有什麽可隱瞞的,繼續介紹道:“那富老兒依仗家族之勢,在方圓百裏,可算是個不可一世的家世啊。”
“家族?他們是什麽家族?”韓伯龍隨口問道,不承想那童青雲麵色一變,韓伯龍意識到這話問得有些突兀。
富姓人較為少見,有宋一代,姓富的牛人,可是隻此一家呀。那就是富弼。
“這富老丈居然是富相的族人,怪不得如此。”韓伯龍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童青雲接著道:“富弼相爺可是百年來如雷貫耳的名字吧。他的後人,自然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宋代經濟社會的繁榮,緣起背後有一支能幹的文人集團在支撐,蘇蔡米黃這種純文人不必說,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就有呂蒙正、晏殊、範仲淹、文彥博、呂夷簡、富弼、司馬光、寇準、王安石、韓琦等一係列閃光的名字。
童青雲悠然向往,繼續講解道:“富相之父,原為宰相呂蒙正賓客,呂蒙正為教育子弟開辦家學,富相父親懇求其子一同開蒙受教。呂蒙正叫來富弼,感覺這孩子天資聰穎,是可造之才,就讓他隨子侄輩一同讀書。這批孩子裏,後來出了兩個著名的宰相:一個是富相富弼,一個是呂蒙正侄子呂夷簡,皆為我朝叱吒風雲的政壇人物。”
這童青雲熟知富弼往事,兼之口才極佳,韓伯龍也是聽得津津有味。鬱保四估計對此了解也不算多,也是聽得頗為用心。
童青雲見二人如此,如受了鼓勵一般,繼續道:“四帝仁宗之時,與遼關係又趨緊張,契丹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談判,劃地與遼。當時朝臣上下因敵情叵測,無人敢擔使者之任。麵對主憂臣辱,富相挺身而出,兩度出使契丹。在談判中,他從各方麵陳述了雙方的利害關係,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契丹之主自知理虧,遂息兵寧事。使南北之民數十年不見戰事,天下稱善。”
“嗬嗬,韓兄有所不知。這富老兒如果是富相的近支,咱們可不敢攀比。畢竟富相之功,咱們大宋朝也沒有幾個人敢說能夠與之比肩。這富老兒是已經不在五服之內的族人了,君子之澤,三世而斬,可這富家在洛陽勢力首屈一指,一個遠房族人,也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唿風喚雨呀。咱們兄弟看不慣,就幹他一下。”童青雲如此一說,韓伯龍心下釋然,原來如此。
宋朝建立後一反常態,對土地兼並不再抑製。原本,“為國守財”可以理解為“藏富於民”,言下之意,無論土地歸誰,財富最終都屬於朝廷,所以沒必要抑製兼並。宋朝從立法的角度對土地交易進行保護,對於曆來都很敏感的土地兼並問題,宋朝的統治者其實采取了放任的態度。
童青雲繼續道:“我朝國策如此,不知造就了多少富甲天下的大家族。富老兒如此,韓兄弟,你難道不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