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陳允生看了看易丹誠意的眼神,充滿了信任和真誠,於是起身隨她走到牆角。易丹湊上前,小聲對陳允生說道:“陳大哥,我看得出來,你為人正直俠義心腸。我也不知道該怎麽想你開口,但現在事態緊急,那我就直說了。”
“易姑娘有事,請但說無妨。”陳允生說道。
易丹走上前,在陳允生耳畔小聲說道:“現在安南有難,南邦四國聯軍壓境,快要直逼大羅城了。大羅城乃朱鷲江紅河在越南臨海一段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若是敵軍徹底度過馬江直插腳趾平原腹地,恐怕一場巨大的浩劫在所難免。”
易丹非常冒險地將軍情告知了這位萍水相逢的陳允生。陳允生聽完易丹的話,身體後傾,瞪大眼睛望著易丹,一臉茫然地問道:“這,這跟我有什麽關係呢?”
易丹輕描淡寫地說道:“在下是想請陳大哥幫忙,冒充一下大長和國特派使者,助我們一同退敵,你看如何?”
易丹僅憑直覺,便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這個僅有一麵之緣的陳允生。
陳允生聽了易丹的話,瞪大眼睛望著她的臉說道:“這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沒有經過皇上允許,這可是欺君之罪,要殺頭的。我隻是羊苴咩城的個禁衛軍,不敢貿然答應這件事情,請姑娘不要為難我。”
易丹道:“陳大哥,俗話說天下有難,百姓遭殃。現在南方四國聯軍壓境安南,如果他們占領安南後,又沒有能力攻打中原,那麽肯定下一個目標就是大長和國了。大長和國曆來是中原藩屬,國民也都是南遷的華夏籽岷,所以咱們也是一家人,你怎可見安南有難,而袖手旁觀呢?”
陳允生道:“姑娘你說的話雖然有道理,可我一個普通的禁衛軍,絕不敢善做主張,冒充我大長和國使者。”
易丹道:“非常之時,必須用非常手段。若安南失陷,大長和國就成了鐵板上的烤肉,危在旦夕。若是陳大哥你能當機立斷答應做這件事情,說不定能為大長和國清除一個隱患,這絕對是忠君愛國的大義之舉啊。”
陳允生想了想說道:“話雖如此,但畢竟沒有得到皇上的允許,我不敢”
易丹打斷道:“陳大哥,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若戰場上事事都要奏報皇上,那這仗就沒法打了。想當年,大唐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路遇天竺叛亂軍襲擊。他來不及迴長安向唐太宗稟報,擅自作主向吐蕃與泥婆羅借兵,一滅了天竺三國,還將東天竺國王押解長安,向唐王請罪。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不但沒有怪罪王玄策,反而嘉獎他忠君愛國,有勇有謀。此事也永載史冊,傳為千古佳話。”
陳允生依舊疑慮道:“姑娘說得都很有道理,可是,這事太大了,我事先一點都不知道內情,若是什麽也不知曉,就貿然行動的話,怕是承擔不起這麽大的”
易丹道:“陳大哥我問你,咱們習武之人所求為何?不就是保家衛國扶危濟困嗎。若能取大義,又何惜這身軀?再者說,如果陳大哥你為國為民,因此真的遭受了國王的罪責,那麽這樣昏庸的國王,你為他效力何用?”
陳允生想了想說道:“哎不瞞姑娘你說,其實我對長和國的現狀也挺不滿,可又無可奈何。如果我今天答應你了,是福是禍也難以預料,有可能被奉為英雄,也有可能再也不能迴到家鄉。”
易丹道:“孟子不也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嗎?在這種大事大非麵前,請陳大哥以百姓安危為重吧。至於那朝廷若是昏庸腐朽,不迴去也罷。”
陳允生又仔細想了想說道:“那好,我答應你,先過去看看情況再說。”
易丹拱手道:“太好了,易丹在此,感謝陳大哥深明大義,挽救安南百姓於危難。”
陳允生道:“我可還沒有同意你的要求,我隻是和你一起去先看看情況。”
易丹依然高興地說道:“那好陳大哥,請先過來,我給你引薦一下我的朋友們吧。”
陳允生道:“就是剛在跟你在一起的那些朋友嗎?”
易丹:“沒錯,請陳大哥你先等著,我把他們都叫過來好了。”
易丹向佑銘眾人招手,將大夥兒都叫了過來。
易丹將陳允生介紹給了大家,也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各位,這位是大長和國的禁衛軍陳大哥,他們這次微服安南尋人。我們也是有緣剛認識的,我想請他扮作大長和國特使,前去告知四國聯軍,大長和國已經與安南聯手,請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楊廷藝才得知了陳允生是大長和國的人,也知道易丹剛才所說的辦法,竟然就是這個,於是湊上前對易丹說道:“你可真有辦法,剛認識的人,都不知道底細,就敢把這一切告訴他,還假扮長和國使者。你這不是在坑我嗎?這是兩國交戰,不是兒戲。”
這時,佑銘湊上前小聲地對易丹說道:“師姐,說實話,這次你的確太冒險了。這個陳大哥可靠嗎?”
易丹道:“應該沒問題,現在情況緊急,隻能冒點險了。”
楊廷藝道:“女人辦事真不牢靠,我就不應該相信你才對。你這是在公報私仇嗎?”
易丹道:“公報私仇?隻有你自己才會做的事情吧?陳大哥他耿直俠義,見到他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可靠。不像有的人,掏心掏肺地交往了一輩子,到最後才知道他一直在背後捅小刀。”
易丹暗示楊廷藝對自己師兄馬不為的陰險態度。楊廷藝聽了易丹的話,一臉尷尬地說道:“你,你說誰呢?”
易丹道:“誰做過什麽,自己心裏清楚。”
“你,哼,我要不是看在現在情況緊急,我才懶得理你。”楊廷藝翻著白眼說道。
易丹道:“咱們的恩怨先放一邊吧,現在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隻要有一線希望,不讓安南百姓遭受戰火之苦,我們就必須要努力。哪怕冒險一點也值得。”
楊廷藝被易丹說服了,為了緩解燃眉之急,也隻能接受這個非常之策。他立刻轉變笑臉,走上前拉著陳允生的手,高興地說道:“陳大俠,陳大俠啊,你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請念在安南與貴國的友好,還有大長和國百姓的安危。請出手相助,解我安南之圍。若能解此危機,在下一定跪求主公,給陳大俠封官加爵,世襲罔替。”
陳允生道:“不用了,在下來自彩雲之南,不想遠離家鄉,做他國客卿。再說,剛才我隻是答應了易姑娘過去看看形勢。既然隻是去看形勢,就表示我還沒有答應。一切情況都順勢而為吧。請你們也不要對我這邊報太大期望。”
楊廷藝道:“是是是,在下知錯了,還請陳大俠與我們一同出發吧。”
陳允生看了看易丹的眼睛,不知如何再繼續推辭,於是點點頭道:“那好,我答應你們,先去看看情況再說吧。”未完待續。..
陳允生看了看易丹誠意的眼神,充滿了信任和真誠,於是起身隨她走到牆角。易丹湊上前,小聲對陳允生說道:“陳大哥,我看得出來,你為人正直俠義心腸。我也不知道該怎麽想你開口,但現在事態緊急,那我就直說了。”
“易姑娘有事,請但說無妨。”陳允生說道。
易丹走上前,在陳允生耳畔小聲說道:“現在安南有難,南邦四國聯軍壓境,快要直逼大羅城了。大羅城乃朱鷲江紅河在越南臨海一段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若是敵軍徹底度過馬江直插腳趾平原腹地,恐怕一場巨大的浩劫在所難免。”
易丹非常冒險地將軍情告知了這位萍水相逢的陳允生。陳允生聽完易丹的話,身體後傾,瞪大眼睛望著易丹,一臉茫然地問道:“這,這跟我有什麽關係呢?”
易丹輕描淡寫地說道:“在下是想請陳大哥幫忙,冒充一下大長和國特派使者,助我們一同退敵,你看如何?”
易丹僅憑直覺,便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這個僅有一麵之緣的陳允生。
陳允生聽了易丹的話,瞪大眼睛望著她的臉說道:“這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沒有經過皇上允許,這可是欺君之罪,要殺頭的。我隻是羊苴咩城的個禁衛軍,不敢貿然答應這件事情,請姑娘不要為難我。”
易丹道:“陳大哥,俗話說天下有難,百姓遭殃。現在南方四國聯軍壓境安南,如果他們占領安南後,又沒有能力攻打中原,那麽肯定下一個目標就是大長和國了。大長和國曆來是中原藩屬,國民也都是南遷的華夏籽岷,所以咱們也是一家人,你怎可見安南有難,而袖手旁觀呢?”
陳允生道:“姑娘你說的話雖然有道理,可我一個普通的禁衛軍,絕不敢善做主張,冒充我大長和國使者。”
易丹道:“非常之時,必須用非常手段。若安南失陷,大長和國就成了鐵板上的烤肉,危在旦夕。若是陳大哥你能當機立斷答應做這件事情,說不定能為大長和國清除一個隱患,這絕對是忠君愛國的大義之舉啊。”
陳允生想了想說道:“話雖如此,但畢竟沒有得到皇上的允許,我不敢”
易丹打斷道:“陳大哥,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若戰場上事事都要奏報皇上,那這仗就沒法打了。想當年,大唐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路遇天竺叛亂軍襲擊。他來不及迴長安向唐太宗稟報,擅自作主向吐蕃與泥婆羅借兵,一滅了天竺三國,還將東天竺國王押解長安,向唐王請罪。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不但沒有怪罪王玄策,反而嘉獎他忠君愛國,有勇有謀。此事也永載史冊,傳為千古佳話。”
陳允生依舊疑慮道:“姑娘說得都很有道理,可是,這事太大了,我事先一點都不知道內情,若是什麽也不知曉,就貿然行動的話,怕是承擔不起這麽大的”
易丹道:“陳大哥我問你,咱們習武之人所求為何?不就是保家衛國扶危濟困嗎。若能取大義,又何惜這身軀?再者說,如果陳大哥你為國為民,因此真的遭受了國王的罪責,那麽這樣昏庸的國王,你為他效力何用?”
陳允生想了想說道:“哎不瞞姑娘你說,其實我對長和國的現狀也挺不滿,可又無可奈何。如果我今天答應你了,是福是禍也難以預料,有可能被奉為英雄,也有可能再也不能迴到家鄉。”
易丹道:“孟子不也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嗎?在這種大事大非麵前,請陳大哥以百姓安危為重吧。至於那朝廷若是昏庸腐朽,不迴去也罷。”
陳允生又仔細想了想說道:“那好,我答應你,先過去看看情況再說。”
易丹拱手道:“太好了,易丹在此,感謝陳大哥深明大義,挽救安南百姓於危難。”
陳允生道:“我可還沒有同意你的要求,我隻是和你一起去先看看情況。”
易丹依然高興地說道:“那好陳大哥,請先過來,我給你引薦一下我的朋友們吧。”
陳允生道:“就是剛在跟你在一起的那些朋友嗎?”
易丹:“沒錯,請陳大哥你先等著,我把他們都叫過來好了。”
易丹向佑銘眾人招手,將大夥兒都叫了過來。
易丹將陳允生介紹給了大家,也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各位,這位是大長和國的禁衛軍陳大哥,他們這次微服安南尋人。我們也是有緣剛認識的,我想請他扮作大長和國特使,前去告知四國聯軍,大長和國已經與安南聯手,請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楊廷藝才得知了陳允生是大長和國的人,也知道易丹剛才所說的辦法,竟然就是這個,於是湊上前對易丹說道:“你可真有辦法,剛認識的人,都不知道底細,就敢把這一切告訴他,還假扮長和國使者。你這不是在坑我嗎?這是兩國交戰,不是兒戲。”
這時,佑銘湊上前小聲地對易丹說道:“師姐,說實話,這次你的確太冒險了。這個陳大哥可靠嗎?”
易丹道:“應該沒問題,現在情況緊急,隻能冒點險了。”
楊廷藝道:“女人辦事真不牢靠,我就不應該相信你才對。你這是在公報私仇嗎?”
易丹道:“公報私仇?隻有你自己才會做的事情吧?陳大哥他耿直俠義,見到他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可靠。不像有的人,掏心掏肺地交往了一輩子,到最後才知道他一直在背後捅小刀。”
易丹暗示楊廷藝對自己師兄馬不為的陰險態度。楊廷藝聽了易丹的話,一臉尷尬地說道:“你,你說誰呢?”
易丹道:“誰做過什麽,自己心裏清楚。”
“你,哼,我要不是看在現在情況緊急,我才懶得理你。”楊廷藝翻著白眼說道。
易丹道:“咱們的恩怨先放一邊吧,現在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隻要有一線希望,不讓安南百姓遭受戰火之苦,我們就必須要努力。哪怕冒險一點也值得。”
楊廷藝被易丹說服了,為了緩解燃眉之急,也隻能接受這個非常之策。他立刻轉變笑臉,走上前拉著陳允生的手,高興地說道:“陳大俠,陳大俠啊,你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請念在安南與貴國的友好,還有大長和國百姓的安危。請出手相助,解我安南之圍。若能解此危機,在下一定跪求主公,給陳大俠封官加爵,世襲罔替。”
陳允生道:“不用了,在下來自彩雲之南,不想遠離家鄉,做他國客卿。再說,剛才我隻是答應了易姑娘過去看看形勢。既然隻是去看形勢,就表示我還沒有答應。一切情況都順勢而為吧。請你們也不要對我這邊報太大期望。”
楊廷藝道:“是是是,在下知錯了,還請陳大俠與我們一同出發吧。”
陳允生看了看易丹的眼睛,不知如何再繼續推辭,於是點點頭道:“那好,我答應你們,先去看看情況再說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