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來說,在這場大決戰之前,阿育王其實是有過心理準備,可能會輸掉這場戰爭的。


    但是呢,那個時候的阿育王所預想的失敗場麵是孔雀王朝雖然損兵折將,但依然保存著元氣,主力部隊退守開伯爾山口,繼續的和大漢國的兵馬進行一個對峙。


    他完全沒有想到現在的情況居然變成了剛剛開始交戰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中路軍就已經以這種雪崩一般的方式潰散了。


    尤其是在左右兩路,其實還激烈的交戰並且略占上風的時候,中路軍的崩潰,簡直就相當於是宣判了其他兩路的死刑。


    為什麽這麽說呢?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左右兩路軍正在和大漢國的冷兵器部隊激烈交戰,這個時候想要脫離戰鬥是基本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能脫離戰鬥的話,這左右兩路軍就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大漢國的兵馬從中路包抄過來,徹底的截斷他們的退路。


    當然啦,這裏所說的不能脫離戰鬥,主要是指不能夠整齊的成建製的脫離,像阿育王現在這種直接宣布全軍撤退,大家一起逃跑的,自然就不一樣了。


    這也是為什麽阿育王在明知道後果很嚴重的情況下,依然要這麽做的原因。


    就是為了盡可能多的保存一些孔雀王朝的兵馬,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將來有可能發動的反撲之中保留一些希望。


    三皇子這個時候也出現在了,他的臉上帶著羞愧的表情,跪在阿育王的麵前,什麽都說不出來。


    阿育王歎了一口氣,他並沒有去責怪三皇子,而是相當平靜的開口說道:“這是佛祖給我們的磨難,現在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度過這一次磨難,我的孩子。


    我們必須要馬上退迴華氏城,爭取一切盡可能爭取的力量,看看是否能夠守住。”


    阿育王帶著三皇子以及身邊眾多的親衛部隊,用一個非常快的速度撤退了。


    但是即便如此,依然還有著大量來不及撤退的孔雀王朝部隊被大漢國的兵馬給堵截住了。


    要知道孔雀王朝的大軍是從比較狹窄的開伯爾山口出擊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當他們敗退的時候,大量的兵馬被堵在狹小的開博爾山口,並不能夠獲得及時的撤退。


    這樣一來的話就給了大漢國穿插的兵馬更短的時間,以及更加豐厚的戰績。


    趙括看著漫山遍野被攔截在整個包圍圈之中的孔雀王朝大軍,也是露出了笑容。


    根據趙括多年戰場經驗的估算,這一次至少有超過10萬的孔雀王朝部隊被大漢國的兵馬給包圍了。


    這些部隊可都是孔雀王朝的主力部隊,一旦在這裏被全部殲滅的話,孔雀王朝的所有主力就徹底完蛋了。


    加上大漢國無往不利的工程火藥技術,基本上可以說孔雀王朝覆滅的命運在這一刻已經注定了。


    事情也正如同趙括所料想的一樣。


    一開始的時候,被包圍的左右兩路軍,還是有一部分的將領們擁有鬥誌的,他們勉強的集結了一部分的軍隊,想要一起衝出重圍。


    但是呢,大漢國的火槍兵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些家夥純粹是癡心妄想。


    在李牧的指揮下,大漢國的火槍兵裏3000人作為一個方陣,分別組成了10個不同的方陣,專門朝著密集的孔雀王朝兵馬陣地發動突擊。


    這樣一來,就會讓剛剛集結起來的孔雀王朝部隊被打散掉了。


    等到這些部隊都被打散之後,所有的孔雀王朝士兵們都意識到了大漢國的火槍兵隻會進攻人多的地方,於是他們就徹底的失去了集結的信心,四散潰逃了。


    戰爭到這裏雖然還要進行很長的一部分時間,但事實上所有參與到這場戰爭的人都知道結局已經完全注定了。


    到夜幕降臨之時,滿山遍野的孔雀王朝俘虜,在大漢國兵馬們的押送下,垂頭喪氣的進入了不久之前,還是他們自己的大營之中。


    這座被孔雀王朝大軍所拋棄的大營,如今正好被用來作為大漢國新的戰俘營。


    捕捉戰俘的行動,整整持續了三天的時間,在這三天時間裏,趙括並沒有立刻著急進軍,而是按兵不動,一方麵讓士兵們進行休息,另外一方麵也好對整個戰果進行一個統計。


    經過統計之後,整個戰國已經初步的出爐了,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大漢國殺死了超過3萬名孔雀王朝的將士俘虜了整整11萬人,隻有不到6萬人離開了戰場。


    根據之前的數據來看的話,真正能夠迴歸到孔雀王朝本土,並且繼續加入軍隊之中戰鬥的應該這6萬人裏麵也就隻有大約一半的數量。


    很多人在失敗之後都會被嚇破了膽子,他們會選擇藏身在野外或者是偷偷的溜迴老家,不會再繼續戰鬥了。


    換句話說就是阿育王的身邊現在最多最多隻剩下3萬兵了。


    趙括就站在開伯爾山口的最東南方,在他的麵前是無比富庶而豐饒的南亞次大陸平原。


    在曆史上雅利安人征服並統治了這裏,並且即便是在長時間的紛紛擾擾過後,他們的後代依然是在現代社會占據著這個地方的主流。


    但是現在一般伴隨著趙括的到來,一切都被改變了。


    亞利安人將會成為被征服者,大漢國所代表的華夏民族將會成為這個地方新的主人,而且趙括很有信心,大漢國將會統治這裏很久很久。


    在亞洲有兩塊平原,它的地形都是非常好的,其中一塊就是已經被大漢國所占據的中原,而另外一塊就是麵前的這塊南亞次大陸。


    即便是放眼全球能夠和這兩塊平原相提並論的,其實也就隻有另外兩塊。


    這另外兩塊分別是橫跨了整個西歐和中歐的歐洲大平原以及北美洲美帝現代領土所占據的那一片東部大平原。


    如今的歐洲大平原之中還是森林密布,日耳曼人正在那裏虎視眈眈,過著如毛飲血的生活,至於北美洲的那一片大平原之中應該是眾多遊牧民族的天下。


    總而言之,真正被文明所占據的其實就隻有大漢國的中原地帶,還有麵前的這個南亞次大陸平原,換句話說就是在所有現在擁有高級文明的地球國家之中,大漢國占據了最好的兩塊地盤。


    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嗎?


    趙括想著想著,嘴角不知不覺的露出了笑容。


    笑完之後,趙括也是非常果斷的發出了命令。


    “全軍出擊吧。”


    趙括一聲令下,眾多他韓國的兵馬開始源源不斷地開動了,他們穿過了開伯爾山口,進入到了南亞十大陸的這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中。


    在遠處有一座小小的城池,大概距離開博爾山口有幾十裏地的範圍,這也就是平原上的好處,站在高高的山脈上可以一覽無餘,一年幾十裏之外的城市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這一座小小的城池將會成為大漢國,征服南亞四大陸的第1站。


    由於孔雀王朝的都城華氏城距離這裏並不算太遠,所以說大漢國將會率先去征服華氏城,然後再繼續向南推進,一直到把整個印度半島都全部征服為止。


    大漢國出兵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華氏城之中。


    在華氏城的皇宮,這裏雖然非常的富麗堂皇,但是所有居住在這裏的人都是人心惶惶,很多人晚上連睡覺都睡不好。


    為什麽睡不好,答案當然很簡單,就是因為前不久在開伯爾山口的那一處慘敗,有很多人其實已經開始悄悄的轉移家產,華氏城的城門這些天有很多馬車出城,基本都是在半夜時分悄悄離開的。


    三皇子表情很凝重,快步在宮殿之中走過,他的目標是書房。


    在那裏,阿育王已經在等待著他。


    片刻之後,三皇子走到了書房之中,在這裏的侍衛早就已經等待著他,見到他之後立刻就開了門,讓他走了進去。


    三皇子走進了書房之中,在這裏阿育王已經在等待著他了。


    阿育王的精神看上去其實還不錯,隻不過短短的幾天內,整個人顯得憔悴了不少。


    三皇子有些急促的開口說道:“剛剛得到的消息,大漢國的軍隊已經開始南下了,他們的目標應該就是我們的華氏城。”


    對於這個消息,阿育王看起來並不意外。


    隻不過這位帝王一下子並沒有做出迴答,而是陷入了幾分思考。


    過了好一會之後,阿育王才緩緩的開口說道:“你覺得我們能守住這座城池嗎?”


    三皇子張了張嘴巴,說不出話來。


    雖然他很想要說能夠守住,但是在見識到了那天大漢國火槍兵,那堪稱毀天滅地一樣的力量之後,誰又敢說出這樣的話呢?


    阿育王顯然也明白三皇子的想法,他笑了一笑,開口說道:“其實這個號問題比較多餘不是嗎?


    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三皇子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夠沉默以對。


    阿育王坐在他的位置上,什麽也沒有說。


    書房之中明明有兩個人,但是氣氛之凝固,卻讓人無比的難受。


    終於三皇子開口了:“我覺得我們應該立刻撤退了,撤到南邊去,那裏是高原,那些侵略者們或許會對高原的氣候產生不適應,這是我們的機會。”


    阿育王在聽到這句話之後嗬嗬的笑了起來,反問了三皇子一句話。


    “你難道忘記了,就在幾個月前你攻擊的是哪裏的關卡嗎?”


    三皇子先是一愣,隨後很快就迴過神來。


    在去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年初的幾個月裏,三皇子一直在攻擊著鎮南關,而鎮南關正好就是青藏高原最西側的一座關口。


    換句話說就是大漢國早就已經控製了青藏高原,這麽多年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對在高原上作戰一無所知呢?


    但即便如此,三皇子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判斷。


    “父皇不能再猶豫了,如果我們再猶豫的話,恐怕連撤退離開這裏都是一座很難辦到的事情。”


    要知道南亞次大陸都是平原,所以說在平原上逃跑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分分鍾就要被別人追上。


    阿育王微笑著說道:“你帶上所有的部隊以及盡可能多的財富撤退吧,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們國家新任的國王。”


    三皇子在聽到了這句話之後,先是吃了一驚,隨後好像想明白了什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父皇,你這句話的意思難道是……”阿育王微笑著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是的,我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國王了,現在已經老了,也不想離開這座由我一直經營起來的城市了。


    我將會留在這裏聽從佛祖對我命運的安排,如果我死了,那麽你記住不要想著為我複仇,你可以投降也可以抗爭,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能活下去,活得越來越好。”


    三皇子看著麵前的阿育王,表情無比的複雜。


    他非常明白阿育王說的這些話代表著什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父子倆從此之後就不會再見麵了。


    三皇子沒有再說什麽,而是跪了下來朝著阿育王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阿育王微笑著對著三皇子擺了擺手。


    “佛陀說過,這現世之中的一切都是虛幻,隻有前往極樂世界所享受的生活才是真實的。


    我這一輩子在上半生從來都沒有把佛陀的話當一迴事,當時的我想的隻是不停的擴張再擴張。


    或許這就是佛祖給我的報應,我希望你不要再犯我的錯誤,將來一定要嚴格的按照佛祖的旨意行事,明白了嗎?”


    三皇子鄭重的點頭,幾乎是用發誓一般的語氣,對著麵前的阿育王說道:“請父皇放心吧,我一定會按照您的旨意分散到最後一刻的。”


    三皇子就這麽離開了,並且帶走了絕大部分的軍隊,還有子民。


    在聽到了大漢國的兵馬已經越來越迫近之後,這座城市之中的絕大部分人都逃跑了,隻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仆人,依然願意追隨著阿育王。


    在剩下來的幾天時間裏,阿育王的生活過得很輕鬆,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研讀佛經,無論什麽時候去看她,隻要他沒有睡覺,那麽一定是在輕輕的敲著木魚,拿著念珠念誦著佛經。


    又過了三天的時間,一支軍隊抵達了這座城市。


    這支軍隊當然就是趙括所派遣出來的先鋒軍。


    先鋒軍很快就控製了,所有城市之中的地盤,皇宮是他們最先進入的地方,再發現了依然還在此地的阿育王之後,這支先鋒軍的將軍明顯吃了一驚。


    阿育王原本以為自己會馬上被抓為俘虜,帶上各種各樣奇怪的刑具,遭遇非常的折磨,但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切都並沒有發生。


    事實上,大漢國的軍隊雖然控製了整座城市,但是他們對阿育王依然是以禮相待,僅僅是軟禁了阿育王,不讓阿育王離開這座宮殿罷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天多的時間,直到先鋒軍進城的第2天下午,終於趙括來了。


    趙括事先已經得知了消息,所以說他一進城之後,就立刻來到了皇宮,見到了阿育王。


    阿育王抬起頭看著趙括,雖然還有王從來不知道趙括的長相,但是他還是非常輕易的就判斷出來,站在自己麵前的這個人應該就是那位禦駕親征的大漢國皇帝。


    阿育王微笑著對趙括說了幾句話,然後趙括發現自己聽不懂。


    好在趙括早就知道這個情況,也當然早早就安排好了翻譯。


    阿育王說的話其實很簡單,就是恭喜趙括,並且希望趙括不要進行過多的殺戮。


    趙括朝著阿育王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坦白來說,其實我對於佛教還是很有好感的,因為這種宗教所教出來的民眾,他們非常的謙卑,而且恭順。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可能會拒絕這樣的民眾,不是嗎?”


    在聽到了趙括的迴答之後,阿育王明顯鬆了一口氣,開口說道:“那麽這位勝利者,不知道你將如何處理作為失敗者的我呢?”


    趙括對此顯然也早就已經打好了草稿,開口說道:“我將會在我的首都之中建造一座宏大的佛寺,你在那裏為一個無名僧人的身份進行隱居,可以繼續和你的佛祖進行探討,不知道這樣是否符合你的希望呢?”


    阿育王有些意外的,看著趙括:“你居然要留我一條性命嗎?”


    趙括哈哈大笑了起來,非常認真的對著阿育王說道:“你可能不知道,絕大部分被我擊敗的國王,他們現在都還好好的活著呢。”


    阿育王聽完了這句話之後,表情相當的複雜,半晌過後發出了一聲長長的歎息。


    “必須要承認的是,我現在其實已經開始有些後悔,讓我的孩子帶著軍隊和子民們離開了,或許直接投降才是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


    趙括微微一笑,對著阿育王說道:“你不需要再擔心這些了,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命運,不是嗎?”


    阿育王灑然一笑,站了起來。


    “你說的很對,來自異鄉的勝利者,從今往後這裏就是你的國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