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裏二世非常的清楚,在他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安提柯帝國這一次的失敗就已經是無可挽迴的事情了。


    但是麵對著這種極為被動的戰局,德米特裏二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他當然也不是沒有想過立刻就地反擊,但是問題在於那是個火槍兵們藏身在山林之中,實在是占據了太大的優勢。


    這樣一來的話,安提柯帝國的士兵們在沒有衝進山林之中時,就要先接受一輪火槍的掃射,在衝進了山林之中後,還要繼續去費神尋找無處不在的大漢國火槍兵。


    要再考慮到這幾天安體客棧一直在山林之中,被大漢國的火槍兵打擊的損失慘重的話,就會知道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


    所以說德米特裏二世也是非常果斷的選擇了撤退,因為這是一個能夠讓安提柯帝國在這樣的條件下實現更小損失的選擇。


    一切事情都和德米特裏二世所預料的一模一樣。


    當德米特裏二世選擇了加速前進,並且拋棄掉了後麵的部隊之後,那後麵的安提科士兵們直接就全部潰散了。


    這種潰散對於安提柯帝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後麵軍隊的擴散就會用一個非常快的速度波及到中軍和前軍。


    考慮到大家都是同一個國家的兵馬,中軍和前軍,自然也不可能用殺戮敵人的態度來對待後麵的軍隊,所以說這種擴散的潰敗,大規模的波及到所有的軍隊兵馬,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在短短的半天之後,當李牧率領著大漢國的主力兵馬也趕了上來,參加到了這一次的追擊之後,事情就徹底的急轉直下了。


    安提柯的大軍拋下了無數具屍體,在山林之間猖狂而逃。


    甚至有許多的士兵為了躲避大漢國火槍兵們的追擊,他們也是慌不擇路直接逃竄進了山間的森林之中,隻為了讓大漢國的軍隊們不再繼續的追擊他們。


    事實也證明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


    因為在發現了安提科主力部隊已經開始逃跑之後,李牧就立刻下達了命令,讓大漢國的主力部隊也不去管那些會逃的小股安提柯士兵,而是一直在大馬路上繼續的追擊安提柯帝國的主力部隊。


    這就是為了要給安提柯帝國造成最大的殺傷。


    李牧的命令,非常的簡單而直接:“隻管給本將軍一路追下去,一直追到你們的麵前,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安提柯人為止!”


    李牧這一次也是非常的果斷,既然已經是亂七八糟了,那麽就幹脆一亂到底。


    事實證明,李牧這種亂中取勝的戰術確實是非常好用的。


    之所以這麽好用,無外乎就是兩個原因。


    第1個原因當然就是大漢國的眾多小分隊們由於都有著蚩尤軍的老兵作為隊長,所以說論起小股作戰的素質,自然是要比安提柯人強的太多太多。


    至於第2個原因,則是因為大漢國的火槍兵在單兵作戰的時候,由於有著火槍的這麽一個火力優勢,所以說也同樣比安提克的士兵強了太多。


    當這兩個優勢疊加起來的時候,在亂中作戰時大漢國的士兵們就明顯要更加的強大,而安提柯的士兵們就會顯得更加的縮手縮腳,怎麽打也打不過。


    於是這一場亂七八糟的戰爭就這麽一直從白天打到了晚上,甚至是第2天。


    由於戰場上的情況實在是太過混亂了,以至於李牧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不得不一邊前進,一邊沿著道路收攏大量的自家士兵。


    甚至到了四五天之後,仍然有著一些小分隊,陸陸續續的迴歸到大軍之中,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他們一路緊緊的追著安提柯人的部隊,壓根都不知道追到哪裏去了。


    在聽到了這些原因之後,李牧也是哭笑不得,但是呢,這些能夠追好幾天的小分隊,他們其實也並不虧,因為他們一般來說都會斬獲非常輝煌的戰果。


    總而言之,在第2天的時候李牧發現了,基本上來說繼續追擊下去作用也不大了,於是他就開始主動的收攏部隊,開始清點戰果。


    這一清點不要緊,清點完畢之後,李牧自己都嚇了一跳。


    “居然殺了整整5萬多個敵人,這也太嚇人了吧?”


    要知道這一次安提柯帝國派來的全部的軍隊也就隻有13萬人,李牧這一下子就殺了5萬多人,相當於是把這13萬人將近一半都給幹掉了。


    要知道這僅僅是殺人,還沒有算上俘虜呢。


    如果把俘獲的3萬多俘虜也一起算上的話,那麽安提柯帝國這一次的13萬人之中隻有4萬人左右,最終得以逃離。


    如果是按照一些比較誇張的曆史學家的標準,這一場戰役幾乎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全軍覆沒了。


    在取得了這一次的戰果之後,李牧突然發現,或許他自己真的應該重新的評估一下這些火槍兵的作戰方式了。


    “難道說其實對於火槍兵而言,這種輕型的小分隊式的作戰方式才是真正正確的嗎?”


    李牧陷入了思考,但是他現在還並沒有得到答案,他決定等到班師之後一定要好好的去向自己家那位皇帝陛下問一下。


    對於李牧而言,他覺得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任何關於軍事方麵的問題,是趙括迴答不上來的。


    但是說歸說,現在的李牧當然也沒有這個時間去詢問趙括,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率領著自己麾下的部隊,渡過這一片高原,繼續的向著西邊去攻占小亞西亞半島的其他城市。


    就在李牧盤點著勝利,並且繼續向著西邊進軍的時候,在李牧南邊大約二十裏左右的一座城市之中,德米特裏二世看著麵前的諸多安提柯帝國大臣,臉色非常的難看。


    “必須要承認的是這一次的戰爭,我們安提克已經是完全失敗了。”


    這句話是從德米特裏二世本人的口中直接說出來的,而對於德米特裏二世的這句話,所有人都沒有任何的意見。


    13萬人出征,隻有不到2萬人,跟隨著德米特裏二世撤迴了這座城池,剩下的人要麽是戰死,要麽是失蹤。


    這如果都不算完全失敗的話,那麽什麽才能算是完全失敗呢?


    在說完了這番話之後,德米特裏二世一咬牙,好像下定了什麽決心,沉聲開口說道:“不用管這些了,我們立刻把所有的部隊都帶去港口上船,撤退迴我們的希臘本土!”


    此刻德米特裏二世就位於一座港口城市之中,從這裏出發可以經過塞浦路斯島,然後一路直接穿越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迴歸到安提柯帝國如今依然還在控製之下的希臘本土。


    在聽到了德米特裏二世的話之後,在場的安提柯帝國將領們臉色各異。


    一名年輕的將軍忍不住開口說道:“尊敬的陛下,難道我們就這麽把小亞細亞半島全部都讓給這些大漢國人了嗎?”


    在說話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將領的語氣是明顯不服氣的。


    對於這位年輕的將領來說,他覺得安提柯帝國壓根就沒有和大漢國進行過任何的正麵決戰,僅僅是因為大漢國人更加的巧華和卑鄙,所以才會導致安提柯帝國輸掉了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


    但是和年輕人不同,德米特裏二世顯然是要更加的成熟穩重,也更加能夠清楚的判斷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局勢。


    所以他立刻就製止了這名年輕人,開口說道:“我非常明白你們的心情,相信我,我也同樣想著立刻迴去和那些大漢國人大戰30迴合,但是我們不能這麽做。


    因為如果我們真的這麽做了的話,那麽我們除了死亡之外沒有任何的出路,我們的安提柯帝國也隻會滅亡我們的妻子集合,女兒將會成為別人的戰利品,我們的兒子將會被斬首,難道這就是你們想要的結果嗎?”


    德米特裏二世這一連串的反問,直接就讓在場的所有人啞口無言。


    既然已經沒有人開口說話了,那麽德米特裏二世就繼續說道:“那麽現在拋棄掉你們的尊嚴吧,因為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為了整個安提柯帝國的存亡而戰。


    我們必須要撤退迴希臘本土,並且派出所有的艦隊來封鎖愛琴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


    隻要大漢國的軍隊無法度過那座海峽,我們就可以繼續占據希臘本土,和他們進行一個持久的抗衡。”


    德米特裏二世的話都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在場的所有人也都沒有什麽話好說,隻能夠乖乖的按照德米特裏二世的要求開始進行撤退。


    第2天傍晚的時候,李牧才率領著大軍趕到了這座港口城市。


    但是這個時候,德米特裏二世已經率領著所有能夠帶上船的士兵離開了這座城市。


    由於船隻有限,所以說德米特裏二世能帶走的其實也就隻有1萬多名士兵,還有好幾千士兵被留在了這裏。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如果這幾千士兵願意守衛這座城池的話,其實還是能稍微周旋一點時間的。


    當時問題在於這幾千名士兵認為他們是被拋棄的,所以說他們已經不再願意效忠於安提柯帝國的,當看到李牧的大軍到來之後,他們就立刻選擇了投降。


    於是李牧幾乎是暢通無阻的就占領了這座城池,並且從這些投降的俘虜口中得知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在知道德米特裏二世已經帶著軍隊坐船離開之後,李牧也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憂愁的表情。


    “現在所有的船隻都被帶走了,看來這一次確實是沒有辦法去滅掉這個安提柯帝國了。”


    李牧在事先就早就對整個安提柯帝國的疆域爛熟於心,這個安提柯帝國,用現代化的術語來說,那就是一個橫跨亞洲和歐洲的國家。


    所以說如果想要徹底的滅亡安提柯帝國的話,就必須要有船隻來度過這個博斯普魯斯海峽。


    但是問題在於現在的大漢國最缺的就是船隻,或者用更嚴謹一點的說法,那就是大漢國在地中海這邊幾乎就沒有什麽船隻可以使用。


    與之相反的是,安提柯帝國和出了秘王朝他們畢竟都是繼承了來自於馬其頓王國統治下的希臘文明,所以說他們對於這片海域是非常熟悉的,所擁有的船隻也是非常多的。


    在沒有船的情況下,就算是李牧所率領的火槍兵在,怎麽勇猛也不可能打得過這個海峽對麵去。


    這就好像是曆史上法國在麵對英國時候的困難一樣,法國在很多時候它的陸軍都是有優勢的,但是偏偏就是海軍不夠,像英國那麽強大,所以說每次和英國開打,法國人都根本沒有辦法渡過英吉利海峽。


    所以說現在的情況是如果沒有中國的船隻的話,那麽李牧就隻能夠占據整個小亞西亞半島,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近在咫尺的希臘本土,但是卻沒有辦法繼續進攻。


    思考了好一會之後,李牧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


    “算了算了,反正一開始的時候,陛下給我的目標也就僅僅是占領整個小亞細亞半島而已。”


    這句話說出口之後,李牧突然又迴過神來,知道了趙括為什麽在一開始就製定了這樣的目標。


    道理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趙括從一開始就知道,想要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當然了,這件事情其實並不是無解的,因為隻要等到過幾年,大漢國的工匠們造出一批新的船隻之後,就可以渡海進行戰爭了。


    這一次或許安提柯帝國還能夠苟延殘喘,但是這個苟延殘喘的時間也絕對不會持續太久。


    一想到這裏李牧的心情頓時就變得好了,起來,微笑著說道:“行了行了,我們也不要在這裏繼續糾結下去了,再傳令下去,讓所有的軍隊都繼續前進,爭取用最短的時間把這整個小亞細亞半島都給占領了!”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李牧臉上的笑容非常的輕鬆,畢竟安提柯的主力都已經全部逃跑了,接下來這大半座小亞細亞半島雖然名義上還是安提柯帝國的領地,但實際上的話卻已經是李牧案板上的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