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稍晚時間,一匹馬載著馬上的騎士從壽春城之中疾馳而出,朝著北方而去。
由於是戰爭時期,所以這名騎士一路上不免會受到重重盤查,但是他身上持有楚國國舅爺李園親筆簽發的身份證明,所以自然是一路暢通無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穿越了楚趙兩國的邊境,進入了趙國之中。
這個時候的趙括也完成了整軍。
由於趙國的騎兵主力大部分都位於北方,需要等待這些軍隊的調集南下,所以李牧的二十萬大軍都已經出發了十天時間,但趙括這邊才剛剛準備出發。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括接到了這份來自於楚國方麵的密報。
看著手中的密報,趙括先是有些吃驚,隨後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個春申君……還真不愧是春申君啊。”
在曆史上,戰國末期曾經有一個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君子”,分別是孟嚐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和春申君黃歇。
其他三人都是各國的王族後裔,隻有春申君並非楚國王族,而是以一個普通的小貴族之身一步步奮鬥到楚國令尹之位。
單單從這一點而言,春申君付出的努力顯然就是比其他人更多的。
這樣的人值得敬佩,他的能力也值得尊重!趙括想了想之後,將人把蘇厲和許曆都叫了過來。
“你們兩個看看這個吧。”
有些不明所以的兩人看完了密信之後,都是露出吃驚表情。
許曆緩緩說道:“想不到春申君居然還有這個暗子,若非是李園通風報信的話,這一次說不定就真的能夠讓他弄出一些混亂來了。”
蘇厲的表情則要更加的難看,畢竟蘇厲現在可是夜鶯的大管家,這件事情說起來夜鶯是有些失職的。
蘇厲道:“主君請放心,臣馬上就把這個家夥給抓起來審訊一番,看看究竟還有哪些家夥膽大包天,竟然敢犯上作亂!”
趙括笑著搖頭,道:“不不不,你難道沒有看到李斯在密信之中的建議嗎?
就按照他的辦法來做吧。”
說這句話的時候,趙括的心中還是有些欣慰的。
李斯這個家夥,去了楚國之後一直都是不溫不火。
之前趙括出使楚國的時候李斯也算是立下一些功勞,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想不到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斯居然站了出來,不但提供了一份非常關鍵的情報,同時還給出來一個讓趙括相當滿意的解決方案。
這才是趙括希望看到的局麵。
趙括難道不知道李斯對於韓非的提拔耿耿於懷嗎?
但趙括就是要這樣做。
一方麵,韓非的才能確實值得趙括提拔,另外一方麵,趙括也希望借此來刺激李斯,讓李斯能夠更加做出一些東西。
臣子們之間的良性競爭是趙括願意看到的,大家爭先恐後的為趙國立功,這就很棒。
但是,如果隻想著怎麽樣把競爭對手搞臭搞死,這就是所謂的黨爭,那是萬萬不行的。
想要官職?
可以,去敵人的身上獲得。
踩著自己人上位?
不好意思,這絕對不行。
作為一名穿越者,趙括非常清楚的知道,一個國家的內耗有多麽大的殺傷力。
就比如說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為什麽會滅亡?
並不是說當時的後金(清)有多麽強大,而是因為內部的內耗過於嚴重,什麽東林黨、閹黨、浙黨、楚黨爭來爭去,甚至能夠為了黨爭而出賣國家利益,導致明朝一方麵無法動用舉國之力和後金作戰,另外一方麵內部又出現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些叛匪。
明朝的滅亡,最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內部的黨爭,然後才是後金、李自成這些敵人。
這就是為何許多人在讀完明朝曆史之後,都恨不得將東林黨、魏忠賢等人挫骨揚灰的原因。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
趙括作為穿越者,當然是要在這方麵十分警惕的。
第二天,趙括正式舉行了出兵典禮。
由於趙王不可能出席,所以趙括也隻能采取一個替代方案,讓一名王族的宗室長者代為授予趙括斧鉞、兵符。
隨後,趙括一聲令下,包括兩萬五千蚩尤軍在內的十萬趙國騎兵蹄聲如雷,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邯鄲城,一路向南!由於是純騎兵陣容,所以趙括率軍南下的速度極快,短短兩天時間就越過了黃河,五天時間就抵達了大梁城。
在這裏,趙括召開了一次作戰會議。
作為趙括如今身邊的侍衛隊長,龐建負責介紹敵情,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不但把胸膛抬得高高的,說話的時候也是盡量大聲。
“從之前的偵查來看,楚國軍隊應該是朝著陳城進發,大約在三天內抵達。
根據參謀部的判斷,楚軍隨後的進攻方向很有可能就是大梁城。
但也有另外一種判斷,說楚軍可能會固守陳城,在那裏逼迫我們和他進行一場持久戰。”
參謀部,一個趙括所設立的機構,並且已經在趙國軍隊推行多年。
參謀部所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主將推演所有戰爭的可能性,查缺補漏,並為主將提供各種方案來作為決策參考。
一名趙國將軍忍不住說道:“楚國人向大梁城進攻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大梁城是我們趙國距離楚國最近的一座重鎮。
但這楚軍固守的可能性是怎麽來的?”
其他的幾名趙國將軍臉上也太多是這個表情,顯然頗為疑惑。
麵對著這樣的質疑,龐建其實也不算意外。
要知道,龐建其實就是從參謀部出身的,這主要是因為龐建的老爹龐煖擔心他上戰場之後會有陣亡的風險,所以特地要求趙括安排龐建在不會率兵出戰的參謀部。
多年的參謀部經驗讓龐建的理論知識相當的豐富,在麵對著這些沙場宿將們的質疑時也同樣能夠淡定作答。
龐建道:“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楚國人害怕主君。
無論是春申君還是景陽,他們都是主君的手下敗將,所以在麵對著主君的時候,他們的心中必然是相當害怕的。
這樣一來的話,他們就存在著不敢出戰的可能性。”
趙國將軍繼續說道:“可如果他們不出戰的話,他們又怎麽樣能夠獲得勝利呢?”
龐建繼續迴答道:“因為他們希望通過拖延來讓秦國方向獲得勝利,或者在我們趙國內部製造混亂,從而讓我們顧此失彼,給出他們擊敗我軍的機會。”
趙括點了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
隻不過楚國人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他們卻忘記了,本候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他們糊弄到的。
傳令下去,全軍加快速度,繼續南下!隻不過呢,這一次我們的路線,要給楚國人一點小小的意外。”
說著,趙括站了起來,走到了地圖旁邊。
龐建十分自覺的讓出位置,畢恭畢敬的將手中的指揮棒遞到了趙括手中。
趙括接過指揮棒,先落在了大梁城上:“這裏,是我們所在的地方。
往東南方向的陳城,是楚國人即將抵達的地方。
他們以為本候會在這裏和他們決戰,但是本候……”說著,趙括的指揮棒筆直的向南,繞過了陳城,然後再一路繼續向南,橫穿了幾乎大半個楚國,最後落在了一個地方:“本候,要在這裏和他們決戰!”
當看到趙括鼠標所指著的這個位置之時,所有的趙軍將領們都震驚了。
因為這個位置不是其他地方,而是楚國的都城——壽春城!就連在參謀部混跡多年,對於各種戰術、戰略爛熟於心的龐建也看傻了。
龐建忍不住道:“主君,壽春城距離大梁城可是足足有700裏的距離呢!”
700裏的距離,在這個時代可是非常遙遠的距離,所謂的千裏之遙也相差不多。
一個例子像正常一支部隊每天的行軍速度大約是20裏地到30裏地之間,換句話說按照這個速度來完成700裏地的話,就是需要最長35天的時間。
一支部隊要長途奔襲超過35天路程的地方去作戰,而且絕大部分的路程都位於敵國領土,這種戰術想一想都覺得極為瘋狂。
也就是這話是從趙括的口中說出來的,不然的話其他人早都已經開罵了。
麵對著龐建的質疑,趙括笑了笑,做出了解釋。
“首先我們要想到的是,我們並不是一隻傳統意義上的軍隊,因為我們這支軍隊是由純粹的騎兵所組成的。
對於騎兵來說,每天行軍80~100裏地,那是非常正常的操作。
而我們的話,由於我們的每一匹戰馬都盯上了馬蹄,所以我們的行軍路程可以嗯。
增加到120裏地左右。
在這樣的行軍速度下,700裏地其實也就是需要6~7天就能夠抵達了。
當然啦,這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道路的因素,由於一路上要經過許多的城池,還有河流,所以說我們並不能夠用7天就抵達,可能這個時間點要拉長到10天左右。
但是即便如此10天時間也足以讓楚國人猝不及防了。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楚國人原本在北方的陳城以逸待勞,安安靜靜的等待著我們的出兵,但是他們突然收到消息,發現他們的老家壽春城被我們偷襲了,這個時候楚國軍隊是不是就會軍心大亂了呢?
楚國軍隊是一支綜合性的軍隊,他們最擅長的是打陣地戰,一旦他們被調動了起來,那麽我們作為騎兵就能夠把我們的機動性發揮到了極致,可以在野外輕而易舉的戰勝他們。
所以說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跳出常規的框架,在他們的思維定勢之外和他們作戰,這樣一來他們完全缺乏這種情況下作戰的知識又怎麽可能戰勝得了我們呢?”
趙括這一番話說完之後,帥帳之中的所有人都為之震驚了。
龐建登大了眼睛,用十分不可思議和敬佩的目光注視著趙括。
龐建本人其實也是相當心高氣傲的,畢竟他的父親龐煖可是師承傳說中的鶡冠子,那也是赫赫有名的戰國時代學者之一,和著名的鬼穀子不相上下的存在。
所以說這些年來,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龐建其實在參謀部那邊也是出了不少的風頭,這才有機會脫穎而出,在趙括的身邊做事。
龐建自認為在戰術上應該是當世一流的存在,可以說即便是比起趙括,也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可是直到今天他才發現原來他和趙括之間的差距居然是這麽的大,趙括所提出來的戰術完全出乎了龐建的意料之外,讓龐建頓時有了一種耳目一新,打開了新天地的感覺。
不僅如此,作為資深的參謀,龐建更是多想了一層。
要知道一開始在出兵的時候,趙括就已經指明要求組成了一支純粹由騎兵構成的軍隊。
這就說明早在出兵之前,趙括就已經根據這場戰爭的局勢製定好了這樣的一個戰爭計劃。
這讓龐建不由想起了曾經趙括所說的一句話,那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此時此刻趙括在龐建麵前的這種表現,不就是這句話的最好注解了嗎?
龐建覺得,需要向趙括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太多,路還有很長很長!看著眾人一陣鴉雀無聲,趙括忍不住笑了起來。
“如果還有什麽疑問的話,現在都可以問。”
一名將領提出了疑問:“主君,末將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雖然每個人都有兩匹戰馬,但是馬匹所能背負的給養也就隻能維持人和馬最多七天的時間。
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的話,我們的補給要怎麽獲得呢?
要知道作為騎兵,攻城可是我們的弱項。”
趙括微笑的朝著這名將領點頭,對他的勇氣表示讚賞,然後才做出了迴答。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劫掠楚國人的農村地區來獲取補給,這也是一種十分傳統的‘就食於敵’戰術。
其次,如果農村地區所劫掠獲得的給養不足以維持的話,我們還可以進攻地方的城池。
確實,騎兵攻城是一種弱項,但是不要忘記,我們和其他的騎兵不一樣。
因為,我們的手中擁有著一個其他騎兵從來都沒有擁有過的,對城牆能夠造成極大破壞的王牌——炸藥!”
由於是戰爭時期,所以這名騎士一路上不免會受到重重盤查,但是他身上持有楚國國舅爺李園親筆簽發的身份證明,所以自然是一路暢通無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穿越了楚趙兩國的邊境,進入了趙國之中。
這個時候的趙括也完成了整軍。
由於趙國的騎兵主力大部分都位於北方,需要等待這些軍隊的調集南下,所以李牧的二十萬大軍都已經出發了十天時間,但趙括這邊才剛剛準備出發。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括接到了這份來自於楚國方麵的密報。
看著手中的密報,趙括先是有些吃驚,隨後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個春申君……還真不愧是春申君啊。”
在曆史上,戰國末期曾經有一個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君子”,分別是孟嚐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和春申君黃歇。
其他三人都是各國的王族後裔,隻有春申君並非楚國王族,而是以一個普通的小貴族之身一步步奮鬥到楚國令尹之位。
單單從這一點而言,春申君付出的努力顯然就是比其他人更多的。
這樣的人值得敬佩,他的能力也值得尊重!趙括想了想之後,將人把蘇厲和許曆都叫了過來。
“你們兩個看看這個吧。”
有些不明所以的兩人看完了密信之後,都是露出吃驚表情。
許曆緩緩說道:“想不到春申君居然還有這個暗子,若非是李園通風報信的話,這一次說不定就真的能夠讓他弄出一些混亂來了。”
蘇厲的表情則要更加的難看,畢竟蘇厲現在可是夜鶯的大管家,這件事情說起來夜鶯是有些失職的。
蘇厲道:“主君請放心,臣馬上就把這個家夥給抓起來審訊一番,看看究竟還有哪些家夥膽大包天,竟然敢犯上作亂!”
趙括笑著搖頭,道:“不不不,你難道沒有看到李斯在密信之中的建議嗎?
就按照他的辦法來做吧。”
說這句話的時候,趙括的心中還是有些欣慰的。
李斯這個家夥,去了楚國之後一直都是不溫不火。
之前趙括出使楚國的時候李斯也算是立下一些功勞,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想不到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斯居然站了出來,不但提供了一份非常關鍵的情報,同時還給出來一個讓趙括相當滿意的解決方案。
這才是趙括希望看到的局麵。
趙括難道不知道李斯對於韓非的提拔耿耿於懷嗎?
但趙括就是要這樣做。
一方麵,韓非的才能確實值得趙括提拔,另外一方麵,趙括也希望借此來刺激李斯,讓李斯能夠更加做出一些東西。
臣子們之間的良性競爭是趙括願意看到的,大家爭先恐後的為趙國立功,這就很棒。
但是,如果隻想著怎麽樣把競爭對手搞臭搞死,這就是所謂的黨爭,那是萬萬不行的。
想要官職?
可以,去敵人的身上獲得。
踩著自己人上位?
不好意思,這絕對不行。
作為一名穿越者,趙括非常清楚的知道,一個國家的內耗有多麽大的殺傷力。
就比如說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為什麽會滅亡?
並不是說當時的後金(清)有多麽強大,而是因為內部的內耗過於嚴重,什麽東林黨、閹黨、浙黨、楚黨爭來爭去,甚至能夠為了黨爭而出賣國家利益,導致明朝一方麵無法動用舉國之力和後金作戰,另外一方麵內部又出現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些叛匪。
明朝的滅亡,最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內部的黨爭,然後才是後金、李自成這些敵人。
這就是為何許多人在讀完明朝曆史之後,都恨不得將東林黨、魏忠賢等人挫骨揚灰的原因。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
趙括作為穿越者,當然是要在這方麵十分警惕的。
第二天,趙括正式舉行了出兵典禮。
由於趙王不可能出席,所以趙括也隻能采取一個替代方案,讓一名王族的宗室長者代為授予趙括斧鉞、兵符。
隨後,趙括一聲令下,包括兩萬五千蚩尤軍在內的十萬趙國騎兵蹄聲如雷,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邯鄲城,一路向南!由於是純騎兵陣容,所以趙括率軍南下的速度極快,短短兩天時間就越過了黃河,五天時間就抵達了大梁城。
在這裏,趙括召開了一次作戰會議。
作為趙括如今身邊的侍衛隊長,龐建負責介紹敵情,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不但把胸膛抬得高高的,說話的時候也是盡量大聲。
“從之前的偵查來看,楚國軍隊應該是朝著陳城進發,大約在三天內抵達。
根據參謀部的判斷,楚軍隨後的進攻方向很有可能就是大梁城。
但也有另外一種判斷,說楚軍可能會固守陳城,在那裏逼迫我們和他進行一場持久戰。”
參謀部,一個趙括所設立的機構,並且已經在趙國軍隊推行多年。
參謀部所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主將推演所有戰爭的可能性,查缺補漏,並為主將提供各種方案來作為決策參考。
一名趙國將軍忍不住說道:“楚國人向大梁城進攻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大梁城是我們趙國距離楚國最近的一座重鎮。
但這楚軍固守的可能性是怎麽來的?”
其他的幾名趙國將軍臉上也太多是這個表情,顯然頗為疑惑。
麵對著這樣的質疑,龐建其實也不算意外。
要知道,龐建其實就是從參謀部出身的,這主要是因為龐建的老爹龐煖擔心他上戰場之後會有陣亡的風險,所以特地要求趙括安排龐建在不會率兵出戰的參謀部。
多年的參謀部經驗讓龐建的理論知識相當的豐富,在麵對著這些沙場宿將們的質疑時也同樣能夠淡定作答。
龐建道:“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楚國人害怕主君。
無論是春申君還是景陽,他們都是主君的手下敗將,所以在麵對著主君的時候,他們的心中必然是相當害怕的。
這樣一來的話,他們就存在著不敢出戰的可能性。”
趙國將軍繼續說道:“可如果他們不出戰的話,他們又怎麽樣能夠獲得勝利呢?”
龐建繼續迴答道:“因為他們希望通過拖延來讓秦國方向獲得勝利,或者在我們趙國內部製造混亂,從而讓我們顧此失彼,給出他們擊敗我軍的機會。”
趙括點了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
隻不過楚國人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他們卻忘記了,本候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他們糊弄到的。
傳令下去,全軍加快速度,繼續南下!隻不過呢,這一次我們的路線,要給楚國人一點小小的意外。”
說著,趙括站了起來,走到了地圖旁邊。
龐建十分自覺的讓出位置,畢恭畢敬的將手中的指揮棒遞到了趙括手中。
趙括接過指揮棒,先落在了大梁城上:“這裏,是我們所在的地方。
往東南方向的陳城,是楚國人即將抵達的地方。
他們以為本候會在這裏和他們決戰,但是本候……”說著,趙括的指揮棒筆直的向南,繞過了陳城,然後再一路繼續向南,橫穿了幾乎大半個楚國,最後落在了一個地方:“本候,要在這裏和他們決戰!”
當看到趙括鼠標所指著的這個位置之時,所有的趙軍將領們都震驚了。
因為這個位置不是其他地方,而是楚國的都城——壽春城!就連在參謀部混跡多年,對於各種戰術、戰略爛熟於心的龐建也看傻了。
龐建忍不住道:“主君,壽春城距離大梁城可是足足有700裏的距離呢!”
700裏的距離,在這個時代可是非常遙遠的距離,所謂的千裏之遙也相差不多。
一個例子像正常一支部隊每天的行軍速度大約是20裏地到30裏地之間,換句話說按照這個速度來完成700裏地的話,就是需要最長35天的時間。
一支部隊要長途奔襲超過35天路程的地方去作戰,而且絕大部分的路程都位於敵國領土,這種戰術想一想都覺得極為瘋狂。
也就是這話是從趙括的口中說出來的,不然的話其他人早都已經開罵了。
麵對著龐建的質疑,趙括笑了笑,做出了解釋。
“首先我們要想到的是,我們並不是一隻傳統意義上的軍隊,因為我們這支軍隊是由純粹的騎兵所組成的。
對於騎兵來說,每天行軍80~100裏地,那是非常正常的操作。
而我們的話,由於我們的每一匹戰馬都盯上了馬蹄,所以我們的行軍路程可以嗯。
增加到120裏地左右。
在這樣的行軍速度下,700裏地其實也就是需要6~7天就能夠抵達了。
當然啦,這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道路的因素,由於一路上要經過許多的城池,還有河流,所以說我們並不能夠用7天就抵達,可能這個時間點要拉長到10天左右。
但是即便如此10天時間也足以讓楚國人猝不及防了。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楚國人原本在北方的陳城以逸待勞,安安靜靜的等待著我們的出兵,但是他們突然收到消息,發現他們的老家壽春城被我們偷襲了,這個時候楚國軍隊是不是就會軍心大亂了呢?
楚國軍隊是一支綜合性的軍隊,他們最擅長的是打陣地戰,一旦他們被調動了起來,那麽我們作為騎兵就能夠把我們的機動性發揮到了極致,可以在野外輕而易舉的戰勝他們。
所以說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跳出常規的框架,在他們的思維定勢之外和他們作戰,這樣一來他們完全缺乏這種情況下作戰的知識又怎麽可能戰勝得了我們呢?”
趙括這一番話說完之後,帥帳之中的所有人都為之震驚了。
龐建登大了眼睛,用十分不可思議和敬佩的目光注視著趙括。
龐建本人其實也是相當心高氣傲的,畢竟他的父親龐煖可是師承傳說中的鶡冠子,那也是赫赫有名的戰國時代學者之一,和著名的鬼穀子不相上下的存在。
所以說這些年來,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龐建其實在參謀部那邊也是出了不少的風頭,這才有機會脫穎而出,在趙括的身邊做事。
龐建自認為在戰術上應該是當世一流的存在,可以說即便是比起趙括,也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可是直到今天他才發現原來他和趙括之間的差距居然是這麽的大,趙括所提出來的戰術完全出乎了龐建的意料之外,讓龐建頓時有了一種耳目一新,打開了新天地的感覺。
不僅如此,作為資深的參謀,龐建更是多想了一層。
要知道一開始在出兵的時候,趙括就已經指明要求組成了一支純粹由騎兵構成的軍隊。
這就說明早在出兵之前,趙括就已經根據這場戰爭的局勢製定好了這樣的一個戰爭計劃。
這讓龐建不由想起了曾經趙括所說的一句話,那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此時此刻趙括在龐建麵前的這種表現,不就是這句話的最好注解了嗎?
龐建覺得,需要向趙括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太多,路還有很長很長!看著眾人一陣鴉雀無聲,趙括忍不住笑了起來。
“如果還有什麽疑問的話,現在都可以問。”
一名將領提出了疑問:“主君,末將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雖然每個人都有兩匹戰馬,但是馬匹所能背負的給養也就隻能維持人和馬最多七天的時間。
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的話,我們的補給要怎麽獲得呢?
要知道作為騎兵,攻城可是我們的弱項。”
趙括微笑的朝著這名將領點頭,對他的勇氣表示讚賞,然後才做出了迴答。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劫掠楚國人的農村地區來獲取補給,這也是一種十分傳統的‘就食於敵’戰術。
其次,如果農村地區所劫掠獲得的給養不足以維持的話,我們還可以進攻地方的城池。
確實,騎兵攻城是一種弱項,但是不要忘記,我們和其他的騎兵不一樣。
因為,我們的手中擁有著一個其他騎兵從來都沒有擁有過的,對城牆能夠造成極大破壞的王牌——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