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不但傳迴了邯鄲,同樣也傳到了其他國家的都城之中。


    楚國,陳城。


    楚王靜靜的坐在王位上,聽著李園的稟報。


    “大王,剛剛得到的消息,趙國大將軍李牧已經攻克了新鄭,韓國……亡了。”


    在場的不僅僅是楚王,還有包括春申君、景陽等人在內的諸多楚國大臣,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偌大的大殿之中鴉雀無聲。


    過了良久之後,楚王才歎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搖頭:“還好之前已經和趙國簽訂了和約,也算是一個不算壞的消息。”


    從之前楚王和趙括簽訂的和約來說,趙國將來在進攻其他國家的時候必然不會把楚國當成優先目標,這種看上去並沒有什麽實質性好處的東西,此刻卻成為了楚國君臣用來安心的最後一點希望。


    春申君同樣也歎了一口氣,說道:“大王,事已至此,我們大楚也就隻能夠好好的發展經濟,爭取早日恢複國力了。”


    景陽眉頭緊鎖,道:“發展經濟恢複國力?


    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做到又是談何容易!”


    一聽到這番話之後,春申君頓時就不高興了,對著景陽說道:“如果老夫所說的不容易做到,難道直接去和趙國進行一次全麵大決戰,並且獲得勝利就很容易了嗎?”


    在平時如果是爭辯的話,春申君其實是很難從景陽這邊占到便宜的,但是今天春申君的這句話卻懟得景陽啞口無言。


    沒辦法,誰讓春申君靠的不是自己的實力,而是遠在邯鄲的趙括所率領的趙國軍隊呢。


    隻要搬出趙國軍隊來,景陽這邊自然是無言以對的。


    楚王有些煩躁的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們還在這裏和寡人吵架呢,還是來好好想想究竟要怎麽樣去應付趙國接下來的攻勢吧。”


    眼下整個大陸戰爭的局勢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在天真的人也知道趙國這並吞天下的意誌是完全不可阻擋的了。


    所以說楚王也沒有傻到還對趙國人繼續和楚國保持多久和平抱有希望,他現在已經是做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內依然會和趙國爆發戰爭的心理準備。


    戰爭是必然會爆發的,唯一的問題隻不過是趙楚之間的這場戰爭爆發的時間是早還是晚罷了。


    在聽到了楚王的問話之後,楚國的臣子們短暫的沉默一下,然後紛紛進言獻策。


    “大王,我們應該要勤加訓練軍隊,要抽調更多的收入來充當軍費,更換裝備才行。”


    “這件事情說得容易,做起來哪裏有那麽簡單?


    這些年打了這麽多次的敗仗,國庫早就已經空虛,哪裏來的收入給你去充當軍費呢?”


    “那你說應該怎麽辦?


    難道趙國人打過來之後我們直接什麽也不做,就這麽眼睜睜的浪費最後的備戰時間不成?”


    原本是好好的進言獻策環節,但是說著說著又變成了春申君和景陽兩派之間的爭吵。


    楚王越聽越是煩躁,終於忍不住一巴掌直接拍在了麵前的桌子上。


    “都給寡人閉嘴,如果不會說那就不要說了!”


    楚王這麽一發飆,在場所有人自然也就立刻全部都安靜了下來。


    楚王環視在場眾人一圈,看著這一張張熟悉的臉孔,他的心中卻沒有任何的平靜,反而是厭惡。


    這些所謂的楚國大臣,平時爭權奪利的時候,一個個搶得頭破血流,但是真正到了需要解決大事的時候,卻除了吵還是吵,完全沒有能夠提出任何像樣的意見。


    這樣的臣子要來究竟有什麽用呢?


    楚王決定自己想辦法,而他確實也想出了一個新的辦法。


    “你們說說,如果我們遷都的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直接麵對趙國的兵力了呢?”


    楚王的這句話直接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場這些楚國大臣是真的沒有想到,楚王竟然會想要遷都。


    但是如果仔細一想的話,就會覺得楚王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也並不奇怪。


    當韓國滅亡之後,楚國的都城陳城就成為了距離邯鄲最近的都城。


    這也就意味著楚國麵對的壓力是比其他的國家都要更大的,趙國人隨時都可能派出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突破兩國之間的邊界,包圍陳城。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陳城本身確實也過於靠近中原了。


    當初楚國被秦國白起打得屁滾尿流不得不遷都,為了和中原的趙韓魏三國方便聯合,所以才把新的國都設置在了陳城。


    陳城距離趙韓魏三國都很近,這樣將來一旦秦國再來進攻楚國的話,楚國就能夠很方便的從趙韓魏三國之中獲取增援。


    隻不過當初的楚國君臣也沒有想到,時間過去這麽多年之後,秦國盛極而衰,反而是近在咫尺的趙國一步步的強大了起來,成為了壓在楚國頭頂的利劍。


    這樣一來,和邯鄲非常靠近的陳城地理位置就變得十分尷尬了。


    在片刻的沉默之後,春申君開口說道:“大王,老臣覺得這個遷都……確實是值得考慮的。”


    從春申君的角度來說,他現在是剛剛再度從景陽那邊奪得了楚國政壇的主動權,所以說這個時候他當然是要緊緊地依靠著楚王,這樣才能夠更加方便地擴展權力。


    反正對於春申君而言,不管楚國的都城在哪裏,他作為令尹也都是能夠牢牢掌控住權力的。


    而春申君的老對頭景陽在思考了一番之後,居然也沒有提出反對,而是說道:“按照現在的態勢而言,我們楚國的都城確實是距離兩國邊境太過靠近了一些。


    南遷的話是應該可以考慮的事情,隻不過不知道大王想要遷都到哪裏呢?”


    要知道楚國和其他的國家不一樣,楚國的王室權力雖然也不小,但是呢,楚國境內大大小小許多的貴族世家都掌控著一個個郡縣的封地,王室的直屬領地是有限的,其中能夠用來作為新首都的城池,選擇就更少了。


    這樣一來的話,考慮到都城的地址必然會對附近的貴族封地形成一定的遏製,所以說這個都城的位置就更加讓人關心了。


    畢竟作為三大家族之中的一員,景陽所在的景氏家族,在楚國之中也是有著大片封地的。


    楚王似乎早就已經想好了答案,不假思索的說道:“寡人打算遷都前往壽春。”


    壽春位於淮河中下遊,可如今這個十分靠近黃河的陳城相比,顯然從戰略縱深和安全性的角度來說是要更好的。


    不僅如此,壽春也是如今楚國前三大的城池之一,比現在這個陳城還要大一些。


    而且壽春的附近主要都是楚國王室自己的領地,對於其他大貴族們來說,這樣的話那種遏製的影響就會小許多。


    在聽到了楚王說出了如此合適的一個地點時,在場的楚國大臣們先是一陣愕然,然後腦海之中不約而同的浮現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看來大王是真的謀劃已久了,不然的話不會連這地點都選擇如此的恰當。”


    更讓人有些擔心的是楚王做這件事情明顯是事前沒有跟任何人通過氣,無論是春申君還是景陽這邊,在這件事情上完全都是一副被楚王牽著鼻子走的態勢。


    難道說楚王現在已經開始不相信他的大臣們了嗎?


    難道他已經隻希望自己去思考和作出決定了嗎?


    總而言之,這場會議注定會對楚國這些頂級大臣們的心態產生一定的影響。


    隻不過這種影響究竟會讓楚國走向何方,現在還是有待觀察。


    春申君想了想,點頭說道:“老臣覺得壽春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地點,隻不過老臣想說的是,遷都畢竟是一件大事,大王難道就真的不想再多考慮一下了嗎?”


    對於春申君來說,他畢竟是和趙國方麵關係不錯的,所以即便是支持楚王作為第一要務,但是春申君依然認為遷都這種事情的緊要性並不是非常迫在眉睫。


    楚王搖了搖頭,說道:“寡人不是沒有考慮,恰恰相反,寡人已經考慮了太長的時間。


    現在趁著趙國還不會對我們發起進攻,我們還能夠有時間從容的把都城遷移過去,不然的話一旦等到趙國全麵進攻的時候,那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楚王可沒有忘記當年白起在攻破郢都的時候,楚國人那種兵荒馬亂狼狽奔逃的情形,這種情形在他的心中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一個陰影。


    隻要可以的話,楚王是一定要避免這種情形的出現的。


    春申君聽到楚王這樣說話之後,自然也是無從反駁了,另外一個可以有資格勸告楚王的大臣景陽,卻一直相當平靜的坐在那裏,一言不發。


    對於景陽來說,這個時候的他其實思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搬遷到壽春之後,楚國北方國境線上的防務,必然就不可能是由楚王親自來主持,而是要另行任用大臣來做這件事情了。


    如果景陽想想辦法的話,或許就可以把這個職位給拿到手。


    雖然從表麵上來看,北方的防務當然是沒有全國防務那麽的權力巨大,但從事實的角度來說,負責北方防務的人必然是能夠掌控祖國最為精銳的部隊,這就是景陽想要的。


    景陽早就想要繞過春申君去獨自掌控軍權了,現在或許正好就是這麽一個機會。


    誰讓之前為了抵擋趙國的攻勢,春申君特地把封地都搬到了楚國東南的會稽去了呢?


    這下子,就算是他想要搶也搶不過了吧?


    一想到這裏,景陽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對著楚王說道:“大王若是真的已經決定了,那麽臣也是絕對不會阻攔的。”


    ……鹹陽,秦王宮。


    “趙國滅掉了韓國?”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秦王贏子楚還是比較淡定的,畢竟在他決定不出兵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


    但是等到他聽到下一個消息的時候,他就淡定不起來了。


    “楚國人要遷都,去壽春?”


    贏子楚半天說不出話來。


    在場的秦國大臣也是一時間安靜,麵麵相覷。


    大家都不是傻瓜,當然知道為什麽楚國人會遷都,這不就是因為楚國人怕了趙國麽?


    過了好一會之後,贏子楚才極為不爽的說道:“這個楚王,也太過膽小怕事了吧?”


    話語之中透著明顯的不滿,按照秦國君臣原先的分析,趙國下一個打的要不然就是楚國要不然就是齊國,因為這兩個國家距離趙國很近。


    可是現在的話,楚國一遷都,那麽立刻就和趙國邯鄲之間拉開了距離,接下來趙國的選擇目標就不好說了。


    範睢摸了摸鼻子,道:“大王,老臣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咱們大秦可不能這麽被動的挨打啊,必須得想點辦法才行。”


    贏子楚道:“想什麽辦法?”


    範睢道:“事已至此,趙國的野心想必是會越來越膨脹的,對此楚國和齊國也不可能無動於衷吧?


    所以我們應該聯合楚國和齊國一起組成一個三國同盟,共同抗擊趙國的入侵。


    憑借著我們三國的力量,再怎麽說應該也足以自保了。


    如果不聯合起來,就隻能被趙國接下來各個擊破了。”


    贏子楚哼了一聲,道:“寡人又不是沒有聯合過他們,問題是他們什麽表現?”


    之前秦國也不是沒有組織過反趙同盟,但下場都是吃敗仗損兵折將,可以說是相當的淒慘。


    範睢搖頭道:“大王,事已至此,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咱們大秦現在真正要做的就是向前看啊。”


    呂不韋眯著眼睛,欲言又止。


    本來呂不韋是想開口反駁的,但是仔細一想,這個時候如果反駁的話也找不到什麽好的借口,他就決定靜觀其變。


    經過這些年的臥底生涯,呂不韋現在也是有心得了。


    搗亂,不一定要在議事的時候搗亂,就算是秦國真的搞成了這個三國同盟,呂不韋作為秦國重臣同樣也是有著很多機會給秦國扯後腿的。


    反正,秦國必不可能贏!想到這裏,呂不韋的嘴角不由掀動了一下,露出一絲笑容。


    突然,贏子楚道:“太師,你是不是有了什麽主意?”


    呂不韋被贏子楚這冷不防的一問給嚇了一跳,忙挺直身軀,正色道:“老臣覺得,大秦必勝無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