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到來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如此。


    寒冷這種東西,人類是永遠都不習慣的。


    當春天來臨之後,趙括的事情就變多了。


    現在的趙括可不是當年的大將軍、大司馬,隻需要管理好軍隊就行,他如今是趙國相邦,統管趙國所有事務。


    民以食為天,在這個時代,人民群眾的口糧無疑是最為關鍵的,而糧食種植的重中之重就是春耕。


    因此,在春耕到來之後,趙括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


    趙王雖然很勤奮,但是對於下田地這種事情卻是打心眼的排斥,所以趙括還得承擔一些原本應該由趙王去做的勸農之事,各種下地去和田裏的農民們套近乎,討論墒情,詢問他們這一年來的生活。


    “生活好著呢!”


    一名趙國中年農夫笑嗬嗬的對著趙括說道:“托君候的福,小的去年在大梁城那邊也砍下了四顆人頭,現在家裏新建了房子,多了好幾百畝地,還有兩名奴隸幫襯。


    今年小的還想再從軍,多賺他幾百畝地!”


    另外一旁,一名趙國老者也笑道:“是啊是啊,這些年來跟隨著君候那是屢戰屢勝,咱們國家的人信心都足著呢。


    加上那個害人的廉頗也被大王罷免了,這就更好啦。”


    周圍的人紛紛開口:“是啊是啊,我的侄子就是跟著廉頗打仗才死的。”


    “唉,我弟弟是跟著廉頗將軍死的。”


    “其實死也沒什麽,老夫的孩子也死在了攻伐魏國的戰爭之中,但是打了勝仗的話,孩子死了國家還有撫恤,廉頗大將軍帶著我們打敗仗就啥也沒有了。”


    總而言之,趙國人民的心思還是相當淳樸的,隻要能打勝仗就有源源不斷的軍功、宅子和土地,隻要跟著趙括就能夠打勝仗,所以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擁護趙括,發自內心的想要追隨趙括。


    對此,趙括相當滿意。


    民心是很重要的,眼下趙括看來這種民心已經對自己非常有利的,雖然還不到振臂一唿萬人響應的地步,但隻要奪取權力之後稍微過渡一段時間,底層的人民百姓應該還是很容易就能接受趙括這位新王的。


    畢竟,趙括也是趙氏的後裔,他的繼位就相當於是劉邦的後裔劉秀開創了東漢一樣,本質上來說還是趙氏在統治著趙國。


    “要是有水稻就好了。”


    坐在離開的馬車上,趙括注視著道路兩旁不斷後退的田地,也是不由自主的發出了感慨。


    雖然趙國這個時代已經開始普及了鐵農具,而且趙括也把農耕神器曲轅犁大力推廣了一波,但是限於農民們的耕作技術,總體而言相較於後世來說都是比較粗放的。


    像剛剛那些百姓們,他們由於有了軍功,家家戶戶都是上百畝的土地,想要很精細的耕作,人力也是不夠的。


    所以想要提高糧產量,要麽就是搞化肥出來,要麽就是弄到更好的糧食種子。


    水稻作為後世華夏產量最高的糧食種類,無疑是趙括眼前比較能夠觸及到的目標。


    趙括想了想,對著身邊的蘇厲說道:“你派人去遼西郡那邊看看船都造得怎麽樣了,讓他們盡快加快腳步吧。”


    曆史上的水稻是在宋明時期從占城(也就是越南)一代傳入中國的,想要獲得水稻種子無疑也得從那邊去著想。


    由於地理位置所限,趙國的南邊有楚國、秦國阻擋,就算滅掉這兩個國家之後還有南邊的百越和嶺南之地阻攔,從陸地是肯定走不通的,隻能著眼海上。


    蘇厲聞言自然也是立刻就答應下來。


    趙括的手輕輕的敲擊著馬車的扶手,思緒飄飛。


    僅僅是統一華夏,那其實也是不夠的。


    在曆史上的大秦王朝、大漢王朝、大唐王朝何等強大,但最終到了清王朝時期,還不是落後挨打?


    這一方麵固然有著清朝統治者固步自封的原因,但另外一方麵,華夏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個問題。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華夏的西邊是西域,有著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和天山、昆侖山兩大山脈阻隔了來自中亞的入侵者;北邊同樣也是茫茫的戈壁大漠,隻能讓遊牧民族勉強生存;東邊則是遼闊的太平洋,南邊是炎熱的熱帶森林東南亞,都屬於發展不出強大文明的地方。


    毫不誇張的說,這樣的地理條件基本上能夠保證華夏在陸地時代就屬於一個“自己玩”的狀態。


    但是到了海洋時代就不一樣了,大航海的開啟之後,全球的流通和連接將會迅速增多,那個時候華夏東方遼闊的海岸線反而成為了敵人能夠隨意進攻的不設防地帶。


    要怎麽解決這個事情呢?


    趙括想來想去,覺得隻有先發製人才是最靠譜的。


    曆史上的西方人不是發動了大航海然後才有了後來的殖民全球嗎?


    那本候就先發動大航海便是了!要知道,現在距離哥倫布第一次航海,可是早了整整1600多年!隻要趙括能夠利用腦海之中的曆史知識,策動華夏民族的大航海,那麽華夏民族就能夠把太平洋、甚至印度洋都變成自己的內海,到那個時候就不是西方人來打清王朝,而是趙括麾下的華夏軍民要去殖民歐洲了。


    但是呢,眼下趙國還處於一個統一天下的進程之中,所有的國力都得拿來打統一戰爭,暫時來說大航海這個事情也隻能放在一邊,等到真正統一完畢之後再說。


    趙括想到這裏,忍不住輕輕搖頭。


    時不我待啊。


    現在的趙括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必須要抓緊時間!好在,今年滅掉韓國之後,就隻剩下秦、楚、齊三個國家了。


    快則三年,慢則五六年,到時候一定會統一的。


    “爭取在四十歲之前搞定,然後——登基為皇!”


    趙括在心中,暗自下定了決心。


    馬車的速度慢了下來,外麵蘇厲的聲音傳來:“主君,府邸到了。”


    馬車駛入武信君府,停在大堂麵前。


    趙括剛剛走下馬車,就看到了李斯的出現。


    李斯朝著趙括恭敬行禮:“臣見過主君。”


    趙括咦了一聲,有些驚奇的看著李斯:“今天不是休沐嗎,你怎麽跑來這裏了,莫非是有什麽事情?”


    李斯笑道:“主君果然英明,臣確實是有些事情想要和主君說一下。”


    趙括哦了一聲,笑道:“那走吧,我們去書房說。”


    對於李斯這個心腹,趙括其實還是比較器重的。


    李斯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曆史上的李斯能夠服侍秦始皇一直到秦始皇死去都高居丞相之位,這是非常難得的,說明李斯不但能辦事,而且揣測人心很有一套。


    但在秦始皇死後,李斯立刻就勾結趙高把原本應該繼位的秦國大皇子扶蘇弄死了,這也說明了此人其實還是比較的牆頭草,在沒有強勢君主鎮壓的情況下就可能會搞出一些幺蛾子來。


    所以這些年來趙括對李斯的態度就是重用,但絕對不是最重用的那個人,可以當心腹,但不能當最信任的心腹。


    甚至趙括的心中都隱約有些想法,等到將來趙括老了之後,或許要為接班人提前考慮一下李斯這個不穩定因素……趙括和李斯在書房分別落座。


    李斯也不廢話,直接開口道:“是這樣的主君,臣希望能夠去楚國,為大趙將來滅亡楚國盡一點力。”


    趙括聽到李斯的這番話之後,是真的驚訝了:“你不想在邯鄲,而是要去楚國?”


    李斯現在相當於是趙括的“秘書長”,雖然比不得那些趙國重臣,但距離趙國重臣其實也就是一步之遙。


    這個時候的李斯居然主動要離開趙括身邊,這就很讓人意外。


    李斯顯然早就已經考慮好了,十分肯定的對著趙括說道:“是這樣的主君,臣這些年跟隨主君確實也受到了不少的教誨,但是臣也明白,現在的大趙即將統一天下,若是將來沒有在這方麵出力的話,對臣的前途也會有一些影響。


    臣畢竟是楚國人,這些年和楚國那邊的官員們其實也有一些聯係和人脈,若是主君能夠派臣去楚國聯絡和策反他們的話,將來大趙滅亡楚國必然是事半功倍啊。”


    趙括聽完李斯的話之後,陷入了沉吟之中。


    李斯的意思,趙括也算是聽明白了。


    李斯就是想要當重臣,甚至要在將來試著衝擊一波相邦的位置。


    但是在這年頭,你要是沒點戰功,升官確實也不好升。


    就好像李牧,幾年時間就嗖嗖的升到了大將軍,一方麵是因為趙括的提攜,另外一方麵也確實是因為李牧人家有許多戰功,又攻破了鹹陽又攻破了臨淄,俘虜了兩位大王,這就讓李牧的晉升基本上沒有什麽人能反對。


    李斯這邊的話是不會領兵打仗的,所以他也不會想著去上戰場,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李斯就不能為滅國之戰出力了。


    就好像李斯剛剛說的那樣,他還是可以利用人脈在楚國內部搞風搞雨,拉攏一些楚國大臣來當叛徒並且提供楚國內部的情報,這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


    李斯看著趙括,心中也是有些忐忑。


    他這個主意雖然已經思考了好幾天,但依然不能確定趙括是不是會答應。


    趙括露出笑容,對著李斯說道:“你有這個想法是很好的。


    這樣吧,本候等會和大行那邊打個招唿,讓你用常駐楚國外交使者的身份去陳城,這樣也方便你辦事。


    除此之外,等會本候還會和蘇厲說一下,讓他把夜鶯楚國分部也交給你,你隨時都能夠動用夜鶯楚國分部的人手和資源,這樣就能夠更好的讓你在楚國之中行事了。”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斯雖然有點牆頭草,但是趙括相信李斯是個聰明人,不可能在這種時候背叛趙括和趙國,隻會為了趙括盡心竭力的辦事。


    既然是這樣,那趙括就給李斯一個舞台,讓他盡情去揮灑他的才能吧。


    李斯在聽到了趙括的話之後也是大喜過望,激動的說道:“請主君放心,李斯一定不負主君厚望,等到將來王師進入楚國,主君一定能看到李斯的成果!”


    趙括嗬嗬的笑著,對李斯道:“你我君臣多年,這種客套話就不用說了。


    對了,你去了楚國之後,打算從哪裏入手呢?”


    李斯早有計劃,當即道:“迴主君,當年臣的恩師荀況出任過楚國蘭陵令,臣也在蘭陵那邊住了一段時間,其中的官員不少如今已經調動到了楚國中樞,臣會一個個拜訪,看看能不能為我所用。


    還有就是楚國的令尹春申君黃歇,這段時間春申君黃歇的日子是很不好過的,臣打算利用趙國使者的身份看看能不能為他提供一些助力,好把他拉攏到我們的陣營來,最不濟也讓他繼續親近我們趙國,在將來楚趙開戰時想辦法從他那獲取一些情報。”


    趙括聽完,也是滿意點頭。


    雖然李斯的這個計劃聽上去有些空泛,但是做情報和打仗是不一樣的。


    做情報的人麵對的突發狀況很多,講究的是一個隨機應變,很少會講究什麽計劃。


    而打仗更多的時候屬於事先的規劃,隨機應變雖然也有,但屬於比較少部分的因素。


    所以,做情報的人更重要的是靈活,能立刻因為新情況作出反應,而打仗的將軍更重要的是能夠事先“知己知彼”,料敵機先。


    趙括突然想起了什麽,對著李斯道:“說起來,有一個人你或許可以利用一下。


    這個人如果利用得好的話,將來你的大功勞應該是少不了的。”


    李斯一聽立刻就上心了,忙道:“不知主君說的這個人是誰?”


    趙括含笑道:“這個人就是曾經的春申君家臣,如今春申君的政治盟友,楚王的大舅子——李園!”


    要知道在曆史上,李園可是弄死了春申君。


    換言之,若是能好好利用李園的話,趙括和李斯完全可以讓李園弄死任何想要和趙國敵對的人。


    這家夥,簡直就是再好不過的工具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