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其實有一個很奇怪的說法,明明趙括才是真正的趙國軍隊主將,為什麽等到打仗的時候找國軍隊的調動權要由趙國大王來決定呢?


    這個答案其實也非常的簡單,就是因為趙王對趙括的製衡。


    要知道這一次的初戰,可是用了整整50萬兵馬,是把整個趙國的軍隊統統都交給了趙括。


    換句話說,如果趙括想要利用這50萬兵馬來造反的話,趙王是根本沒有任何手段來抵擋的。


    當然了,趙王也知道趙括除非是個傻子,不然的話是不可能在這種其他國家正在全力進攻趙國的時候突然造反的。


    但不管怎麽說,為了保險起見,在出征的時候趙王就已經下達過一條命令。


    那就是如果趙國的軍隊需要轉移離開之前的作戰地區的話,那就必須得經過趙王本人的同意。


    在這一次戰爭之中,廉頗負責的就是秦國,趙括負責的是魏國,李牧負責的是楚國。


    趙括和李牧打贏了楚國和韓國聯軍,所以說趙括擅自離開大梁城,也是趙王可以體諒的。


    但是如果趙括還要繼續去河東郡那邊乘一橋,那趙王能不能繼續容忍就不好說了。


    而且趙括現在是打勝仗的人,他的心中非常的有底,也完全沒有必要去冒著激怒趙王的風險。


    就直接讓廉頗和周少奮去承擔趙王的怒火就好了,趙括隻需要安安穩穩的打報告,問一問究竟是不是需要支援即可。


    好在趙王的命令第2天就傳了迴來。


    首先在趙王命令之中對趙括進行了一番嘉獎,這些嘉獎對於趙括來說基本上都屬於浮雲,聽過之後就直接忽略不計了。


    坦白來說除了王位之外,現在任何的嘉獎對於趙括而言都沒有什麽吸引力。


    隨後就是另外一個消息,讓李牧立刻率領著10萬兵馬向西方進發去支援河東郡,同時由周少奮出任監軍和李牧一起搭檔,一定要守住河東。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括倒是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現在十幾萬秦軍已經把之前趙國的關中東部都全部收複了,隻剩下廉頗還在死守著陰晉城而已。


    形勢已經危及到了這個地步,如果趙王不立刻抽調援軍的話,那麽河東郡乃至崤函通道的安全都要受到嚴重威脅了。


    反倒是李牧對於這樣的情況相當的意外,忍不住發出了一句吐槽。


    “主君,那個周少奮可是背叛了我們的人,現在要他來給我當監軍,我擔心什麽時候一個忍不住就直接把他給砍了。”


    監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位,從這個職位來說,他完全不能夠指揮任何的軍隊,但是他卻偏偏能夠製衡一個人,那就是主將李牧。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監軍可以用趙王的命令直接解除掉李牧的這個主將的職位。


    這也就是為什麽李牧在聽到周少奮出任監軍之後,會變得這麽頭痛的原因。


    麵對著李牧的牢騷,趙括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安慰了一番李牧。


    “你放心吧,周卿他的盟友廉頗可是剛剛打了一場大敗仗,除非他是一個傻瓜,不然的話應該不會太過找你的麻煩。”


    俗話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周少奮雖然選擇了和趙括作對,但是在過往的很多年裏,他的選擇一直都是非常識時務的。


    相信在這一次廉頗的失敗之後,周少奮這種識時務的性格應該又會再度迴歸了。


    聽到了趙括的勸說之後,李牧總算是放心了不少。


    但不管怎麽說,這種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還是相當不爽的,於是李牧看看左右沒人忍不住又偷偷的問了趙括一句。


    “主君呀,我們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夠把那個大事做成呢?”


    李牧口中的大事自然就是改朝換代了。


    麵對著李牧的提問,趙括露出微笑,拍了拍李牧的肩膀。


    “我知道你很著急,但是其實我想告訴你的是,飯要一口口的吃,事情要一步步的做,來日方長,我們總會達到目標的。”


    李牧率領著部隊離去了。


    看著李牧離開的背影,趙括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心思一時間有些飄散。


    其實說實話,如果有誰最希望立刻登基的話,這個人絕對是趙括本人。


    但是趙括自己其實也非常清楚,這個暫時來說還是不太實際的。


    原本趙括的想法是聯合周少奮一舉架空趙王,但是他也沒有想到周少奮因為一個往後的位置,結果還是被趙王拉攏了過去。


    周少奮背叛了趙括之後,就讓趙括的架空計劃落空了。


    隻能說在權力麵前,每一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雜念。


    好彩周少奮的背叛,雖然暫時拖慢趙括獲得最高權力的腳步,但是總體而言,其實也是無傷大雅。


    畢竟趙括這麽多年來一步又一步踏踏實實的經營著自己的勢力,現在已經完全是盤根錯節了。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趙國官場之中有一大半都是趙括的人。


    隻要能夠繼續前進,把周少奮和廉頗鏟除掉,那麽就能夠大功告成了。


    其實趙括的心中還有另外一個計劃,就是繼續控製軍隊。


    雖然趙括現在已經不是趙國大將軍了,但是由於李牧的存在還有廉頗一直失敗的緣故,廉頗這個大將軍對趙國軍隊的掌控必然是相當有限的。


    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導致趙括能夠利用相邦職位在文官方麵發展鞏固勢力的同時,依然牢牢的掌控著軍隊。


    隻要等著趙括把文官和武將一起掌控之後,到時候別說是廉頗和周少奮了,就連趙王也能夠一鍋端了。


    這就是趙括從周少奮這件事情之中吸取的教訓,凡事都應該有一個備用計劃。


    總體而言,整個事情如今還算是非常順利的。


    接下來趙括隻需要再做一件事情,就是攻破眼前這座礙眼的大梁城,徹底的把魏國滅亡。


    一想到這裏,趙括的目光下意識的就落在了幾裏地之外的大梁城牆之上。


    自從魏國建立以來,這座城池還從來沒有被外國人攻破。


    趙括決定,讓魏國大梁城的第一次也變成最後一次。


    趙括非常清楚的感覺到,攻破這座城池的時間已經近在眼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