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過了半天之後,燕王才終於從震驚之中擺脫出來,不可置信的說道:“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對此,站在燕王麵前的燕國相邦郭隗也是一臉的苦笑,道:“大王,看來這一次我們都被那趙括耍了,他表麵上是把重兵集結在我們大燕的西南方向,誘使我們調集了舉國之師去阻止他的進攻。
但實際上,趙括其實還在北方集結了一支由李牧所率領的騎兵,趁著我們大燕主力不在的時候一舉南下,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啊!”
燕王聞言,不由無奈道:“那現在我們難道就拿這個李牧沒有一點辦法了?”
雖然也不願意點頭,但最終郭隗還是極為不情願的點頭,道:“大王,現在……大燕之中唯一的一支可戰之兵就是駐紮在薊都之中的一萬五千兵馬了。”
作為都城,薊都是必須要派兵留守的,這是常識。
一萬五千兵馬,這已經是燕國能夠守住薊都的最低人數要求了。
派這一萬五千人出戰?
這絕對是一個無比冒險的選擇。
首先,李牧率領的可是騎兵,而薊都之中的守軍卻大部分以步兵為主。
若是調遣步兵主動出城去在野外迎戰騎兵,下場會很慘,非常慘。
對麵可不是一般的騎兵,很有可能有傳說中武信君趙括那支百戰百勝的蚩尤軍!蚩尤軍的強大,燕國和秦國可是最有體會的。
一旦出城迎戰,一萬五千守軍覆滅,接下來薊都也必然不保。
到那個時候,燕國就真的完蛋了!燕王臉色極為難看,良久之後才道:“那現在怎麽辦?”
燕王話音落下,得到的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沒有辦法,是真的想不出辦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這連兵都沒有,還能有什麽辦法?
燕王明顯不高興了,看著相邦郭隗,冷冷的說道:“郭相,你可是我們大燕的相邦,這個時候你總得出個主意吧?”
燕王也是被逼無奈,直接開始點名了。
郭隗楞了一下,隨後似乎下定了決心,咬牙道:“大王,為今之計,隻有讓昌國君率領大軍迴防薊都了。”
話音剛剛落下,一名燕國大臣就立刻站出來說道:“此事萬萬不可!如今昌國君可是正在和趙國武信君趙括對峙呢,若是昌國君撤退的話,武信君是絕對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的。
到那個時候,恐怕昌國君就要兵敗如山倒了!”
郭隗怒道:“那能怎麽辦?
如果昌國君不迴防的話,不出兩個月的時間,大燕內部所有城市就會被李牧那個混賬燒個幹幹淨淨,到時候昌國君還不是一樣得撤軍?”
郭隗的這個反駁質問,直接讓剛剛那名燕國大臣也啞口無言。
郭隗說的其實是沒有錯的,如今燕國內部壓根就沒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夠阻擋李牧的進攻,隻要昌國君樂間的燕軍主力不迴援的話,那李牧在燕國腹地就好像是孫悟空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突出一個為所欲為!這其實就是一個無解的局勢。
如果樂間不迴防,正麵趙括就慢慢和樂間對峙即可,李牧隨隨便便在燕國之中到處劫掠城池都能保證補給,同時還能一座座的破壞掉燕國城池,讓燕國的鮮血慢慢流幹。
如果樂間迴防,那以趙括多年征戰的偌大名聲,不用想都知道趙括必然會緊緊的咬住樂間,甚至把樂間打得潰敗也不無可能。
當然還有最後一個選項,那就是讓樂間選擇主動出擊和趙括決一死戰,如果能夠在正麵擊潰趙括率領的趙國主力部隊,那麽樂間就能夠乘勝迴師,逼退或者再度擊敗李牧所部。
但說實話,考慮到趙括一直以來百戰百勝的戰績,這最後一個選項的成功性在燕國君臣看來無限接近於零。
死局。
一個依靠燕國自身力量而言完全沒有任何辦法破解的死局!應該怎麽辦?
燕王知道,自己應該要做出選擇了。
燕王長出一口氣,咬牙道:“來人啊,立刻派出使者前往趙國邯鄲,不惜一切代價向趙國求和!再派出使者前往臨淄、陳郢、鹹陽、大梁、新鄭等其他諸侯都城,告訴他們如果再不出兵的話大燕就真的要亡國了,越快越好!”
對於燕王的這個命令,郭隗自然是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眼下燕國想要擺脫這個死局,最好的方式確實就隻能是等待其他諸侯出手相救了。
說完了這些之後,燕王咬著牙,幾乎是一個字一頓的說道:“再傳令前線的昌國君,讓他想辦法率領大燕主力迅速脫身,迴防薊都和大燕腹地!”
燕王想得很清楚,如果樂間迴撤,那麽燕國隻是損失一些和趙國邊境的土地而已。
和那些土地相比,如今正在被李牧威脅和荼毒的燕國腹地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燕國唯一能夠指望重新崛起的本錢!至於撤退有可能帶來的損失甚至是失敗……說實在的,燕國現在還有顧慮這些的本錢嗎?
作為弱者,想要在強者鋒利的爪牙下生存下去,有時候是根本不可能顧東顧西的,隻能選擇一條路,然後聽天由命的走下去!燕王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前線的燕軍大營之中。
原本心情極佳的樂間,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直接傻掉了。
樂間不敢置信的看著手中的這份燕王命令,過了好一會之後才對麵前來傳令的燕國官員道:“這……都是真的?”
這名燕國官員苦笑一聲,道:“昌國君啊,這可是大王的親筆命令,還蓋著大王的璽印呢,你覺得可能有假嗎?
還請昌國君速速迴師,不然再拖一段時日的話,恐怕整個大燕都要被李牧那個瘋子燒掉了!”
樂間聞言直接失神,手中的命令啪一聲掉在了地上。
過了好一會之後,樂間才慘笑了起來。
“好一個武信君,好一個趙括!本侯還說你為什麽居然不在正麵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原來你不是不進攻,而是你進攻的點壓根就不在正麵!”
對此,站在燕王麵前的燕國相邦郭隗也是一臉的苦笑,道:“大王,看來這一次我們都被那趙括耍了,他表麵上是把重兵集結在我們大燕的西南方向,誘使我們調集了舉國之師去阻止他的進攻。
但實際上,趙括其實還在北方集結了一支由李牧所率領的騎兵,趁著我們大燕主力不在的時候一舉南下,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啊!”
燕王聞言,不由無奈道:“那現在我們難道就拿這個李牧沒有一點辦法了?”
雖然也不願意點頭,但最終郭隗還是極為不情願的點頭,道:“大王,現在……大燕之中唯一的一支可戰之兵就是駐紮在薊都之中的一萬五千兵馬了。”
作為都城,薊都是必須要派兵留守的,這是常識。
一萬五千兵馬,這已經是燕國能夠守住薊都的最低人數要求了。
派這一萬五千人出戰?
這絕對是一個無比冒險的選擇。
首先,李牧率領的可是騎兵,而薊都之中的守軍卻大部分以步兵為主。
若是調遣步兵主動出城去在野外迎戰騎兵,下場會很慘,非常慘。
對麵可不是一般的騎兵,很有可能有傳說中武信君趙括那支百戰百勝的蚩尤軍!蚩尤軍的強大,燕國和秦國可是最有體會的。
一旦出城迎戰,一萬五千守軍覆滅,接下來薊都也必然不保。
到那個時候,燕國就真的完蛋了!燕王臉色極為難看,良久之後才道:“那現在怎麽辦?”
燕王話音落下,得到的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沒有辦法,是真的想不出辦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這連兵都沒有,還能有什麽辦法?
燕王明顯不高興了,看著相邦郭隗,冷冷的說道:“郭相,你可是我們大燕的相邦,這個時候你總得出個主意吧?”
燕王也是被逼無奈,直接開始點名了。
郭隗楞了一下,隨後似乎下定了決心,咬牙道:“大王,為今之計,隻有讓昌國君率領大軍迴防薊都了。”
話音剛剛落下,一名燕國大臣就立刻站出來說道:“此事萬萬不可!如今昌國君可是正在和趙國武信君趙括對峙呢,若是昌國君撤退的話,武信君是絕對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的。
到那個時候,恐怕昌國君就要兵敗如山倒了!”
郭隗怒道:“那能怎麽辦?
如果昌國君不迴防的話,不出兩個月的時間,大燕內部所有城市就會被李牧那個混賬燒個幹幹淨淨,到時候昌國君還不是一樣得撤軍?”
郭隗的這個反駁質問,直接讓剛剛那名燕國大臣也啞口無言。
郭隗說的其實是沒有錯的,如今燕國內部壓根就沒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夠阻擋李牧的進攻,隻要昌國君樂間的燕軍主力不迴援的話,那李牧在燕國腹地就好像是孫悟空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突出一個為所欲為!這其實就是一個無解的局勢。
如果樂間不迴防,正麵趙括就慢慢和樂間對峙即可,李牧隨隨便便在燕國之中到處劫掠城池都能保證補給,同時還能一座座的破壞掉燕國城池,讓燕國的鮮血慢慢流幹。
如果樂間迴防,那以趙括多年征戰的偌大名聲,不用想都知道趙括必然會緊緊的咬住樂間,甚至把樂間打得潰敗也不無可能。
當然還有最後一個選項,那就是讓樂間選擇主動出擊和趙括決一死戰,如果能夠在正麵擊潰趙括率領的趙國主力部隊,那麽樂間就能夠乘勝迴師,逼退或者再度擊敗李牧所部。
但說實話,考慮到趙括一直以來百戰百勝的戰績,這最後一個選項的成功性在燕國君臣看來無限接近於零。
死局。
一個依靠燕國自身力量而言完全沒有任何辦法破解的死局!應該怎麽辦?
燕王知道,自己應該要做出選擇了。
燕王長出一口氣,咬牙道:“來人啊,立刻派出使者前往趙國邯鄲,不惜一切代價向趙國求和!再派出使者前往臨淄、陳郢、鹹陽、大梁、新鄭等其他諸侯都城,告訴他們如果再不出兵的話大燕就真的要亡國了,越快越好!”
對於燕王的這個命令,郭隗自然是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眼下燕國想要擺脫這個死局,最好的方式確實就隻能是等待其他諸侯出手相救了。
說完了這些之後,燕王咬著牙,幾乎是一個字一頓的說道:“再傳令前線的昌國君,讓他想辦法率領大燕主力迅速脫身,迴防薊都和大燕腹地!”
燕王想得很清楚,如果樂間迴撤,那麽燕國隻是損失一些和趙國邊境的土地而已。
和那些土地相比,如今正在被李牧威脅和荼毒的燕國腹地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燕國唯一能夠指望重新崛起的本錢!至於撤退有可能帶來的損失甚至是失敗……說實在的,燕國現在還有顧慮這些的本錢嗎?
作為弱者,想要在強者鋒利的爪牙下生存下去,有時候是根本不可能顧東顧西的,隻能選擇一條路,然後聽天由命的走下去!燕王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前線的燕軍大營之中。
原本心情極佳的樂間,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直接傻掉了。
樂間不敢置信的看著手中的這份燕王命令,過了好一會之後才對麵前來傳令的燕國官員道:“這……都是真的?”
這名燕國官員苦笑一聲,道:“昌國君啊,這可是大王的親筆命令,還蓋著大王的璽印呢,你覺得可能有假嗎?
還請昌國君速速迴師,不然再拖一段時日的話,恐怕整個大燕都要被李牧那個瘋子燒掉了!”
樂間聞言直接失神,手中的命令啪一聲掉在了地上。
過了好一會之後,樂間才慘笑了起來。
“好一個武信君,好一個趙括!本侯還說你為什麽居然不在正麵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原來你不是不進攻,而是你進攻的點壓根就不在正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