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魏燕三國聯軍的大營,數十座大小營門同時開啟。
眾多三國聯軍的士兵們蜂擁而出,迅速的朝著撤退的一萬多“趙國先鋒軍”追擊而去。
原本就因為撤退而頗為淩亂的先鋒軍很快就被追兵追上,陣型頓時變得完全混亂起來。
一時間,漯水東岸到處都是被追殺得四處亂逃的先鋒軍士兵,而撤退得最快的已經開始跳入河水之中,奮力渡河想要迴到趙韓聯軍控製的西岸。
看著這一幕,匡梁不由大喜過望,連聲道:“追,繼續追!”
一切事情都和匡梁事先所預想的那般發展,讓匡梁覺得勝利就在前方。
匡梁身邊,樂乘和信陵君也同樣是喜出望外。
信陵君的心終於慢慢的放了下來。
無論對麵是武信君趙括還是大司馬樂乘在指揮,信陵君都覺得自家這邊應該能夠在今天取得一場勝利了。
而趙韓聯軍方麵,氣氛則越發不同。
韓軍主將馮亭忍無可忍,道:“武信君,為何還不出兵掩護我軍撤退的部隊?”
原本在漯水西岸還有數萬趙軍陳列,擺出一副隨時渡河策應的模樣,結果鳴金聲一下,這數萬趙軍居然齊齊撤退,把漯水西岸數百步之內的距離都全部騰空。
趙括臉色平靜,淡淡說道:“馮亭將軍,稍安勿躁。”
之所以要進行這個攻擊然後撤退的步驟,就是要給匡梁一種印象“趙軍先鋒攻擊不利之後撤退”,這樣就能夠給匡梁等人的決策造成誤導。
至於為什麽要用韓軍假扮趙軍,看看兩萬韓軍截止目前為止付出的傷亡就知道了。
既然是當誘餌,而且還是要死人的誘餌,那為什麽要讓趙軍上呢?
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馮亭火冒三丈,道:“武信君,這就是你之前和本將軍承諾的勝利?
如果趙國就是這麽對待盟友的話,恐怕將來再也不會有什麽國家敢和趙國合作了!”
趙括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道:“馮亭將軍,你要相信我,韓軍勇士們付出的犧牲是有迴報的,這一戰我們還是能夠獲勝。”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傳來:“武信君,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自欺欺人嗎?”
樂乘立於戰車之上,帶著宦者令一起出現在趙括麵前。
趙括看著樂乘,冷冷說道:“大司馬,如今還沒有到你出場的時候。”
樂乘哈哈大笑,道:“是嗎?
武信君你自己看看如今的戰場吧,先鋒軍折戟沉沙,敵軍都已經追過漯水來了!”
剛剛被這場爭執吸引了注意力的眾人紛紛轉頭望去,果然發現戰場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萬多先鋒軍殘部基本上已經全部撤過了漯水,而黑壓壓不計其數的敵軍則緊追不舍,正在蜂擁渡河並登上漯水西岸,朝著趙韓聯軍的大營而來。
樂乘沉聲道:“武信君,你看到了嗎?
就是因為你執意將大營設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死地,如今敵軍追擊而來才會讓我軍根本就沒有任何輾轉騰挪的空間!為了趙韓聯軍十幾萬將士的性命,老夫要你立刻交出兵權,讓老夫來指揮這一場戰爭,或許還有能夠穩住局麵的希望!”
趙括看著樂乘,搖了搖頭:“不行。”
樂乘冷笑一聲,對著身邊的宦者令道:“宦者令,如今的情況你也已經看到了,若是再等到明天的話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還請你立刻以太後的使者身份下令,讓老夫取代武信君作為主將!”
這一刻,空氣似乎都完全凝固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時刻,樂乘竟然跳了出來,要臨陣奪取武信君趙括的兵權!宦者令也陷入了極大的猶豫之中。
一方麵來說,作為太後最信任的人,宦者令確實是有這個事急從權的能力,直接讓樂乘替換趙括作這個主將。
但從另外一方麵來說,武信君趙括畢竟是趙國重臣,宦者令要是真的這麽做的話就等於是往死裏得罪了趙括。
上一任宦者令繆賢不就是因為得罪了武信君,最終才落得了那個淒慘無比的下場嗎?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喊殺聲也越發逼近。
樂乘急了:“宦者令,你自己看看,如今渡過河水的敵軍至少已經有五萬,正在渡河也有三四萬之多,如果你再不下令,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宦者令猛然抬頭看向戰場,發現形勢確實如同樂乘所言,已經到了極為危殆的地步。
宦者令轉頭,看向趙括。
趙括一臉平靜的看著宦者令,就好像這件事情和趙括一點關係都沒有一樣。
宦者令深吸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道:“武信君,得罪了。
按照常理而言,如今時間未過,老夫確實應該繼續等待。
可現在戰況實在緊急,所以老夫隻能……”還沒等宦者令把話說完,突然一聲驚唿聲響起:“你們快看,那是什麽?”
突然被打斷的宦者令勃然大怒,正準備發火,然而驚唿聲卻接二連三響起。
“大水!”
“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水?”
“難道是河伯發怒了?”
宦者令心中一震,下意識再度轉頭,看向不遠處的漯水。
無數的波濤組成的洪流滾滾而下,原本細小無比、隻有齊膝高的河水水位瘋狂上漲,眾多正在渡河的齊魏燕三國聯軍士兵直接被衝得人仰馬翻,在洶湧無比的波濤之中奮力掙紮。
慘叫聲和唿救聲瞬間壓製了喊殺聲,成為了戰場上的主旋律。
宦者令心神大震,完全不敢相信麵前的情形:“這、這是……”這簡直就是天地之威,是水神共工下凡!滔滔大水不停席卷而至,正在渡河的數千名齊魏燕三國聯軍士兵們完全無法做出任何抵禦,直接被大水衝垮,衝沒了!水位還在不停的朝著兩岸蔓延,僅僅在這短短的片刻時間,選擇了全軍出擊的齊魏燕三國聯軍就被截成了兩段,一段已經渡河,而另外一段還在河的另外一邊。
看著一片呆滯的眾人,趙括突然笑了起來。
“掌旗官,還等什麽?
傳本侯命令,擂鼓,全軍出擊!”
眾多三國聯軍的士兵們蜂擁而出,迅速的朝著撤退的一萬多“趙國先鋒軍”追擊而去。
原本就因為撤退而頗為淩亂的先鋒軍很快就被追兵追上,陣型頓時變得完全混亂起來。
一時間,漯水東岸到處都是被追殺得四處亂逃的先鋒軍士兵,而撤退得最快的已經開始跳入河水之中,奮力渡河想要迴到趙韓聯軍控製的西岸。
看著這一幕,匡梁不由大喜過望,連聲道:“追,繼續追!”
一切事情都和匡梁事先所預想的那般發展,讓匡梁覺得勝利就在前方。
匡梁身邊,樂乘和信陵君也同樣是喜出望外。
信陵君的心終於慢慢的放了下來。
無論對麵是武信君趙括還是大司馬樂乘在指揮,信陵君都覺得自家這邊應該能夠在今天取得一場勝利了。
而趙韓聯軍方麵,氣氛則越發不同。
韓軍主將馮亭忍無可忍,道:“武信君,為何還不出兵掩護我軍撤退的部隊?”
原本在漯水西岸還有數萬趙軍陳列,擺出一副隨時渡河策應的模樣,結果鳴金聲一下,這數萬趙軍居然齊齊撤退,把漯水西岸數百步之內的距離都全部騰空。
趙括臉色平靜,淡淡說道:“馮亭將軍,稍安勿躁。”
之所以要進行這個攻擊然後撤退的步驟,就是要給匡梁一種印象“趙軍先鋒攻擊不利之後撤退”,這樣就能夠給匡梁等人的決策造成誤導。
至於為什麽要用韓軍假扮趙軍,看看兩萬韓軍截止目前為止付出的傷亡就知道了。
既然是當誘餌,而且還是要死人的誘餌,那為什麽要讓趙軍上呢?
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馮亭火冒三丈,道:“武信君,這就是你之前和本將軍承諾的勝利?
如果趙國就是這麽對待盟友的話,恐怕將來再也不會有什麽國家敢和趙國合作了!”
趙括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道:“馮亭將軍,你要相信我,韓軍勇士們付出的犧牲是有迴報的,這一戰我們還是能夠獲勝。”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傳來:“武信君,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自欺欺人嗎?”
樂乘立於戰車之上,帶著宦者令一起出現在趙括麵前。
趙括看著樂乘,冷冷說道:“大司馬,如今還沒有到你出場的時候。”
樂乘哈哈大笑,道:“是嗎?
武信君你自己看看如今的戰場吧,先鋒軍折戟沉沙,敵軍都已經追過漯水來了!”
剛剛被這場爭執吸引了注意力的眾人紛紛轉頭望去,果然發現戰場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萬多先鋒軍殘部基本上已經全部撤過了漯水,而黑壓壓不計其數的敵軍則緊追不舍,正在蜂擁渡河並登上漯水西岸,朝著趙韓聯軍的大營而來。
樂乘沉聲道:“武信君,你看到了嗎?
就是因為你執意將大營設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死地,如今敵軍追擊而來才會讓我軍根本就沒有任何輾轉騰挪的空間!為了趙韓聯軍十幾萬將士的性命,老夫要你立刻交出兵權,讓老夫來指揮這一場戰爭,或許還有能夠穩住局麵的希望!”
趙括看著樂乘,搖了搖頭:“不行。”
樂乘冷笑一聲,對著身邊的宦者令道:“宦者令,如今的情況你也已經看到了,若是再等到明天的話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還請你立刻以太後的使者身份下令,讓老夫取代武信君作為主將!”
這一刻,空氣似乎都完全凝固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時刻,樂乘竟然跳了出來,要臨陣奪取武信君趙括的兵權!宦者令也陷入了極大的猶豫之中。
一方麵來說,作為太後最信任的人,宦者令確實是有這個事急從權的能力,直接讓樂乘替換趙括作這個主將。
但從另外一方麵來說,武信君趙括畢竟是趙國重臣,宦者令要是真的這麽做的話就等於是往死裏得罪了趙括。
上一任宦者令繆賢不就是因為得罪了武信君,最終才落得了那個淒慘無比的下場嗎?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喊殺聲也越發逼近。
樂乘急了:“宦者令,你自己看看,如今渡過河水的敵軍至少已經有五萬,正在渡河也有三四萬之多,如果你再不下令,一切就都來不及了!”
宦者令猛然抬頭看向戰場,發現形勢確實如同樂乘所言,已經到了極為危殆的地步。
宦者令轉頭,看向趙括。
趙括一臉平靜的看著宦者令,就好像這件事情和趙括一點關係都沒有一樣。
宦者令深吸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道:“武信君,得罪了。
按照常理而言,如今時間未過,老夫確實應該繼續等待。
可現在戰況實在緊急,所以老夫隻能……”還沒等宦者令把話說完,突然一聲驚唿聲響起:“你們快看,那是什麽?”
突然被打斷的宦者令勃然大怒,正準備發火,然而驚唿聲卻接二連三響起。
“大水!”
“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水?”
“難道是河伯發怒了?”
宦者令心中一震,下意識再度轉頭,看向不遠處的漯水。
無數的波濤組成的洪流滾滾而下,原本細小無比、隻有齊膝高的河水水位瘋狂上漲,眾多正在渡河的齊魏燕三國聯軍士兵直接被衝得人仰馬翻,在洶湧無比的波濤之中奮力掙紮。
慘叫聲和唿救聲瞬間壓製了喊殺聲,成為了戰場上的主旋律。
宦者令心神大震,完全不敢相信麵前的情形:“這、這是……”這簡直就是天地之威,是水神共工下凡!滔滔大水不停席卷而至,正在渡河的數千名齊魏燕三國聯軍士兵們完全無法做出任何抵禦,直接被大水衝垮,衝沒了!水位還在不停的朝著兩岸蔓延,僅僅在這短短的片刻時間,選擇了全軍出擊的齊魏燕三國聯軍就被截成了兩段,一段已經渡河,而另外一段還在河的另外一邊。
看著一片呆滯的眾人,趙括突然笑了起來。
“掌旗官,還等什麽?
傳本侯命令,擂鼓,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