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這件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為任何一個人,隻要不是傻子,在任何一個造紙工坊幹個十天半個月都可以自己製作出紙張來。
說難,那當然是因為造紙術的步驟其實是相當多的。
紙,這個時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已經出現了。
但無論是東方所盛行的絹紙還是西方盛行的羊皮紙,那都是隻有一小部分如趙括這樣的大貴族才能夠有那個財力去使用。
為什麽公認蔡倫是造紙術的創造者,並不是因為蔡倫是第一個將紙造出來的人,而是因為蔡倫是地球曆史上第一個把紙張的成本降低到平民百姓都能夠承擔地步的人。
蔡倫造紙一共有九個步驟,分別是切麻-洗滌-浸灰水-蒸煮-舂搗-打漿-抄紙-曬紙-揭紙,然後一張蔡侯紙就正式問世了。
趙括上輩子當然沒有造過紙,但他曾經看過造紙的紀錄片,並且又有著豐富的曆史穿越小說閱讀經驗,再加上他的府中還有足夠的人力和工匠,因此僅僅用了七天時間,一疊嶄新的、三尺見方的紙就放在了趙括的桌案麵前。
趙括看著麵前這疊紙,喜悅之餘,也不免有些皺起眉頭。
和後世潔白無比的紙張相比,趙括造出來的這些紙明顯偏黃了不少。
和趙括的淡定相比,趙括麵前的李斯和韓非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呆滯住了。
捧著手中的紙,李斯渾身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顫聲道:“主、主君,這樣的紙當真能夠寫字嗎?”
趙括笑了笑,拿起手中的毛筆,嗖嗖嗖的在紙上寫了一句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寫完之後,趙括放下毛筆,笑道:“看看,如何?”
不得不說,趙括的書法造詣……相當一般。
雖然是穿越者,但上輩子的趙括確實也沒有什麽機會練毛筆字,穿越過來之後更是天天打仗,這書法就更別提了。
但即便如此,李斯和韓非依舊無比激動,捧著這張紙,竊竊私語。
“真的能寫字!”
“師、師兄,能寫、寫很多很多字!”
“是啊,這一張紙至少能寫幾百、不,上千個字!簡牘,一塊木條才能寫不到五十個字!”
這一刻,李斯和韓非熱淚盈眶。
絹紙,這兩人當然也不是不知道,但絹紙的成本之高昂也是讓人望而卻步。
如今,僅僅用一些破網、破絲麻作為原料就能夠生產出和絹紙寫字效果一般無二的紙張,如何不讓這兩人激動?
突然,李斯和韓非同時朝著趙括跪下。
趙括楞了一下,道:“你們這是……”李斯抬起依舊濕潤的眼眶,十分動情的說道:“君候造紙,惠澤天下所有讀書人。
臣為天下、後世所有讀書人拜謝君候大恩!”
李斯和韓非恭恭敬敬,朝趙括行三跪大禮。
在網絡出現之前,紙就是人類知識最重要的載體。
和簡牘相比,紙無論是便攜性、記載量、保存時間等等,幾乎可以說是全方麵的秒殺。
為什麽春秋戰國乃至更早的時代很多古籍都沒有流傳下來,就是因為它們都是用簡牘記載,不但保存不變,而且也非常容易受戰火的波及。
想象一下,如果敵軍破城,家裏一屋子珍貴的簡牘,一時半刻根本不可能找幾輛馬車帶著這些簡牘逃命。
但一屋子的簡牘實際上也就幾十萬字,換成紙張也就幾大本書,隻需要一個人、一個包袱就能夠從容帶走。
而且紙張能記載的字更多,也就能夠讓人們更加從容的用更多的字來記載自己看到的事情,也就讓後輩能夠更加從容、全麵的了解到先人的思想,對先人的思想進行記載和傳承。
毫不誇張的說,紙,就是文明的載體。
而趙括,提前三百年將蔡侯紙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李斯和韓非不是因為君臣之禮而跪拜趙括,是為了所有士人,是為了整個華夏而跪拜趙括!趙括坦然的受了這一禮,然後扶起李斯和韓非。
一旁的許曆和郭縱同樣也是心潮澎湃,許曆忍不住笑道:“主君,這個紙既然是您所發明的,那麽從今以後就把它稱作‘武侯紙’吧。”
君候君候,君和候這兩個字是可以相互替換的。
比如說趙括這個武信君也可以叫做武信候,秦國相邦應候範睢也可以叫做應君範睢。
武信候所造的紙,可不就是武侯紙嗎?
趙括沉默了一下,十分認真的說道:“不,這個紙叫做‘蔡倫紙’,明白了嗎?”
四名家臣雖然不解,但依舊紛紛應是。
趙括笑道:“好了,你們都記得保密。
馬上就是學宮開山大典兩周年了,本侯的這個禮物,想來一定會讓學宮之中的所有學子滿意的。
好了,李斯,你和韓非一人拿一些紙迴去吧,估計你們兩個人的心思也不在這裏了,哈哈。”
看著各自抱著一堆紙心滿意足離去的李斯和韓非,趙括臉上的笑容也是止不住。
對書籍和知識的熱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真正階梯!趙括看著郭縱,道:“紙張店鋪都準備好了嗎?”
郭縱恭敬道:“都已經準備好了,邯鄲之中一共有五家,等到周年慶典過後就同時開門營業。”
趙括道:“價格呢?”
郭縱道:“五十個錢一張。”
趙括皺眉,道:“不,五個錢一張。”
郭縱楞了一下,道:“可是君候,這紙張乃是我們獨占的資源啊。”
趙括搖了搖頭,緩緩說道:“紙張能夠記載知識,而知識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出生時候都是不公平的,有人出生在王公貴族之家,有人出生在平民百姓家。
本侯改變不了這一點,但至少……本侯能讓每一個想要觸摸知識的人,都擁有這樣的機會。”
“錢這種東西,本侯現在不缺,以後更不會缺。
本侯想要賺錢可以想很多很多的主意,做很多很多的東西,但在紙上……沒有賺錢的必要。
五個錢一張紙隻是暫時的,我希望在五年之內能夠做到一個錢一張紙,甚至一個錢五張紙,明白了嗎?”
“這天下並不公平,但至少在這件本侯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本侯……來給天下所有人一個公平!”
郭縱聽得愣住了,一種莫名的東西在這位趙國、乃至整個華夏之中最大商人的心中迴蕩。
作為商人,郭縱和很多很多的人打過交道,他見識過最上流的社會,也見識過最卑賤的奴隸、最窮苦的人民。
正是因為如此,郭縱更加能夠深刻的意識到,趙括的這個決定究竟能夠改變多少人的命運!郭縱深吸了一口氣,後退兩步,恭恭敬敬的跪了下來。
“臣,領命!”
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為任何一個人,隻要不是傻子,在任何一個造紙工坊幹個十天半個月都可以自己製作出紙張來。
說難,那當然是因為造紙術的步驟其實是相當多的。
紙,這個時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已經出現了。
但無論是東方所盛行的絹紙還是西方盛行的羊皮紙,那都是隻有一小部分如趙括這樣的大貴族才能夠有那個財力去使用。
為什麽公認蔡倫是造紙術的創造者,並不是因為蔡倫是第一個將紙造出來的人,而是因為蔡倫是地球曆史上第一個把紙張的成本降低到平民百姓都能夠承擔地步的人。
蔡倫造紙一共有九個步驟,分別是切麻-洗滌-浸灰水-蒸煮-舂搗-打漿-抄紙-曬紙-揭紙,然後一張蔡侯紙就正式問世了。
趙括上輩子當然沒有造過紙,但他曾經看過造紙的紀錄片,並且又有著豐富的曆史穿越小說閱讀經驗,再加上他的府中還有足夠的人力和工匠,因此僅僅用了七天時間,一疊嶄新的、三尺見方的紙就放在了趙括的桌案麵前。
趙括看著麵前這疊紙,喜悅之餘,也不免有些皺起眉頭。
和後世潔白無比的紙張相比,趙括造出來的這些紙明顯偏黃了不少。
和趙括的淡定相比,趙括麵前的李斯和韓非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呆滯住了。
捧著手中的紙,李斯渾身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顫聲道:“主、主君,這樣的紙當真能夠寫字嗎?”
趙括笑了笑,拿起手中的毛筆,嗖嗖嗖的在紙上寫了一句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寫完之後,趙括放下毛筆,笑道:“看看,如何?”
不得不說,趙括的書法造詣……相當一般。
雖然是穿越者,但上輩子的趙括確實也沒有什麽機會練毛筆字,穿越過來之後更是天天打仗,這書法就更別提了。
但即便如此,李斯和韓非依舊無比激動,捧著這張紙,竊竊私語。
“真的能寫字!”
“師、師兄,能寫、寫很多很多字!”
“是啊,這一張紙至少能寫幾百、不,上千個字!簡牘,一塊木條才能寫不到五十個字!”
這一刻,李斯和韓非熱淚盈眶。
絹紙,這兩人當然也不是不知道,但絹紙的成本之高昂也是讓人望而卻步。
如今,僅僅用一些破網、破絲麻作為原料就能夠生產出和絹紙寫字效果一般無二的紙張,如何不讓這兩人激動?
突然,李斯和韓非同時朝著趙括跪下。
趙括楞了一下,道:“你們這是……”李斯抬起依舊濕潤的眼眶,十分動情的說道:“君候造紙,惠澤天下所有讀書人。
臣為天下、後世所有讀書人拜謝君候大恩!”
李斯和韓非恭恭敬敬,朝趙括行三跪大禮。
在網絡出現之前,紙就是人類知識最重要的載體。
和簡牘相比,紙無論是便攜性、記載量、保存時間等等,幾乎可以說是全方麵的秒殺。
為什麽春秋戰國乃至更早的時代很多古籍都沒有流傳下來,就是因為它們都是用簡牘記載,不但保存不變,而且也非常容易受戰火的波及。
想象一下,如果敵軍破城,家裏一屋子珍貴的簡牘,一時半刻根本不可能找幾輛馬車帶著這些簡牘逃命。
但一屋子的簡牘實際上也就幾十萬字,換成紙張也就幾大本書,隻需要一個人、一個包袱就能夠從容帶走。
而且紙張能記載的字更多,也就能夠讓人們更加從容的用更多的字來記載自己看到的事情,也就讓後輩能夠更加從容、全麵的了解到先人的思想,對先人的思想進行記載和傳承。
毫不誇張的說,紙,就是文明的載體。
而趙括,提前三百年將蔡侯紙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李斯和韓非不是因為君臣之禮而跪拜趙括,是為了所有士人,是為了整個華夏而跪拜趙括!趙括坦然的受了這一禮,然後扶起李斯和韓非。
一旁的許曆和郭縱同樣也是心潮澎湃,許曆忍不住笑道:“主君,這個紙既然是您所發明的,那麽從今以後就把它稱作‘武侯紙’吧。”
君候君候,君和候這兩個字是可以相互替換的。
比如說趙括這個武信君也可以叫做武信候,秦國相邦應候範睢也可以叫做應君範睢。
武信候所造的紙,可不就是武侯紙嗎?
趙括沉默了一下,十分認真的說道:“不,這個紙叫做‘蔡倫紙’,明白了嗎?”
四名家臣雖然不解,但依舊紛紛應是。
趙括笑道:“好了,你們都記得保密。
馬上就是學宮開山大典兩周年了,本侯的這個禮物,想來一定會讓學宮之中的所有學子滿意的。
好了,李斯,你和韓非一人拿一些紙迴去吧,估計你們兩個人的心思也不在這裏了,哈哈。”
看著各自抱著一堆紙心滿意足離去的李斯和韓非,趙括臉上的笑容也是止不住。
對書籍和知識的熱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真正階梯!趙括看著郭縱,道:“紙張店鋪都準備好了嗎?”
郭縱恭敬道:“都已經準備好了,邯鄲之中一共有五家,等到周年慶典過後就同時開門營業。”
趙括道:“價格呢?”
郭縱道:“五十個錢一張。”
趙括皺眉,道:“不,五個錢一張。”
郭縱楞了一下,道:“可是君候,這紙張乃是我們獨占的資源啊。”
趙括搖了搖頭,緩緩說道:“紙張能夠記載知識,而知識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出生時候都是不公平的,有人出生在王公貴族之家,有人出生在平民百姓家。
本侯改變不了這一點,但至少……本侯能讓每一個想要觸摸知識的人,都擁有這樣的機會。”
“錢這種東西,本侯現在不缺,以後更不會缺。
本侯想要賺錢可以想很多很多的主意,做很多很多的東西,但在紙上……沒有賺錢的必要。
五個錢一張紙隻是暫時的,我希望在五年之內能夠做到一個錢一張紙,甚至一個錢五張紙,明白了嗎?”
“這天下並不公平,但至少在這件本侯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本侯……來給天下所有人一個公平!”
郭縱聽得愣住了,一種莫名的東西在這位趙國、乃至整個華夏之中最大商人的心中迴蕩。
作為商人,郭縱和很多很多的人打過交道,他見識過最上流的社會,也見識過最卑賤的奴隸、最窮苦的人民。
正是因為如此,郭縱更加能夠深刻的意識到,趙括的這個決定究竟能夠改變多少人的命運!郭縱深吸了一口氣,後退兩步,恭恭敬敬的跪了下來。
“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