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武信君府。


    趙括坐在書房之中,注視著麵前的這份奏章,露出一絲笑意:“有意思……”坐在趙括麵前的李斯忍不住道:“主君,燕國如今也有人參,這絕對是一個必須要警惕的消息。”


    作為趙括心腹,李斯當然不是沒有察覺到武信君府暗中還有一些產業的存在,但人參可是如今趙括明麵上最大的收入來源,是絕對要確保其不受到影響的。”


    韓非想了想,道:“君候,可、可出兵伐燕。”


    戰爭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可以維護利益的手段。


    人參並不是趙括自己的產業而是趙國的產業,因此用這個借口出兵同樣也是符合趙國利益的。


    趙括看了李斯韓非一眼,笑道:“本侯也不瞞你們,其實燕國人參的發現就是本侯故意促成的。”


    在後世,人參的主要產地其實並不是在上黨,而是在東北。


    兩千多年的漫長時間讓臨近中原的上黨郡人參早就已經被開發殆盡,而東北的開發對於華夏王朝來說卻一直乏善可陳,要直到19世紀清王朝中晚期“闖關東”之後才算是正式揭開序幕。


    以時間來看,東北的開發不過短短兩百年,僅僅是上黨開發時間的十分之一,東北人參的存量遠勝上黨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為什麽要主動將東北人參的存在揭露出來,首先當然是為了確保能夠從韓徐為手中奪迴人參渠道,其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燕國人參被發現是遲早的事情,與其讓燕國人自己發現不如趙括主動來做這個事情,也好及時做出應對。


    聽完趙括所言,李斯和韓非臉上都露出驚訝的表情,許曆則是一臉的淡然,畢竟這件事情就是許曆親自安排下去的。


    李斯並沒有立刻說話,而是思索片刻,才道:“主君的意思,莫非是想要用燕國的人參做一做文章?”


    趙括笑道:“正是如此。


    燕國……也該準備準備,再削弱一下了。”


    從地理的角度來說,趙國的地理位置其實並不算太差。


    趙國位於如今華夏文明的最北端,眾所周知華夏的大一統王朝基本上都是從北到南進行統一,從南到北的大一統王朝有且僅有明朝一個,這證明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方對南方是有優勢的。


    但趙國想要南下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燕國。


    燕國和趙國同處如今華夏文明的最北端,若是在趙國大軍南下之時燕國突然出兵在趙國背後捅一刀,那麽趙國就相當難受了。


    而根據史書記載,如今在位的這位燕王剛好就是一個非常喜歡在趙國背後捅刀子的人。


    如果趙國想要安心的南下,不說滅掉燕國,最起碼也得將燕國打殘。


    趙括笑道:“反正也要將燕國打殘,那麽本侯在打殘燕國的時候順手插足一下人參生意,想必燕王應該也不會有意見的吧?”


    李斯已經完全明白過來,十分佩服的說道:“主君果然高明,那燕王想必是肯定不會有意見的。”


    君臣幾人相視而笑。


    元旦到了。


    這一年的元旦大朝議,趙國大殿之中人頭聳動。


    百官之中如趙括這般重臣自然端坐,其餘人則紛紛束手站立,不時將目光投向上首紅光滿麵,正在高聲念誦著這一次太後旨意的韓徐為。


    “想不到太師都已經下獄月餘,竟然還有翻身之日。”


    “聽說武信君不知為何突然放棄了對太師的追殺。”


    “難道是武信君怕了太師?”


    “笑話,武信君天不怕地不怕,何曾怕過誰來?”


    “也是。


    聽說太師最近利用手中職權很是將平原君那一派的一些官員貶職去官,但就是不敢動武信君的人一下。”


    “平原君最近的日子難過嘍。”


    “那是,畢竟太後都說出了那樣的話……”“你覺得平原君會反嗎?


    或許武信君也……”“噓,在這裏說這樣的話,你難道是嫌命長了?”


    議論聲不斷,許多官員的臉上都帶著明顯的憂慮。


    伴隨著趙國的強大,趙國國內政壇上的鬥爭也是越發的激烈,莫說是普通官員,就像平原君、趙括、韓徐為這樣的頂級重臣也都隨時可能出事,實在是讓人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


    大朝議結束之後就是一次賜宴,所有在場的官員都能參加。


    當然,賜宴這種東西是永遠都不可能吃飽的,所以趙括也就隨意吃了兩口,然後就準備迴家讓家裏的廚娘弄點真正夠分量的東西來填填肚子。


    一聲唿喚讓趙括停下了腳步。


    平原君走了上來,露出一絲微笑:“老夫還以為武信君會聽不到老夫的聲音了。”


    趙括忍不住笑了起來:“君候乃是大趙相邦,誰敢聽不清楚君候的聲音,那這個人一定是活膩了。”


    平原君沉默片刻,道:“武信君,老夫……知道錯了。


    老夫需要你的幫助。”


    話語之中,透著明顯的懇求之意。


    這段時間,平原君的日子真的是非常難過,因為他要對抗的可不是像藺相如這樣的政敵,而是趙國如今實質上的統治者太後!這些天裏,平原君府上原本盈門的幾千門客已經跑了至少三千,不複之前的盛況。


    平原君一脈的官員許多都選擇了背離,沒有背離的官員們也太多在觀望,不願意繼續奉命,韓徐為和藺相如趁勢大量招攬和收買,同時又把那些忠心耿耿於平原君的官員罷官免職。


    平原君的勢力如今正在快速的縮小,而且這個縮小的幅度看上去還在不停的加快,似乎根本就沒有任何要停止的跡象。


    在這樣下去不久,平原君真的就要成為孤家寡人了。


    趙括和平原君對視片刻,道:“君候的意思我明白了,不知君候想要我怎麽幫你?”


    平原君一咬牙,輕聲道:“此事乃是因為太後和韓徐為而起,隻有她們二人願意放手,老夫才有機會。


    老夫鬥膽請武信君前往,為老夫說項一二。


    隻要能夠達成,老夫絕對不會忘記武信君的恩情,人參那邊從此由武信君全部做主,老夫還願意拿出一成半的人參收益,從此隻要半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