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當然是有詩的,不然的話哪來的《詩經》?


    隻不過此時的詩詞都還被視為文化之中的小道,並不像唐宋時期的詩詞那麽的繁榮,但也屬於文人雅士們經常涉獵的一部分領域。


    不僅僅是韓徐為,不少學宮的祭酒聽到趙括這句話之後,臉色都有些古怪。


    旁觀的眾多群眾聽到趙括的話之後同樣也是竊竊私語。


    “武信君居然還會作詩?”


    “武信君不是長於軍事嗎,沒想到在文化方麵竟然也有造詣。”


    “少拍馬屁了,武信君又聽不到!要我說啊,武信君其實就是附庸風雅罷了,水平嘛……哼哼,就那麽迴事。”


    “也是。


    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武信君的任何一首詩,怕是他的詩作水平也便是打油詩而已。”


    “你說武信君也太不自量力了,打油詩尋常在家寫寫可以,這可是學宮開山大典,在場匯聚的祭酒們更是天下學者精英中的精英,他在這裏拿出他的打油詩,豈不是貽笑大方?”


    “搞不懂,搞不懂。”


    這些竊竊私語很快就擴散開來,並得到了大部分在場之人的同意。


    論軍事水平,在場這上萬人加起來都不如趙括一個。


    但若是論到作詩的水平……不客氣的說,在場覺得自己鐵定強過趙括的沒有五千也有三千啊。


    趙括既不是聾子也不是瞎子,所以大家的表情和話語他自然盡收眼底也聽在耳中。


    但趙括並不以此為意,而是一揮手:“許曆,快讓人把石碑給帶上來!”


    開玩笑,和穿越者比作詩?


    你們簡直就是在作死啊。


    為什麽要獻詩?


    這倒不是趙括想要裝逼,而是因為趙括想在這個場合、在這些舉世知名的祭酒學者麵前秀一把自己的知識,讓這些祭酒學者覺得“哇,原來武信君也和我們一樣是個文化人”,這樣才能更好的拉攏這些祭酒學者們將來給自己造勢。


    否則的話,想要抄詩出名還不簡單?


    分分鍾唐詩宋詞五百首就安排上了。


    趙括這些心思韓徐為當然是不知道的。


    韓徐為的眼睛眨了眨,決心讓趙括更加出醜一些,突然高聲道:“老夫也曾經拜讀過武信君的一些詩作,對於武信君的才氣嘛……哈哈哈,那個,哈哈哈,是相當,佩服的!想必今天武信君獻詩做賀之舉,必定能夠載入史冊之中成為美談啊。”


    韓徐為特地在“佩服”兩個字的時候加重了語調,讓所有人都聽得出來他說的是反話。


    韓徐為打心眼裏認定,趙括這種獻詩之舉會成為笑柄!有了韓徐為的話之後,眾人的反應頓時更加熱烈。


    “完了,太師都這麽說了,武信君作詩的水平必然慘不忍睹。”


    “唉,武信君乃是我的偶像啊,為何會出此昏招?”


    “你們說,武信君今日獻詩自取其辱,是不是想要自汙名聲,好不重蹈秦國武安君白起功高震主的覆轍呢?”


    說話間,一輛馬車緩緩駛了過來,馬車的車駕上用白布蓋著一塊石碑,顯然這就是趙括提詩的石碑了。


    就連荀況都有些不淡定了,先是朝趙括拱了拱手,幹笑道:“多謝武信君贈詩!來人啊,把這塊石碑帶到後堂去,好好的供奉起來!”


    荀況其實也覺得趙括作詩的水平必然不咋地,因此不想讓趙括的詩作暴露在眾人麵前。


    實在不行,到了後堂之後荀況自己寫一首詩讓人弄到石碑上去,對外就說是趙括寫的!然而荀況的想法雖好,聽在趙括的耳中卻不是那麽一迴事。


    等等,本侯寫詩就是要給大家一起看的啊。


    就在趙括想要開口阻止的時候,韓徐為的聲音率先響起:“不可!武信君的詩作大家從未見過,今日正是一起領略武信君詩作的好機會,怎能直接帶去後堂?”


    圍觀的群眾們聞言也頓時鼓噪了起來:“對對對,現在就要看詩!”


    “快把蓋在石碑上的幕布揭下來!”


    “我們要領略武信君詩作!”


    荀況額頭冒汗,他雖然是學宮大祭酒,但韓徐為的身份顯然比荀況要高得太多,荀況隻好向趙括投去求助的眼神。


    然而趙括絲毫不慌,十分淡定的朝著荀況點了點頭。


    荀況心中無奈,隻能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把石碑抬下車吧!”


    十幾名趙括的護衛一擁而上,七手八腳的將沉重的足有齊人高的石碑抬下了車。


    韓徐為看著這般情形,不由撚須而笑。


    沒想到就是幫太後跑個腿,居然也能看到武信君出醜的一幕,今天真是太賺了!一想到這裏,韓徐為不由轉頭看了身邊的趙括一眼。


    趙括一臉平靜和淡然,坐在那裏四平八穩。


    韓徐為心中不由一聲冷笑:“這個時候了還和老夫在此裝模作樣,等會看你如何在眾人麵前出醜!”


    在無數雙目光的注視下,石碑穩穩的立在了地上,同時上麵的幕布也被揭了下來。


    上麵寫著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空氣一下子變得無比的安靜。


    所有人都靜靜的著看著這四句話,被這四句話之中所透露出來的氣勢給震驚了。


    有人喃喃的開口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是何等高尚的節操?”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又是何等驚人的誌向?”


    就連荀況也吃驚無比的瞪圓了眼睛,反反複複的看著這四句話,心中無比震驚。


    荀況和趙括接觸也不算少,對趙括也是極為佩服和欣賞,因此才讓門下兩個得意弟子李斯和韓非都跟在趙括身邊為臣。


    然而此刻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這位武信君的了解還是太少,太淺薄!能寫出這樣四句話的人,他的目光早已經不局限在趙國,甚至不局限在這華夏,而是放眼全世界,是繼往開來,是承上啟下,是真正的心懷天下!突然,有一名士子無比激動的叫了起來。


    “好!”


    人群終於迴過神來,瞬間爆發出了猶如雷鳴般的喝彩聲。


    “好,實在是太好了!”


    “武信君當為天下第一詩人!”


    “見此四句,不枉此生!”


    荀況深吸一口氣,上前朝著趙括深施一禮:“荀況謹代表學宮上下所有人,謝武信君贈詩!”


    而在趙括的身邊,趙國太師韓徐為已經完全呆滯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戰國當趙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迴到戰國當趙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