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照著計劃進行!關外的建奴在厲兵秣馬準備在來年再征中原!崇禎皇帝朱由檢也在抓緊自己的富國強兵的建設,他的空間很小,就隻要京畿地區這麽一點點地方,而京畿地區,實際上也就是北京和天津可以做文章,其他的河北,並不比河南和陝西富裕到哪裏去,大明的北方,實在是比大明的南方差的太多,以現在的經濟實力,其實十個京畿地區都比不上一個江蘇!


    崇禎皇帝朱由檢將重點放在了鐵甲艦的建設,一方麵是因為南北差異太大,他急需要加強京畿地區和富庶的江南地區的聯係,另一方麵,倭寇的海賊,荷蘭人為首的歐洲海賊,許心素為首的大明零散海賊的勢力太過強大,完全靠著鄭芝龍,他一方麵是不甘心讓鄭芝龍做大,另一方麵,等鄭芝龍做大,大明也基本上完了,他必須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那些個從現代帶迴來的高產作物,頂多是治標不治本!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局勢,北方現在上哪兒去種地去啊?到處是災害!


    “皇上,為什麽要去天津啊?”周皇後伏在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懷中,兩個人坐在龍輦當中。


    崇禎皇帝朱由檢微微的一笑,“為了讓你不再擔驚受怕啊?其實將都城放在天津,要比放在北京合適的多,未來的交通便利了,其實放在哪裏都差不多。在天津,進可攻退可守,你就不用再擔心了。外婆也不用在擔心了。朕不想讓她老人家到了這把年紀。還過這種日子。”


    鄭月琳點點頭,遷都天津,她並沒有什麽看法,而且皇上也沒有說要正式遷都,說北京城在重建,隻是暫時的而已,“臣妾聽說,您收了一個鄭月琳。不將她接到宮裏麵來麽?您還收了一個蒙古的泰鬆格格,一個滿族女子蘇茉兒,您都不給賜名號麽?”


    崇禎皇帝朱由檢一汗,他並沒有忘記鄭月琳的事情,也沒有忘記放入了宮中,卻一直沒有給安排名分的泰鬆格格和蘇茉兒,一直不知道怎麽跟皇後說起的,泰鬆格格和蘇茉兒都是異族女子,大明沒有這個先例啊?而且鄭月琳本來是自己的禦前女官,自己一個當皇帝的將禦前女官給搞了。似乎也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你看著辦吧。你幫朕處理。”


    周皇後抬頭,看著皇帝微微的一笑,“臣妾才不幫你處理呢,皇上的家事也是國事,我可不想讓人家說我是幹政,立妃這麽大的事情,臣妾怎麽替你處置呢?”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那就先放一放吧,朕又不急,喝了點酒,朕也風流了一次,朕的心裏,就隻有可兒就夠了。”


    周皇後噗哧一笑,又將頭貼著皇上的胸膛,“口不對心,就會哄人家的,皇上有多少個女人,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況且,臣妾也知道皇上喜歡誰?”


    崇禎皇帝朱由檢大汗,知道周可兒又是在暗示懿安皇後張嫣呢,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了。


    鐵甲艦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許多船隻完工之際便麵臨過時與淘汰,以及海戰兵法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新造的鐵甲艦都裝有撞擊裝置(衝角)或魚雷,眾多軍艦設計師視之為海戰時的關鍵武器。鐵甲艦時代並沒有明確的結束界線,但約莫十九世紀末時“鐵甲艦”一詞已經極少為人所用。新型船艦有著更強大的能力多稱為戰鬥艦或裝甲巡洋艦。


    崇禎皇帝朱由檢並沒有減慢他工業化進程,他用自己在現代掌握的知識,很快的就弄了發電站和大型的鍋爐出來煉鋼煉鐵!雖然這些鋼鐵的質量跟現代還是無法比較的,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先進了!


    徐光啟跟皇上站在鍋爐旁邊,具體的原理,皇帝已經跟他說過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指著煉鐵爐道,“煉鐵絕大部分采用高爐煉鐵,個別采用直接還原煉鐵法和電爐煉鐵法。高爐煉鐵是將鐵礦石在高爐中還原,熔化煉成生鐵,此法操作簡便,能耗低,成本低廉,可大量生產。生鐵除部分用於鑄件外,大部分用作煉鋼原料。由於適應高爐冶煉的優質焦炭煤日益短缺,相繼出現了不用焦炭而用其他能源的非高爐煉鐵法。直接還原煉鐵法,是將礦石在固態下用氣體或固體還原劑還原,在低於礦石熔化溫度下,煉成含有少量雜質元素的固體或半熔融狀態的海綿鐵、金屬化球團或粒鐵,作為煉鋼原料(也可作高爐煉鐵或鑄造的原料)。電爐煉鐵法,多采用無爐身的還原電爐,可用強度較差的焦炭(或煤、木炭)作還原劑。電爐煉鐵的電加熱代替部分焦炭,並可用低級焦炭,但耗電量大,隻能在電力充足、電價低廉的條件下使用。”


    “皇上,這些東西,您都是怎麽想出來的啊,老臣真的佩服的緊。”徐光啟真誠的道。


    崇禎皇帝朱由檢並沒有什麽汗顏的,這些東西,都是他用時間去了解來的,這些東西縱然不能幫著他馬上造出高端槍炮,但是對整個大明的經濟是肯定有助益的!“朕怎麽想出來的,這不重要,關鍵老師要想方設法的造出優質鋼鐵!造槍造炮就靠這鋼鐵了!還有鐵甲艦能否出來,也是要靠這鋼鐵的質量的。”


    徐光啟當然知道這些對大明的重要性!作為大明最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的目光是走在時代前麵很多的,但是再多,也跟不上皇帝的這個腦子啊。


    徐光啟聽的半懂不懂,不過皇帝跟他說了要造鐵船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皇上,這鐵即便冶煉的再好,也頂多是能夠造出來的好的寶劍,但是再好的寶劍,時間久了,還是會生鏽的啊?”


    崇禎皇帝朱由檢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陷入了沉思,這些東西的原理,他都搞清楚了,但是他所掌握的技術完全不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樟並收藏崇禎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