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惠,與百姓來說,實實在在的實惠,才是他們所在意的.


    看似簡單而又膚淺的道理,從不曾有人對朱翊鈞說過,至少沒有說過這麽膚淺的話語。


    聽著這番簡單的話語,朱翊鈞沉默了一會,才問道。


    “那如何才能讓天下的百姓得到實惠呢?”


    “方法很多。”


    施奕文笑著說道。


    “而且區別也很大,於朝堂上如何,我倒不清楚,不過具體如何讓百姓實實在在的得到一些實惠倒也不難,就像現在在北方推廣種棉花,就可以讓千家萬戶受益,而且現在莊子裏也繁育了從外洋引進的良種棉花,畝產量差不多一倍於普通棉花,這樣於百姓更是有利,而且我那莊子裏還有產量更高的玉米、土豆、紅薯,與棉花不同,它們都是可供吃食的食物,隻要待到將來等它們繁育的足夠多了,到時候,我不敢說其它,有了這三樣至少可以讓天下人再也不餓肚子!”


    可以讓天下人再也不餓肚子!


    看似隨口的一句話,讓朱翊鈞看著他驚問道。


    “當真可以嗎?”


    “當然可以!”


    估且不說空間農牧研究所裏高產的玉米、土豆,就是紅薯,也足以讓天下人吃飽飯,讓百姓能夠渡過未來寒冷的小冰河期,畢竟,在另一個時空中,作為雜糧的紅薯一度成為北方百姓的主糧,養活著億萬國人。


    直接了當的迴答之後,施奕文又對朱翊鈞說道。


    “不過關鍵還是在於良種的推廣,良種不能推廣,一切都空談。”


    在曆史上,紅薯的全國傳播是一個極為緩慢的過程,直到18世紀中期才在全國範圍內普遍種植,在成為第一雜糧的同時,甚至成為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主要口糧,畢竟,相比於其它作物它的產量更高。


    “不過現在我已經摸索出了一個辦法,我想,最多幾年的功夫,差不多就能把它們推廣出去。”


    “哦?”


    朱翊鈞好奇的看著施奕文。


    “什麽法子?難不成比官府推廣還有效?”


    “明誌,有時候,官府並不一定能辦所有的事情,況且,有些事情,官府強令推廣可能也會適得其反,這事,有時候,還是得交給百姓自己來選!”


    說罷,施奕文故作神秘的一笑,然後便不再言語了。


    ……


    也就是在京城百姓開始備冬煤的時候,京郊的棉花也得到了收獲的季節,京郊遼闊的田野上。豐收的棉花如白雪一般,看著是分外的喜人。


    無論是男女老少,都紛紛來到田地裏,采摘著棉花,相比於往年,今年的京郊足足種了十數萬畝棉花,此時田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喜氣洋洋的,他們在采摘著棉花的時候,總是會在那裏討論著棉花的價格,完全沒有絲毫的穀賤傷農的意思。


    “徐大叔,你問了嘛,公司按啥價收咱們的棉花?”


    正摘著棉花的婦人在田裏大聲嚷嚷著。


    “問了問了,公司咱們這邊的棉花,要是殼渣少的話,按每百斤一兩六錢收,算起來,這一畝地至少能收七八十斤,怎麽著也能掙上一兩多銀子。”


    “一兩六錢!那可真不少哇!”


    “可不是,比往年也不算便宜。”


    “就是,早知道應該多種上兩畝的。”


    “多種兩畝,你就不怕花種多了到時候沒了口糧。”


    “就是,種棉花再掙錢,那銀子也不能當成吃食,這最起碼還是得留下口糧田的。”


    對於這些百姓們來說,種棉花也就是拿些碎田散地來貼補家用,種田吃飯這個古理他們卻是從來都不敢忘記。沒人願意拿全家老少的性命去冒險。


    “哎呀,其實吧,我說,咱們這的棉花還是太次了些,我聽說石台莊那邊種的棉花是莊主從外洋帶迴來的棉花,說是一畝地能收兩百多斤棉花,人家一畝可是頂咱們三四畝地哪,你們說,要是咱們也種那樣的棉花,那可真就掙著銀子了。”


    這人的話讓周圍的人無不是愣住了,驚訝道。


    “一畝地能收兩百多斤棉花,你沒說瘋話哪,這可比糧食收的還多。”


    “咋地了,你們還別不信,別忘了人家去年冬天種的大白菜,一畝地可是能收上好幾千斤哪!”


    他這麽一說,周圍的人立即想起了去年傳來的新鮮事。


    “那可不是,聽說去年一個冬天,他們可是掙大發了,這石台莊出了冬,到處都是蓋新房子的,家家戶戶住的都是明堂大瓦房!”


    “那可不是,說起來,石台莊過去可是皇莊,後來賞給了別人,可地都是莊主的,誰曾想,一樣的種地,咱們種上幾年,也不頂人家一年掙的。”


    “不是不頂,依我說,還是因為這種子的事,你說要是咱也種他們種的那種棉花,不也是一樣收成……”


    說來說去,最終這些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莊戶人家,都很清楚,是什麽讓別人的收成好,還是種子的事。


    普通的百姓能看出種子的好處來,至於那些鄉間擅長種地的百姓,更是早早的就看出了石台莊棉花的不同之處來。


    在莊子裏的佃戶們在那裏全家老少齊上陣的時候,又一次孫興旺來到了田間,他又一次數了一下棉花上的棉桃。


    “這一株棉花上可是有七八十個棉桃,這產量能不高嘛……”


    孫興旺的心裏嘀咕著,他瞧著左右,瞧見沒人注意自己,悄悄的摘下了身邊的棉花,他所稀罕的並不是棉花,而是棉花裏的棉籽,他稀罕的是那些種子,有了這些種子,明年他也能種出畝產兩百多斤的棉花來。


    就像他在今天冬天讓家裏的長工來這裏偷大白菜一樣,那些大白菜被他種在院子裏,也都留下種子,或許不多,但是隻要有幾年的功夫,這些種子自然可以繁育出更多的種子,到那時,家裏的收益自然會成倍的增加。


    不過,也就是在他摘下那些棉花的時候,恰好被人給發現了,於是立即有人嚷喊道。


    “快來人哪,快來人哪,有人偷咱家的棉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開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迴到明朝開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