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艱難,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求包養……各種求)


    “少爺,我就說,那人是個騙子,你看對吧,這都好幾天了,也沒見那人過來!”


    又一次,小憐想到少爺竟然“又”被人哄了十兩銀子,就是一陣心痛。


    “就是幾兩銀子而已……”


    手拿折扇,看起來與這個時代的士子,並沒有任何區別的施奕文,邊走邊笑。


    不過隻是十兩銀子。


    而且想要熬鷹,必須要先有耐心。


    在施奕文看來,那個人絕不會放棄眼下的這個機會。他一定是在等著。


    這時候就先等一等吧。


    “買個樂子罷了,多賣幾塊肥皂的事。”


    少爺的話,讓小憐頓時變成了啞巴,家裏進項多,自然也就不差那點銀子。


    要是說萬曆六年,南京最時興的商品是什麽?


    恐怕還是要數肥皂。這肥皂雖然剛時興起來,可卻立即受到婦人們的的追捧。


    從洗衣裳、到沐浴潔身、再到洗發,諸多新用途的開發,使得肥皂的日益暢銷,相比於需求的高漲,肥皂的產量總歸有限。


    非但供不應求,甚至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


    非但尋常商鋪供不上貨,即便是宋家自己的商號,也不得不限量銷售。每人限買兩塊,即便是如些,也不見得天天有貨。


    “東家,趙掌櫃又派人來催了,問下批貨什麽時候送過去。”


    人不過剛進廠,肥皂廠的主事李銘東便迎著施奕文說道。


    “這倉庫裏還有一批已經放了13天,我看成色已經差不多了,要不然……”


    “不行!”


    施奕文毫不遲疑的否決道。


    “熟化的時間不夠,肯定不能出廠,咱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肥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皂化,隻有充分皂化肥皂才會更細膩,如果等不及,在短時間內用上肥皂的話,很快它就會變成一團米粥一樣的粘稠物。


    熟化是個必須的過程,否則肯定會把自己的招牌給砸了。


    “東家所言甚是,是我太心急了,差點犯下大錯。”


    李銘東連忙揖道。


    “嗯,這熟化的時間不是關鍵,關鍵是要提高產量、擴大生產。”


    進入生產車間,看著工人們站在鐵鍋上方不停的攪拌著肥皂液,現在鐵鍋都被施奕文換成了鐵桶,同樣口徑大小的鍋,容量增加了整整一倍,不過即便是如此,產量仍然很有限。


    “關鍵是增加鍋的數量,現在有十六口鍋,再增加鍋的數量,就需要增加工人……”


    盯著那些站在灶前,用懸空的推杆攪絆著油脂的工人,這是工人自己進行的改進,最初隻是工人拿竹杆攪絆,費時費力,後來一個工人借鑒磨豆漿的推杆和石磨,將磨盤變成攪杆,然後推動推杆就可以完成圓周攪絆,如此便省了大半人力,不過,即便是如此,這總歸也是人力。


    “要是用水力呢?”


    想一旁的秦淮河,施奕文的眼前一亮,立即對李銘東吩咐道。


    “李主事,咱們這有會造水車的工匠嗎?”


    水車在南方很常見,很容易尋到的工匠,不過隻用了一天功夫,一台水車便在幾個木匠的製作下製成了,真正複雜的並不是木製的水車,而是整個傳動係統,盡管可以用木材替代,但施奕文還是特意從空間裏弄來了成套的軸承,其實也就是幾輛公共自行車的軸承而已,並且設計了一套傳動係統。


    傳統係統的部件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全部完成,而此時,水車已經在河邊安裝好了,在施奕文的指揮下,那套看起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極為簡單的傳動裝置,很快就安裝好了。


    “施東家,您這鋼軸可真是好東西啊!”


    又一次,趙老四瞧著水車上的鋼製軸承,讚歎道。


    “昨天試車的時候,那水車轉的像是飛似的,那麽精巧的東西,不知是那家鋪子的手藝。”


    問出這個問題時,趙老四看似憨厚的目中閃過絲狡黠的目光,那個拿在手裏轉得像飛速的軸承,著實讓他驚訝,作為工匠的他,一眼就看出那東西的用處極廣,所以才想打探出是什麽地方造的。


    “一般人肯定是造不出來的。”


    施奕文笑道。


    “而且價格不菲,不過,還有其它簡單些的軸承,要不然迴頭我繪出圖來,到時候你可以按圖紙造出來。”


    “施公子,這……這當真?”


    趙老四詫異的看著施奕文。


    “這、這恐怕不合適吧。”


    “這有什麽不合適的,要是造出來,指不定可以造福天下百姓不是?”


    至於能不能造出來那就不好說了。


    “這,這……要是如此,那可真得謝謝施公子了。”


    在趙老四道謝時,引水的水閘打開了,河水流進水閘後,立即驅動著水輪轉動起來,水車轉動的速度很快,河水衝擊車葉隻濺得流水一片飛花碎玉,隨著水車的轉動,在傳動軸的驅動下生產車間內天軸帶動著攪拌杆轉動,生產車間內的工人,無不是瞠目結舌的看著那些攪拌杆。


    瞧著自行轉動的攪拌杆,他們的神情大都顯得有些複雜。張玉喃喃自語道。


    “徐,徐大哥,咱,咱們該不會沒活幹了吧!”


    張玉的話,讓車間的工人們,無不是一愣,對於這些剛憑著一把力氣,每個月掙上二兩銀子的工人來說,那工錢或許不多,但卻也是糊口的生計。


    怎麽一下子,這渾身的力氣就沒了用處?


    “趙鳴,你去東家那問問,問問現在咱們咋弄?”


    “是啊,趙大哥,當初你弄出那個攪拌杆時,東家可是賞你十兩銀子哪,你過去問問東家,這用了水車,廠裏還要咱們不?”


    之前廠裏用的攪拌杆,正是趙鳴發明出來的,他也因此得到了十兩的獎金,這也是大家夥兒會找他的原因。


    此時,看著“水利化”的生產車間,施奕文的神情雖然看似平靜,但是內心深處卻是激動到了極點。


    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工廠與作坊之間的區別,往往就是生產的動力。如果說在此之前,這家工廠隻是一個規模稍微大一點的作坊的話,那麽現在他卻已經演變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工廠了。


    工廠,工業,然後……接下來會是什麽呢?


    就在心情變得有些起伏不定時,個工人過來。


    麵對工友們的勸說,趙鳴隻得硬著頭皮走到東家的麵前,道出了工友們的擔心。


    “……東家,要,要是廠子裏不要我們了,還,還請東家說一聲,我等也好出去找工不是?”


    看著誠惶誠恐的趙鳴,迴過神來的施奕文說道。他之前確實沒有考慮到工人的想法,難怪他們會擔心自己失業,畢竟,有了水車,許多人力就會被取代,就像在曆史上另一個時空之中。在工業革命初期工人搗毀機器的舉動。也是出於對於失業的擔心嗎?


    “這是我的失誤,讓大家夥都過來,我有話和大家夥說。”


    讓工人學徒們站成一排,施奕文說站在前麵。


    五十八個工人,年齡各異,不過大多數都是十六七歲的少年,盡管他們的麵色紅潤,不見絲毫營養不良,但衣服上往往都帶著些補丁,顯然他們的生活並不容易。


    當著眾人施奕文倒不怯場,大聲說道。


    “諸位,方才趙大哥過來,道出了大家夥的擔心,擔心這用了水車,會不會解雇你們,這又怎麽會呢?現在市場上肥皂供不應求,所以咱們皂廠的生產還要再擴大,還需要更多的工人,你們是熟練工,非但不會解雇,工錢還要增加,從下個月起,月錢加上半錢,不知大家對我的迴答滿意嗎!”


    原本還在擔心著自己會因為水車失業的工人們,一聽紛紛答道:


    “滿意!東家厚道!”


    “東家仁義……”


    一時間,眾人紛紛稱讚起他的厚道與仁義。


    聽著眾人的恭維聲,施奕文笑道。


    “隻要大家實在幹活,將來皂廠還會再擴大,還會再招新人,到時候大家都可以做領班,到時候月錢更多!大家記住一句話,隻要廠子的效益好,大家的工資自然就高,大家夥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


    在工人們的感激聲中,施奕文自然想到了那天吳才對自己說過的話。


    不過這些工人感恩的話,他們還會出賣自己嗎?


    這個念頭於心底浮現的時候,施奕文突然哈哈笑了起來,然後自嘲道,


    “你造這東西本身就不是什麽高科技,即便是想要保密又能保密多長時間呢?指不定現在都有人造出來了,也不一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開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迴到明朝開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