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很快就過去了。
初五一過,每年他們就要走了。
蘇永誌過了初五也要去養豬場上班了。
老爺子有點沉悶。
兒子們要走了!心裏能好受才怪。
一個人蹲在屋子的牆角抽煙呢。
蘇永城把幾兄弟招唿到屋裏。
“爹娘,我是有了一個想法,我們不在你們身邊,總是照顧不到!我想著這一次我帶你們去城裏,總是要看看病才行。還有,永誌你自己有什麽打算?就這樣一輩子養豬?”
這幾天,蘇永城琢磨了。
弟弟現在改變的很大,人有了改變!吃了虧,長了智,不是就不能挽救了。
自己現在有那個能力幫一把弟弟,隻要弟弟日子能過好,多的他也不會插手。
可是要他看著弟弟這麽一個人帶著妞妞在這裏掙紮,他也於心不忍。
還是那個老好人蘇永城。
人的本性什麽時候都很難改變。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蘇永誌笑著道,“大哥!我現在挺好的,你就別操心了,我有打算,我已經在養豬場幹了兩年了,我想著等我攢夠了錢啊,自己也開一個養豬場,大的我沒本事,可是養幾頭豬,給妞妞攢學費沒問題。”
他可不是以前的蘇永誌了。
自從陳梅走了之後,他一個人帶著妞妞,才忽然明白了自己以前多麽混蛋。
要是早早地有了覺悟,何至於弄到後來的這樣。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啊。
其實也不能怪陳梅,自己瘸了一條腿,還沒本事掙錢。
讓人家跟著你受苦啊。
這樣也好!自己帶著閨女過得還挺好。
現在他絕對不會因為大哥有錢了,就覬覦大哥的那些錢!
那是大哥的。
也是大哥辛辛苦苦掙來的。
這是他已經知道掙錢不容易啊。
誰的錢都是辛苦來的。
他要靠自己給自己妞妞一個美好的將來,也讓孩子將來說起來,自己這個當爸的不至於在閨女麵前丟臉。
他要做一個好的榜樣。
“我知道,你已經想明白了!可是俗話說打虎不離親兄弟,我也不多說什麽!我就是想著你要是真的要在養豬上麵發展,大哥可以投資一部分錢給你開個養豬場,大的養豬場咱開不起,可是開個幾十頭豬的養豬場,大哥還是可以辦到,你自己琢磨一下,妞妞也不小了,眼看著孩子要上學了。
一開始上學!需要錢的地方很多。
你自己腿腳也不方便,總要找給人迴來的,你自己想一下吧!”
他是在提醒弟弟,娶媳婦不要錢,養孩子不要錢啊。
話說的委婉,蘇永城不像以前大包大攬,現在也知道說話留一線的道理。
更是不希望還讓弟弟像以前一樣,起了依賴的心思。
蘇永誌沉默了,他可以一直這麽過日子,可是妞妞也跟著他受罪?
還有父母,越來越年紀大了,他總不能每天就在外麵連個著家的時候都沒有。
誰來照顧父母和孩子啊。
娶個媳婦?
他沒錢,誰也不會看得上他這樣的瘸腿的殘廢。
蘇永誌不說話了。
蘇老爺子歎口氣,“老大,你別管了,你弟弟現在和以前不一樣,讓他自己打拚去吧,省的拖累你們,你的日子也不好過,什麽都是靠的自己,你能幹出一番名堂,他們也能,你看看老二老三那不是靠著自己就過上了好日子!
永誌就是我們害了他,要是和對待老二老三那樣的對待他,現在也不至於讓他日子過成這樣。
總之,你讓他自己去吧,爹娘操心的是,你都這麽多年一個人也不能一直這樣啊。迴到城裏,注意自己的身體,有合適的還是再找一個吧,一個大男人身邊總要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人心疼才要。
你的年紀也不小了,沒個人在身邊,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那怎麽行?何慧是個好媳婦,不過既然對不起人家,就好好過好自己的日子。
還有帶幾個孩子迴來看看我們兩個老的,孩子終究是蘇家的孩子啊。”
蘇永城聽到這話一番話百感交集,要是以前父母對自己的媳婦和孩子能像現在這麽心平氣和,大概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
可是人總是在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
他就是例子。
想象中的溫玉軟香沒得到,卻得到了最深的懲罰。
自己好好的老婆孩子不好好過日子,折騰了一大圈,也不知道圖什麽。
也許圖個教訓吧。
不過不管為什麽,蘇永城都感激上天這一番苦心,他學會了很多,家裏人也學會了很多。
起碼大家都學會了感恩。
“爸,您別操心了,我自己有打算!還沒和你說呢,我這一次準備帶你們去城裏,你也別反對,我媽的情況總要去好好地找大夫看看,一直這樣也不是個事情。
給我媽看了病,要是沒什麽大礙!我也能放心,再說了永誌在養豬場,平時也不迴來,你們在這裏也幫不上他什麽忙,妞妞的話一起帶著去,還有我有想法,一,您和我娘跟我走!去城裏生活,我現在能買的起房子,我也能照顧你們;二的話你們要是舍不得這個老家!我也不能強求,畢竟這裏有爹娘熟悉的人和土地,那樣的話,我就在這裏給你重新蓋個房子,咱也住個小二樓,我給你們蓋好房子,也能讓我們兄弟三個在外麵放心一點。”
蘇永城早就有這個打算,不為別的,誰不要麵子啊。
他們蘇家在村裏生活這麽多年!當初他蘇永城蓋著一套院子的時候,也是在村裏有麵子的很。
人活著就不可能不需要名聲麵子。
現在因為他已經鬧了很多笑話,不能再給父母丟臉了。
他才決定要蓋房子。
蘇永和,蘇永平笑道,“大哥來你這話說到我們心坎裏了,我們早就想要蓋房子,可是沒那個底氣說這個話,現在大哥既然說了,我們也表個態。大哥!我們兄弟三個一起出這個錢,咱們給爹娘蓋個小二樓。
哪怕爹娘和咱們去城裏,這裏終究還是我們的根!以後總要迴來看看,爹娘想家了也能迴來住一段日子。還有永誌在,房子肯定不能糟蹋了。”
兄弟幾個想到了一塊。
蘇老爺子無聲的落淚了。
孩子們都是好孩子啊。
是他們做父母的沒做好啊。
初五一過,每年他們就要走了。
蘇永誌過了初五也要去養豬場上班了。
老爺子有點沉悶。
兒子們要走了!心裏能好受才怪。
一個人蹲在屋子的牆角抽煙呢。
蘇永城把幾兄弟招唿到屋裏。
“爹娘,我是有了一個想法,我們不在你們身邊,總是照顧不到!我想著這一次我帶你們去城裏,總是要看看病才行。還有,永誌你自己有什麽打算?就這樣一輩子養豬?”
這幾天,蘇永城琢磨了。
弟弟現在改變的很大,人有了改變!吃了虧,長了智,不是就不能挽救了。
自己現在有那個能力幫一把弟弟,隻要弟弟日子能過好,多的他也不會插手。
可是要他看著弟弟這麽一個人帶著妞妞在這裏掙紮,他也於心不忍。
還是那個老好人蘇永城。
人的本性什麽時候都很難改變。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蘇永誌笑著道,“大哥!我現在挺好的,你就別操心了,我有打算,我已經在養豬場幹了兩年了,我想著等我攢夠了錢啊,自己也開一個養豬場,大的我沒本事,可是養幾頭豬,給妞妞攢學費沒問題。”
他可不是以前的蘇永誌了。
自從陳梅走了之後,他一個人帶著妞妞,才忽然明白了自己以前多麽混蛋。
要是早早地有了覺悟,何至於弄到後來的這樣。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啊。
其實也不能怪陳梅,自己瘸了一條腿,還沒本事掙錢。
讓人家跟著你受苦啊。
這樣也好!自己帶著閨女過得還挺好。
現在他絕對不會因為大哥有錢了,就覬覦大哥的那些錢!
那是大哥的。
也是大哥辛辛苦苦掙來的。
這是他已經知道掙錢不容易啊。
誰的錢都是辛苦來的。
他要靠自己給自己妞妞一個美好的將來,也讓孩子將來說起來,自己這個當爸的不至於在閨女麵前丟臉。
他要做一個好的榜樣。
“我知道,你已經想明白了!可是俗話說打虎不離親兄弟,我也不多說什麽!我就是想著你要是真的要在養豬上麵發展,大哥可以投資一部分錢給你開個養豬場,大的養豬場咱開不起,可是開個幾十頭豬的養豬場,大哥還是可以辦到,你自己琢磨一下,妞妞也不小了,眼看著孩子要上學了。
一開始上學!需要錢的地方很多。
你自己腿腳也不方便,總要找給人迴來的,你自己想一下吧!”
他是在提醒弟弟,娶媳婦不要錢,養孩子不要錢啊。
話說的委婉,蘇永城不像以前大包大攬,現在也知道說話留一線的道理。
更是不希望還讓弟弟像以前一樣,起了依賴的心思。
蘇永誌沉默了,他可以一直這麽過日子,可是妞妞也跟著他受罪?
還有父母,越來越年紀大了,他總不能每天就在外麵連個著家的時候都沒有。
誰來照顧父母和孩子啊。
娶個媳婦?
他沒錢,誰也不會看得上他這樣的瘸腿的殘廢。
蘇永誌不說話了。
蘇老爺子歎口氣,“老大,你別管了,你弟弟現在和以前不一樣,讓他自己打拚去吧,省的拖累你們,你的日子也不好過,什麽都是靠的自己,你能幹出一番名堂,他們也能,你看看老二老三那不是靠著自己就過上了好日子!
永誌就是我們害了他,要是和對待老二老三那樣的對待他,現在也不至於讓他日子過成這樣。
總之,你讓他自己去吧,爹娘操心的是,你都這麽多年一個人也不能一直這樣啊。迴到城裏,注意自己的身體,有合適的還是再找一個吧,一個大男人身邊總要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人心疼才要。
你的年紀也不小了,沒個人在身邊,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那怎麽行?何慧是個好媳婦,不過既然對不起人家,就好好過好自己的日子。
還有帶幾個孩子迴來看看我們兩個老的,孩子終究是蘇家的孩子啊。”
蘇永城聽到這話一番話百感交集,要是以前父母對自己的媳婦和孩子能像現在這麽心平氣和,大概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
可是人總是在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
他就是例子。
想象中的溫玉軟香沒得到,卻得到了最深的懲罰。
自己好好的老婆孩子不好好過日子,折騰了一大圈,也不知道圖什麽。
也許圖個教訓吧。
不過不管為什麽,蘇永城都感激上天這一番苦心,他學會了很多,家裏人也學會了很多。
起碼大家都學會了感恩。
“爸,您別操心了,我自己有打算!還沒和你說呢,我這一次準備帶你們去城裏,你也別反對,我媽的情況總要去好好地找大夫看看,一直這樣也不是個事情。
給我媽看了病,要是沒什麽大礙!我也能放心,再說了永誌在養豬場,平時也不迴來,你們在這裏也幫不上他什麽忙,妞妞的話一起帶著去,還有我有想法,一,您和我娘跟我走!去城裏生活,我現在能買的起房子,我也能照顧你們;二的話你們要是舍不得這個老家!我也不能強求,畢竟這裏有爹娘熟悉的人和土地,那樣的話,我就在這裏給你重新蓋個房子,咱也住個小二樓,我給你們蓋好房子,也能讓我們兄弟三個在外麵放心一點。”
蘇永城早就有這個打算,不為別的,誰不要麵子啊。
他們蘇家在村裏生活這麽多年!當初他蘇永城蓋著一套院子的時候,也是在村裏有麵子的很。
人活著就不可能不需要名聲麵子。
現在因為他已經鬧了很多笑話,不能再給父母丟臉了。
他才決定要蓋房子。
蘇永和,蘇永平笑道,“大哥來你這話說到我們心坎裏了,我們早就想要蓋房子,可是沒那個底氣說這個話,現在大哥既然說了,我們也表個態。大哥!我們兄弟三個一起出這個錢,咱們給爹娘蓋個小二樓。
哪怕爹娘和咱們去城裏,這裏終究還是我們的根!以後總要迴來看看,爹娘想家了也能迴來住一段日子。還有永誌在,房子肯定不能糟蹋了。”
兄弟幾個想到了一塊。
蘇老爺子無聲的落淚了。
孩子們都是好孩子啊。
是他們做父母的沒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