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丁寶楨的問題,此次奏對才真正進入正題。頂點小說,


    程宇華接下來沒再要寇誠來解說,而是自己拿起報告看了起來。


    沈建章是怎麽和英國鴉片商勾結上的,現在還不清楚,隻知道自去年丁寶楨病倒之後,沈建章就利用他良好的自身條件,構建了這條從重慶到雲南的運輸通道。


    從1882年下半年開始,這條通道正式啟用,英國人先通過長江水路將鴉片運到重慶,上岸後由沈建章派人接手。雙方在此後的一年時間裏,總共向南寧運去了四萬箱鴉片。


    程宇華知道英國一直在想方設法的向中國傾銷鴉片,特別是南寧,任何漏洞他們都會抓住。南寧的海關被腐蝕,高玉山就是從這裏偷運鴉片的。應該說,南寧對自己內部的監控還是很嚴格的,但就算是這樣,英國人還是有辦法滲透進來。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英國為什麽會舍近求遠,選擇在四川上岸。按照他們的秉性,連遠離海岸的四川都拿下了,那麽與南寧接壤的其他地方肯定也存在秘密通道。


    “寇局長,湖南、貴州、福建這些省份是否也與四川一樣?”


    “殿下,到目前為止,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成熟的通道,不過也發現了英國人的身影。”


    寇誠當初也懷疑其他地方同樣有秘密通道,所以仔細調查過,不過讓他放心的是,英國人確實在這些地方努力過,隻是由於諸多原因的限製,他們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四川這個內陸地區之所以會成為英國的主攻方向,主要是因為這裏的特殊性。雲南是老區,是南寧政權第一個占據的地區,民間基礎很好,社會穩定,所以布置在這裏的軍隊較少,隻有兩個師又兩個武警旅,後來因為廣東戰爭的緣故,調走了一個師,前不久為了山南地區,又將兩個武警旅的兵員抽走了一個,因此現在布防在四川邊境的部隊就更少了,這自然就造成了邊境到處是漏洞,隻要有人發現了這一點,再加上仔細謀劃,想秘密運進來一點東西,就很容易了。


    與貴州接壤的廣西雖然也是老區,軍隊也不多,但是貴州卻沒有便利的水運,境內又多山,陸路運輸同樣困難重重。而且廣西畢竟是南寧首府所在地,各地守備都很嚴密警惕,所以英國人要想將鴉片從貴州運進來,不僅運輸困難,而且風險很大。


    而與廣東接壤的湖南,福建兩地又是另一種情況,因為廣東是新占之地,境內部署有大量軍隊,多達五個師,各處要地都進行了嚴密布防,而且這裏也是安全局和軍情局重點關注的地方,稍有異常,馬上就會被嚴查,安全局就在這裏查處了幾十個與清廷等敵對勢力有勾結的內奸,因此英國人也不敢在這裏興風作浪。


    也就是說,南寧重點關注的地方,英國人都沒有輕易冒進,而是緩步推進,慢慢經營。反而是被視為大後方,認為最安全的雲南,成為了鴉片的主要輸入口。


    報告的後部分還解釋了沈建章與英國人勾結的前因後果。這也是程宇華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


    沈建章能夠在丁寶楨的身邊一呆就是十幾年,而且一直都被重用,肯定是此人很對丁寶楨的胃口,而且很有能力,否則要是一般人的話,以丁寶楨的精明與標準,肯定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而軍情局對沈建章過往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


    1871年的時候,丁寶楨還是山東巡撫,而就在這一年,黃河在山東鄆城侯家林決口,交通阻塞,多數州縣被淹。負責治河的大臣建議第二年動工堵築。丁寶楨力請即時於水涸時動工,並請命親自督修。不到兩個月竣工,費半而功倍。當時輔助丁寶楨完成這一壯舉的,就是沈建章。


    自此以後,沈建章逐步成為丁寶楨的心腹幕僚,輔助丁寶楨建海防,修河道,治貪官,理民事,可以說,丁寶楨之後所有的大動作裏麵,都能看到沈建章的影子。


    不僅如此,丁寶楨調任四川總督後,沈建章還幫助他平定內患,多次單身出入有舉兵動向的少數民族之地,與當地土司頭人談判,與之安撫。四川有如今的安定局麵,沈建章功不可沒。


    這樣一個殫精竭慮,到處奔波的得力幕僚,之所以變成了現在的鴉片頭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有一個胡作非為的獨子沈悅。


    沈悅平時仗著他老爹在四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專門欺詐良民,強搶民女,吸食鴉片。將沈建章的積蓄揮霍一空,最後還欠著英國人所開煙管巨額煙資,被英國人扣為人質,逼迫沈建章幫助他們往雲南運輸鴉片。


    其實這一切都是英國人精心設計的,他們在貴州、湖南、福建等地滲透不利,屢屢碰壁,最後選中了四川作為他們的主要謀取方向。不過四川被丁寶楨經營得鐵桶一般,讓他們根本插不進手。但是他們舍不得四川便利的運輸條件,想來想去,最後他們決定在督府內部尋找合作。


    英國人經過細致考察,選中了沈建章。但是沈建章為人正直,對鴉片本身就深惡痛絕,自然不會答應與英國人合作。英國人一時間找不到沈建章的弱點,連續公關都失敗了,不過一番折騰下來,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無意中得知了沈建章對他的獨生兒子,很是在乎。


    知道了沈建章的軟肋,英國人立即轉變了公關對象,頻頻引誘沈悅吸食鴉片,最終將沈悅誘入彀中,欠下了巨額債務。


    沈建章雖然明於事理,精明強幹,但是也逃脫不了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為了救出自己的獨子,他最後不得不與英國人合作。


    了解了案件的整個脈絡,程宇華也是一陣唏噓,再精明的老爹,也低不過有一個二世祖的兒子。如此一個政務人才,就是因為有一個飯桶一樣的兒子,最終不得不放下自己堅持了一輩子的原則,作出妥協。


    對於沈建章的無奈,程宇華很是同情,後世不知道有多少貪官汙吏,他們的原始出發點,也是為了給自己的獨子提供揮霍的資金,最終演變成了老鼠老虎。也不知道有多少二世祖,憑著父輩的餘蔭和庇佑,胡作非為。


    沈建章的變化過程,也給程宇華提了個醒,其他地方他管不上,但是在自己的轄境內,他可不想看到第二個沈建章。所以他認為是時候關注一下內部官員的子女問題了,否則這些二世祖,還不知道要給南寧製造多少貪官汙吏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寞並收藏中華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