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宗承禮便出宮而去,並將他一手創建的毗沙門會解散。
李世民以為得到了武媚的芳心,武媚的第一個男人是誰,他也不再追問,隻想好好的珍惜他與武媚在一起的日子。讓他遺憾的是,他身體裏的餘毒總是未能全部清除,他無法讓武媚懷上孩子。
他深知,他比武媚大26歲,一定會先於武媚離世。如果不能讓武媚懷上他的孩子,武媚在他離世後,將如何生活,成了他心頭的一大難題。
可他在為他百年之後如何讓武媚過好之時,他對武媚的專寵,將給他與武媚之間帶來很多的事情正在發生著。
徐婕妤和鄭賢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武媚的破綻,哪怕是可以栽贓的破綻。
徐婕妤更為著急的是,影子被武媚藏了起來,她本以為可以趁著武媚隨李世民東征之際尋到影子,卻沒有任何結果。
李世民班師迴朝了,卻又一直在養病,後宮中的嬪妃,除了武媚一人,誰也見不到李世民。
徐婕妤想見到武媚,從中打聽影子的事情,也因武媚一直與李世民在一起,而無從見到。
直到,李世民感覺好了一些,準備與武媚和李治遊幸未央宮(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徐婕妤故作偶遇,在半路上與李世民和武媚相逢:“陛下,臣妾自您迴宮,還不曾相見,甚是想念您與武才人。”
李世民如今得武媚,就更不把徐惠放在心上了。
隻是武媚對徐惠依然視如姐妹,懇求李世民:“陛下,就讓徐婕妤一同隨行吧!臣妾也好久沒與徐婕妤相見了,想說點兒貼心的私房話。”
這樣小小的請求,李世民自是不會拒絕。
徐婕妤很想馬上問有關影子的事情,卻又不好開口就提起此事。
徐婕妤為了方便提起刺客的事情,提前收買了一個姓王的侍衛:“你在清道的衛兵經過時,悄悄地藏在路邊的草從之中,我會讓皇上發現你。你就說因為害怕,才藏在草從中不敢出來的。”
王侍衛害怕:“卑職不敢。如果讓皇上發現了,我才說害怕,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去害怕了。”
徐婕妤冷冷的說:“哦?如果我跟皇上說,你**了我的侍女小環,不知道還有沒有命?”
王侍衛反倒平靜下來:“徐婕妤,我與小環是兩情相悅,而且從未有過什麽越禮之事。我相信,小環那麽好的姑娘,不會埋沒良心,栽贓於我。”
徐婕妤道:“嗬……宮裏的人對我的評價如何?是不是,也是很好的人啊?我實話告訴你,小環服用了我給她的一種毒藥,需要每月在我這裏拿解藥,才可平安。我又不是讓你去送命,隻是讓你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提醒皇上要小心疏忽的刺客。事後,我會向皇上求情,你不會丟了性命的。”
王侍衛很是詫異:“沒想到你如此歹毒。”
徐婕妤溫柔的笑著:“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忠於皇上的。有時,善惡的評定不能太過於狹隘了。再者,我是不會濫殺無辜的。而皇上,也不是那種濫殺無辜之人。給小環下毒,不過是權宜之計。”
王侍衛心中踏實下來,答應了。
當李世民遊幸未央宮,王侍衛戴著佩刀藏在草從中,清道的衛兵果然沒有發現王侍衛。
徐婕妤是提前知道,與王侍衛約定好了地方。
當李世民和武才人、徐婕妤、李治經過的時候,徐婕妤故作驚訝:“啊……陛下,那裏有刺客。”
王侍衛按照約定好的,裝作被嚇得渾身哆嗦:“陛下,卑職是因為清道的衛兵經過,感覺害怕,才會躲在草從中。”
結果,李世民還沒等徐婕妤求情,便小聲的對李治講:“這件事情如果要嚴格追究起來,恐怕要有好幾個衛兵的命都要沒了。你悄悄地將這個侍衛放走,全當什麽都沒發生過。”
不管怎麽樣,徐婕妤也有了一個很正當的理由,提起有關刺客的事情:“陛下,您太仁慈了。想當年,陛下就是因為疏忽,才會讓長相與武才人相似的刺客有了機會。還好沒事,若是真出了什麽事,可是大唐之不幸,天下百姓之不幸啊!對了,那個刺客後來怎麽樣了?她招供了嗎?到底是誰在指使她呢?”
武媚走上前,附於徐婕妤的耳旁:“那刺客被我關在密室裏了,妹妹要是有興趣,姐姐改天帶你去看看她。”
影子按罪當斬,卻因為武媚的求情,李世民特準武媚將其關押於密室,由專人看守著。
從未央宮迴到大明宮,徐婕妤一直拉著武媚問東問西。她知道,她無法通過討好皇上而在紫宸殿多留。她隻能借著與武媚的交好,在紫宸殿多留一會兒。
徐婕妤在夜深離去時,還在對武媚講:“姐姐,我可以常來看你嗎?”
武媚不得不看看李世民,必定她現在就住在李世民的寢宮中。
李世民不想讓武媚難過,隻好點了點頭。
武媚這才迴答:“陛下都點頭了,妹妹若是有閑,可以常來。”
等到徐婕妤走後,李世民摟著武媚的小腰:“媚兒,你明知道徐惠對朕一往情。她可是借著來看你,來跟你爭寵的,你還讓她常來。日後若是朕寵幸了她,你難道就不吃醋嗎?”
武媚溫柔的笑著:“陛下乃一國之君,後宮佳麗何其多。若是陛下寵幸了不是武媚的嬪妃,臣妾就吃醋,那臣妾可以將醋銷售到大唐的每個地方,乃至各藩屬國。”
李世民笑了:“哈哈哈……那時,隻怕是要醋淹大明宮,整個長安城都要鬧醋災了。你曾經不是說喜歡專情的男人嗎?你不希望朕專情於你?”
武媚搖了搖頭:“平常百姓家尚有個三妻四妾,臣妾怎敢要求陛下專情?陛下心中有臣妾,臣妾便已知足。”
她確實不會因為李世民寵愛了誰而吃醋,隻因她對李世民的那份情感,更多的是感動與報恩。
次日,徐婕妤就早早的來到紫宸殿。讓她出乎意料的是,李世民並沒有去上朝,雖身體好了一些,但還是讓太子李治在打理政務。
而且,她不是隻身一人來的,她帶著鄭賢妃一起前來。
李世民有些不高興:“鄭賢妃,朕不曾宣你前來,你此次來可有什麽事?”
徐姨妤道:“陛下,是臣妾邀鄭賢妃一起來的。鄭賢妃與武才人也多日不見了,想來見見武才人。”
武媚感激鄭賢妃曾對她有救命之恩,把一起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陛下,是臣妾讓徐婕妤邀鄭賢妃來的。鄭賢妃對臣妾有救命之恩,與臣妾情同姐妹。近日,臣妾伺候著陛下,迴宮後都沒與姐妹們有著相見。”
李世民笑了:“哈哈哈……看來是朕的過錯,獨霸了你。朕給你們舉行一個宴會,讓你們好好聚一聚吧!再者,媚兒,你也別老守著朕。朕的身邊還有劉公公和王公公伺候著,你不必擔心。閑時,你想去與你的姐妹們聚,你去就是,隻要記得早些迴來便可。”
徐姨妤小聲的在武媚的耳旁說:“帶我們去看看那個與姐姐長得很像的刺客吧!我們都很好奇,她長得有多像姐姐。”
武媚撒嬌一般,爬在李世民的肩膀上,將嘴巴附於李世民的耳旁:“陛下,臣妾這會兒就和姐妹們出去了。”
李世民扭頭:“這麽急不可待?去吧,帶兩個侍衛。”
武媚搖了搖頭:“陛下,別讓臣妾顯得太特別了。再說,臣妾如今也懂武,並不是那麽容易被害的。”
李世民想了想,覺得如今的後宮應該還是安全的,那些想害武媚的人估計是都不存在了。更為重要的是,他知道了李默曾經與武媚在入宮就有情份。換一個侍衛,不讓默跟隨,又會顯得度量太小。讓李默跟隨在武媚的身後,李世民的心中卻又有所不安。
於是,李世民點了點頭:“好吧,你去吧,注意安全,別又掉水裏去了。”
武媚辭別了李世民,帶著徐婕妤和鄭賢妃到了紫宸殿的別院。
這別院,如今是太子李治所居住之處,此時,太子已經去上早朝,別院裏隻有侍女、公公、還有東宮內直郎(掌管太子東宮的符璽、傘扇、幾案、服飾等事)狄知遜(狄仁傑的父親)在檢查太子的衣食。
狄知遜行禮:“參見鄭賢妃、徐婕妤、武才人。”
徐婕妤和鄭賢妃都不明白為什麽來這裏。
狄知遜是知道這個別院裏密室裏的事情,也秘密負責著密室裏所關押著的影子的衣食之事。
這件事極為隱密,狄知遜守口如瓶,對家人也不曾提起過此事。
狄知遜的父親狄孝緒在朝為尚書左丞,他能就職東宮,也是因其父親在朝的高官,後經科舉走上仕途。其人可說是一表人才,還有一個極為聰明的兒子狄仁傑。
武媚曾聽聞過狄仁傑的趣事。
狄仁傑在七八歲時,家中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隻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縣吏責問狄仁傑時,狄仁傑答:“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聖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李世民曾在跟武媚講起尚書左丞狄孝緒時,提起過其孫子狄仁傑的這段趣事,讓武媚記憶很深。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李世民以為得到了武媚的芳心,武媚的第一個男人是誰,他也不再追問,隻想好好的珍惜他與武媚在一起的日子。讓他遺憾的是,他身體裏的餘毒總是未能全部清除,他無法讓武媚懷上孩子。
他深知,他比武媚大26歲,一定會先於武媚離世。如果不能讓武媚懷上他的孩子,武媚在他離世後,將如何生活,成了他心頭的一大難題。
可他在為他百年之後如何讓武媚過好之時,他對武媚的專寵,將給他與武媚之間帶來很多的事情正在發生著。
徐婕妤和鄭賢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武媚的破綻,哪怕是可以栽贓的破綻。
徐婕妤更為著急的是,影子被武媚藏了起來,她本以為可以趁著武媚隨李世民東征之際尋到影子,卻沒有任何結果。
李世民班師迴朝了,卻又一直在養病,後宮中的嬪妃,除了武媚一人,誰也見不到李世民。
徐婕妤想見到武媚,從中打聽影子的事情,也因武媚一直與李世民在一起,而無從見到。
直到,李世民感覺好了一些,準備與武媚和李治遊幸未央宮(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徐婕妤故作偶遇,在半路上與李世民和武媚相逢:“陛下,臣妾自您迴宮,還不曾相見,甚是想念您與武才人。”
李世民如今得武媚,就更不把徐惠放在心上了。
隻是武媚對徐惠依然視如姐妹,懇求李世民:“陛下,就讓徐婕妤一同隨行吧!臣妾也好久沒與徐婕妤相見了,想說點兒貼心的私房話。”
這樣小小的請求,李世民自是不會拒絕。
徐婕妤很想馬上問有關影子的事情,卻又不好開口就提起此事。
徐婕妤為了方便提起刺客的事情,提前收買了一個姓王的侍衛:“你在清道的衛兵經過時,悄悄地藏在路邊的草從之中,我會讓皇上發現你。你就說因為害怕,才藏在草從中不敢出來的。”
王侍衛害怕:“卑職不敢。如果讓皇上發現了,我才說害怕,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去害怕了。”
徐婕妤冷冷的說:“哦?如果我跟皇上說,你**了我的侍女小環,不知道還有沒有命?”
王侍衛反倒平靜下來:“徐婕妤,我與小環是兩情相悅,而且從未有過什麽越禮之事。我相信,小環那麽好的姑娘,不會埋沒良心,栽贓於我。”
徐婕妤道:“嗬……宮裏的人對我的評價如何?是不是,也是很好的人啊?我實話告訴你,小環服用了我給她的一種毒藥,需要每月在我這裏拿解藥,才可平安。我又不是讓你去送命,隻是讓你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提醒皇上要小心疏忽的刺客。事後,我會向皇上求情,你不會丟了性命的。”
王侍衛很是詫異:“沒想到你如此歹毒。”
徐婕妤溫柔的笑著:“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忠於皇上的。有時,善惡的評定不能太過於狹隘了。再者,我是不會濫殺無辜的。而皇上,也不是那種濫殺無辜之人。給小環下毒,不過是權宜之計。”
王侍衛心中踏實下來,答應了。
當李世民遊幸未央宮,王侍衛戴著佩刀藏在草從中,清道的衛兵果然沒有發現王侍衛。
徐婕妤是提前知道,與王侍衛約定好了地方。
當李世民和武才人、徐婕妤、李治經過的時候,徐婕妤故作驚訝:“啊……陛下,那裏有刺客。”
王侍衛按照約定好的,裝作被嚇得渾身哆嗦:“陛下,卑職是因為清道的衛兵經過,感覺害怕,才會躲在草從中。”
結果,李世民還沒等徐婕妤求情,便小聲的對李治講:“這件事情如果要嚴格追究起來,恐怕要有好幾個衛兵的命都要沒了。你悄悄地將這個侍衛放走,全當什麽都沒發生過。”
不管怎麽樣,徐婕妤也有了一個很正當的理由,提起有關刺客的事情:“陛下,您太仁慈了。想當年,陛下就是因為疏忽,才會讓長相與武才人相似的刺客有了機會。還好沒事,若是真出了什麽事,可是大唐之不幸,天下百姓之不幸啊!對了,那個刺客後來怎麽樣了?她招供了嗎?到底是誰在指使她呢?”
武媚走上前,附於徐婕妤的耳旁:“那刺客被我關在密室裏了,妹妹要是有興趣,姐姐改天帶你去看看她。”
影子按罪當斬,卻因為武媚的求情,李世民特準武媚將其關押於密室,由專人看守著。
從未央宮迴到大明宮,徐婕妤一直拉著武媚問東問西。她知道,她無法通過討好皇上而在紫宸殿多留。她隻能借著與武媚的交好,在紫宸殿多留一會兒。
徐婕妤在夜深離去時,還在對武媚講:“姐姐,我可以常來看你嗎?”
武媚不得不看看李世民,必定她現在就住在李世民的寢宮中。
李世民不想讓武媚難過,隻好點了點頭。
武媚這才迴答:“陛下都點頭了,妹妹若是有閑,可以常來。”
等到徐婕妤走後,李世民摟著武媚的小腰:“媚兒,你明知道徐惠對朕一往情。她可是借著來看你,來跟你爭寵的,你還讓她常來。日後若是朕寵幸了她,你難道就不吃醋嗎?”
武媚溫柔的笑著:“陛下乃一國之君,後宮佳麗何其多。若是陛下寵幸了不是武媚的嬪妃,臣妾就吃醋,那臣妾可以將醋銷售到大唐的每個地方,乃至各藩屬國。”
李世民笑了:“哈哈哈……那時,隻怕是要醋淹大明宮,整個長安城都要鬧醋災了。你曾經不是說喜歡專情的男人嗎?你不希望朕專情於你?”
武媚搖了搖頭:“平常百姓家尚有個三妻四妾,臣妾怎敢要求陛下專情?陛下心中有臣妾,臣妾便已知足。”
她確實不會因為李世民寵愛了誰而吃醋,隻因她對李世民的那份情感,更多的是感動與報恩。
次日,徐婕妤就早早的來到紫宸殿。讓她出乎意料的是,李世民並沒有去上朝,雖身體好了一些,但還是讓太子李治在打理政務。
而且,她不是隻身一人來的,她帶著鄭賢妃一起前來。
李世民有些不高興:“鄭賢妃,朕不曾宣你前來,你此次來可有什麽事?”
徐姨妤道:“陛下,是臣妾邀鄭賢妃一起來的。鄭賢妃與武才人也多日不見了,想來見見武才人。”
武媚感激鄭賢妃曾對她有救命之恩,把一起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陛下,是臣妾讓徐婕妤邀鄭賢妃來的。鄭賢妃對臣妾有救命之恩,與臣妾情同姐妹。近日,臣妾伺候著陛下,迴宮後都沒與姐妹們有著相見。”
李世民笑了:“哈哈哈……看來是朕的過錯,獨霸了你。朕給你們舉行一個宴會,讓你們好好聚一聚吧!再者,媚兒,你也別老守著朕。朕的身邊還有劉公公和王公公伺候著,你不必擔心。閑時,你想去與你的姐妹們聚,你去就是,隻要記得早些迴來便可。”
徐姨妤小聲的在武媚的耳旁說:“帶我們去看看那個與姐姐長得很像的刺客吧!我們都很好奇,她長得有多像姐姐。”
武媚撒嬌一般,爬在李世民的肩膀上,將嘴巴附於李世民的耳旁:“陛下,臣妾這會兒就和姐妹們出去了。”
李世民扭頭:“這麽急不可待?去吧,帶兩個侍衛。”
武媚搖了搖頭:“陛下,別讓臣妾顯得太特別了。再說,臣妾如今也懂武,並不是那麽容易被害的。”
李世民想了想,覺得如今的後宮應該還是安全的,那些想害武媚的人估計是都不存在了。更為重要的是,他知道了李默曾經與武媚在入宮就有情份。換一個侍衛,不讓默跟隨,又會顯得度量太小。讓李默跟隨在武媚的身後,李世民的心中卻又有所不安。
於是,李世民點了點頭:“好吧,你去吧,注意安全,別又掉水裏去了。”
武媚辭別了李世民,帶著徐婕妤和鄭賢妃到了紫宸殿的別院。
這別院,如今是太子李治所居住之處,此時,太子已經去上早朝,別院裏隻有侍女、公公、還有東宮內直郎(掌管太子東宮的符璽、傘扇、幾案、服飾等事)狄知遜(狄仁傑的父親)在檢查太子的衣食。
狄知遜行禮:“參見鄭賢妃、徐婕妤、武才人。”
徐婕妤和鄭賢妃都不明白為什麽來這裏。
狄知遜是知道這個別院裏密室裏的事情,也秘密負責著密室裏所關押著的影子的衣食之事。
這件事極為隱密,狄知遜守口如瓶,對家人也不曾提起過此事。
狄知遜的父親狄孝緒在朝為尚書左丞,他能就職東宮,也是因其父親在朝的高官,後經科舉走上仕途。其人可說是一表人才,還有一個極為聰明的兒子狄仁傑。
武媚曾聽聞過狄仁傑的趣事。
狄仁傑在七八歲時,家中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隻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縣吏責問狄仁傑時,狄仁傑答:“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聖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李世民曾在跟武媚講起尚書左丞狄孝緒時,提起過其孫子狄仁傑的這段趣事,讓武媚記憶很深。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