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小和尚離去之後良久,蕭勉這才迴過神來。
陡然打個機靈,蕭勉取出一個封靈盒。
狠狠地吞了一口口水,蕭勉這才打開封靈盒。
封靈盒中,四平八穩地躺著一具渾身赤金之色的金身。
這尊金身,便是蕭勉數十年前,從阿賴耶藏中借——或者偷說出來的金身!
蕭勉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仔細想想:當初在時空亂流中遭遇那魔王波旬時,小和尚以靈體降臨,命蕭勉取出這具金身,靈肉合一,這才勉強抵擋住了魔王波旬的進攻。
此後蕭勉發動三清法劍,雖然驚走了魔王波旬,但蕭勉自己也陷入昏睡,莫名其妙。
此事一晃就是十幾年,蕭勉總以為就這麽過去了……
沒想到今時今日,小和尚舊事重提!
更讓蕭勉想不到的,是此前小和尚臨走前的一句話。
那具金身,乃是佛門一位大德高僧的金身舍利。
這位大德高僧,不是別人,正是小和尚本人!
蕭勉,竟然當著小和尚的麵,偷走了他的前世金身……
想到這裏,便是蕭勉這等城牆臉皮,也不由陣陣發燙。
有聽說過掘人祖墳的,沒聽說過偷人屍骨的!
看小和尚的架勢,可沒有秋後算賬的意思。
看了看那具金身,又看了看手中的《三世因果經》。
小和尚將《三世因果經》送給自己,又特意提到了數十年前那具金身,莫非,這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
蕭勉福如心至,隨手翻閱起《三世因果經》。
再說這《三世因果經》,雖然聲名不顯,卻是來頭頗大。
因果,可說是佛家的核心要素。
佛家所說的一切理論,都可以用因果來解釋。
漸漸地,蕭勉越看越是入神。
不由自主的,盤膝而坐,似悟道似入定……
偌大的靜室,蕭勉盤膝而坐,手上捧著一本經書。
蕭勉身邊,封靈盒中,金身璀璨。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具金身,竟然有了動作。
緩緩地站起身來,那具金身,如蕭勉般盤膝而坐。
又過了片刻,金身似乎不甘寂寞,不斷變換著動作。
也虧得沒有其他人看到這等場景,不然非叫有鬼。
就這樣,蕭勉和金身,進入了一種異常玄妙的境界。
對於此時的蕭勉而言,時間,已經沒有概念。
也不知過了多久,蕭勉隻感到天地一陣震動,蘇醒過來。
睜開眼睛,小和尚已經出現在他麵前……
那陣震動,正是小和尚通過兩人間的佛性共鳴所發。
至於那具金身,則再度平躺在封靈盒中,四平八穩。
“阿彌陀佛!”朝著蕭勉雙手合十,喧一個佛號,小和尚一本正經的言道:“蕭施主!如今你算是半個佛門中人!”
“……,聖僧過譽了!”
蕭勉雖很不情願,卻又無從反駁。
曾幾何時,因為受鬼頭的熏陶,蕭勉對佛門和佛修心生偏見,便是對拓跋嵐的選擇,也頗不以為然。
想不到有朝一日,他蕭勉,竟然也成了佛門中人。
雖然是半個,但畢竟和佛門脫不開關係了……
卻原來,在參悟了《三世因果經》的同時,蕭勉從身邊那具金身上,察覺到了前世的迦葉聖僧留下的因果。
有這份因果存在,蕭勉便無法使用這具金身。
要想斬斷因果,還需《三世因果經》!
小和尚既然將《三世因果經》傳給了蕭勉,又特意點破了那具金身,自然是不介意蕭勉斬斷因果的。
甚至可以說:小和尚是希望蕭勉那麽做的!
好奇之下,蕭勉還真就那麽做了……
如此一來,金身和小和尚再無瓜葛,卻成了蕭勉的因果。
再說那具金身,本就是一宗天材地寶。
佛門,素來是有金身舍利的說法。
一些大德高僧,坐化之後,法身不滅,成就舍利。
金身舍利,本身至剛至堅,乃是世間一等一的神物。
再說這具金身的前世,迦葉聖僧精於煉體,也因此,這具金身本身,就擁有著得天獨厚的煉體底蘊。
通過《三世因果經》,金身的因果,轉移到了蕭勉身上。
如此一來,這具金身便相當於是蕭勉的前世金身。
經過這段
時間的祭煉,金身和蕭勉,已經渾然一體。
蕭勉,竟是將這具金身,煉製成了自己的一個化身……
蕭勉心念一動,躺在封靈盒中的金身,陡然站起身來,朝著小和尚雙手合十,行一佛禮。
小和尚見之,迴一佛禮。
表麵若無其事,內心深處,小和尚卻也暗自心驚。
就算有《三世因果經》相助,蕭勉這麽快就能將金身如臂使指,還是出乎小和尚的意料。
須知但凡是威能越大的東西,往往越難控製。
自己的前世金身有多大威能,小和尚自然是心知肚明。
如今看來,自己到底是小覷了這位蕭施主……
隻不知他到底是何等根腳,竟有如此底蘊?
本來小和尚懷疑,蕭勉是萬年前靈界某位大佬的轉世之體,如今看來,靈界大佬的轉世之體,斷然沒有如此恐怖。
須知萬年之前,迦葉之名,就已經傳遍靈界。
拈花迦葉,那可也是靈界一方強者!
莫非,這小子,竟是金仙真魔的底蘊?
罷了!罷了!
這方天地,浩劫將至,隻要他能帶來希望,管他作甚?
再度看著蕭勉,小和尚已經收起了諸般雜念。
“北方戰線,就在眼前,小僧是來叫你出關的!”
“……,多謝!”
這一聲謝,蕭勉倒是情真意切。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將自己的前世金身,交給別人的。
何況小和尚本就是佛門聖僧,既通佛法,又精煉體,加之那具金身本就是他前世所有,不用祭煉,便可使用。
將這麽一具金身拱手讓人,等於是讓出了一個幫手。
這一份情,蕭勉不得不受著……
此後,蕭勉隨同小和尚離開靜室,來到琉璃號船頭。
琉璃號居中,冥司號居左,雷震號居右。
三艘地級寶船,就這麽齊頭並進,花費了近月之功,一路從東海之東,飛馳到了東海之北。
沿途,風平浪靜。
放眼望去,北方天際,一片黑雲。
站在琉璃號的船頭,蕭勉將窺靈法眼運轉到極致。
濃重的魔氣,猶如實質,緊扣在東海北方,從空中到海麵乃至是海水之下,都被深重的魔氣不斷侵蝕著。
說這是第二個北魏州魔域,也未嚐不可……
便在此時,前方天際,衝過來一道遁光。
遁光視琉璃號的防禦網如無物,直接落在琉璃號船頭。
善財童尊,親自來迎。
不過片刻,鬼聖徐丸和雷神,聯袂登上琉璃號。
就在琉璃號船頭,一行主事者,臨陣商議。
蕭勉跟在小和尚身邊,不聲不響。
從當日善財童尊向西蜀軍團求援算起,時間又過去了近月,北方戰線,局勢更加糜爛。
一方麵,在魔氣肆虐下,魔獸的數量和質量水漲船高。
另一方麵,北魏軍團能夠出戰的戰力,卻是越來越少。
作為援軍的祥福商會,隻能看著幹著急……
在魔氣外圍,尋常金丹修士,還能堅持片刻。
但在魔氣更深重處,卻隻有元嬰老祖,才能自保。
一旦對上七階魔獸,便是元嬰老祖,也隻能避而不戰。
善財童尊,倒是可以自由出入魔域。
但善財童尊畢竟隻有一人,就算他是天尊境強者,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就鏟除無邊無際的浩淼魔氣。
更何況北魏軍團的領軍人物——天魔宮宮主魔帝魏長天,本身就是天尊境強者,並不輸給善財童尊分毫。
在麵對魔氣方麵,魔帝魏長天,更是當世至強者。
對著那衝天魔氣,連魔帝都望而興歎,何況善財童尊?
在這種大規模的團體作戰中,天尊境強者,強則強矣,但畢竟不是單打獨鬥,發揮出來的作用,微乎其微。
作為單兵突擊尚可,想要橫掃千軍不能。
也因此,這些天來,善財童尊隻能眼巴巴地等著援兵。
眼見援軍已至,善財童尊表現得比魔帝還要熱切……
再說祥福商會此番遠征東海,準備充分,不光外借了南越州兩艘地級寶船,他們自己,也帶出來兩艘地級寶船。
風福號和雷福號,正停在遠方魔氣邊界。
兩艘寶船對麵,則是魔帝魏長天的座駕——禦魔號!
禦魔號,地級寶船,
通體漆黑,猶如飛天魔宮。
在善財童尊的帶領下,小和尚一行人,來到了禦魔號上,找魔帝商討戰略大事。
雖然沒有人叫蕭勉,蕭勉卻自來熟的跟在小和尚身邊,登上了禦魔號——這不是也沒人阻止他嗎?
魔帝為人,雖然孤傲,卻也知情識趣。
此番北方戰線式微,魔帝在雲海劍尊那裏碰壁之後,就再也沒有重提求援一事。
善財童尊雖有些越俎代庖,卻全了魔帝的麵子。
如今眾人齊至,魔帝早有準備。
戰事吃緊,自然不可能如龍宮盛宴一般大操大辦。
雙方賓主落座,靈宴為輔,戰事為主。
然則魔帝不開口則矣,一開口,就語不驚人死不休。
以魔帝的觀點,北方戰事,兇多吉少……
“諸位可知:我北魏州,是何以變成了如今模樣?”毫無征兆的,魔帝淡然言道:“遙想萬年之前,北魏州也是一方沃土,曾幾何時,變成了如今那般魔氣肆虐的窮山惡水?”
言辭間,魔帝環視了眾人一圈。
深邃而戲謔的目光在掠過蕭勉時,微微一頓。
不等有人開口,魔帝已經自說自話,自言自語……
正如魔帝所言,萬年之前,北魏州,也曾是一方沃土。
卻在封禁之後不久,北魏州,突然出現了一個神秘泉眼。
這個泉眼中,流淌出來的不是靈泉,而是魔氣!
這方泉眼,被後世北魏州魔修稱之為——泉眼!
正是這一方泉眼,造就了後世的北魏州!
起初,誰也沒有在意那一方小小的泉眼,以至於沒有發現,那些散逸的魔氣,也在反哺著泉眼。
到了最後,泉眼越來越大,冒出的魔氣越來越多。
等魔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再想補救,為時已晚。
大半個北魏州地界,淪為了一片魔域!
無奈之下,居住在北魏州的修士,不得不移居到其他地方,反倒是越來越多的魔修,聚集在了北魏州。
漸漸地,北魏州又被稱之為——魔州!
“家師——黑魔神,於巔峰時刻,曾親自深入泉眼,想要一探究竟。結果……”
“結果如何?”
“……,他再也沒有迴來!”搖了搖頭,魔帝幽然一歎:“隻是傳迴來一句話:他找到魔界的入口了!”
“什麽?”
“魔界!?”
“這不可能!”
一時間,眾皆嘩然。
魔界,那可是和仙界並存的高維度空間。
這方修行界,自封禁之戰以後,連靈界都到達不了,如何到達更高一層的仙界或是魔界?
可是說這話的,卻是魔帝魏長天!
魔帝說這話時,更是一本正經,絕無戲言。
莫非,是他那位師父,神誌不清,語無倫次?
眾人才這麽想著,蕭勉,踏上一步。
“魔帝前輩!您說了這麽多,是想說東海北部,之所以魔氣縱橫,是因為這其中也出現了一眼泉眼?”
“不錯!”
點了點頭,魔帝似笑非笑地看著蕭勉。
當年他初見此子,還是數十年前,通過阿難聖僧的靈幕。
當時的蕭勉,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金丹小修。
想不到數十年不見,他就成長到這等地步。
雖然依舊是金丹小修,卻已經足以影響天下大勢。
難怪印兒時不時得,便會向自己提及這小子……
可惜!
此等良才美玉,雖有魔根,卻不入我魔門!
泉眼!
其他人聞聽此言,盡皆臉色大變。
如魔帝所言,北魏州之所以從一片沃土,變成了如今的魔州,便是拜那一眼泉眼所賜。
若前方海域中,真的存在一方泉眼,整個東海北部,豈非也會化成一片魔海?
屆時,東海修行界,會把這筆賬記在中土修行界頭上。
就算滅了東海三神殿,恐怕也會得不償失……
再說從南天戰線和東極戰線的經驗來看,若是不能平息此番魔海之劫,東海三神殿的計劃,便完成了。
雖然眾人都不知道東海三神殿到底在謀劃什麽,但以他們此前表現出來的天怒人怨,不管是什麽,都是浩劫。
便在眾人一籌莫展間,一道身形,衝入了大堂。
陡然打個機靈,蕭勉取出一個封靈盒。
狠狠地吞了一口口水,蕭勉這才打開封靈盒。
封靈盒中,四平八穩地躺著一具渾身赤金之色的金身。
這尊金身,便是蕭勉數十年前,從阿賴耶藏中借——或者偷說出來的金身!
蕭勉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仔細想想:當初在時空亂流中遭遇那魔王波旬時,小和尚以靈體降臨,命蕭勉取出這具金身,靈肉合一,這才勉強抵擋住了魔王波旬的進攻。
此後蕭勉發動三清法劍,雖然驚走了魔王波旬,但蕭勉自己也陷入昏睡,莫名其妙。
此事一晃就是十幾年,蕭勉總以為就這麽過去了……
沒想到今時今日,小和尚舊事重提!
更讓蕭勉想不到的,是此前小和尚臨走前的一句話。
那具金身,乃是佛門一位大德高僧的金身舍利。
這位大德高僧,不是別人,正是小和尚本人!
蕭勉,竟然當著小和尚的麵,偷走了他的前世金身……
想到這裏,便是蕭勉這等城牆臉皮,也不由陣陣發燙。
有聽說過掘人祖墳的,沒聽說過偷人屍骨的!
看小和尚的架勢,可沒有秋後算賬的意思。
看了看那具金身,又看了看手中的《三世因果經》。
小和尚將《三世因果經》送給自己,又特意提到了數十年前那具金身,莫非,這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
蕭勉福如心至,隨手翻閱起《三世因果經》。
再說這《三世因果經》,雖然聲名不顯,卻是來頭頗大。
因果,可說是佛家的核心要素。
佛家所說的一切理論,都可以用因果來解釋。
漸漸地,蕭勉越看越是入神。
不由自主的,盤膝而坐,似悟道似入定……
偌大的靜室,蕭勉盤膝而坐,手上捧著一本經書。
蕭勉身邊,封靈盒中,金身璀璨。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具金身,竟然有了動作。
緩緩地站起身來,那具金身,如蕭勉般盤膝而坐。
又過了片刻,金身似乎不甘寂寞,不斷變換著動作。
也虧得沒有其他人看到這等場景,不然非叫有鬼。
就這樣,蕭勉和金身,進入了一種異常玄妙的境界。
對於此時的蕭勉而言,時間,已經沒有概念。
也不知過了多久,蕭勉隻感到天地一陣震動,蘇醒過來。
睜開眼睛,小和尚已經出現在他麵前……
那陣震動,正是小和尚通過兩人間的佛性共鳴所發。
至於那具金身,則再度平躺在封靈盒中,四平八穩。
“阿彌陀佛!”朝著蕭勉雙手合十,喧一個佛號,小和尚一本正經的言道:“蕭施主!如今你算是半個佛門中人!”
“……,聖僧過譽了!”
蕭勉雖很不情願,卻又無從反駁。
曾幾何時,因為受鬼頭的熏陶,蕭勉對佛門和佛修心生偏見,便是對拓跋嵐的選擇,也頗不以為然。
想不到有朝一日,他蕭勉,竟然也成了佛門中人。
雖然是半個,但畢竟和佛門脫不開關係了……
卻原來,在參悟了《三世因果經》的同時,蕭勉從身邊那具金身上,察覺到了前世的迦葉聖僧留下的因果。
有這份因果存在,蕭勉便無法使用這具金身。
要想斬斷因果,還需《三世因果經》!
小和尚既然將《三世因果經》傳給了蕭勉,又特意點破了那具金身,自然是不介意蕭勉斬斷因果的。
甚至可以說:小和尚是希望蕭勉那麽做的!
好奇之下,蕭勉還真就那麽做了……
如此一來,金身和小和尚再無瓜葛,卻成了蕭勉的因果。
再說那具金身,本就是一宗天材地寶。
佛門,素來是有金身舍利的說法。
一些大德高僧,坐化之後,法身不滅,成就舍利。
金身舍利,本身至剛至堅,乃是世間一等一的神物。
再說這具金身的前世,迦葉聖僧精於煉體,也因此,這具金身本身,就擁有著得天獨厚的煉體底蘊。
通過《三世因果經》,金身的因果,轉移到了蕭勉身上。
如此一來,這具金身便相當於是蕭勉的前世金身。
經過這段
時間的祭煉,金身和蕭勉,已經渾然一體。
蕭勉,竟是將這具金身,煉製成了自己的一個化身……
蕭勉心念一動,躺在封靈盒中的金身,陡然站起身來,朝著小和尚雙手合十,行一佛禮。
小和尚見之,迴一佛禮。
表麵若無其事,內心深處,小和尚卻也暗自心驚。
就算有《三世因果經》相助,蕭勉這麽快就能將金身如臂使指,還是出乎小和尚的意料。
須知但凡是威能越大的東西,往往越難控製。
自己的前世金身有多大威能,小和尚自然是心知肚明。
如今看來,自己到底是小覷了這位蕭施主……
隻不知他到底是何等根腳,竟有如此底蘊?
本來小和尚懷疑,蕭勉是萬年前靈界某位大佬的轉世之體,如今看來,靈界大佬的轉世之體,斷然沒有如此恐怖。
須知萬年之前,迦葉之名,就已經傳遍靈界。
拈花迦葉,那可也是靈界一方強者!
莫非,這小子,竟是金仙真魔的底蘊?
罷了!罷了!
這方天地,浩劫將至,隻要他能帶來希望,管他作甚?
再度看著蕭勉,小和尚已經收起了諸般雜念。
“北方戰線,就在眼前,小僧是來叫你出關的!”
“……,多謝!”
這一聲謝,蕭勉倒是情真意切。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將自己的前世金身,交給別人的。
何況小和尚本就是佛門聖僧,既通佛法,又精煉體,加之那具金身本就是他前世所有,不用祭煉,便可使用。
將這麽一具金身拱手讓人,等於是讓出了一個幫手。
這一份情,蕭勉不得不受著……
此後,蕭勉隨同小和尚離開靜室,來到琉璃號船頭。
琉璃號居中,冥司號居左,雷震號居右。
三艘地級寶船,就這麽齊頭並進,花費了近月之功,一路從東海之東,飛馳到了東海之北。
沿途,風平浪靜。
放眼望去,北方天際,一片黑雲。
站在琉璃號的船頭,蕭勉將窺靈法眼運轉到極致。
濃重的魔氣,猶如實質,緊扣在東海北方,從空中到海麵乃至是海水之下,都被深重的魔氣不斷侵蝕著。
說這是第二個北魏州魔域,也未嚐不可……
便在此時,前方天際,衝過來一道遁光。
遁光視琉璃號的防禦網如無物,直接落在琉璃號船頭。
善財童尊,親自來迎。
不過片刻,鬼聖徐丸和雷神,聯袂登上琉璃號。
就在琉璃號船頭,一行主事者,臨陣商議。
蕭勉跟在小和尚身邊,不聲不響。
從當日善財童尊向西蜀軍團求援算起,時間又過去了近月,北方戰線,局勢更加糜爛。
一方麵,在魔氣肆虐下,魔獸的數量和質量水漲船高。
另一方麵,北魏軍團能夠出戰的戰力,卻是越來越少。
作為援軍的祥福商會,隻能看著幹著急……
在魔氣外圍,尋常金丹修士,還能堅持片刻。
但在魔氣更深重處,卻隻有元嬰老祖,才能自保。
一旦對上七階魔獸,便是元嬰老祖,也隻能避而不戰。
善財童尊,倒是可以自由出入魔域。
但善財童尊畢竟隻有一人,就算他是天尊境強者,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就鏟除無邊無際的浩淼魔氣。
更何況北魏軍團的領軍人物——天魔宮宮主魔帝魏長天,本身就是天尊境強者,並不輸給善財童尊分毫。
在麵對魔氣方麵,魔帝魏長天,更是當世至強者。
對著那衝天魔氣,連魔帝都望而興歎,何況善財童尊?
在這種大規模的團體作戰中,天尊境強者,強則強矣,但畢竟不是單打獨鬥,發揮出來的作用,微乎其微。
作為單兵突擊尚可,想要橫掃千軍不能。
也因此,這些天來,善財童尊隻能眼巴巴地等著援兵。
眼見援軍已至,善財童尊表現得比魔帝還要熱切……
再說祥福商會此番遠征東海,準備充分,不光外借了南越州兩艘地級寶船,他們自己,也帶出來兩艘地級寶船。
風福號和雷福號,正停在遠方魔氣邊界。
兩艘寶船對麵,則是魔帝魏長天的座駕——禦魔號!
禦魔號,地級寶船,
通體漆黑,猶如飛天魔宮。
在善財童尊的帶領下,小和尚一行人,來到了禦魔號上,找魔帝商討戰略大事。
雖然沒有人叫蕭勉,蕭勉卻自來熟的跟在小和尚身邊,登上了禦魔號——這不是也沒人阻止他嗎?
魔帝為人,雖然孤傲,卻也知情識趣。
此番北方戰線式微,魔帝在雲海劍尊那裏碰壁之後,就再也沒有重提求援一事。
善財童尊雖有些越俎代庖,卻全了魔帝的麵子。
如今眾人齊至,魔帝早有準備。
戰事吃緊,自然不可能如龍宮盛宴一般大操大辦。
雙方賓主落座,靈宴為輔,戰事為主。
然則魔帝不開口則矣,一開口,就語不驚人死不休。
以魔帝的觀點,北方戰事,兇多吉少……
“諸位可知:我北魏州,是何以變成了如今模樣?”毫無征兆的,魔帝淡然言道:“遙想萬年之前,北魏州也是一方沃土,曾幾何時,變成了如今那般魔氣肆虐的窮山惡水?”
言辭間,魔帝環視了眾人一圈。
深邃而戲謔的目光在掠過蕭勉時,微微一頓。
不等有人開口,魔帝已經自說自話,自言自語……
正如魔帝所言,萬年之前,北魏州,也曾是一方沃土。
卻在封禁之後不久,北魏州,突然出現了一個神秘泉眼。
這個泉眼中,流淌出來的不是靈泉,而是魔氣!
這方泉眼,被後世北魏州魔修稱之為——泉眼!
正是這一方泉眼,造就了後世的北魏州!
起初,誰也沒有在意那一方小小的泉眼,以至於沒有發現,那些散逸的魔氣,也在反哺著泉眼。
到了最後,泉眼越來越大,冒出的魔氣越來越多。
等魔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再想補救,為時已晚。
大半個北魏州地界,淪為了一片魔域!
無奈之下,居住在北魏州的修士,不得不移居到其他地方,反倒是越來越多的魔修,聚集在了北魏州。
漸漸地,北魏州又被稱之為——魔州!
“家師——黑魔神,於巔峰時刻,曾親自深入泉眼,想要一探究竟。結果……”
“結果如何?”
“……,他再也沒有迴來!”搖了搖頭,魔帝幽然一歎:“隻是傳迴來一句話:他找到魔界的入口了!”
“什麽?”
“魔界!?”
“這不可能!”
一時間,眾皆嘩然。
魔界,那可是和仙界並存的高維度空間。
這方修行界,自封禁之戰以後,連靈界都到達不了,如何到達更高一層的仙界或是魔界?
可是說這話的,卻是魔帝魏長天!
魔帝說這話時,更是一本正經,絕無戲言。
莫非,是他那位師父,神誌不清,語無倫次?
眾人才這麽想著,蕭勉,踏上一步。
“魔帝前輩!您說了這麽多,是想說東海北部,之所以魔氣縱橫,是因為這其中也出現了一眼泉眼?”
“不錯!”
點了點頭,魔帝似笑非笑地看著蕭勉。
當年他初見此子,還是數十年前,通過阿難聖僧的靈幕。
當時的蕭勉,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金丹小修。
想不到數十年不見,他就成長到這等地步。
雖然依舊是金丹小修,卻已經足以影響天下大勢。
難怪印兒時不時得,便會向自己提及這小子……
可惜!
此等良才美玉,雖有魔根,卻不入我魔門!
泉眼!
其他人聞聽此言,盡皆臉色大變。
如魔帝所言,北魏州之所以從一片沃土,變成了如今的魔州,便是拜那一眼泉眼所賜。
若前方海域中,真的存在一方泉眼,整個東海北部,豈非也會化成一片魔海?
屆時,東海修行界,會把這筆賬記在中土修行界頭上。
就算滅了東海三神殿,恐怕也會得不償失……
再說從南天戰線和東極戰線的經驗來看,若是不能平息此番魔海之劫,東海三神殿的計劃,便完成了。
雖然眾人都不知道東海三神殿到底在謀劃什麽,但以他們此前表現出來的天怒人怨,不管是什麽,都是浩劫。
便在眾人一籌莫展間,一道身形,衝入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