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剛踏出議事大帳,立刻命令軍士,將此地的一切情況迅速稟報給劉備父子。


    與此同時,他也陷入了糾結,他應該留在此地等待新的指令,還是繼續前往天水?


    他迴想起了劉禪之前的命令,讓他去天水會見馬騰,促成兩方的結盟。


    如今,他已經成功見到了馬騰,結盟的事宜也順利達成,那麽他是否還需要繼續前往天水呢?


    思索再三,龐統最終決定繼續前往天水。


    他似乎感覺到,劉禪對於馬超的重視程度,明顯超過了馬騰。


    於是,龐統辭別馬騰,持馬騰手書,在西涼騎兵的引領下,往天水方向而行。


    數日後,劉備收到了龐統的信件。


    信中,龐統詳細敘述了與馬騰的結盟事宜,並提到了馬騰已奉旨前往許昌。


    龐統表示,他已盡力勸說馬騰,但馬騰仍堅持要前往許昌,伺機滅曹。


    劉備收到信後,心中大喜,他迅速迴信給龐統,授權他便宜行事,但特地叮囑他切勿踏入許昌城。


    諸葛亮深知龐統的性格和為人,再加上兩人地位相當,因此在迴信中隻簡單的寒暄問候,並未多言其他,以免引起龐統的誤會。


    與此同時,劉禪也收到了龐統的密信。


    信中的內容,與給予劉備的那封信頗為相似,隻是在信的末尾,龐統透露了自己即將前往天水的計劃。


    劉禪的迴信中,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曹操的險惡用心和馬騰所處的危局,斷言馬騰時日無多。


    在信的末尾,劉禪懇切地囑咐龐統,一旦抵達天水,務必原路返迴,切勿進入益州。


    不久之後,劉備召集眾將前往議事大廳。


    劉禪安靜地坐在他專屬的位置上,雖然年紀尚幼,但眼神中透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深邃。


    劉備緩緩開口,詳細地將結盟之事告知了諸將,同時也揭示了馬騰即將麵臨的生死危機。


    “諸位,我們該如何應對?”劉備的話語落下,議事大廳內一片寂靜,隻有微風輕輕吹過耳畔的聲響。


    見無人迴應,劉備微微一笑,補充道:


    “西涼鐵騎,天下聞名,戰力無雙。然而,此去許昌,猶如深入虎穴,恐難以全身而退。我與馬騰新結同盟,自然不願眼見其覆滅。然許昌乃曹魏腹地,救援之路漫長且險阻,若是行動遲緩,恐怕隻會白白損失兵力,錯失良機。”


    有劉備開頭,謀士們才打開了話匣子。


    然而,正如劉禪所預料的那樣,簡雍、孫乾、伊籍以及馬謖,紛紛站出來反對救援馬騰。


    劉禪唯一沒料到的是,一向保持沉默的馬謖,剛才竟然也發表了他的意見。


    諸位謀士反對救援,已在劉備意料之中。


    然而,這些謀士的影響力,尚不足以撼動他的決心。


    劉備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作為蜀漢之中,官位最高的謀士,諸葛亮的意見無疑具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出乎劉備意料的是,諸葛亮卻安穩地坐在椅上,一言不發。


    盡管劉備數次投來詢問的目光,他卻視而不見,竟自顧自地開始研究身下的椅子,仿佛它是世間最為新奇的物件一般。


    見諸葛亮不說話,劉備的目光轉向馬良。


    如今的馬良,在劉備諸多謀士裏,已穩坐第三把交椅。


    馬良緩緩開口,建議道:“主公,曹魏勢大,與之過早開戰,恐怕不妥。然而,盟友之事,亦不可坐視不理。”


    劉備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季常,所言極是。你有何良策?”


    馬良微微拱手,謙虛道:“此非良策,隻是權宜之計。主公可派小股騎兵,在許昌外圍徘徊,以示聲援。若局勢有利,則相機行事;若不利,亦可向馬超表明心意。”


    劉備眼中閃過一抹讚許,他深知馬良的計策雖非萬全,卻是最為穩妥之舉。


    劉禪對馬良的才智刮目相看,他提出的這折中計策,比簡雍等人更勝一籌。


    劉備的內心卻陷入了糾結。


    他的仁義之心驅使他去救援馬騰,畢竟蜀漢有這個能力,不救馬騰,恐怕會讓他在天下人麵前背負上不義的罪名。


    可若派兵救援,又會有損兵折將的風險。


    這讓他猶豫不決,矛盾重重。


    劉備向身邊的武將們征求意見。


    關羽、張飛、黃忠這三位虎將,皆表態願聽主公調遣。倘若出征救援,他們必會奮不顧身,勇往直前;若主公決定按兵不動,他們也會毫無怨言,迴歸營地,苦練武藝,以備不時之需,應對曹操的虎視眈眈。


    劉備的目光再次轉向諸葛亮,帶著一絲期待與焦慮:“孔明,你有何妙計?”


    然而,諸葛亮卻依然保持沉默,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又似在深思熟慮。


    劉禪則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他抱著躺平的心態,對馬騰的生死漠不關心。


    畢竟,馬騰死了不能增加他茶餘飯後的談資,活著也不能讓他多吃兩碗飯。


    更何況,唯有馬騰死了之後,馬超才會盡起西涼之兵,對曹操發起猛烈的攻勢......


    馬超歸順蜀漢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先是在潼關連挫曹營數員大將,殺得曹操狼狽不堪,割須棄袍;在渭水之上,他箭術如神,逼得曹操奪船避箭,兩度將曹操逼至生死邊緣。】


    【接著大戰虎癡許褚,英勇無比,然而,卻被賈詡的離間之計所乘,與韓遂反目,最終敗走涼州,令人扼腕。】


    【然而,馬超並未就此沉寂。不久卷土重來,占領冀城,勇猛不減當年,在戰場上將楊阜七位兄弟擊殺,威震天水。然而,最終卻被夏侯淵、楊阜等人聯合擊退。】


    【走投無路之下,他投奔漢中張魯。在葭萌關前,他與張飛大戰數百迴合,英勇無比......卻又被張魯猜疑,最終被勸降歸附劉備,成為蜀漢的一員虎將,引兵迫降劉璋......】


    【馬超的一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傳奇。】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四員虎將全都一愣,隻這點戰績,就傳奇了?


    會不會太隨意了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叁餐四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叁餐四季並收藏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