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要斬劉禪?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作者:叁餐四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羽看了眼兄長,微微頷首以示敬意,隨後轉向諸葛亮,沉聲說道:“既然叔至也要同行,那便不必備馬車了。讓他緊抱小主公,此乃最穩妥之策。”
諸葛亮頷首表示讚同:“確實如此,這樣最安全。雲長,請務必以小主公的安危為要。”
關羽抱拳,語氣堅定:“軍師放心,即便關某身死,也誓必護小主公周全。”
諸葛亮亦抱拳迴禮:“有勞關將軍費心。”
關羽笑道:“此乃我分內之事,何須言勞。”
劉備情急之下,猛地抓住了諸葛亮的手腕,急切地說:“軍師,公嗣年紀尚幼,上不得戰場。”
諸葛亮微微一笑,緊握住劉備的雙手,道:“那時小主公未滿周歲,便已隨趙雲縱橫長阪坡,如今這小小的陣仗,隻是小場麵罷了。”
劉禪稚嫩的聲音插了進來,帶著幾分得意:“對啊,這隻是小場麵!”
劉備皺了皺眉,還想再勸阻幾句,但諸葛亮卻不給機會,安撫道:“主公切勿擔憂,亮如此安排,自然有我的用意。主公隻管安心觀看,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劉備歎了口氣,他知道,諸葛亮一旦這麽說,那就意味著一切已成定局,再無更改的可能。
他隻能無奈地點點頭,將心中的擔憂暫時壓下。
諸葛亮笑意盈盈地提議道:“主公若還是擔心,我也可立下軍令狀。”
劉備連連擺手,婉拒道:“不至於,不至於,軍師何必如此,我相信便是。”
隨後,關羽抱起劉禪,與關平、周倉一同離去。
待他們走遠,劉備輕輕握住諸葛亮的手,低聲說道:“軍師,公嗣年紀尚幼,戰場的血腥與殺戮,恐怕會損害他的心智。”
盡管劉備平日對劉禪並無太多關注,但劉禪畢竟是他唯一的血脈,而且以他的年紀,再添子嗣已成奢望,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劉禪的安危。
諸葛亮微微一笑,輕輕拍了拍劉備的手背,安慰道:“主公放心,亮已料定,小主公此去,必能平安歸來。”
他深知劉備內心的憂慮,但此事關乎天下,劉禪非去不可。
而且他已暗中給予陳到密令,以天燈為號:若見天燈,休問長短,便行斬首。
劉備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二弟義氣深重,我真怕他一時心軟,放走了曹操。”
諸葛亮捋了捋胡須,眼神中透出一絲睿智:“主公,亮夜觀星象,曹賊氣數仍未盡。既如此,不如讓雲長做個順水人情,豈不美哉?”
劉備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讚歎道:“軍師真乃神人也,這等手段,世間罕見。”
諸葛亮微微一笑,神情淡定:“主公,亮有意在城外南山之上建一祭壇,請主公許可。”
劉備微微一愣,不解地問道:“軍師,何以還要築壇?”
諸葛亮沒說實話,找了個相宜的借口:“主公,東南風不久將停,亮需借此壇為東吳續風。”
劉備雖然聽得雲裏霧裏,但他對諸葛亮的信任已深,隻覺軍師所言必有道理,於是點頭應允。
不久後,一座簡易的祭壇便在南山之上搭建完畢。
諸葛亮屏退左右,獨留於此。
他告訴劉備這是個祭風的祭壇,但實際上,這是個簡易的占卜壇,常被用於周易占卜,卦象算命。
“小主公,亮行此等權宜之計,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蒼生。”
諸葛亮身披道衣,跣足散發,緩步登壇。
他精準地選定方位,隨後點燃香爐中的香火,將水倒入銅盂之中,仰天暗祝。
“亮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主公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亮於茅廬之中,諮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
“今少主劉禪,有興複漢室之資,然其過於妖孽,故亮於此處立壇占卜。不敢窺探其他,隻為求證少主是人是妖,是人必耳目股肱,是妖則永除後患。伏望天慈,俯垂鑒聽,非敢妄祈,實由情切。”
片刻後,劉備仿佛聽到了諸葛亮的呐喊聲。
……
曹操在三江口吃了大敗仗,被東吳軍馬殺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時間來到五更,曹操帶著殘兵敗將,終於逃到了烏林。
曹操見此處樹木茂盛,峰巒疊嶂,險峻異常,便在馬上仰天大笑,邊笑邊說道:“哈哈~,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換我布局,必會在這裏埋伏軍馬,設下天羅地網。你們說怎樣?”
話音未落,樹林之中突然傳來驚天動地的鼓聲,震耳欲聾。
緊接著,兩邊幹草竟也燃燒起來,烈焰熊熊,嚇得曹操幾乎墜馬。
就在這時,一隻彪悍軍馬殺出,為首將領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大喝道:“我乃常山趙子龍,在此等候多時了!”
曹操見狀,急忙命令徐晃、張郃聯手抵住趙雲,自己則冒著濃煙,突破火牆奪路而逃。
趙雲不再追擊,隻是一心一意地屠殺敵軍,奪取旗幟。
因此曹操得以逃脫。
天色微明的時候,曹操與軍士盡皆人困馬乏,疲憊不堪,饑腸轆轆。
抵達葫蘆口的時候,曹操下令原地休息。
士兵們開始埋鍋做飯,曹操更是下令宰殺戰馬,以充饑解渴。
看著熱騰騰的馬肉,曹操再次放聲大笑。
周圍的官員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笑聲嚇了一跳,紛紛勸道:“丞相剛才嘲笑周瑜、諸葛亮,卻引出了趙子龍,讓我們損失了許多人馬,此時為何還笑?”
曹操嘴角勾起一絲冷笑,輕蔑地說道:“諸葛亮、周瑜之輩,智謀終究有限。若換我布局,定在此地暗設伏兵,以逸待勞。即便我等僥幸逃脫,也必是傷痕累累。我笑他們,目光短淺,豈能料事如神?”
眾官剛要迴話,沒想到本部人馬突然大亂。
曹操心中一驚,急忙棄甲上馬,奔至山口。
隻見一將橫矛立馬,威風凜凜,正是燕人張翼德。
“曹賊休走!”
此時的張飛,睜圓環眼,聲如巨雷,竟比長板橋時更具威勢。
諸葛亮頷首表示讚同:“確實如此,這樣最安全。雲長,請務必以小主公的安危為要。”
關羽抱拳,語氣堅定:“軍師放心,即便關某身死,也誓必護小主公周全。”
諸葛亮亦抱拳迴禮:“有勞關將軍費心。”
關羽笑道:“此乃我分內之事,何須言勞。”
劉備情急之下,猛地抓住了諸葛亮的手腕,急切地說:“軍師,公嗣年紀尚幼,上不得戰場。”
諸葛亮微微一笑,緊握住劉備的雙手,道:“那時小主公未滿周歲,便已隨趙雲縱橫長阪坡,如今這小小的陣仗,隻是小場麵罷了。”
劉禪稚嫩的聲音插了進來,帶著幾分得意:“對啊,這隻是小場麵!”
劉備皺了皺眉,還想再勸阻幾句,但諸葛亮卻不給機會,安撫道:“主公切勿擔憂,亮如此安排,自然有我的用意。主公隻管安心觀看,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劉備歎了口氣,他知道,諸葛亮一旦這麽說,那就意味著一切已成定局,再無更改的可能。
他隻能無奈地點點頭,將心中的擔憂暫時壓下。
諸葛亮笑意盈盈地提議道:“主公若還是擔心,我也可立下軍令狀。”
劉備連連擺手,婉拒道:“不至於,不至於,軍師何必如此,我相信便是。”
隨後,關羽抱起劉禪,與關平、周倉一同離去。
待他們走遠,劉備輕輕握住諸葛亮的手,低聲說道:“軍師,公嗣年紀尚幼,戰場的血腥與殺戮,恐怕會損害他的心智。”
盡管劉備平日對劉禪並無太多關注,但劉禪畢竟是他唯一的血脈,而且以他的年紀,再添子嗣已成奢望,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劉禪的安危。
諸葛亮微微一笑,輕輕拍了拍劉備的手背,安慰道:“主公放心,亮已料定,小主公此去,必能平安歸來。”
他深知劉備內心的憂慮,但此事關乎天下,劉禪非去不可。
而且他已暗中給予陳到密令,以天燈為號:若見天燈,休問長短,便行斬首。
劉備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二弟義氣深重,我真怕他一時心軟,放走了曹操。”
諸葛亮捋了捋胡須,眼神中透出一絲睿智:“主公,亮夜觀星象,曹賊氣數仍未盡。既如此,不如讓雲長做個順水人情,豈不美哉?”
劉備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讚歎道:“軍師真乃神人也,這等手段,世間罕見。”
諸葛亮微微一笑,神情淡定:“主公,亮有意在城外南山之上建一祭壇,請主公許可。”
劉備微微一愣,不解地問道:“軍師,何以還要築壇?”
諸葛亮沒說實話,找了個相宜的借口:“主公,東南風不久將停,亮需借此壇為東吳續風。”
劉備雖然聽得雲裏霧裏,但他對諸葛亮的信任已深,隻覺軍師所言必有道理,於是點頭應允。
不久後,一座簡易的祭壇便在南山之上搭建完畢。
諸葛亮屏退左右,獨留於此。
他告訴劉備這是個祭風的祭壇,但實際上,這是個簡易的占卜壇,常被用於周易占卜,卦象算命。
“小主公,亮行此等權宜之計,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蒼生。”
諸葛亮身披道衣,跣足散發,緩步登壇。
他精準地選定方位,隨後點燃香爐中的香火,將水倒入銅盂之中,仰天暗祝。
“亮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主公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亮於茅廬之中,諮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
“今少主劉禪,有興複漢室之資,然其過於妖孽,故亮於此處立壇占卜。不敢窺探其他,隻為求證少主是人是妖,是人必耳目股肱,是妖則永除後患。伏望天慈,俯垂鑒聽,非敢妄祈,實由情切。”
片刻後,劉備仿佛聽到了諸葛亮的呐喊聲。
……
曹操在三江口吃了大敗仗,被東吳軍馬殺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時間來到五更,曹操帶著殘兵敗將,終於逃到了烏林。
曹操見此處樹木茂盛,峰巒疊嶂,險峻異常,便在馬上仰天大笑,邊笑邊說道:“哈哈~,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換我布局,必會在這裏埋伏軍馬,設下天羅地網。你們說怎樣?”
話音未落,樹林之中突然傳來驚天動地的鼓聲,震耳欲聾。
緊接著,兩邊幹草竟也燃燒起來,烈焰熊熊,嚇得曹操幾乎墜馬。
就在這時,一隻彪悍軍馬殺出,為首將領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大喝道:“我乃常山趙子龍,在此等候多時了!”
曹操見狀,急忙命令徐晃、張郃聯手抵住趙雲,自己則冒著濃煙,突破火牆奪路而逃。
趙雲不再追擊,隻是一心一意地屠殺敵軍,奪取旗幟。
因此曹操得以逃脫。
天色微明的時候,曹操與軍士盡皆人困馬乏,疲憊不堪,饑腸轆轆。
抵達葫蘆口的時候,曹操下令原地休息。
士兵們開始埋鍋做飯,曹操更是下令宰殺戰馬,以充饑解渴。
看著熱騰騰的馬肉,曹操再次放聲大笑。
周圍的官員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笑聲嚇了一跳,紛紛勸道:“丞相剛才嘲笑周瑜、諸葛亮,卻引出了趙子龍,讓我們損失了許多人馬,此時為何還笑?”
曹操嘴角勾起一絲冷笑,輕蔑地說道:“諸葛亮、周瑜之輩,智謀終究有限。若換我布局,定在此地暗設伏兵,以逸待勞。即便我等僥幸逃脫,也必是傷痕累累。我笑他們,目光短淺,豈能料事如神?”
眾官剛要迴話,沒想到本部人馬突然大亂。
曹操心中一驚,急忙棄甲上馬,奔至山口。
隻見一將橫矛立馬,威風凜凜,正是燕人張翼德。
“曹賊休走!”
此時的張飛,睜圓環眼,聲如巨雷,竟比長板橋時更具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