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澤關的一切管理,其實都是在模仿夏國,不過,馬三寶認為,自己還隻是學到了形,卻沒有學到神。


    因為,從軍事上,他們無法做到像夏國一樣強大。


    從政治上,他們無法做到像夏國一樣開明。


    從律法上,他們無法做到像夏國一樣詳盡。


    從民生上,他們無法做到像夏國一樣優渥。


    從商業上,至今為止他們還沒有一種原創產品,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做夏國產品的分銷下線,或者是一些夏國不願意做的低端產品。


    而教育方麵,更是整體缺失,因為,他們這裏根本沒有幾個讀書人能教夏國那些教材裏麵的內容。


    然而,僅僅是模仿到一些形,也足以讓其成為整個河東地界最熱鬧的地方了。


    李淵這輩子恐怕沒有見過可以同時提供三千到五千人吃住的酒樓客棧。


    因為,哪怕是長安城最大的於氏大酒店,也隻能同時提供兩千人以內的飲宴或居住,而這樣大型的酒樓客棧,在葦澤關內外,居然有十幾間之多。


    其中有兩間,就是於氏大酒店的分號,有三間,則是平陽公主名下的產業,還有幾間,是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以及頡利,突利,夷男名下的產業。


    至於河東其它一些較大的世家,也有一些鋪麵開設在這裏,有經營酒樓客棧,甚至青樓妓館的,也有經營一些其它行業的。


    這裏畢竟不是夏國,馬三寶也沒有挑揀的權力,任何家族,都可以在這裏置業,隻有能給他帶來客源稅收。


    而這裏為什麽這麽多會有這麽多大型的酒樓客棧呢?


    因為這裏有足夠多的人流,而且是大股人流。


    當馬三寶照著夏國的寬鬆政策,站到了為大家提供服務的角度,開始對葦澤關進行管理了之後,很快,這裏成為了夏秋季節,關內關外客商和百姓交割貨物的最佳位置。


    就連夏國運往向西邊草原的幾大越冬場的貨物,也都是走這裏過關,每個月差不多都會有幾次千人以上的團隊在這裏歇腳,補給生活必須品。


    當然,也不止是夏國的運輸隊伍,河東道,河北道向關外的商隊,突厥三汗治下想去關內易貨部落領和一些百姓,還有西域諸國的商隊,也都願意走這裏過,甚至是直接在這裏交易。


    因為,他們現,從草原上把貨走到這裏,交割給這裏收貨的商人,自己就不需要往關內去,這樣能避免各個關卡稅吏的盤剝,哪怕是多讓一些利給這裏的商賈,他們也是劃算的。


    而在這裏,他們也能購買到很多他們需要的貨,雖然品種沒有夏國產出的那麽豐富,價格沒有夏國的價格那麽便宜。


    但是,他們可以少走一千多裏的路程,來迴就是兩三千裏,還能省去不少過稅,這些節省下來的費用,足夠補充他們在葦澤關進貨時的加給當地商賈的差價。


    畢竟,因為夏國的商品的豐富齊全,他們能賣到中原地區的東西已經很少,多數是一些稀有礦產資源類的重貨,甚至直接是他們經過初步冶煉,成色參差不齊的金銀銅。


    還有如龜茲,於闐,高昌等不遠不近的國家的商人,如果去每次都去到洺京易貨,那麽,他們一年隻能走兩趟貨。


    可是,如果在葦澤關就進行交割,他們一趟可以節省來迴兩三千裏的路程,兩趟就是五六千裏,這能讓他們多走一趟,而增加的這一趟,能讓他們每年多盈利三成以上。


    畢竟,馬匹和駱駝走草原,那是一邊趕路,一邊吃草,幾乎沒有多大的喂養成本。


    而走關內,每次住客棧得租馬棚給草料錢,走顛簸的山石路的時候,馬蹄和貨物還容易受損,這些都是成本。


    很快,李淵就看到了馬三寶口中所說的,將關城都遮擋住的那些分好幾層,高達十多丈,並且擁有各種不同風格的酒樓客棧了。


    而通過馬三寶這一路上的解釋,他也知道,為什麽要將葦澤關的軍營放在關外駐紮了。


    以往的時候,朝廷沒有大量的養馬,抵禦突厥,必須得依靠城牆。


    然而,現在卻不一樣了,突厥人早已是大唐和夏國最親密的貿易夥伴,就算防備他們,也不需要依托城牆,處在被動挨打的位置了。


    葦澤關隻有五千守軍,卻養著兩萬多匹馬,其中,還有一千多匹夏國的良種突厥馬,這能夠讓所有的士兵都配備四到五匹馬,有強的機動力和遠程作戰能力。


    而且,這些士兵的裝備,全都是采購夏國去年替換下來的精良裝備,百煉鋼級別的戰刀,騎槍,人馬俱都有的鋼製,甚至合金製鎧甲,如果在草原上野戰,他們能完虐突厥騎兵,比原先被動挨打的局麵要好的多,甚至,具備對一些馬賊流寇的震懾作用。


    早在兩年前的幾次梳理中,他就已經將附近千裏範圍的馬賊,流寇,甚至是野獸窩清理了幾一遍,使得這邊的走貨環境變的十分安全。


    以往的時候,一些突厥部落,或者一些走商的隊伍受到襲擊,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現在,卻不一樣,隻要是動了刀兵,死了人,夏國的6軍部隊,將會不依不撓的追捕兇手,肯定會將罪魁禍揪出來處決掉。


    沒有人敢招惹夏國的軍隊,那是一幫每天吃完飯,就想找敵人練手的狠家夥,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種地,搞生產,唯一要負責的,就是管控區域內的安全問題,這就讓大唐和突厥邊境,幾乎沒有了響馬山賊活動的蹤跡。


    其實,即便葦澤關的守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也起不到什麽實際作用,他們平時幹的,更多的像是像夏國的消防部隊幹的事情,做一些掃雪鋪路,滅火救災等等的事情。


    最近的這一年多,一些山穀裏有猛獸出沒,襲擊了人,出動幾隊人手去圍獵捕殺一下,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軍事行動了。


    而李淵怎麽也想不到,在以前最動蕩不安的邊關,現在居然都可以夜不閉戶了。


    是的,他已經知道,葦澤關的關門,晚上都沒有關閉,而且整個關城內外,數百米長的街道所有的店鋪,晚上都是不關的,城牆兩側都有白漆塗寫的大字告知過往的遊客。


    “葦澤關的這些變化,你怎麽不在給朕的奏章中講明?”在馬車上下來了之後,仰頭看著關內寬闊的街道兩側的酒樓的李淵喃喃的道。


    “講明了,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葦澤關了。陛下,長安城到現在,可都還有宵禁製度呢!”馬三寶低頭彎腰道。


    聞言,李淵身子一震,頓時知道了馬三寶隱瞞不報的原因。


    一個邊關守將,有兩萬多匹馬,五千俱裝鐵甲的騎兵,朝廷會允許嗎?


    肯定不會,包括葦澤關現在所有不同於朝廷的製度,朝廷都不會允許,這也是為什麽這兩三年夏國的變化那麽大,朝廷治下的變化卻那麽緩慢的原因。


    長安城裏的銀樓,其實每天都可以亮燈的,然而,由於朝廷的宵禁和對於兩市的管理製度,他們一直等到上元節,才有了一次亮燈的機會。


    那怕是起像銀樓這樣的高樓,也是於秋通過一些手段,逼迫朝廷答應的個例,別家,談都不談可以逾製。


    不知道從幾何時,統治者開始給治下設立這些規矩了,然而,這些規矩是不對的,夏國已經給了一個答案出來。


    更加密集,更加開放的居住環境,能促進商業,增加生產辦公效率,降低犯罪率。


    但是,李唐目前還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的勇氣,因為他麽還有好多方麵跟不上。


    “朕還不餓,就先不用飯了,早前聽三娘說,她在這邊有許多產業,是交給你在打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產業,你才養活了五千軍士和他們的數萬家屬,朕想看看這些產業。”在飛艇上一直有東西可以吃的李淵在街道上走了片刻之後,再度登上馬車道。


    “陛下請跟臣來。”馬三寶點了點頭之後,打馬在前帶起了路。


    “陛下請看,前麵那些水車翻轉的地方,便是咱們葦澤關的魚塘了,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根據地勢,圍攏蓄水,開出了十幾處長寬達到三百丈以上大魚塘,每處魚塘,每年能養出百萬尾以上的肥魚,不僅能夠讓我們葦澤關的所有居民想吃魚的時候都能吃的到,還能保證平均每天不下千人的過關客,在我們這裏歇腳的時候,能吃上各種活魚。”馬三寶揚起馬鞭,向前方一大塊一大塊長寬都望不到邊的水庫魚塘道。


    聞言,在馬車的窗口裏看到了這些魚塘的李淵點了點頭,內心裏雖然十分震驚,但是表情卻十分淡定。


    剛才在飛艇上的時候,他其實就看到了這些大魚塘,他還以為是下雨天匯聚起來的水成了湖呢!原來,是人工引水修建的魚塘。


    不多時,馬車又來到了一片山林地帶,馬三寶又揚鞭指了指那些有不少房舍的小山道,“這邊的每一座山,都是我們葦澤關的一處家禽養殖場,目前,每個月,可以產出十多萬隻雞,還有鵝,鵪鶉,鴿子,麻雀等家禽,很難統計,此外,還能出至少五千筐禽蛋,每框蛋至少三十斤。”


    聞言,李淵再度震驚,並且迴想起了自己各處皇莊的養殖規模,似乎,還不到葦澤關的三成。


    不等他從震驚從平複下來,馬三寶又揚鞭指了指遠處的桃河道,“桃河旁邊,是鴨舍,那邊有十多處養鴨棚,每處鴨棚至少養了十萬隻成鴨,每天出蛋兩千筐以上,現在,就連夏國製造羽絨衣和羽絨被,羽絨枕等等高端衣物和床上用品的絨毛,都會采購我們的。”


    馬車的輪子依舊軲轆軲轆的響個不停,但是李淵的耳朵中,卻隻有馬三寶的聲音。


    “再往下遊去,就是豬舍了,由於從夏國引進的種豬不夠多,過路的胡人又更喜歡食用牛羊肉,我們葦澤關現在才養了兩萬多頭豬,供本地居民食用。”


    李淵很想讓馬三寶解釋解釋,‘才’字為什麽要這麽用,什麽叫“才養了兩萬多頭豬?”


    那可是兩萬多頭豬,一頭豬,就有兩三百斤,抵好幾頭羊呢!你葦澤關總共才幾萬居民,居然要養了兩萬多頭豬自己吃,這是要頓頓吃肉的節奏麽?


    而當李淵聽到了馬三寶報出來的牛羊數字,他才知道,為什麽馬三寶會用‘才’字來形容兩萬多頭豬了,因為,人家養的羊,直接在百萬頭以上,而且,牛都有二十多萬頭。


    當然,這些牛羊並非全都是葦澤關的人養的,大部份,都是突厥人拿來找他易貨時,他賺到的,招募了很多突厥人來幫他們飼養。


    而且,李淵猜的沒錯,葦澤關的百姓的餐桌上,確實頓頓都有肉,隻要他們想吃。


    當然,此時的馬三寶已經不覺得頓頓有肉吃是什麽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因為,夏國的百姓在一年多以前,就差不多已經實現了。


    而現在,夏國的百姓們不僅能吃肉,吃海鮮,這些菜肴裏麵,還都會加昂貴的調味香料,而且還餐餐都有水果蔬菜,就算是冬日裏下大雪的天氣,他們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各種零食,這一點,葦澤關的百姓就還做不到。


    “難怪,難怪三娘在短短兩三年,就攢下數百萬貫的家業,如此看來,她對哲威和令武兩個孩子,也算不薄了。


    隻是,不知道於秋知道她將這些東西全都給了哲威和令武,心中會不會對三娘不喜。”李淵有些感歎道。


    其實,馬三寶說了半天,還並沒有說葦澤關最賺錢的產業,那就是易貨場,可是,聽李淵這麽說,他有句話覺得不吐不快。


    “陛下,臣能說一句話實話嗎?”


    李淵點了點頭道,“你說。”


    馬三寶斟酌了一下用詞道,“陛下,夏王隻怕根本就不在乎,不是,是瞧不上這些東西。”


    “瞧,瞧不上麽?”李淵有些愣道。


    還別說,參觀過銀樓,見識過了夏國財力的冰山一角的李淵覺得,馬三寶說的這句話,很有可能是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大農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魚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魚的胖子並收藏初唐大農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