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村周邊過萬畝田地的豆苗已經長到了膝蓋的高度,頂多再有一個月,就可以長出能夠當做菜炒來吃的青皮豆,大片綠色的豆田,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而在這些植物蓬發出來的生機後麵,還有另外一種生機存在。


    寡婦村的窩棚式房屋被黃世傑帶來的那些武士門客摧毀了,蘇定方之前帶人修建的那些營帳庫房,也燒毀了一大半,所以,修建可以居住的房屋,是寡婦村的這些饑民們近十多天來一直忙活的事情,於秋對此也早有設計安排。


    目前村子裏匯聚的災民,已經超過了三萬人,其中十四歲以上的青壯男丁有七千人的樣子,在這麽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幾乎每天,都能蓋出過百套擁有三間房的磚瓦房屋出來。


    青磚,青瓦,推拉木門,木窗,房間裏有火坑,涼席,掛衣物的木櫃,客廳裏,有方正筆直的座椅板凳,用白石灰刮的平平整整的牆壁,幾乎能阻隔大部分的蚊蟲。


    隻要是個農民百姓,看到這樣的房屋,就沒有不心向往之的,所以,他們幹活的動力非常大,因為蓋的多了,他們自己也有可能分配到一間。


    “後麵的房子,不要蓋的這麽緊湊了,每一排之間,至少要留出可以供兩輛馬車通行的青磚道路,廁所茅房可以挖排水,糞池全部修建在背風靠田埂的位置,挖的大一些,方便以後取糞肥田。”看到昂首挺胸,一副想要表功的模樣的李三娘臉上神氣的表情,於秋開口道。


    其實,她能將三萬多饑民管理好,是讓於秋比較意外的,畢竟,她屬下能用的人才,不過四個而已,但是,於秋就是看不慣她這個女人在自己麵前驕傲的樣子。


    他卻不知道,李三娘之所以有這樣的能力,是因為她有多年管理數萬人的大兵團的經驗,這些饑民中腦子比較靈活,可以任事的人,早就被她挑選出來做了管理層,要是於秋再過一段時間不迴來,她甚至能將這些人訓練成一支戰力不錯的軍隊,隻是現在村裏的糧食有點不濟,正好,於秋這次押送迴來的幾千石糧食可以給村裏續上。


    “就你們村子這點地方,頂多再有三五日,我就能將其全部建滿這種磚瓦房子。不過現在這裏有三萬多災民,幾百套這樣的房子,可住不下他們。”李三娘不悅的撇了撇嘴道。


    她雖然佩服於秋能設計出這樣簡單實用又牢固的磚瓦房屋,但是內心裏,卻還是有些虛榮心,想要得到別人誇獎的。


    “村裏的地不夠,咱們開發出來的山可不少,反正又不是要在這裏建城,把房屋全部集中修建在一起,並不方便他們今後勞作,後麵的房子,可以修建在那些已經開發好的山坡旁邊,根據取水的便捷度和地方的大小,每處百來套房子便可,優先安排孩子較多的人家住進去,最多一兩年,這裏就會成為一塊瓜果飄香的樂土。”


    “瓜果飄香的樂土?”


    李三娘方眼朝遠處那些光禿禿的山望過去,隻覺得於秋的白日夢做的有點大,那些山脊可不適合種田,因為沒法取水灌溉,即便是想種耐旱作物,平整起來也難,頂多隻能種樹,而樹,沒有個十年八年,是很難成林的。


    “到時候你瞧好就成。”


    於秋也不多跟李三娘解釋,一邊往村子各處視察,一邊指點出這裏的各種不足,說的多了,倒是讓李三娘覺得,自己好像並沒有什麽功勞,而且,到處都是錯誤,可偏偏於秋每次點出了需要改進的錯誤之後,都能夠說出一套讓她不得不點頭承認十分有道理的理由,這就是思維模式不同的原因了。


    於秋在後世,是見過規劃十分成熟的新農村的,他總是能在很長遠的角度思考這些建設問題,任何的設施他都考慮到了今後使用的便捷性,合理性,適應性,這是這個時期的人們的思維不會考慮到的。


    當然,他的主要精力也並沒有放在這些饑民今後的生活環境上,他們能不能活下去,主要還是看於秋的係統任務完成的怎麽樣。


    洺山大小不過數十峰,其中,適合開辟出來做果園的泥土山,隻有二十來座,這二十來座山現在已經被開辟出來了七座,當然,其中有四座,還不算完全開發好,需要於秋去砍樹坑,填土洞。


    如果把三萬多人編成一萬個小組,每組每天隻放倒一棵樹,挖出一個樹根,那麽於秋每天都要至少揮刀一萬次,填一萬鍬土,才能把他們弄出來的這些土地麵積計入到係統任務的完成度中去,這絕對是一個可以累死他的活計。


    所以,於秋並不打算把所有的山全部都種上係統出品的果樹,完成嫁接任務,獲得了初級嫁接技術,他就能將係統出品的良種果樹嫁接種植的滿山都是了。


    與是,一些饑民小孩,收到了於秋的任務,幫他尋找不同種類的植物,反正技術經驗類的任務超額完成了,也沒有加成,他隻需要完成十種植物的嫁接,就能領取任務獎勵。


    看到日新月異的寡婦村,其實最有感慨的是跟著於秋來到村子裏的盧安,現在應該叫於安,他還記得兩三個月前生活在這裏的,都是一些飯都吃不飽的寡婦。


    而現在,這些寡婦中混的最差的,也都帶領著上百號人在做事了。


    他本以為於秋會像這樣視察視察,指點指點工作就完事了,誰知道,他卻是讓自己帶著這幾天從各個產業中收繳上來的牛羊牲畜和家禽,和他一起進山。


    看到那座修建在山穀中的大農莊的時候,於安才驚覺,原來,每個嫡係的公子都不簡單,自己在洺州生活了三十多年,竟然不知道這大山裏麵,還有這麽大一座莊園,這應該是他的應急避難之所。


    等到於秋開始擺弄一些他認都不認識的植物,甚至在水庫旁邊的秧田裏,扯起一尺多高的秧苗,開始帶著孩子們插秧的時候,於安就更加看不懂於秋了。


    難道嫡公子連插秧這樣的農耕事務也學?


    這不可能啊!


    盧氏的教育裏麵,大多是各種經學,甚至還有騎射武藝,但作為一個北方世家,是絕對不會學到這種南方才適合種植的水稻種植技術的,更何況,像於秋這樣在田地裏嫻熟的插秧的本事,也不是一兩天能學會的啊!


    “看來,咱們這位三公子之前藏的比較深啊!不過,對於我來說,這卻是一件好事,他的本事越大,我的未來就會越好。”於安一邊感歎著,一邊將這次帶過來的幾百頭牛羊,豬崽,還有近千隻雞鴨,十幾籮筐的雞鴨蛋歸入之前於秋指定的位置。


    還別說,莊子裏飼養這些牲畜家禽的場地還是蠻專業的,隻是,他搞不懂於秋為什麽會重視這些牲畜家禽,而對別府裏的那些金銀珠寶視而不見。


    要知道,劉黑闥把各家的庫房都搬到了別府的庫房儲存,負責看守別府的趙河,又是於秋的親信,他稍微使點手段,扒拉個價值三五萬貫的金銀珠寶到自己口袋裏,那是輕而易舉的事,就劉黑闥屬下的那些憨貨,根本不知道那些不同成色的金銀玉器的真正價值。


    可於秋硬是沒有準許他們動一文錢,一顆珠寶,全部都老老實實的登記造冊,交給了劉黑闥,得到的,不過是劉黑闥的一句誇獎而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大農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魚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魚的胖子並收藏初唐大農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