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張喜兒所說,天才剛剛蒙蒙亮呢!就有許多人或背著竹籮筐或布包袱,出現在了村外的田地裏,可不是他們不願意進村,實在是人數太多,村裏的那塊空地根本站不下來。


    一問之下於秋才知道,這些人昨天在張喜兒她們口中得到了可以背廢鹽礦石來寡婦村換吃食的消息後,就連夜直奔池穀山了,這來迴一百多裏地,加上撿礦所用的時間,他們足足走了一夜才到達寡婦村,早都已經精疲力盡了。


    “磨豆子,打豆腐吧!給他們每人一碗豆腐花。”於秋皺著眉頭在人群裏巡視了一遍之後,朝趙七娘和孫大娘等人道。


    張喜兒在一旁聽到於秋的指令之後,一刻也沒有耽擱,率先就向儲存黃豆的倉庫那邊跑了過去,她就知道於秋不會看著這些人餓死的。


    倒是李三娘,撇了撇嘴看了於秋一眼,就這些人的饑餓程度,一碗豆腐花,可不能管他們的飽,於秋這也太小氣了些。


    她卻不知道,這幾百人,還隻是第一批到達這裏的人,洺州城內吃不上飯的人,何止幾千,供應幾百人每人一碗豆腐花,寡婦村都顯得吃力,何況是幾千人,於秋即便是知道一碗豆腐花不能滿足他們對食物的需求,卻也隻能狠下心來這麽做。


    “還愣著幹什麽?作為村裏的雇工,你應該帶頭幹活。”於秋感受到了身邊那道別樣的眼神,瞅了一眼李三娘道。


    “我的任務是做豬毛牙刷,現在村裏的人每人都有一柄了,豬毛也用完了。”李三娘聳了聳肩,略顯得意的道。


    “哦,原來你是在等著我給你分派任務呢!那行,你就幫我把所有人背過來的鹽礦收集一下,告訴他們,每十斤鹽礦,可換一小碗豆腐花,二十斤鹽礦可以換一大碗豆腐花,三十斤鹽礦可以管一頓雜糧飯菜,吃飽為止。”於秋嘴角鉤起一絲壞笑道。


    “你為什麽要這麽設置?”李三娘到沒有覺得,收集這些人手上的鹽礦,將是一個很累的活計,好奇的詢問道。


    於秋一邊邁步向村內走去,一邊頭也不迴的道,“因為,人都是患不均的,隻有給他們明碼標價,他們才會心甘情願的幹活,而隻要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了預期,就算是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不會出大亂子。”


    聞言,李三娘在原地想了想,覺得還真有那麽幾分道理。


    果然,她把於秋的製定的兌換標準向大家宣布了之後,所有背著鹽礦石來村子裏的人都鬆了一口氣,有的人開始為了自己背過來的鹽礦夠多而慶幸,有的人,則擔心自己背的斤兩不夠,得不到足夠多的食物,卻沒有一個人去想,自己所背的鹽礦的價值,以及於秋給的這個價碼的合理性。


    “孫大娘,陳五娘,我想勞煩你們帶人多劈些竹子,打些牢固的竹背簍,最好一個背簍差不多剛好可以背三十斤廢鹽礦石。”於秋知道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有把子力氣,幹體力活都是好手,但是一天能背著三十斤礦石走好幾十裏路,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朝正忙活著的孫大娘和陳五娘道。


    “這倒不是什麽難事,可是,咱們要這麽多廢鹽礦石做什麽,我看了村外那些人背來的鹽礦石,很多都是灰褐色的毒鹽礦石,咱們平時煮鹽布都用不上呢!堆在咱們這,不是占地方麽?”孫大娘道。


    於秋笑了笑道,“對於別人來說是毒鹽礦,對於咱們來說,卻未必,你們還記得我第一次帶鹽巴迴來提煉成精鹽的過程麽?按照那個方法,其實可以把所有的鹽礦石提煉成可以食用的精鹽的,到時候,咱們可以用這些精鹽,去換迴很多糧食。”


    “當真?”孫大娘和陳五娘眼中精光一閃道。


    這精鹽的價格,每鬥可是一百二十貫,是麵粉的三十倍,如果寡婦村能夠源源不斷的得到精鹽,那麽……


    孫大娘和陳五娘不敢繼續想下去,因為越想,她們的心髒就跳的越快。


    於秋點了點頭道,“比真金還真。所以,背簍製作的越多越好,如果人手不夠的話,你們可以在那些背鹽礦的人中挑選熟手,告訴他們,跟著你們幹活,一天就有兩頓飯吃,比背鹽還劃算。”


    能在第一時間把鹽礦從池穀山背到寡婦村的人,一般都是腦子比較好使的人,他們付諸行動比別人快,體力也比別人強,這就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可取之處,於秋自然是需要吸納更多這樣的人進入自己的產業中的。


    得到了於秋的吩咐,孫大娘和陳五娘便快步往村外跑去,她們現在隻希望編出多多的背簍,讓那些人背多多的鹽礦石到村裏來,製作出多多的精鹽,換多多的糧食。


    當李三娘摸索出了一個用編了號的竹簽來計數的方法,開始將那些背礦人背來的鹽礦石收集起來的時候,於秋又來到了庫房這邊。


    張喜兒的任務,可不是給這些背礦人製作吃食,她還要繼續去城裏出攤,趁著大家手裏還有些錢,並且感覺豆腐是個新鮮吃食的時候,多多的賣出一些豆腐,賺一些錢財迴來才是正事。


    於是,從庫房裏扒拉出了幾擔黃豆的張喜兒被於秋拉出來上課了。


    “你是不是覺得,村裏的糧食多到吃不完了?”


    “這不還有一千多石麽,十幾萬斤呢!”張喜兒指了指庫房入口道。


    她的安全感,從來都是來自於糧食的多少,當糧食多到村子裏的人吃不完的時候,她也變的越發大方了起來。


    “十幾萬斤很多嗎?養活幾千人的話,一天就可能吃掉一萬多斤,這點東西,還不夠大家吃半個月的呢!到秋收還有……”


    於秋假意的扳著手指頭算起了時間,而張喜兒臉上的輕鬆之色此時也全然沒有了,一臉凝重的看向於秋道,“秋哥兒你一定有辦法的對不對?”


    “所以,你必須要聽我的,現在,和趙七娘他們去出攤,你的任務就是賣豆腐,為村裏賺更多的糧食,順便也將鹽礦可以在咱們這裏換到吃食的消息,說給更多人知道。”


    “可是,如果有更多的人來咱們這裏吃飯,咱們這裏的糧食,不是更加不夠吃了麽?”


    “那你有沒有想過,有更多的勞動力,咱麽就可以賺到更多的糧食呢?


    就像以往的時候,咱們需要自己發麵,做饅頭拿去賣,現在,卻是隻需要派幾個人看著那些雇工,讓他們幫你打好豆腐,你直接去賣就行了。


    人多了,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生發的可能就多了,這樣的道理,我也沒辦法全部教懂你,你隻需要照著我說的做就行了,我很看好你的。”於秋難得的耐心給張喜兒解釋了幾句道。


    在後世,想要經營一個產業,首先你得有人,其它的都是虛的,哪怕是開個茶餐廳,你也得有廚師,服務員,否則你就開不起來。


    在古代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就是生產力,有了生產力,就能創造財富,作為一個穿越者,而且是一個商界精英型的穿越者,於秋腦海裏的生財之道不要太多,缺是就是生產力而已,有了人手,他就能做很多事情,比如,解決大家吃飯的問題的這個事情。


    一個籮筐被於秋拿了出來,裏麵裝的,就是前些天村裏的孩子們找來給幾頭小野豬試吃的植物莖葉和根莖,之前於秋有幾輪烹調試驗,將這些莖葉和根莖做了一番淘汰整理,最後被於秋留下來的十幾種,都是人可以食用,味道也不至於太差的。


    現在即將有上千人來寡婦村討吃食,那麽,他們的孩子,以及一些不能夠背重物,卻能夠進行一些采摘和簡單挖掘工作的老弱婦孺的數量就一定很多,將他們發動起來,進山采摘,挖掘,一天能得到的食物可不老少。


    要知道,現在正是春天,萬物勃發,山裏的植物茂盛的很,能吃的野菜,割了一茬馬上又會長一茬,利用起這些人的勞動力,能很大程度的補足食物不足的情況。


    於秋老早就在思考這些問題了,為的就是在這種關鍵時刻,快速的在自己手下凝聚出一股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大農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魚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魚的胖子並收藏初唐大農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