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進了柴房,潤林擦亮火折,抓了一把幹柴點亮。柴房內甚是普通,左邊堆放著不少幹草、木柴。右邊卻是一個供桌。牆上掛著一副破舊的二郎神畫像,已是汙跡斑斑。想來這裏曾經是二郎神的廟堂。不知何故現在被用作了柴房。
蘇軾將這柴房仔細打量了一遍,問道:“除了這本經書,你父親可還有遺言講到寶藏。”蘇軾雖已知潤林並非戚長順之子,但此刻說起,還是沿用了原來的稱號。
潤林略一沉吟,說道:“爹…留下四句口訣。”
“哦?是專說給你的嗎?”潤林點頭。
蘇軾略一思忖,已明其意:“你爹將經書留給寶山,口訣卻傳給你,是要你兄弟二人相互協助,合力找尋寶藏。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啊。”
潤林臉上微露慚色,淒然道:“見笑。這不過是一場騙局。人的願望總是好的,但並不總是能如願。”
蘇軾直視潤林:“你認為這全都是假的。”
潤林躲開蘇軾的目光,不願多說。蘇軾歎了口氣,道:“那四句口訣是什麽?”
“垂目,目透星辰,天地黯然失色。舉步,步生蓮花,心懷佛法慈悲。”
蘇軾仔細思忖,口中默念:“垂目,目透星辰,天地黯然失色。舉步,步生蓮花,心懷佛法慈悲。垂目…”猛地一抬眼,看著那幅二郎神像。那二郎神手握三尖兩刃刀,站在雲端威風凜凜。額頭正中的神目獵獵有神。
蘇軾望著那神目發呆,不禁自語道:“難道是…”走上前,爬上供桌。仔細端詳那頭像中的神目。更不自禁,伸手去撫摸。
潤林在一旁看著,見蘇軾舉止奇怪,甚是詫異。
蘇杭自語道:“目透星辰…目透星辰…”手指微一用力,竟將那頭像上的神目捅破。霎時,一道微光從神目後射出。
蘇軾忙道:“快將柴火熄滅。”潤林見蘇軾有所發現,急忙吹滅了點著的柴火。火一熄滅,黑漆的柴房中那微光顯得更加明亮起來。
原來,那神目背後的牆上有一孔,和外界相通。蘇軾透過牆孔,見那孔外正對一座山峰。明澈的月光,將那山峰映照得分外清晰,竟如白晝一般。原來那山峰上的山石多為灰白色,在夜晚顯得比四周的山峰都要明亮。射入牆孔的微光,就是那山峰反射過來的。
蘇軾暗忖:果然目透星辰,天地黯然失色,隻這座山峰最是顯眼。這接下來一句‘舉步,步生蓮花,心懷佛法慈悲’會是什麽意思呢?兀自出神,卻聽潤林突然顫聲叫道:“大…大人,那…那是什麽”
蘇軾順著寶山的目光看去,隻見對麵幹柴上有股白光,白光中隱約有圖像。猛地醒悟,這白光是從那孔洞射出的光照上去的。心道:步生蓮花,難道是…
俯身下了供桌,忙命道:“快將這幹柴移開。”話語中自帶著一股威嚴。潤林不由聽命,忙將幹柴一捆捆抱開。
此時,白光徑直照射在對麵的牆上。二人仔細分辨,竟是對麵那座山的倒影。
寶山不知其故,驚得說不出話。
蘇軾卻知,說道:“此乃光之倒影。《墨經》中早有記錄‘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
寶山似懂非懂,卻突然想起什麽。從懷中掏出那幅畫卷。牆上正有一枚木楔子,潤林將畫掛好。
山峰的影像映在山水畫上。那畫中倒畫的門,正位於一塊大石側。
潤林恍然大悟,驚唿:“我知道了,這倒門所在的位置正是山峰上寶藏的入口。”
蘇軾點點頭:“不錯。這機關設計得確是匪夷所思。白天,這裏多霧,即使透過這牆孔,也無法映出山峰。隻有到夜裏,雲霧才會散去。可是一般的夜晚,光線不夠,也映不清楚山峰,必須在十五月圓之夜,月光最之明亮。這山峰之像也最是清晰。此時,才能確知入口的方位啊。”
正說著,一柄冷冰冰的寶劍已帖上喉頭。
蘇軾冷笑:“現下入口已找到,你要殺我滅口嗎?”
“蘇軾,我可以保證不殺你,你那三個仆人也可饒命。不過活不活得了,還要看你自己的造化。走。”押著蘇軾出柴房。二人沿路返迴大殿。
眾人一看蘇軾平安而歸,不由都舒了口氣。
戚潤林給眾人解了穴,手上的綁繩卻不鬆。
紫煙詢問:“老爺,你們…找到寶藏入口了嗎?”蘇軾點點頭,臉色卻陰沉著,眾人都有不詳之感。
寶山怒道:“戚…姓金的,你已找到寶藏,還要怎樣?”
潤林一笑:“我要帶你們同去尋寶。”
一聽這話,眾人正自詫異,蘇軾略一尋思,已明其意,道:“錢家藏寶之處,必定布了很多機關。”
蘇祥經驗老道,也明白了戚潤林的用意:“不錯,他是要拿我們去試機關。做他的鋪路石。此去必死無疑。”蘇祥一說出口,立時炸開了鍋。寶山罵道:“狗日的戚潤林,你也忒狠了,得了寶藏,卻要我們做墊腳石,你快快殺了老子。”
周步雲罵道:“直娘賊的,有其父必有其子,金昌,你教出來的好兒子,今次可不是連你也填了坑。”
金昌手捂著斷臂處的傷口,兀自還疼得齜牙咧嘴,聽了周步雲的話,罵道:“媽的,他不是我兒子。早知今日,當初他一生下來,老子就掐死他。”
墨郎喊道:“我們不去。戚潤林,你得了寶藏又怎樣?殺了我們,官府也放你不過。”
紫煙也憤然道:“對,老爺,我們都不去,看他一個人進去,還能不能出來。”
蘇軾喝道:“戚潤林你聽到了嗎?你已經眾叛親離。為了這些本不屬於你的財寶,你已經在錯路上走得太遠了。你該迷途知返了。”
潤林聽到眾人的指責,臉色潮紅,吼道:“蘇軾,你們沒有資格教訓我。你們誰也沒有資格教訓我。不錯,我是走錯路了。可這都是誰造成的,是他!”一指金昌,“我這一輩子都被這混賬毀了,現在我可以什麽都不要,隻有這筆寶藏,這是用我一生的幸福換來的,我必須拿到手,否則我一無所有。”眾人愕然。
蘇軾將這柴房仔細打量了一遍,問道:“除了這本經書,你父親可還有遺言講到寶藏。”蘇軾雖已知潤林並非戚長順之子,但此刻說起,還是沿用了原來的稱號。
潤林略一沉吟,說道:“爹…留下四句口訣。”
“哦?是專說給你的嗎?”潤林點頭。
蘇軾略一思忖,已明其意:“你爹將經書留給寶山,口訣卻傳給你,是要你兄弟二人相互協助,合力找尋寶藏。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啊。”
潤林臉上微露慚色,淒然道:“見笑。這不過是一場騙局。人的願望總是好的,但並不總是能如願。”
蘇軾直視潤林:“你認為這全都是假的。”
潤林躲開蘇軾的目光,不願多說。蘇軾歎了口氣,道:“那四句口訣是什麽?”
“垂目,目透星辰,天地黯然失色。舉步,步生蓮花,心懷佛法慈悲。”
蘇軾仔細思忖,口中默念:“垂目,目透星辰,天地黯然失色。舉步,步生蓮花,心懷佛法慈悲。垂目…”猛地一抬眼,看著那幅二郎神像。那二郎神手握三尖兩刃刀,站在雲端威風凜凜。額頭正中的神目獵獵有神。
蘇軾望著那神目發呆,不禁自語道:“難道是…”走上前,爬上供桌。仔細端詳那頭像中的神目。更不自禁,伸手去撫摸。
潤林在一旁看著,見蘇軾舉止奇怪,甚是詫異。
蘇杭自語道:“目透星辰…目透星辰…”手指微一用力,竟將那頭像上的神目捅破。霎時,一道微光從神目後射出。
蘇軾忙道:“快將柴火熄滅。”潤林見蘇軾有所發現,急忙吹滅了點著的柴火。火一熄滅,黑漆的柴房中那微光顯得更加明亮起來。
原來,那神目背後的牆上有一孔,和外界相通。蘇軾透過牆孔,見那孔外正對一座山峰。明澈的月光,將那山峰映照得分外清晰,竟如白晝一般。原來那山峰上的山石多為灰白色,在夜晚顯得比四周的山峰都要明亮。射入牆孔的微光,就是那山峰反射過來的。
蘇軾暗忖:果然目透星辰,天地黯然失色,隻這座山峰最是顯眼。這接下來一句‘舉步,步生蓮花,心懷佛法慈悲’會是什麽意思呢?兀自出神,卻聽潤林突然顫聲叫道:“大…大人,那…那是什麽”
蘇軾順著寶山的目光看去,隻見對麵幹柴上有股白光,白光中隱約有圖像。猛地醒悟,這白光是從那孔洞射出的光照上去的。心道:步生蓮花,難道是…
俯身下了供桌,忙命道:“快將這幹柴移開。”話語中自帶著一股威嚴。潤林不由聽命,忙將幹柴一捆捆抱開。
此時,白光徑直照射在對麵的牆上。二人仔細分辨,竟是對麵那座山的倒影。
寶山不知其故,驚得說不出話。
蘇軾卻知,說道:“此乃光之倒影。《墨經》中早有記錄‘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
寶山似懂非懂,卻突然想起什麽。從懷中掏出那幅畫卷。牆上正有一枚木楔子,潤林將畫掛好。
山峰的影像映在山水畫上。那畫中倒畫的門,正位於一塊大石側。
潤林恍然大悟,驚唿:“我知道了,這倒門所在的位置正是山峰上寶藏的入口。”
蘇軾點點頭:“不錯。這機關設計得確是匪夷所思。白天,這裏多霧,即使透過這牆孔,也無法映出山峰。隻有到夜裏,雲霧才會散去。可是一般的夜晚,光線不夠,也映不清楚山峰,必須在十五月圓之夜,月光最之明亮。這山峰之像也最是清晰。此時,才能確知入口的方位啊。”
正說著,一柄冷冰冰的寶劍已帖上喉頭。
蘇軾冷笑:“現下入口已找到,你要殺我滅口嗎?”
“蘇軾,我可以保證不殺你,你那三個仆人也可饒命。不過活不活得了,還要看你自己的造化。走。”押著蘇軾出柴房。二人沿路返迴大殿。
眾人一看蘇軾平安而歸,不由都舒了口氣。
戚潤林給眾人解了穴,手上的綁繩卻不鬆。
紫煙詢問:“老爺,你們…找到寶藏入口了嗎?”蘇軾點點頭,臉色卻陰沉著,眾人都有不詳之感。
寶山怒道:“戚…姓金的,你已找到寶藏,還要怎樣?”
潤林一笑:“我要帶你們同去尋寶。”
一聽這話,眾人正自詫異,蘇軾略一尋思,已明其意,道:“錢家藏寶之處,必定布了很多機關。”
蘇祥經驗老道,也明白了戚潤林的用意:“不錯,他是要拿我們去試機關。做他的鋪路石。此去必死無疑。”蘇祥一說出口,立時炸開了鍋。寶山罵道:“狗日的戚潤林,你也忒狠了,得了寶藏,卻要我們做墊腳石,你快快殺了老子。”
周步雲罵道:“直娘賊的,有其父必有其子,金昌,你教出來的好兒子,今次可不是連你也填了坑。”
金昌手捂著斷臂處的傷口,兀自還疼得齜牙咧嘴,聽了周步雲的話,罵道:“媽的,他不是我兒子。早知今日,當初他一生下來,老子就掐死他。”
墨郎喊道:“我們不去。戚潤林,你得了寶藏又怎樣?殺了我們,官府也放你不過。”
紫煙也憤然道:“對,老爺,我們都不去,看他一個人進去,還能不能出來。”
蘇軾喝道:“戚潤林你聽到了嗎?你已經眾叛親離。為了這些本不屬於你的財寶,你已經在錯路上走得太遠了。你該迷途知返了。”
潤林聽到眾人的指責,臉色潮紅,吼道:“蘇軾,你們沒有資格教訓我。你們誰也沒有資格教訓我。不錯,我是走錯路了。可這都是誰造成的,是他!”一指金昌,“我這一輩子都被這混賬毀了,現在我可以什麽都不要,隻有這筆寶藏,這是用我一生的幸福換來的,我必須拿到手,否則我一無所有。”眾人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