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黃道周出任河南省總督還另有一個便利之處。【】那就是黃道周出身雖然是福建漳浦銅山人。和河南省搭不上邊,可是他的母親是河南人,所以黃道周可以算是半個河南人。在古代,鄉土觀念可是很重要的。
對於黃道周來說,這半個河南人的身份對他在河南展開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崇禎十四年的十月十號,新鮮出爐的河南省總督帶著崇禎親筆簽發的聖旨(委任狀)走馬上任了。
當然了,隨著黃道周一起過來的隻有幾名仆人,和正室夫人而已。堪稱孤家寡人一個,要在人生地不熟的河南省站穩腳跟還有一定的難度。不過不要緊,有張麟麒在一旁幫襯,就沒問題了。
在王胤昌,陳永福等人為黃道周的接風宴上,張麟麒當眾宣布,調一隊二百人的西廠番子駐紮在總督府旁邊,並配以一名千戶,隨時聽候差遣,表現出了力挺黃道周的立場。
當然,光有這些西廠番子還不夠,張麟麒又是命令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從他手下的兵調出一千人駐紮在洛陽,聽候總督府的調遣。而陳永福也當場表態,堅決聽從鎮國將軍調遣。這樣的話雙管齊下,黃道周這個河南省總督就坐的穩如泰山了。
在民間,有二百個西廠番子為總督府效力,在軍方,有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力挺。而對於河南官集團,黃道周這三個字本身就代表著一種震懾力。如此一來,黃道周算是在河南可以穩穩地立足了。
而等到黃道周在河南省度過一段過渡期,站穩之後,就能很好地貫徹張麟麒的治國方針,一來把河南省變成一個老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的天堂。二來就可以借著黃道周的手懲治那些貪官汙吏了。
河南省總督懲治屬下的貪官,名正言順。
當然,張麟麒在河南下了這麽大的心力也是有目的的。他也是吸取了李自成的教訓,當年的李自成,雖然足跡踏遍大半個原,卻是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以至於奮鬥了十幾年,還是一個‘流寇’。
而如今,張麟麒則不然,既然拿下了河南,那就要趁著這個機會,把河南變成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從一個貧窮的省份變成一個賦稅大省。當然,這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不過隨著張麟麒幾步妙招的展開,誰也不能否認,河南的春天來到了!
在忙完了地方上的事情後,張麟麒又要處理軍事上的事情了。第一就是安置俘虜。此次洛陽大戰,一共抓獲近十萬的俘虜,而且大部分是一些青壯。這麽多俘虜怎麽辦呢?
如果換成其他大明將領的話,怕是會感到十分頭疼。這十萬俘虜就是雞肋,食之肉,棄之有味。別的不說,光是要養活這些人每天消耗的糧米就是一個天數字。
而要把他們轉化成官軍的話也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畢竟他們出身流寇,散漫慣了。管理起來很難。可是這些問題對於張麟麒來說,卻都不是問題。要養活這些人每天消耗的糧米很多嗎?沒問題,陳子龍已經幾次三番來信訴苦了,大農場人手遠遠不夠,把這些人安排到大農場去,產出將遠遠大於消耗。即使一個大農場沒辦法消化這麽多人,也沒問題。
再開大農場就是了,大明朝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土地,地大物博這句話可不是吹的。
而這些人出身流寇,散漫慣了。管理起來很難嗎?也沒問題,每天讓他們下地幹上五個時辰,等到都累得像條狗似的。相信再能炸刺的人,也沒那個精力鬧事了。
如果遇到那種不肯下地的人,怎麽辦呢?也好辦,大農場可不是光是種地的地方,而是一個半軍事化的基地,不肯幹活,打上一百殺威棒再說。肯幹了嗎?還不肯幹的話,直接拉出去斃了。
相信通過這樣的手段,不管是什麽人,到了大農場之後也得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了。
崇禎十四年的十月十二號,這一天在鎮的軍營外,滿是熱鬧的老百姓,雖然現在的老百姓忙著種地,不過像這樣難得一見的情景還是要來一的。而且這還是鎮在洛陽城各處粘貼告示通知的。
也是,這是展現鎮強大實力的時候,怎麽能不高調宣傳呢!到了辰時,鎮軍營的大門開了,從裏麵走出來了一隊鎮維持次序。隨後一隊隊的俘虜開始魚貫而出。
老百姓們開始指指點點:“這麽多俘虜啊,鎮真厲害啊”
“那可不是,不然的話怎麽會叫做鎮呢!”
“我的乖乖,這麽多俘虜,怕是有近萬人了吧”
“切,你沒鎮的通告吧,整整十萬俘虜呢”
各種各樣的議論此起彼伏,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對鎮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讚歎不已。而且這種讚歎隨著俘虜隊伍的越來越長,而越來越高漲!
而且老百姓們對於鎮也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隊伍!是替老百姓做主的隊伍!
整整一天之後,十萬俘虜這才全部出了鎮大營,踏上了去大農場的路途。而隨著這次高調宣傳,鎮的威望再次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安排好俘虜的事情後,張麟麒開始盤點這次的所得。雖然現在距離洛陽大捷已經有好幾天了,可是具體收獲還是沒有盤點清楚,實在是因為數目太大了。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次的收獲當在白銀一千萬兩之上。
想當初清朝期,出了一個奸臣和,貪得厭,最後被抄家時也是數額巨大,以至於留下這麽一句話,和跌倒,嘉慶吃飽。
而現在呢,是福王跌倒,麟麒吃飽。
當然,如此巨大的收獲,崇禎也是要分去一小半的,有好處大家沾嘛。說起崇禎,這些天也很高興,自從鎮出發後,他就日夜盼著捷報。而且他也堅信,張麟麒一定不會辜負他的希望的!
果然,捷報很快就來了,鎮大部還沒到洛陽呢,光是李思騁率領的先頭部隊,就取得了一個開門紅,消滅了二萬闖賊!捷報傳來,舉國歡騰。朝堂上的氣氛更是喜慶的像是過年似的。
以楊嗣昌為首的臣也是一波連著一波給崇禎賀喜。不過崇禎卻是老神在在的道:“此時賀喜還為此過早,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麵呢”果然,沒過幾天,就傳來了鎮和李自成在洛陽城對決的消息。
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都在測此戰的結果。當然,不外乎是三種結果。第一,鎮大勝,第二,不勝不敗或者是小勝,李自成部退走。第三,鎮吃虧。
綜合來說,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最多。因為事實擺在那裏,鎮滿打滿算隻有二萬人馬,而李自成部呢,整整三十萬大軍,說句難聽點的,壓都把鎮給壓死了!
當然了,鎮那強悍的實力也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所以說,大多數朝臣的觀點是在經過一段比較長的拉鋸戰後,鎮小勝,李自成部退走。至於第三種結果,敢想的人沒有幾個。畢竟雙方的人數在那裏擺著呢!
而崇禎呢,在接到戰報後也沒做任何評論,隻是依舊該幹嘛幹嘛。也有大臣來試探他的法,他也不做表態。也隻有他的寶貝女兒長平公主來問他時,崇禎才嗬嗬笑道,如果由張麟麒親自率領的鎮不能大敗李自成的話,那麽鎮也就不配稱為天下第一軍,不配稱為鎮了!
果然,三天後,當九百裏加急的驛報送來的時候,朝堂上所有大臣的心都提了起來,前方的戰事到底怎麽樣了?是勝是敗?或是和?而當差不多跑斷氣的信使掙紮著說出了一句話,鎮洛陽大捷,李自成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時,朝野上下,欣喜若狂。
這再一次證明了,鎮是一支戰不勝,攻不克的鋼鐵雄師,再一次證明了一個道理,鎮不愧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關鍵時刻就是能打硬仗,打勝仗!
而在朝堂上,也隻有高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神色鎮定,唯有嘴角露出的一絲笑意證明了他內心的喜悅。因為他早就料到了這一結果,所拿捏不準的唯有時間的長短而已。不過鎮在剛剛到達洛陽沒幾天,就大敗李自成,這也是崇禎所沒想到的。
張麟麒作為他的愛將兼愛婿,取得這樣的戰果也在情理之。而楊嗣昌等人在最初的狂喜過後,已經在著手準備稿,要將這一喜訊大肆渲染了。而排隊給崇禎賀喜的臣武將更是排成了一條長龍!
大明興啊!大明興啊!短短的幾天時間,逆賊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這不是大明興又是什麽!而反觀鎮,除了區區幾百人的傷亡外,其餘的都還是活蹦亂跳的。
這不是奇跡又是什麽!
當然,隨著戰報一起送來的還有一條‘噩耗’。福王斃了。盤踞河南二十年的福王斃了。死於李自成之手。不僅如此,福王一脈,上上下下幾千人,都是被逆賊李自成殺得幹幹淨淨。福王一脈算是從這個世上徹底消失了!
:
對於黃道周來說,這半個河南人的身份對他在河南展開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崇禎十四年的十月十號,新鮮出爐的河南省總督帶著崇禎親筆簽發的聖旨(委任狀)走馬上任了。
當然了,隨著黃道周一起過來的隻有幾名仆人,和正室夫人而已。堪稱孤家寡人一個,要在人生地不熟的河南省站穩腳跟還有一定的難度。不過不要緊,有張麟麒在一旁幫襯,就沒問題了。
在王胤昌,陳永福等人為黃道周的接風宴上,張麟麒當眾宣布,調一隊二百人的西廠番子駐紮在總督府旁邊,並配以一名千戶,隨時聽候差遣,表現出了力挺黃道周的立場。
當然,光有這些西廠番子還不夠,張麟麒又是命令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從他手下的兵調出一千人駐紮在洛陽,聽候總督府的調遣。而陳永福也當場表態,堅決聽從鎮國將軍調遣。這樣的話雙管齊下,黃道周這個河南省總督就坐的穩如泰山了。
在民間,有二百個西廠番子為總督府效力,在軍方,有河南副總兵陳永福力挺。而對於河南官集團,黃道周這三個字本身就代表著一種震懾力。如此一來,黃道周算是在河南可以穩穩地立足了。
而等到黃道周在河南省度過一段過渡期,站穩之後,就能很好地貫徹張麟麒的治國方針,一來把河南省變成一個老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的天堂。二來就可以借著黃道周的手懲治那些貪官汙吏了。
河南省總督懲治屬下的貪官,名正言順。
當然,張麟麒在河南下了這麽大的心力也是有目的的。他也是吸取了李自成的教訓,當年的李自成,雖然足跡踏遍大半個原,卻是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以至於奮鬥了十幾年,還是一個‘流寇’。
而如今,張麟麒則不然,既然拿下了河南,那就要趁著這個機會,把河南變成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從一個貧窮的省份變成一個賦稅大省。當然,這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不過隨著張麟麒幾步妙招的展開,誰也不能否認,河南的春天來到了!
在忙完了地方上的事情後,張麟麒又要處理軍事上的事情了。第一就是安置俘虜。此次洛陽大戰,一共抓獲近十萬的俘虜,而且大部分是一些青壯。這麽多俘虜怎麽辦呢?
如果換成其他大明將領的話,怕是會感到十分頭疼。這十萬俘虜就是雞肋,食之肉,棄之有味。別的不說,光是要養活這些人每天消耗的糧米就是一個天數字。
而要把他們轉化成官軍的話也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畢竟他們出身流寇,散漫慣了。管理起來很難。可是這些問題對於張麟麒來說,卻都不是問題。要養活這些人每天消耗的糧米很多嗎?沒問題,陳子龍已經幾次三番來信訴苦了,大農場人手遠遠不夠,把這些人安排到大農場去,產出將遠遠大於消耗。即使一個大農場沒辦法消化這麽多人,也沒問題。
再開大農場就是了,大明朝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土地,地大物博這句話可不是吹的。
而這些人出身流寇,散漫慣了。管理起來很難嗎?也沒問題,每天讓他們下地幹上五個時辰,等到都累得像條狗似的。相信再能炸刺的人,也沒那個精力鬧事了。
如果遇到那種不肯下地的人,怎麽辦呢?也好辦,大農場可不是光是種地的地方,而是一個半軍事化的基地,不肯幹活,打上一百殺威棒再說。肯幹了嗎?還不肯幹的話,直接拉出去斃了。
相信通過這樣的手段,不管是什麽人,到了大農場之後也得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了。
崇禎十四年的十月十二號,這一天在鎮的軍營外,滿是熱鬧的老百姓,雖然現在的老百姓忙著種地,不過像這樣難得一見的情景還是要來一的。而且這還是鎮在洛陽城各處粘貼告示通知的。
也是,這是展現鎮強大實力的時候,怎麽能不高調宣傳呢!到了辰時,鎮軍營的大門開了,從裏麵走出來了一隊鎮維持次序。隨後一隊隊的俘虜開始魚貫而出。
老百姓們開始指指點點:“這麽多俘虜啊,鎮真厲害啊”
“那可不是,不然的話怎麽會叫做鎮呢!”
“我的乖乖,這麽多俘虜,怕是有近萬人了吧”
“切,你沒鎮的通告吧,整整十萬俘虜呢”
各種各樣的議論此起彼伏,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對鎮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讚歎不已。而且這種讚歎隨著俘虜隊伍的越來越長,而越來越高漲!
而且老百姓們對於鎮也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隊伍!是替老百姓做主的隊伍!
整整一天之後,十萬俘虜這才全部出了鎮大營,踏上了去大農場的路途。而隨著這次高調宣傳,鎮的威望再次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安排好俘虜的事情後,張麟麒開始盤點這次的所得。雖然現在距離洛陽大捷已經有好幾天了,可是具體收獲還是沒有盤點清楚,實在是因為數目太大了。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次的收獲當在白銀一千萬兩之上。
想當初清朝期,出了一個奸臣和,貪得厭,最後被抄家時也是數額巨大,以至於留下這麽一句話,和跌倒,嘉慶吃飽。
而現在呢,是福王跌倒,麟麒吃飽。
當然,如此巨大的收獲,崇禎也是要分去一小半的,有好處大家沾嘛。說起崇禎,這些天也很高興,自從鎮出發後,他就日夜盼著捷報。而且他也堅信,張麟麒一定不會辜負他的希望的!
果然,捷報很快就來了,鎮大部還沒到洛陽呢,光是李思騁率領的先頭部隊,就取得了一個開門紅,消滅了二萬闖賊!捷報傳來,舉國歡騰。朝堂上的氣氛更是喜慶的像是過年似的。
以楊嗣昌為首的臣也是一波連著一波給崇禎賀喜。不過崇禎卻是老神在在的道:“此時賀喜還為此過早,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麵呢”果然,沒過幾天,就傳來了鎮和李自成在洛陽城對決的消息。
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都在測此戰的結果。當然,不外乎是三種結果。第一,鎮大勝,第二,不勝不敗或者是小勝,李自成部退走。第三,鎮吃虧。
綜合來說,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最多。因為事實擺在那裏,鎮滿打滿算隻有二萬人馬,而李自成部呢,整整三十萬大軍,說句難聽點的,壓都把鎮給壓死了!
當然了,鎮那強悍的實力也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所以說,大多數朝臣的觀點是在經過一段比較長的拉鋸戰後,鎮小勝,李自成部退走。至於第三種結果,敢想的人沒有幾個。畢竟雙方的人數在那裏擺著呢!
而崇禎呢,在接到戰報後也沒做任何評論,隻是依舊該幹嘛幹嘛。也有大臣來試探他的法,他也不做表態。也隻有他的寶貝女兒長平公主來問他時,崇禎才嗬嗬笑道,如果由張麟麒親自率領的鎮不能大敗李自成的話,那麽鎮也就不配稱為天下第一軍,不配稱為鎮了!
果然,三天後,當九百裏加急的驛報送來的時候,朝堂上所有大臣的心都提了起來,前方的戰事到底怎麽樣了?是勝是敗?或是和?而當差不多跑斷氣的信使掙紮著說出了一句話,鎮洛陽大捷,李自成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時,朝野上下,欣喜若狂。
這再一次證明了,鎮是一支戰不勝,攻不克的鋼鐵雄師,再一次證明了一個道理,鎮不愧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關鍵時刻就是能打硬仗,打勝仗!
而在朝堂上,也隻有高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神色鎮定,唯有嘴角露出的一絲笑意證明了他內心的喜悅。因為他早就料到了這一結果,所拿捏不準的唯有時間的長短而已。不過鎮在剛剛到達洛陽沒幾天,就大敗李自成,這也是崇禎所沒想到的。
張麟麒作為他的愛將兼愛婿,取得這樣的戰果也在情理之。而楊嗣昌等人在最初的狂喜過後,已經在著手準備稿,要將這一喜訊大肆渲染了。而排隊給崇禎賀喜的臣武將更是排成了一條長龍!
大明興啊!大明興啊!短短的幾天時間,逆賊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這不是大明興又是什麽!而反觀鎮,除了區區幾百人的傷亡外,其餘的都還是活蹦亂跳的。
這不是奇跡又是什麽!
當然,隨著戰報一起送來的還有一條‘噩耗’。福王斃了。盤踞河南二十年的福王斃了。死於李自成之手。不僅如此,福王一脈,上上下下幾千人,都是被逆賊李自成殺得幹幹淨淨。福王一脈算是從這個世上徹底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