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九月二十日,下午。【】張麟麒親率鎮大部到達黃河北岸的於家店渡口,這裏己經屬於開封府,過了黃河不遠就是開封城池。還沒到黃河,已經遠遠聽見了洶湧澎湃的水浪聲。
開封離著洛陽已經是不遠,隻有幾百裏地的路程,幾天可到。而根據李思騁送來的消息,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鄭州,離著洛陽不遠,並且已經和小股的李自成部隊發生過戰鬥。不過都是一擊即走,並未真正感受到李自成所部的實力,不過總體來說,能夠唿之即來,一擊即走,這些部隊的總體實力還是要明顯高於張獻忠所部的……
而這時最新的形勢是,李自成入河南來,聯合一鬥穀、瓦罐子各路人馬,號三十萬雄兵,在豫西連破魯山、郟縣、靈寶、諸縣,官兵連遭失敗。對洛陽已經形成合圍之勢,李自成攻洛陽的態勢越發明顯了。
不過,對於李自成這號稱的三十萬人馬,張麟麒卻是不信的。和大明的各地官軍一樣,有兵一萬,誇大個幾十倍,就敢號稱坐擁雄兵數十萬一樣。張麟麒估計,李自成出兵河南,約有骨幹心腹一二萬人馬就算很好了。就算一鬥穀、瓦罐子、李際遇等人投靠。連那些走投路的饑民,可能有十幾萬眾,三十萬之說,隻是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罷了。
隻是,張麟麒對於保衛洛陽,卻是感情有些複雜。洛陽是個大城市,內有百姓近百萬,這些人是絕對需要保護的。可是,對於居住在其的福王以及他所繁衍出的數龍子龍孫,合計有一千多人,張麟麒卻是嗤之以鼻的。這些人,不事生產,隻知道享受大明的俸祿,可謂是典型的蛀蟲。
人說明初的藩王一個比一個厲害,像朱棣什麽的。明末的藩王卻一個比一個象豬。這福王便是其典型,崇禎十三年河南之地己經哀鴻遍野,福王還在花天酒地,體重吃到三百九十斤。
按照張麟麒的斷,那個肚子都大的沒邊了。福王整個人站立的話,低下頭眼睛都不到自己的腳,因為都被肚子擋住了。這樣的人,出行也有問題,一般的轎子他都坐不下。
而且這個福王還真是人如其名。豫西百姓饑苦日甚,李自成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依然隻顧自己享樂,生活豪奢糜費,紙醉金迷,每日都要花費百金。卻是一點一滴不肯拿出糧米賑濟災民。
而且福王還另有一個綽號,百姓稱之為三不知王爺。所謂三不知王爺,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產,天天在增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銀子,每時每刻在增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妃子。經常在增加
而此時豫西百姓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根據記載,在很多地方,已經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有父食子、妻食夫者,所以道路獨行之客,雖東西村亦不敢往來。餘人之衣冠動靜猶昔,性情驚疑為豺狼……
在對比福王的花天酒地,偌大的福王府,牆裏牆外,就是二個世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真實比的寫照!
而守城的將士呢?生活也不好。可是福王也是不肯拿出銀子來激勵守城的將士了。或許在他來,朝廷給了俸祿,這些軍士就該舍死報國,保衛洛陽。所以攤這樣的藩王,不論軍民,皆怨恨非常。
而林立洛陽各處的福王宗室子孫,也都是和他們的祖宗福王一樣,都是一丘之貉。不光是生活奢侈,而且耗費了大量的朝廷俸祿。在整個洛陽,被封為郡王的就有四十八位,城內王府林立,除最大的福王府外,還有曲靖王府、華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等等等等。可謂是一群蛀蟲,還都是富得流油的那種!
而且這些龍子龍孫,耗費朝廷俸祿,欺男霸女不說,還坐擁大批良田。他們的莊田,最少占去河南一半以的土地,按理說這些龍子龍孫原本是有一些封地,可是絕對沒有這麽多。不過他們盤踞河南這麽多年,若是不知道運用自己的特權,通過巧取豪奪來圈地,那就不是蛀蟲了。特別是到了大旱或者大澇這樣的災年,更是他們大肆圈地的良機。而這種舉動,就是老百姓告到當地官府,也是沒人敢管他們的!
而且除此之外,他們定下的賦稅還奇高,基本為他們耕種的農民,除了勉強能填飽自己的肚子之外,是絕對不會積攢下餘糧的!這些龍子龍孫就象吸血鬼,加速了河南之地百姓的貧苦。也是大明朝廷的沉重負擔!
所以說,如果張麟麒千辛萬苦的率領鎮,不遠萬裏的趕來,就是為了保衛這樣的龍子龍孫的話,張麟麒是絕對不情願的。其實,張麟麒也就這件事情和崇禎探討過。
當然,張麟麒說的比較委婉,他去盡力去做,可是,人力也有窮盡的時候,如果福王有什麽不測……當時崇禎沉默了一下,之後的迴答便是,盡人事,聽天命。有了這樣的迴答,張麟麒心裏也就有底了。
這也和他的猜測一樣,崇禎作為一個十分勤儉的帝王,努力維持大明朝廷的運轉,卻眼睜睜的著福王之輩耗費大筆朝廷俸祿,剝削大批河南百姓,以至於有那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隻能奈投賊,心也是憤恨不已的。
隻是這些話不好明說,隻能放在心裏,如今也就是張麟麒發問,才能含糊地透露一二。而這樣的話,張麟麒心也就有底了,隻是,到時候該如何運作,既不至於傷了洛陽的百姓,又能讓福王等人壽終正寢,這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當然,張麟麒已經初步有了一個方案……
至於對李自成所部出戰,張麟麒卻是早已經定下基調,不動則已,一動必須要打出鎮的威名。出動便是雷霆一擊,要讓李闖膽戰心寒,以後望見鎮的旗幟就望風而逃。
而對於張麟麒定下的這個基調,李思騁,周默默等人也都是讚同不已,他們身為鎮的一份子,最是清楚鎮所擁有的實力。哼,這是李自成之輩所能比擬的嗎!他們對張麟麒充滿信心,對鎮更是充滿信心!
而根據李思騁送來的最新戰報,李自成除對洛陽攻勢越來越明顯外,他還大力清掃洛陽周邊的城池。以切斷內外聯係!幾天前,禹州知州錢祚征發來求援急報,流賊數萬人猛攻禹州,軍情緊急,希望朝廷立時派出兵馬救援。
禹州是交通要地,向為農民軍來往之通道,這時的洛陽城周圍,一些小縣城都已經相繼失陷,唯獨餘下禹州金雞獨立。這對於李自成來說,是一定要拿下的。這樣也能順便切斷洛陽城軍民的退路。
而禹州被圍,河南的最高首腦,河南巡撫李仙風當即慌了手腳,不過,在接到鎮國將軍所部已經到達開封府,先頭部隊更是已經抵達禹州附近時,李仙風這才鎮定下來。一麵緊急和張麟麒聯絡,懇請他立即投入到對流寇的作戰去。一麵派出信使,前去告知禹州知州錢祚征,援軍已至,不必驚慌。而且還是名噪天下的鎮,想必大軍所到之處,流寇必定如同灰飛煙滅矣。你部隻要堅守住城池,就是最大的勝利。
而張麟麒,也已經派出探馬告知李思騁,既然流寇猖獗,那就給他們一點顏色。不要以為打下幾個縣城,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於是乎,鎮和李自成麾下的軍隊第一場正式的戰鬥正式打響了!這在後世,又是被稱為禹州之戰!
崇禎十三年的九月十八日,接到張麟麒的信報後,李思騁率領五千鎮,火速兼程趕往禹州,既然流寇自不量力,那就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李思騁先到達了魯山。
當地縣城早被夷為平地,四麵的城牆殘缺不全,到處都是一個個的大洞,就像是被狗啃過一樣。這些大洞,不要說一個人能夠挺著腰走過,就是趕著一群牛通過也沒問題。不光如此,就是縣城內的房屋也基本被毀去,隻留下滿街的殘磚斷瓦。這便是李自成軍隊的“傑作”,俗稱“鏟城”,這也是李自成之輩通過多年的征戰得出的經驗,每到一地,便屠夷一空,免得以後官兵再次占據,他們攻打不便。
而著這樣的景象,所有的鎮都是義憤填膺。李自成真是太狠了。這般模樣的縣城,還怎麽讓人活下去。就算是有僥幸逃入山林的老百姓,等到流寇走了之後,迴來也是活不下去了。整個是成了一個廢物堆了。
而等待這些老百姓的出路,非是兩條,一是活活餓死,二是為了活命,也加入流寇。見有大軍經過,不知從哪裏鑽出來一群衣衫襤褸的老百姓,說是一群人,還不如說是像一群鬼更為貼切一點。而且還都是餓死鬼的那種,個個在風搖晃,餓的都沒人形了。要不是見還能動,都和死人差不多了!
“馬賑災”見這種景象,李思騁馬吩咐下去。立即就有鎮的夥夫開始生火做飯,救救這些災民。這也是張麟麒事先對於李思騁的交待。不說人道主義,賑濟作戰區附近的饑民,對將要進行的禹州之戰極有好處。流寇橫行地區的饑民往往兩頭跑,若朝廷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為朝廷效力。若流寇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為流寇效力,一切的一切,隻為了活下去。
感謝lynx捧場《武裝迴明》100縱橫幣。終於要開打了,希望早點到打韃子,嗬嗬,那才爽。放心,李自成要打倒,韃子更是不能放過,所有一切華民族的敵人統統不能放過!即使他們早就死得化成灰了也不行!
開封離著洛陽已經是不遠,隻有幾百裏地的路程,幾天可到。而根據李思騁送來的消息,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鄭州,離著洛陽不遠,並且已經和小股的李自成部隊發生過戰鬥。不過都是一擊即走,並未真正感受到李自成所部的實力,不過總體來說,能夠唿之即來,一擊即走,這些部隊的總體實力還是要明顯高於張獻忠所部的……
而這時最新的形勢是,李自成入河南來,聯合一鬥穀、瓦罐子各路人馬,號三十萬雄兵,在豫西連破魯山、郟縣、靈寶、諸縣,官兵連遭失敗。對洛陽已經形成合圍之勢,李自成攻洛陽的態勢越發明顯了。
不過,對於李自成這號稱的三十萬人馬,張麟麒卻是不信的。和大明的各地官軍一樣,有兵一萬,誇大個幾十倍,就敢號稱坐擁雄兵數十萬一樣。張麟麒估計,李自成出兵河南,約有骨幹心腹一二萬人馬就算很好了。就算一鬥穀、瓦罐子、李際遇等人投靠。連那些走投路的饑民,可能有十幾萬眾,三十萬之說,隻是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罷了。
隻是,張麟麒對於保衛洛陽,卻是感情有些複雜。洛陽是個大城市,內有百姓近百萬,這些人是絕對需要保護的。可是,對於居住在其的福王以及他所繁衍出的數龍子龍孫,合計有一千多人,張麟麒卻是嗤之以鼻的。這些人,不事生產,隻知道享受大明的俸祿,可謂是典型的蛀蟲。
人說明初的藩王一個比一個厲害,像朱棣什麽的。明末的藩王卻一個比一個象豬。這福王便是其典型,崇禎十三年河南之地己經哀鴻遍野,福王還在花天酒地,體重吃到三百九十斤。
按照張麟麒的斷,那個肚子都大的沒邊了。福王整個人站立的話,低下頭眼睛都不到自己的腳,因為都被肚子擋住了。這樣的人,出行也有問題,一般的轎子他都坐不下。
而且這個福王還真是人如其名。豫西百姓饑苦日甚,李自成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依然隻顧自己享樂,生活豪奢糜費,紙醉金迷,每日都要花費百金。卻是一點一滴不肯拿出糧米賑濟災民。
而且福王還另有一個綽號,百姓稱之為三不知王爺。所謂三不知王爺,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產,天天在增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銀子,每時每刻在增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妃子。經常在增加
而此時豫西百姓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根據記載,在很多地方,已經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有父食子、妻食夫者,所以道路獨行之客,雖東西村亦不敢往來。餘人之衣冠動靜猶昔,性情驚疑為豺狼……
在對比福王的花天酒地,偌大的福王府,牆裏牆外,就是二個世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真實比的寫照!
而守城的將士呢?生活也不好。可是福王也是不肯拿出銀子來激勵守城的將士了。或許在他來,朝廷給了俸祿,這些軍士就該舍死報國,保衛洛陽。所以攤這樣的藩王,不論軍民,皆怨恨非常。
而林立洛陽各處的福王宗室子孫,也都是和他們的祖宗福王一樣,都是一丘之貉。不光是生活奢侈,而且耗費了大量的朝廷俸祿。在整個洛陽,被封為郡王的就有四十八位,城內王府林立,除最大的福王府外,還有曲靖王府、華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等等等等。可謂是一群蛀蟲,還都是富得流油的那種!
而且這些龍子龍孫,耗費朝廷俸祿,欺男霸女不說,還坐擁大批良田。他們的莊田,最少占去河南一半以的土地,按理說這些龍子龍孫原本是有一些封地,可是絕對沒有這麽多。不過他們盤踞河南這麽多年,若是不知道運用自己的特權,通過巧取豪奪來圈地,那就不是蛀蟲了。特別是到了大旱或者大澇這樣的災年,更是他們大肆圈地的良機。而這種舉動,就是老百姓告到當地官府,也是沒人敢管他們的!
而且除此之外,他們定下的賦稅還奇高,基本為他們耕種的農民,除了勉強能填飽自己的肚子之外,是絕對不會積攢下餘糧的!這些龍子龍孫就象吸血鬼,加速了河南之地百姓的貧苦。也是大明朝廷的沉重負擔!
所以說,如果張麟麒千辛萬苦的率領鎮,不遠萬裏的趕來,就是為了保衛這樣的龍子龍孫的話,張麟麒是絕對不情願的。其實,張麟麒也就這件事情和崇禎探討過。
當然,張麟麒說的比較委婉,他去盡力去做,可是,人力也有窮盡的時候,如果福王有什麽不測……當時崇禎沉默了一下,之後的迴答便是,盡人事,聽天命。有了這樣的迴答,張麟麒心裏也就有底了。
這也和他的猜測一樣,崇禎作為一個十分勤儉的帝王,努力維持大明朝廷的運轉,卻眼睜睜的著福王之輩耗費大筆朝廷俸祿,剝削大批河南百姓,以至於有那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隻能奈投賊,心也是憤恨不已的。
隻是這些話不好明說,隻能放在心裏,如今也就是張麟麒發問,才能含糊地透露一二。而這樣的話,張麟麒心也就有底了,隻是,到時候該如何運作,既不至於傷了洛陽的百姓,又能讓福王等人壽終正寢,這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當然,張麟麒已經初步有了一個方案……
至於對李自成所部出戰,張麟麒卻是早已經定下基調,不動則已,一動必須要打出鎮的威名。出動便是雷霆一擊,要讓李闖膽戰心寒,以後望見鎮的旗幟就望風而逃。
而對於張麟麒定下的這個基調,李思騁,周默默等人也都是讚同不已,他們身為鎮的一份子,最是清楚鎮所擁有的實力。哼,這是李自成之輩所能比擬的嗎!他們對張麟麒充滿信心,對鎮更是充滿信心!
而根據李思騁送來的最新戰報,李自成除對洛陽攻勢越來越明顯外,他還大力清掃洛陽周邊的城池。以切斷內外聯係!幾天前,禹州知州錢祚征發來求援急報,流賊數萬人猛攻禹州,軍情緊急,希望朝廷立時派出兵馬救援。
禹州是交通要地,向為農民軍來往之通道,這時的洛陽城周圍,一些小縣城都已經相繼失陷,唯獨餘下禹州金雞獨立。這對於李自成來說,是一定要拿下的。這樣也能順便切斷洛陽城軍民的退路。
而禹州被圍,河南的最高首腦,河南巡撫李仙風當即慌了手腳,不過,在接到鎮國將軍所部已經到達開封府,先頭部隊更是已經抵達禹州附近時,李仙風這才鎮定下來。一麵緊急和張麟麒聯絡,懇請他立即投入到對流寇的作戰去。一麵派出信使,前去告知禹州知州錢祚征,援軍已至,不必驚慌。而且還是名噪天下的鎮,想必大軍所到之處,流寇必定如同灰飛煙滅矣。你部隻要堅守住城池,就是最大的勝利。
而張麟麒,也已經派出探馬告知李思騁,既然流寇猖獗,那就給他們一點顏色。不要以為打下幾個縣城,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於是乎,鎮和李自成麾下的軍隊第一場正式的戰鬥正式打響了!這在後世,又是被稱為禹州之戰!
崇禎十三年的九月十八日,接到張麟麒的信報後,李思騁率領五千鎮,火速兼程趕往禹州,既然流寇自不量力,那就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李思騁先到達了魯山。
當地縣城早被夷為平地,四麵的城牆殘缺不全,到處都是一個個的大洞,就像是被狗啃過一樣。這些大洞,不要說一個人能夠挺著腰走過,就是趕著一群牛通過也沒問題。不光如此,就是縣城內的房屋也基本被毀去,隻留下滿街的殘磚斷瓦。這便是李自成軍隊的“傑作”,俗稱“鏟城”,這也是李自成之輩通過多年的征戰得出的經驗,每到一地,便屠夷一空,免得以後官兵再次占據,他們攻打不便。
而著這樣的景象,所有的鎮都是義憤填膺。李自成真是太狠了。這般模樣的縣城,還怎麽讓人活下去。就算是有僥幸逃入山林的老百姓,等到流寇走了之後,迴來也是活不下去了。整個是成了一個廢物堆了。
而等待這些老百姓的出路,非是兩條,一是活活餓死,二是為了活命,也加入流寇。見有大軍經過,不知從哪裏鑽出來一群衣衫襤褸的老百姓,說是一群人,還不如說是像一群鬼更為貼切一點。而且還都是餓死鬼的那種,個個在風搖晃,餓的都沒人形了。要不是見還能動,都和死人差不多了!
“馬賑災”見這種景象,李思騁馬吩咐下去。立即就有鎮的夥夫開始生火做飯,救救這些災民。這也是張麟麒事先對於李思騁的交待。不說人道主義,賑濟作戰區附近的饑民,對將要進行的禹州之戰極有好處。流寇橫行地區的饑民往往兩頭跑,若朝廷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為朝廷效力。若流寇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為流寇效力,一切的一切,隻為了活下去。
感謝lynx捧場《武裝迴明》100縱橫幣。終於要開打了,希望早點到打韃子,嗬嗬,那才爽。放心,李自成要打倒,韃子更是不能放過,所有一切華民族的敵人統統不能放過!即使他們早就死得化成灰了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