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們就缺一家像樣的整車製造企業填補空白了。”


    六月份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出席尉馳動力汽車有限公司工廠奠基儀式的經開區領導很是激動,麵對著鏡頭說出了內心期盼已久的這句話。


    如同一家大型商場一樣,kfc,麥當勞,星巴克這樣的快餐型企業不見得是最好的,但如果沒有了那就感覺缺了點什麽似的,會讓人不自覺的認為這個商場不夠高級。


    作為國家級的經開區,有些年頭的張家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兩新一高”的產業格局在長三角地區有他的一席之地。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不少,在a股的上市公司也有幾家,但問題是這些公司的知名度都不夠高,或者說在普通民眾當中不夠高。


    最簡單的,開發區辦集體招聘活動,打著xx汽配公司的名頭跟打著尉來或者寶馬的名頭那宣傳效果能一樣麽?


    張家港市對於尉馳動力的落戶相當重視,直接把它定義為今年的一“一號項目”。


    按照規劃,尉馳張家港工廠總占地麵積約930畝,建成之後的建築麵積約為28萬平方米,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車間及分析中心和pack車間,試車跑道等等配套設施。


    所生產的車型均為純電乘用車車型,總投資高達51億元,是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智能製造工廠,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專注於純電乘用車的生產基地。


    作為一家智能工廠,尉馳張家港工廠的員工人數不會很多,預計在3000人左右,但是一家整車製造廠商是能夠帶動起上下遊產業鏈的,帶動起經開區新能源零部件公司的產業升級。


    不僅僅是張家港市,便是蘇省zf都將尉馳動力列為重大外資項目,作為區域經濟轉型的示範之作。


    說起來這玩意兒還是在如今調到了滬市的李姓領導手上簽下來的。


    寶馬對於張家港工廠同樣也是寄予很高期待的,希望能夠把這裏打造成滿足全球法規和市場要求的標杆工廠。


    “很感謝貴市提供的一切幫助,尉來與寶馬會盡最快的速度讓這家工廠投產,爭取讓寶馬mini從張家港市的碼頭發往全國以及全世界各地。”


    特斯拉超級工廠要來說,馬廠長與滬市那個速度簡直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震撼,當年立項,當年動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正式投產。


    尉馳工廠沒有特斯拉超級工廠那麽大的規模,張家港市也比不了滬市,但是檀錦程還是希望工廠能夠在明年七月份投產,12個月的工期建設一家工廠,不算很過分。


    最重要的是,檀錦程想讓minicooper吃到一些補貼的尾巴,按照四部委的規定,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會在2022年12月31日結束。


    時間雖然還有五年之長,但是在此之前補貼政策肯定是一年少過一年,最好的時光大概也就是到2020年左右,如果能夠在明年底讓minicooper的純電版正式上市,那多多少少還是能撈到點湯喝的。


    另外就是在價格上也有更大的空間,有補貼跟沒補貼的定價方式那完全是不一樣,虛標的二三十萬與從口袋裏真實拿出二三十萬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個我們一定會全力配合,國內現在誰不知道檀總以及您的企業是講究效率的;您放心,工期與工程質量上絕對能給您保證。”


    五一勞動節之後,尉來在各地的投資項目火力全開,山城收購過來的利帆兩塊地皮加速改造,路特斯江城工廠的首輛國產化荷花係列經過多方調試之後也正式下線。


    此外就是像廬州以及甬城還有滬市的工廠也都有了全新的規劃方案。


    按照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今年一至六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整體銷量大致在45萬輛左右,其中中國市場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3.3%,也就是19.5萬輛左右。


    按照尉來自己大數據模型以及自身銷量的統計,這兩組數據是基本準確的,尉來一至六月份整體差不多賣出去6.5萬輛左右。


    這其中有歐洲市場5000多輛的功勞,賣得一般般,便是在歐洲市場也混了個5%的市場份額,勉強也算是打開了海外銷量。


    國內市場份額降到了30%,但是依舊是龍頭企業,尉來,北汽與byd三家依舊是把持著全國七成以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在全球範圍內,豐田上半年的表現強勢,短暫丟失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之後又再次憑借著新推出車型在本土以及北美市場的大賣成為全球第一。


    尉來在沒有打開北美市場的情況下以13.33%的市場份額迴歸第二。


    沒有北美市場是尉來的弱勢,不過在沒有北美市場的情況下,尉來依舊能夠憑借著14.19%的市場份額。


    北美市場雖有顧慮,但是遲遲無法打進去也確實是檀錦程還有尉來的一件心病,投入太大顯得有些不甘心,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些什麽,但是一點都不賣那又有點不服氣。


    憑什麽特斯拉能掙我們的錢,我們就不能掙老美的錢呢?


    眼下跟寶馬合作的尉馳,給了尉來與檀錦程一絲曙光,或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打開尉來在北美的銷量。


    最終年產規劃16萬輛純電汽車的尉馳汽車,從技術整合的角度來說是整合寶馬的全球化質量管理體係和尉來的高效生產經驗,應用前沿技術如智能化生產線,數字化管理平台,聚集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研發。


    前者是寶馬的優勢,後者是尉來的優勢,在智能化這方麵目前尉來已經有了自己一定的發言權。


    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了尉來l1在智駕芯片上實現了mobileye的替代,尉來l1用上了地平線機器人公司的征程1智駕芯片。


    mobileye被英特爾收購之後,同樣也從事智駕芯片的開發,其客戶主要來自於燃油車以及入門級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在全球範圍內是比較高的。


    但是這家公司有個大毛病,就是對自家技術看管得太嚴,玩黑盒子交付,硬件與軟件擴閉環,根本不給車企一點自主開發軟件的餘地。


    有英特爾這個大爹在背後,mobileye相當的強硬,哪怕對特斯拉也是同樣如此。


    什麽肉都你一個人吃,搞封閉玩吃獨食那注定是會丟失掉客戶的,特斯拉自己搞智駕就是因為mobileye的態度一氣之下自己玩的。


    尉來同樣也是如此,檀錦程支持的地平線創業團隊,實際從一開始確立完做智駕芯片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做mobileye的國產替代。


    在算力不足的情況下,暫時想要玩高階芯片還是有些難的,先從低端做起占領一部分市場存活下去是首要的。


    本著開放與自信精神的地平線,不玩英特爾這套,並不禁止車企對於軟件的自主開發,尉來l1是地平線搭載的首款車型,也是地平線在智駕芯片上的一個突破。


    隨著尉來l1的熱賣,地平線的征程1智駕芯片也得到了一定的曝光度,在對於mobileye的國產替代上初現曙光,這是地平線的一大步,也是國產替代的一大步。


    尉來l1在智駕上的表現不錯,也是吸引寶馬最終定下合作的動力之一。


    連特斯拉這種在北美同根同源的主流電動汽車廠商都受不了英特爾的封閉式吃獨食的套路,在燃油車方麵保持著絕對主導地位,又一直在致力於國產化的寶馬怎麽可能受得了。


    實際上不止是寶馬受不了,大多數想要在智駕上分一杯羹的主機廠商都受不了,一定程度上來說,雖然是增程式,但尉來l1在智駕上的表現在業內是受到了極大關注的。


    征程1如果沒有太大的毛病,那麽mobileye距離被徹底踢出低端智駕芯片市場就不遠了。


    出生多年的地平線,在有了具體產品推向市場之後受到了諸多機構以及車企的關注,目前有包括海力士以及大眾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與餘愷有過接觸。


    目前來說海力士是有望達成投資協議的,至於之前覺得地平線a輪太貴的英特爾,又迴到談判桌上來了,又想投資起地平線來了。


    之前覺得貴舍不得多花兩個鋼鏰兒,現在又上趕著的事兒這麽抽象的事兒英特爾這些年沒少幹。


    2014年到2015年之間,他們把旗下一家致力於人工智能芯片開發的公司給低價賣了,然而2016年3月份穀歌的阿爾法狗擊敗李世石這一事件徹底改變了全世界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這一標誌性事件也是英偉達爆發的開始,因為阿爾法狗用的就是英偉達的芯片以及算力解決方案,善於營銷的老黃立馬宣布英偉達不再是一家半導體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英特爾眼見這事兒可以玩啊,又想把之前那家公司給買迴來,目前正在談判階段,騷操作真的是一個接一個。


    另外就是手機芯片這一塊,飽受高通稅困擾的蘋果原本是想拉著英特爾一起玩對抗的,結果這家老牌科技公司也是不爭氣,氣得蘋果是自己玩。


    不過蘋果同樣玩得也不行,蘋果有他自己的蘋果稅,但強橫如蘋果這樣的公司,在高通稅麵前也是隻得捏著鼻子認栽。


    從戰略上來說,尉來與寶馬是完全一致的,雙方在技術以及管理方麵的合作,尉馳公司也采用平等的管理模式,雙方共同組成管理委員會,確保決策平衡。


    而在銷售渠道方麵,尉馳生產的電動車按品牌分別進入寶馬和尉來的銷售網絡,例如mini通過寶馬渠道銷售,而尉來車型則通過自有網絡推廣。


    雙方采用的是合資不合營的創新合作模式,不過哪怕是如此,尉來在全球化市場上還是能夠占到寶馬一點便宜的,在北美市場上的布局也有了一個突破口。


    因為老頭兒的原因不敢在他的勢力範圍內大規模投入,但是在加拿大還有墨西哥等北美市場可以試一試的嘛,另外便是南美市場同樣也可以做做推廣。


    尉馳盡快走上正軌,對於尉來全球化的布局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7月1日。尉馳動力在張家港市舉行奠基儀式的後一日,廬州同樣也有一件大事發生。


    “宮鬥劇總算是結束了哈。”


    江淮與大眾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如同尉來與寶馬一樣的合資公司,雙方計劃在今年年底在廬州經開區合資建廠,預計擁有年產10萬輛純電汽車的能力。


    基本套路與尉馳差不多,前後腳成立的兩家合資公司,正式拉開了新合資之路。


    重新迴到滬市的檀錦程,再一次見到了狂人馬斯克。


    “談判進度如何?”


    已經在國內呆了有一段時間的馬斯克,精氣神有了不小的變化,這位身材高大的科技狂人此刻臉上正掛著笑意。


    “進展還不錯,正如檀你所說的那樣。”


    事實上一開始,馬斯克是想把超級工廠放在帝都的,多番調查考慮以及聽取檀錦程意見之後,馬斯克下定決心主攻滬市。


    一方麵熟知國內人情世故的合作夥伴提供的意見很有用,另一方麵尉來在臨港區的電池工廠規模也是馬斯克比較在意的。


    想象一下,特斯拉位於滬市的超級工廠距離最核心的電池供應商工廠非常之近,這在成本上要節約多少?


    也正如檀錦程所說的那樣,滬市在這次合作當中表現了相當大的誠意,承諾會以推動政策的方式來讓特斯拉中國公司的獨資計劃。


    僅僅這一點,就足以對得起這小半個月以來的斡旋,也值得他的等待。


    “那就好,這樣的話我們的合作也能夠快一點正式開始。”


    一至六月份,特斯拉全球交付4.7萬輛左右,市占率約為10%左右,以毛豆3的訂單量,這個交付量簡直就是恥辱,數據一出特斯拉在七月份的股價看樣子又要撐不住了。


    若不是滬市超級工廠的談判進度不錯,估計馬廠長又得發飆了。


    尉來與特斯拉全新的電池合作計劃雙方計劃用錦新時代以及特斯拉(滬市)有限公司的主體來簽訂。


    按照與馬斯克初步達成的協議,錦新時代與特斯拉的電池合作計劃將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


    毛豆s,毛豆x以及毛豆3都將會搭載全新技術的玄武係列動力電池,而最大的供應體是馬斯克計劃當中實現國產化的毛豆3。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超級工廠投建之後將用來大部分生產訂單爆表的毛豆3,而尉來的電池供應主體也是實現國產化的毛豆3身上。


    特斯拉滬市超級工廠項目能否快速投建,將直接影響到尉來動力電池的業績。


    “是啊,希望如此吧。”


    進展是不錯,不過馬斯克也有他的煩惱,獨資公司隻是第一步,第二步建廠需要的資金同樣讓他十分頭痛。


    高達數十億美刀建設資金從哪裏來也是馬斯克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滬市方麵積極的配合肯定是有著極大訴求的,既然你馬斯克堅持100%獨資,突破傳統的合資框架,我們可以讓步,但總不能好處都讓你占了。


    半個月以來,跟上麵緊急溝通之後,從大局出發的滬市方麵訴求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要求技術溢出與供應鏈本土化。


    走蘋果模式,引進特斯拉能夠倒逼本土供應鏈技術升級,催生出一批新能源汽車行業裏世界級的供應商。


    而供應鏈的本土化,受益最大的就是以供應電池為主的尉來,另外甬城受益匪淺,包括旭申以及托普在內的北倉零部件公司都是特斯拉的供應商。


    一旦全麵本土化,這幾家企業必將帶來飛速的發展。


    檀錦程結束張家港的行程又迴到滬市,同樣也是為了幫助馬斯克出出主意,以更快的速度來推進合作的進展。


    “缺錢?”


    馬斯克把他的困擾說出之後,檀錦程也是愣了。


    “華爾街不給你融資了嗎?”


    馬斯克雙手一攤,撇了撇嘴無奈道:“我們的股票最近的表現檀你也看到了,若不是這一次的談判有進度,還不知道會跌到哪一個地步,你認為我們能夠融到足夠的融資嗎?”


    “另外,地緣zz的原因,也讓這些資本家們顧慮重重。”


    從1月20日上任以來,五個多月裏老頭兒整活無限,開除這個開除那個,退群,推翻他前任的政策,忙得是不亦樂乎。


    另外還威脅要對毛熊動用一些手段,反正就是各種整活,對我們的態度也不怎麽樣。


    華爾街資本家們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是不敢給予馬斯克太多的融資額度,再說了這家夥在華爾街名聲也不怎麽樣。


    檀錦程也有些無語:“那你想怎麽辦?”


    這逼確實是狂人,剛剛他提到的滬市超級工廠計劃是打造一個年產50萬輛的電動汽車產業基地,整體投資規劃將超過70億美刀。


    按照目前的匯率來計算,差不多就是500億元人民幣的總投資!


    特麽的,這個“窮逼”是真的膽子大。


    嗯,倒也不能說窮逼,這會兒馬斯克的身家差不多檀錦程相當了,特斯拉最近雖然被連續做空,但趨勢之下幾個月的做空加上馬斯克的阻擊,還是有460億美刀左右市值的。


    這就是老美股市的優勢啊,半年交付不到五萬輛的一家車企市值高達3128億元,位列全球第五名。


    如果是在a股,以特斯拉現有的利空因素以及規模,加上實控人難以琢磨的抽象表現,哪怕有著非常好的預期,能有個1000億元的市值就算是頂了天了。


    “暫時還沒有頭緒,我計劃在華夏這邊融資,你覺得怎麽樣?”


    特斯拉與滬市的談判,檀錦程算是直接參與的,用馬斯克的話來說,檀錦程算是他的私人顧問了,因此一些細節上他也不介意讓檀錦程知道。


    “也不是不行,但你能給我們一些什麽?”


    尼瑪的,這貨是想拿著訂單來想“空手套白狼”了,隻不過現在已經是2017年了,不是1997年,所謂的技術換市場這套顯然已經忽悠不到我們了。


    想要融資當然不是不可以,就必須給出更多的利益出來交換。


    上層有意引進特斯拉,走蘋果模式帶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鯰魚效應確實不假,特斯拉也是最佳的選擇,但是蘋果帶動的產業效應特斯拉能不能做到,還有馬斯克會不會遵守承諾都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近500億元的超大投資計劃,哪怕是號稱浙省現金王的檀錦程聽得都是心驚膽顫,滬市或者國內的投資機構憑什麽給你錢?


    “是啊,我能給出些什麽呢?”


    檀的話很直接,但是在馬斯克聽來卻是不覺得刺耳,商業合作本來就是利益交換。


    “你慢慢想想吧,我還有點事兒要迴甬城,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也歡迎你去甬城作客,有什麽進展的話也可以隨時跟我溝通。”


    “你不方便出麵的我也可以替你出麵溝通。”


    2008年,老美的能源部門給特斯拉提供了4.65億美刀的低息貸款,正是這筆低息貸款成為毛豆s量產的關鍵資金。


    這筆錢給當時奄奄一息的特斯拉續了一命,沒有這筆低息貸款也就沒有了後續的特斯拉。


    這貨沒有向他提起具體的融資方案,也沒提任何的機構,顯然又是想走這套操作了,還真特麽的一招鮮吃遍天!


    “好的,我再想想吧,過幾天我也得迴國了,看看能不能解決資金問題。”


    “行,那就祝你順利。”


    馬廠長在7月3日迴國了,為了他的超級工廠奔走,整個七月份跟檀錦程聯係過幾次,進展不是很順利,特斯拉的股票六月份剛剛穩定的走勢,七月份又跌完了。


    整個七月份,特斯拉股價下跌超過10%,八月份在幾筆神秘資金的增持之下倒是有所上漲,但到了九月份又開始下跌了。


    三季度特斯拉交付量為2.61萬輛,其中毛豆s交付14065輛,毛豆x將會11865輛,均創下季度交付數據新高。


    然而,訂單量最大的毛豆3整個季度僅僅交付了222輛!


    數據出爐之後的特斯拉股價應聲而跌,9月24日,特斯拉單日大跌7.47%,麵對爆跌的股價以及遲遲無法交付導致客戶不滿情緒越來越強,馬斯克又一次坐上了飛往滬市的航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2003:從外貿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夢如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夢如華並收藏2003:從外貿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