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瑾瑜準備著要往魏國的時候,此刻的魏國芍華書院裏麵,一場驚動了整個長安城的對決也已近在眼前。
南禹枯禪修士要在芍華書院挑戰北琳有魚的事情,在數日裏便也傳遍了長安城。
兩者的身份都是非同小可的。
道生名義上是皆然大師的徒弟,卻一直以來都跟隨著無念大師修行,整個枯禪裏麵有此殊榮者也寥寥無幾,那麽道生所代表的東西便很重要。
而北琳有魚是芍華書院院長的徒弟,在長安城地位尊崇,甚至麵見魏國皇帝陛下,都不用行大禮,在魏國裏有此殊榮的年輕人,同樣也是鳳毛麟角,如此人物要來一場對決,自然會驚動很多人。
就連魏國皇帝陛下都在關注著。
但雖是如此,在芍華書院的那片湖泊旁邊卻沒有人圍觀,隻有書童站在那裏。
長安城裏的人都很清楚北琳有魚的性格,對於那些修行強者而言,就算不在現場,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而餘下的人本身就沒有資格入得芍華書院去觀戰,都隻能聚在院外,議論著這場對決。
道生的心裏已經沒有太多波瀾,在他離開南禹前來魏國時,便有預想到會有這樣一幕發生,他也一直都在做著準備。
但之前的他是猶豫的,直到三日前北琳有魚的那番話,讓他真正明白,其實無念大師讓他特意赴芍華書院,便不可能隻是用嘴巴勸說,隻是道生誤解了無念大師讓他斟酌的意思,斟酌並非不許。
他望著站在湖泊對麵的北琳有魚,輕聲開口說道:“長安城裏的修行者都在注視著,若我打輸了,便是很丟人的事情,那丟得是我的人,同樣也是南禹枯禪的臉麵,我很清楚,北琳先生很強大,此番話也不是說我沒有贏的信心,隻是必然有些難度,而且此戰,我並非代表南禹枯禪,而僅僅是代表我自己。”
“是我道生,要挑戰北琳有魚!”
北琳有魚神情平靜,她淡淡說道:“你可曾解了口腹之欲?”
那遠遠旁觀的書童連忙接住話茬說道:“迴稟先生,弟子在這三日裏特地跑去長安天下樓幫小師父買了許多美味佳肴,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更有取自薑國的神仙醉,不敢有半點懈怠。”
道生朝著書童微微頷首,說道:“我已是極佳飽滿之態。”
北琳有魚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書童匆匆忙忙地又跑遠了些,他修行低微,可不敢站在近處,但這又是一場難得的課程,他不想錯過學習的機會。
道生的手裏有一根很粗的木棍,像是一柄權杖,但過於粗製了些,他將木棍重重點在地麵,有靈元蕩開,湖泊之水有起沸騰之像。
他右手持棍,左手撚著一串佛珠,說道:“我修得是金剛禪,其實很不擅長打架,可用金剛禪來打架,卻也是很好的招數。”
北琳有魚不懂什麽金剛禪,她緩緩拔劍,遙遙指向湖對麵的道生,說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湖泊之小,微若砂礫,皆在一劍下。”
湖泊在劍下,道生也在劍下。
此乃北琳有魚的意。
道生略有動容,他沉默了片刻,說道:“怒目金剛,並不懼鯤,一劍雖大,也可覆手拿捏。”
北琳有魚執劍立在湖對麵,鋒芒畢露。
道生持棍杵立,有些許莊嚴相。
湖泊相對岸還是有一些距離的,但他們都以鎖定對方的氣息,那點距離便大可無視,同是四境巔峰的強者,隻是區別於在道路上走得多長遠,但道生的氣息終是有些勢弱的,於是他便決定先出手。
他早已是蓄勢待發的狀態。
哪怕北琳有魚的意讓他有了片刻恍惚,但並未動搖他的心境。
木棍朝前輕點,湖泊之水沸騰,有怒目金剛拍浪而起,水珠濺開,宛若一顆顆佛珠,挾裹著天地靈氣疾掠而出。
遠處觀戰的書童麵露驚色,他雖知道生的身份,但數日裏多次送飯,從未察覺到原來這僧人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高手,他多日裏所見的道生都很普通,此刻自是大感意外。
那怒目金剛的模樣,讓他很是心悸,腿肚子都在打顫,忍不住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如花濺起的水珠,晶瑩剔透,但在北琳有魚的劍下,卻形同虛設,被劍氣切割,紛紛破碎開來,沒有沾染到岸上半分。
她那一劍隻是虛出,凝視著那怒目金剛,北琳有魚斬出了完整的一劍。
劍氣衝擊著湖泊,那顆顆震起的水珠盡數拍打在怒目金剛之上,劍氣長鳴,瞬息洞穿金剛胸膛,又在其間爆開,浪花墜落,嘭嘭地沉悶聲響在湖泊裏乍起。
道生悶哼了一聲,但腳步卻紋絲不動,他望著那湖泊之上氣勢洶洶的一劍,眉頭緊鎖,暗自感歎著不愧是芍華書院的北琳有魚,這當真是相當強大的一劍,帶給他的壓迫感是無窮無盡的。
他的臉色已經有了些蒼白,卻依舊高舉著木棍,猛地砸落,湖泊從中分開,驚濤駭浪爆湧著直襲湖對岸的北琳有魚。
北琳有魚的神情很淡然,她保持著出劍的姿勢,那一劍殺死怒目金剛,劍氣卻未消散,隨著她手腕擰轉,劍氣唿嘯而出,直接切斷了拍擊而來的浪潮,讓它們朝著兩邊砸去。
直到現在,北琳有魚舉劍的手都沒有放下。
兩次皆是道生先出手,而現在,北琳有魚準備反擊。
她腳下輕踏,身形離地而起,攥緊長劍的手輕抬,要落下的那一瞬間,湖泊沸騰的水忽然定格,而等到道生迴過神來時,便見那沸騰湖水炸開,北琳有魚腳踩在岸上,她手裏的劍正抵在道生的眉間。
劍尖緩緩觸及眉心,忽有陣風刮過,北琳有魚再次出現在湖對岸。
而道生的眉間有一滴血珠滲出,滑過鼻梁,順勢轉向,接著快速滑動,最終停留在嘴角上方,鮮血的氣味完全沁入鼻間。
他不可置信的望著已經迴到湖對岸的北琳有魚,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種結果。
他以為自己雖然不如北琳有魚,但最起碼也有可戰之力,但事實上,是他真的想太多了,他再次意識到無念大師讓他自己斟酌的意思,那是一語雙關。
觀戰的書童也是瞠目結舌。
他根本就沒有看清北琳有魚是如何出劍的,隻是模糊的看到,北琳有魚忽然出現在道生麵前,等到眨眼間再看,北琳有魚卻仍在湖對岸,仿佛根本沒有動過。
但他望著道生有些顫抖的身子,哪怕他再白癡也已經意識到,這場對決已經結束了。
可他又不知曉是怎麽結束的。
道生撚著佛珠,沉默了很長時間,才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說道:“我輸了。”
他的語氣裏沒有半點不甘心。
或許有的也隻是一種頹敗,但那種頹敗感被他深深埋藏在心裏,他領會到了無念大師的深意,這是對他的一次曆練,算無遺策的無念大師很清楚,道生是沒辦法勸說北琳有魚走出芍華書院的,而最終必有一戰,道生自然也不可能打贏,但北琳有魚的劍,會讓道生的心境更穩固。
道生若不能想清楚,自然就不是心境穩固,而是崩塌。
好在他沒有讓無念大師失望。
“多謝北琳先生賜劍。”
北琳有魚輕輕頷首,把劍歸鞘,說道:“你的修為更進了一步,我已猜到無念大師的意思,坦白說,我很不喜歡,畢竟沒有人喜歡被利用,但誰讓那是無念大師呢。我會隨你一道去薑國都城,但我需要一些準備時間,你且安心找個住處等著吧。”
道生有些意外,他連忙開口說道:“無礙,北琳先生但可好好準備,道生告辭。”
在他離開芍華書院的時候,又不禁感慨,無念大師果然是神通廣大,哪怕期間有些波折,可最終北琳有魚還是決定要走出芍華書院了,仿佛這一切全都在無念大師的計算之內,而道生也能在這棋局裏麵得些便宜。
注視著芍華書院的那些視線也都在此刻紛紛撤出。
魏國皇宮大殿裏,皇帝陛下望著麵前的青羽宗宗主,微笑著說道:“北琳有魚一劍擊敗南禹枯禪的大修士,確實是很精彩,雖有被無念大師算計,倒也無傷大雅,想必北琳有魚此去薑國都城,另有大機緣,我等也需感謝無念大師。”
青羽宗宗主點頭說道:“無念大師的修為或許不是最僅次於觀主的,但他老人家的計算,確當世無敵,恐怕就連觀主也難逃計算之內。”
魏國皇帝陛下沉聲說道:“若非南禹枯禪遁世,想來要與無念大師為敵,也是很令人害怕的事情,但你之所言,朕卻有不同意見。”
青羽宗宗主疑惑道:“陛下有不同想法?”
魏國皇帝陛下笑著說道:“觀主天下無敵,此乃世人皆知,無念大師計算之能再強,也仍在道天之下,然觀主可與道天對坐,人算終不及天算,或許無念大師可算計世間所有,可也需借助道天,既是如此,便不可算天,自然便也算不得觀主。”
青羽宗宗主揖手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南禹枯禪修士要在芍華書院挑戰北琳有魚的事情,在數日裏便也傳遍了長安城。
兩者的身份都是非同小可的。
道生名義上是皆然大師的徒弟,卻一直以來都跟隨著無念大師修行,整個枯禪裏麵有此殊榮者也寥寥無幾,那麽道生所代表的東西便很重要。
而北琳有魚是芍華書院院長的徒弟,在長安城地位尊崇,甚至麵見魏國皇帝陛下,都不用行大禮,在魏國裏有此殊榮的年輕人,同樣也是鳳毛麟角,如此人物要來一場對決,自然會驚動很多人。
就連魏國皇帝陛下都在關注著。
但雖是如此,在芍華書院的那片湖泊旁邊卻沒有人圍觀,隻有書童站在那裏。
長安城裏的人都很清楚北琳有魚的性格,對於那些修行強者而言,就算不在現場,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而餘下的人本身就沒有資格入得芍華書院去觀戰,都隻能聚在院外,議論著這場對決。
道生的心裏已經沒有太多波瀾,在他離開南禹前來魏國時,便有預想到會有這樣一幕發生,他也一直都在做著準備。
但之前的他是猶豫的,直到三日前北琳有魚的那番話,讓他真正明白,其實無念大師讓他特意赴芍華書院,便不可能隻是用嘴巴勸說,隻是道生誤解了無念大師讓他斟酌的意思,斟酌並非不許。
他望著站在湖泊對麵的北琳有魚,輕聲開口說道:“長安城裏的修行者都在注視著,若我打輸了,便是很丟人的事情,那丟得是我的人,同樣也是南禹枯禪的臉麵,我很清楚,北琳先生很強大,此番話也不是說我沒有贏的信心,隻是必然有些難度,而且此戰,我並非代表南禹枯禪,而僅僅是代表我自己。”
“是我道生,要挑戰北琳有魚!”
北琳有魚神情平靜,她淡淡說道:“你可曾解了口腹之欲?”
那遠遠旁觀的書童連忙接住話茬說道:“迴稟先生,弟子在這三日裏特地跑去長安天下樓幫小師父買了許多美味佳肴,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更有取自薑國的神仙醉,不敢有半點懈怠。”
道生朝著書童微微頷首,說道:“我已是極佳飽滿之態。”
北琳有魚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書童匆匆忙忙地又跑遠了些,他修行低微,可不敢站在近處,但這又是一場難得的課程,他不想錯過學習的機會。
道生的手裏有一根很粗的木棍,像是一柄權杖,但過於粗製了些,他將木棍重重點在地麵,有靈元蕩開,湖泊之水有起沸騰之像。
他右手持棍,左手撚著一串佛珠,說道:“我修得是金剛禪,其實很不擅長打架,可用金剛禪來打架,卻也是很好的招數。”
北琳有魚不懂什麽金剛禪,她緩緩拔劍,遙遙指向湖對麵的道生,說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湖泊之小,微若砂礫,皆在一劍下。”
湖泊在劍下,道生也在劍下。
此乃北琳有魚的意。
道生略有動容,他沉默了片刻,說道:“怒目金剛,並不懼鯤,一劍雖大,也可覆手拿捏。”
北琳有魚執劍立在湖對麵,鋒芒畢露。
道生持棍杵立,有些許莊嚴相。
湖泊相對岸還是有一些距離的,但他們都以鎖定對方的氣息,那點距離便大可無視,同是四境巔峰的強者,隻是區別於在道路上走得多長遠,但道生的氣息終是有些勢弱的,於是他便決定先出手。
他早已是蓄勢待發的狀態。
哪怕北琳有魚的意讓他有了片刻恍惚,但並未動搖他的心境。
木棍朝前輕點,湖泊之水沸騰,有怒目金剛拍浪而起,水珠濺開,宛若一顆顆佛珠,挾裹著天地靈氣疾掠而出。
遠處觀戰的書童麵露驚色,他雖知道生的身份,但數日裏多次送飯,從未察覺到原來這僧人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高手,他多日裏所見的道生都很普通,此刻自是大感意外。
那怒目金剛的模樣,讓他很是心悸,腿肚子都在打顫,忍不住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如花濺起的水珠,晶瑩剔透,但在北琳有魚的劍下,卻形同虛設,被劍氣切割,紛紛破碎開來,沒有沾染到岸上半分。
她那一劍隻是虛出,凝視著那怒目金剛,北琳有魚斬出了完整的一劍。
劍氣衝擊著湖泊,那顆顆震起的水珠盡數拍打在怒目金剛之上,劍氣長鳴,瞬息洞穿金剛胸膛,又在其間爆開,浪花墜落,嘭嘭地沉悶聲響在湖泊裏乍起。
道生悶哼了一聲,但腳步卻紋絲不動,他望著那湖泊之上氣勢洶洶的一劍,眉頭緊鎖,暗自感歎著不愧是芍華書院的北琳有魚,這當真是相當強大的一劍,帶給他的壓迫感是無窮無盡的。
他的臉色已經有了些蒼白,卻依舊高舉著木棍,猛地砸落,湖泊從中分開,驚濤駭浪爆湧著直襲湖對岸的北琳有魚。
北琳有魚的神情很淡然,她保持著出劍的姿勢,那一劍殺死怒目金剛,劍氣卻未消散,隨著她手腕擰轉,劍氣唿嘯而出,直接切斷了拍擊而來的浪潮,讓它們朝著兩邊砸去。
直到現在,北琳有魚舉劍的手都沒有放下。
兩次皆是道生先出手,而現在,北琳有魚準備反擊。
她腳下輕踏,身形離地而起,攥緊長劍的手輕抬,要落下的那一瞬間,湖泊沸騰的水忽然定格,而等到道生迴過神來時,便見那沸騰湖水炸開,北琳有魚腳踩在岸上,她手裏的劍正抵在道生的眉間。
劍尖緩緩觸及眉心,忽有陣風刮過,北琳有魚再次出現在湖對岸。
而道生的眉間有一滴血珠滲出,滑過鼻梁,順勢轉向,接著快速滑動,最終停留在嘴角上方,鮮血的氣味完全沁入鼻間。
他不可置信的望著已經迴到湖對岸的北琳有魚,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種結果。
他以為自己雖然不如北琳有魚,但最起碼也有可戰之力,但事實上,是他真的想太多了,他再次意識到無念大師讓他自己斟酌的意思,那是一語雙關。
觀戰的書童也是瞠目結舌。
他根本就沒有看清北琳有魚是如何出劍的,隻是模糊的看到,北琳有魚忽然出現在道生麵前,等到眨眼間再看,北琳有魚卻仍在湖對岸,仿佛根本沒有動過。
但他望著道生有些顫抖的身子,哪怕他再白癡也已經意識到,這場對決已經結束了。
可他又不知曉是怎麽結束的。
道生撚著佛珠,沉默了很長時間,才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說道:“我輸了。”
他的語氣裏沒有半點不甘心。
或許有的也隻是一種頹敗,但那種頹敗感被他深深埋藏在心裏,他領會到了無念大師的深意,這是對他的一次曆練,算無遺策的無念大師很清楚,道生是沒辦法勸說北琳有魚走出芍華書院的,而最終必有一戰,道生自然也不可能打贏,但北琳有魚的劍,會讓道生的心境更穩固。
道生若不能想清楚,自然就不是心境穩固,而是崩塌。
好在他沒有讓無念大師失望。
“多謝北琳先生賜劍。”
北琳有魚輕輕頷首,把劍歸鞘,說道:“你的修為更進了一步,我已猜到無念大師的意思,坦白說,我很不喜歡,畢竟沒有人喜歡被利用,但誰讓那是無念大師呢。我會隨你一道去薑國都城,但我需要一些準備時間,你且安心找個住處等著吧。”
道生有些意外,他連忙開口說道:“無礙,北琳先生但可好好準備,道生告辭。”
在他離開芍華書院的時候,又不禁感慨,無念大師果然是神通廣大,哪怕期間有些波折,可最終北琳有魚還是決定要走出芍華書院了,仿佛這一切全都在無念大師的計算之內,而道生也能在這棋局裏麵得些便宜。
注視著芍華書院的那些視線也都在此刻紛紛撤出。
魏國皇宮大殿裏,皇帝陛下望著麵前的青羽宗宗主,微笑著說道:“北琳有魚一劍擊敗南禹枯禪的大修士,確實是很精彩,雖有被無念大師算計,倒也無傷大雅,想必北琳有魚此去薑國都城,另有大機緣,我等也需感謝無念大師。”
青羽宗宗主點頭說道:“無念大師的修為或許不是最僅次於觀主的,但他老人家的計算,確當世無敵,恐怕就連觀主也難逃計算之內。”
魏國皇帝陛下沉聲說道:“若非南禹枯禪遁世,想來要與無念大師為敵,也是很令人害怕的事情,但你之所言,朕卻有不同意見。”
青羽宗宗主疑惑道:“陛下有不同想法?”
魏國皇帝陛下笑著說道:“觀主天下無敵,此乃世人皆知,無念大師計算之能再強,也仍在道天之下,然觀主可與道天對坐,人算終不及天算,或許無念大師可算計世間所有,可也需借助道天,既是如此,便不可算天,自然便也算不得觀主。”
青羽宗宗主揖手說道:“陛下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