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那孩子就不像是個好的。在場人好長時間沒占肉腥的人有,可還沒有人像他這樣,剛拿到手,連家裏人是否吃到嘴都不管直接開吃,別人搶還咬人手的。
且不說教養這類說爛的話,這樣的孩子,真就沒人管得了嗎?
歐玲還要繼續看熱鬧,敖木已經拉著人走了。大家驅驅寒氣,敖木打開手機群,果然群裏有人發了視頻。也立刻有人認出了這孩子。
顯然,這個孩子在村子裏的評價也不好。還有人在數落這個孩子從前幹的好事。不光是打奶奶,還用打火機點別人的柴垛、偷別人的自行車、把人家三歲的孩子打了個烏眼青。才九歲的孩子,已經被兩家小學勸退了。在學校裏,不是偷東西,就是欺負同學。
原本當前念的小學也要勸退他,還是孩子的奶奶去給學校校長下跪,才勉強留住了他。
光是看他們討論,敖木都能感覺到那麽母親濃濃的絕望。也許孩子這樣,她有責任。說實在話,丈夫死了,多數女人都會離開然後另找。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麽不對。可她不光留下來了,還一個人支撐這個家的花銷,想要養家,村裏是賺不了多少錢的,隻能出去打工。人在外,怎麽可能知道兒子發展成什麽樣。沒有奶奶不疼孫子的。可若是個沒主見的軟弱奶奶。是很容易把孩子養成一個小霸王的。看群裏討論的火熱,敖木愈發覺得人生百態。
楊蕪也圍觀了這件事,看的直咂嘴:「敖哥,你說你要是碰這孩子你能收拾住嗎?」
「沒有如果。」敖木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巴不得自己別碰見這熊孩子。
楊蕪嘴一撇,過一會兒又湊過來道:「咱們村這種熊孩子多嗎?」
「不知道。」敖木道,「不過以我的經驗,村裏寵孩子比城裏更沒底線。但家教好的也很多。什麽樣人都有。」
「那你算那種?熊孩子還是乖孩子。」楊蕪壞笑道。
「跟你一樣。」敖木毫不猶豫。
「嘖,那你這孩子夠混蛋的。」楊蕪笑道。
也不知他有沒有想過他這話把自己罵進去了。
這件事也就是看個熱鬧。畢竟村裏有將近兩千戶,就算瘟疫死了很多人,也至少三千來人。挨家挨戶的去知根知底的了解,敖木的日子也不用過了。
年三十當天,敖木將要吃的東西都提前準備好,一早上一家人就忙碌起來了。
村裏的孩子們被圈了小半年了。過年的這一天也都撒歡兒起來了。剛從溫室裏摘了新鮮食材的敖木站在院子裏,聽見了院子外一串的笑聲。
這樣的笑聲,敖木的記憶力已經很久沒聽過了。小學是怎麽混過去的,他也不記得了。反正那並不美好。導致整個初中他都有些陰鬱。差點輟學跟那些「社會人」混「社會」去了。
後來他自己也忘記怎麽就突然醒悟了。拚了命的學習,用初三最後的半年來了個成績翻盤。加上一點運氣,念上了全縣最好的高中。
他現在還記得這份幸運。因為每年縣一中除了會招募分數線的學生以外,因為數量太少,還會在分數線以下給每個學校的應屆生們一定的寬額。到時候按照成績數出寬餘的人數入讀一中。
當時縣一中給出的是十三個名額。敖木剛好以0.5分的優勢以第十三個人進入了曾經對他如同遠在天邊的高中。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十三這個數字在西方是不詳的數字,卻是敖木此生最幸運的數字。
而印象裏,最深一次聽見孩子們的笑聲,是他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那天他騎著家裏唯一的自行車去縣裏取信件,將車子停在路邊,拆開信件看見裏麵的錄取通知書。
那一瞬間,郵局不遠處的小學鈴聲響起,孩子們一窩蜂似的從學校裏湧出,那帶著自由的笑聲傳得很遠。
這世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惡的,重要的是一雙怎樣看待的眼睛。
小學時候,同齡的孩子們對於敖木來說如噩夢一般。而現在在他看來,隻要不是熊孩子,那就是這世上的小天使。
「看什麽呢?」楊蕪從打開門看一眼敖木。
「沒事。」敖木轉身進屋,將菜遞給楊蕪換上拖鞋。
「群裏說有個老頭人沒了。早上還跟孫子有說要笑的。再炕上躺著睡一覺就沒了。」敖木拎著菜踩在樓梯上。
敖木抬眉:「人送走了?」
「剛打車送去醫院。不過人已經沒氣了。應該就是去開個死亡證明然後火化。對了,大過年的人沒了,是不是又什麽說道?」楊蕪好奇道。
「哪來的說道?不過是不讓家裏過個好年罷了。對了,還有家裏人幾年不能放炮。」敖木跟上楊蕪,二人一塊上了二樓進廚房。
敖玲正在給早上剛殺好的雞拔毛,雞剛被開水燙過,還在冒著熱氣。
楊蕪洗菜,敖木將要用的炊具都拿出來。家裏兩個發電機都用上了,保證電壓足夠。家裏的幾個電器同時作業,還用上了鍋爐房裏頭的爐火,爭取年夜飯的時候,菜能夠在差不多的時間一塊拿上桌子。
現在網速很慢,看視頻是很難了。好在楊蕪敗家的時候買了衛星接收器,隻要安裝在外麵,調整好角度連結到電視,就能接收到電視信號。別的不能保證,中央一肯定能看到。
鍋具都準備好了,吃過早飯,又將中午的食材準備好。
</br>
且不說教養這類說爛的話,這樣的孩子,真就沒人管得了嗎?
歐玲還要繼續看熱鬧,敖木已經拉著人走了。大家驅驅寒氣,敖木打開手機群,果然群裏有人發了視頻。也立刻有人認出了這孩子。
顯然,這個孩子在村子裏的評價也不好。還有人在數落這個孩子從前幹的好事。不光是打奶奶,還用打火機點別人的柴垛、偷別人的自行車、把人家三歲的孩子打了個烏眼青。才九歲的孩子,已經被兩家小學勸退了。在學校裏,不是偷東西,就是欺負同學。
原本當前念的小學也要勸退他,還是孩子的奶奶去給學校校長下跪,才勉強留住了他。
光是看他們討論,敖木都能感覺到那麽母親濃濃的絕望。也許孩子這樣,她有責任。說實在話,丈夫死了,多數女人都會離開然後另找。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麽不對。可她不光留下來了,還一個人支撐這個家的花銷,想要養家,村裏是賺不了多少錢的,隻能出去打工。人在外,怎麽可能知道兒子發展成什麽樣。沒有奶奶不疼孫子的。可若是個沒主見的軟弱奶奶。是很容易把孩子養成一個小霸王的。看群裏討論的火熱,敖木愈發覺得人生百態。
楊蕪也圍觀了這件事,看的直咂嘴:「敖哥,你說你要是碰這孩子你能收拾住嗎?」
「沒有如果。」敖木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巴不得自己別碰見這熊孩子。
楊蕪嘴一撇,過一會兒又湊過來道:「咱們村這種熊孩子多嗎?」
「不知道。」敖木道,「不過以我的經驗,村裏寵孩子比城裏更沒底線。但家教好的也很多。什麽樣人都有。」
「那你算那種?熊孩子還是乖孩子。」楊蕪壞笑道。
「跟你一樣。」敖木毫不猶豫。
「嘖,那你這孩子夠混蛋的。」楊蕪笑道。
也不知他有沒有想過他這話把自己罵進去了。
這件事也就是看個熱鬧。畢竟村裏有將近兩千戶,就算瘟疫死了很多人,也至少三千來人。挨家挨戶的去知根知底的了解,敖木的日子也不用過了。
年三十當天,敖木將要吃的東西都提前準備好,一早上一家人就忙碌起來了。
村裏的孩子們被圈了小半年了。過年的這一天也都撒歡兒起來了。剛從溫室裏摘了新鮮食材的敖木站在院子裏,聽見了院子外一串的笑聲。
這樣的笑聲,敖木的記憶力已經很久沒聽過了。小學是怎麽混過去的,他也不記得了。反正那並不美好。導致整個初中他都有些陰鬱。差點輟學跟那些「社會人」混「社會」去了。
後來他自己也忘記怎麽就突然醒悟了。拚了命的學習,用初三最後的半年來了個成績翻盤。加上一點運氣,念上了全縣最好的高中。
他現在還記得這份幸運。因為每年縣一中除了會招募分數線的學生以外,因為數量太少,還會在分數線以下給每個學校的應屆生們一定的寬額。到時候按照成績數出寬餘的人數入讀一中。
當時縣一中給出的是十三個名額。敖木剛好以0.5分的優勢以第十三個人進入了曾經對他如同遠在天邊的高中。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十三這個數字在西方是不詳的數字,卻是敖木此生最幸運的數字。
而印象裏,最深一次聽見孩子們的笑聲,是他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那天他騎著家裏唯一的自行車去縣裏取信件,將車子停在路邊,拆開信件看見裏麵的錄取通知書。
那一瞬間,郵局不遠處的小學鈴聲響起,孩子們一窩蜂似的從學校裏湧出,那帶著自由的笑聲傳得很遠。
這世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惡的,重要的是一雙怎樣看待的眼睛。
小學時候,同齡的孩子們對於敖木來說如噩夢一般。而現在在他看來,隻要不是熊孩子,那就是這世上的小天使。
「看什麽呢?」楊蕪從打開門看一眼敖木。
「沒事。」敖木轉身進屋,將菜遞給楊蕪換上拖鞋。
「群裏說有個老頭人沒了。早上還跟孫子有說要笑的。再炕上躺著睡一覺就沒了。」敖木拎著菜踩在樓梯上。
敖木抬眉:「人送走了?」
「剛打車送去醫院。不過人已經沒氣了。應該就是去開個死亡證明然後火化。對了,大過年的人沒了,是不是又什麽說道?」楊蕪好奇道。
「哪來的說道?不過是不讓家裏過個好年罷了。對了,還有家裏人幾年不能放炮。」敖木跟上楊蕪,二人一塊上了二樓進廚房。
敖玲正在給早上剛殺好的雞拔毛,雞剛被開水燙過,還在冒著熱氣。
楊蕪洗菜,敖木將要用的炊具都拿出來。家裏兩個發電機都用上了,保證電壓足夠。家裏的幾個電器同時作業,還用上了鍋爐房裏頭的爐火,爭取年夜飯的時候,菜能夠在差不多的時間一塊拿上桌子。
現在網速很慢,看視頻是很難了。好在楊蕪敗家的時候買了衛星接收器,隻要安裝在外麵,調整好角度連結到電視,就能接收到電視信號。別的不能保證,中央一肯定能看到。
鍋具都準備好了,吃過早飯,又將中午的食材準備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