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14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畿命令,參戰部隊開始向嶽陽以南預定地區集中。第6師團於20日在新開塘附近集結完畢,第40師團於21日在托壩附近集結完畢。由於中國遊擊部隊的襲擾和破壞鐵路,第3師團遲至25日才全部到達龍灣橋附近。


    為掩護其主力部隊集結和展開,第6、第40師團的先頭部隊,從18日起即各以一部兵力,向新牆河以北中國守軍前進陣地攻擊。


    中國第九戰區第一線守備部隊,是第27集團軍的第20軍。


    沿新牆河南岸由左至右為:第133師防守磊石山、鹿角、榮家灣、新牆之線;第134師防守潼溪街、楊林街及油港河南岸草鞋嶺、方山洞之線。


    新牆河以北的莄口等地設有前進陣地及據點。暫編第54師位於幕阜山以北,警備九嶺、麥市、鬥米山之線及通城等前進據點,以保障新牆河陣地右側背。


    在第134師和暫編第54師之間黃崖市地區集結有第58軍。該軍隨時支援第20軍作戰。


    日軍為進占新牆河北岸渡河進攻出發地,22日,第40師團以第234、第235兩聯隊,先期向油港河南岸守軍第134師陣地發起攻擊。激戰一晝夜,日軍於23日進至莄口。


    當日晚,阿南惟畿在嶽陽指揮所下達了進攻命令:


    (1)飛行第44戰隊協助我軍攻擊。(2)我軍企圖以第6、第40師團,從12月24日夜開始攻擊,在新牆東南地區擊潰新牆河北岸地區之敵後,再擊潰汨羅江左岸地區之敵。(3)第6師團應於24日夜發起攻擊,在新牆西方地區突破敵線,捕捉該地以西之敵,進入三江口(關王橋西南五公裏)附近。(4)第40師團應於24日夜發起攻擊,在潼溪街、東鄉地區突破敵線後,捕捉該地以西之敵,進入關王橋附近。(5)第3師團應於25日拂曉,以一部炮擊潼溪街附近敵陣地,協助第40師團攻擊,主力轉到第6師團右側,在新牆渡河捕捉所在之敵,進入歸義附近。


    12月24日,日軍第6師團全部進至新牆河北岸,占領了渡河進攻出發地。左翼第40師團首先發起攻擊,在猛烈炮火掩護下,於當天14時在莄口附近強渡新牆河。徒涉過河時遭到守軍第134師堅強抗擊。傍晚時渡過新牆河,突破守軍羅袁塅陣地,向潼溪街攻擊前進。


    第27集團軍急令第58軍新11師由黃崖市向楊林街前進,由東向西側擊敵人,策應第20軍作戰。第134師右翼方山洞附近的部隊也向南撤退,與主力靠攏投入戰鬥。


    右翼第6師團於24日傍晚開始進攻,當夜強渡新牆河後突破守軍第133師陣地,攻占了新牆、七步塘等據點。第133師除留置一部兵力守備縱深內各據點外,主力向南嶽廟、洪橋以南轉移;第134師退守十步橋東西之線。


    25日晨,日軍第3師團隨第6師團之後徒過新牆河,從右翼投入戰鬥,沿粵漢路東側攻擊前進。這時,守軍第58軍新11師由楊林街附近,向日軍第40師團右側後攻擊,第58軍新10師也進至胡少堡附近。


    激戰至晚,日軍進至黃沙街、大荊街、三江口、關王橋以北地區。守衛傅家衝、洪橋兩據點的第398團第2、第3營依托工事頑強抗擊,從淩晨打到天黑,曾數次擊退日軍的衝擊。


    日軍久攻不破,便集中大量炮火將守軍陣地炸成一片焦土,第2營營長王超奎和第3營副營長呂海群及所屬四百餘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26日,日軍以一部兵力圍攻第20軍陣地縱深內各據點,攻擊第58軍之側擊。主力向汨羅江北岸地區突進,在攻占關王橋、三江口、大荊街及東沙街等主要據點後,繼續向南攻擊前進。當日晚,日軍右翼第3師團進至歸義汨羅江北岸,中路進至新市汨羅江北岸,左翼第40師團進至長樂街。


    27日晨2時,薛嶽命令第37軍加強汨羅江南岸防守,阻止日軍渡過汨羅江;命令第20軍、第58軍向東南山區撤退,準備爾後反擊。


    這時,留置日軍後方防守據點的各部隊,已大多突圍撤走,與主力會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大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多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多嬌並收藏中華大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