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的機會不是來了,哈哈”秦翼明非常興奮,本來已經落榜了,可是現在還是有機會的,上次落榜,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
“少爺,那我先迴去了。”
“嗯,你先迴去,我答應了圓圓姑娘,把上次沒講完的故事給她講完。”
秦翼明沒事兒就喜歡往陳圓圓那裏跑,欣賞陳圓圓的花容月貌,聆聽那些優美的曲子。
自從陳圓圓彈了秦翼明的曲子後,整個楚館的生意也立刻火爆了幾倍,陳圓圓彈出來的曲子,讓無數人為之迷倒,此時的大明人,可以說很多有識之士內心並無安心之處,國家風雨飄搖,黎明百姓疾苦無比,可是他們卻又無能為力,隻能在這燈紅酒綠的風月場所,尋找安慰,陳圓圓的那些憂傷的曲子,讓很多人頗有感觸,這些曲子也在快速地傳播,而陳圓圓的身價更是爆漲,可惜陳圓圓已經是被人內定了,這也讓很多人憂傷悔歎。
而陳圓圓也喜歡聽秦翼明講故事,一個名妓和一個將軍的故事。
“那大將軍與那歌妓分離之後,就沒有想過要再去尋找麽?”聽到大將軍聽從父母之命,去了邊關,將歌姬拋棄,陳圓圓著急了,她不管什麽國家戰事,更加想知道那些情情愛愛的結果,聽到英雄與佳人分離,她的興趣已經被提了起來。
“當然沒有,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啊,如此絕色佳人,大將軍自然也是時常記掛在心上,後來大將軍凱旋而歸,便開始尋找昔日傾心之人,這個時候,歌妓已經被人買下,準備送給達官貴人,那人本來是想買歌妓送給皇帝的,可是皇帝無心女色,這歌姬則是整日以淚洗麵。”
“哎,世間最是癡情苦,世間之人,隻要沾染了“癡情”二字,就難免落寞惆悵。但那又如何?癡情的人,縱然要在月光下等待,在荒原上尋覓,直到地老天荒,那些孤寂與冷落之中,自有一份甜蜜在心頭。而無情之人,似乎不必經受聚散離合的苦楚,可是老去之時,又有多少事情、多少心境值得迴味呢!”陳圓圓此時非常有代入感,仿佛在給自己找理由,想證明自己的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後來呢?後來如何了?”陳圓圓繼續問道。
“後來?那人便把這歌妓送與了大將軍,以作討好。”秦翼明道。
“哦,真是有緣,有情人終成眷屬了。”聽到這裏,陳圓圓露出了一絲的笑容,這樣的結局讓她很是欣慰,聯想到自己的遭遇,她忽然羨慕起那歌妓,美眸中又泛起了一絲的憂鬱。
秦翼明內心笑道:傻妞,你還不知道這歌妓就是你自己吧!
“你知道後來怎麽樣了麽?”秦翼明吊胃口起來。
“還有後來?那肯定是大將軍和歌妓幸福生活一輩子啊!”
“後來帝國國內造反,那些造反的人殺入了那國家的首都,賊人中的一員大將極為好色,早就聽說了那歌妓美色動人,傾國傾城,便將之霸占了!”
“啊,亂世佳人啊,後來如何了?”
“後來大將軍知道自己的夫人被賊人霸占,怒發衝冠為紅顏,引外夷殺入首都,搶迴了自己的夫人。不過也因為此事埋下了禍根,那歌妓晚年失去了大將軍的寵愛,最後落發為妮。”
“哎......哼,男人都一個德性。”陳圓圓忽然變成了怨婦一般,嘟囔著殷桃下嘴嬌嗔起來,陳圓圓淡妝本來就是個極其視覺衝擊力的女人,國色天香的外表,性感火辣的身材。稍帶甜蜜地清脆聲音,還有那雙桃花眼更是勾人心魄。舉手投足間的成熟韻味能引男人地無限遐想,這絕對是個尤物,是妖精、是魔鬼、是撒旦。她的到來能引發男性內心最深沉的惡。
這樣的一個女人,如何能不讓男人怒發衝冠。
看著陳圓圓那可愛模樣,秦翼明不禁感慨了起來,女人喜歡占有那種男人,集世間所有優點於一身的英雄;而男人,喜歡那些有優點的女人,不是所有優點放在一個人身上。
“嗬嗬,是吧。”秦翼明幹笑了兩聲,天下烏鴉一般黑,他肯定也是不能免俗的。
秦翼明雖然講故事不怎麽生動,可是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的吸引人,陳圓圓早就已經聽醉了。
歌妓的結局,讓代入感很強的陳圓圓內心憂傷起來,她走到窗戶邊,蔥蔥玉指推開窗戶,寬大的衣袖被夜風吹拂著不停得擺動,倚靠窗邊,美眸內淡淡的憂思,看著晚上那迷人的星空,半邊臉頰雪白如脂,身體那優美的弧線,楚楚動人,風流旖旎。
“咦,秦郎,快看!”陳圓圓忽然指著夜空喊道。
“怎麽了?”
“快看啊,月亮把金星吃掉了!!”陳圓圓大叫出來,臉上掛著難以置信的驚恐。
秦翼明也來到窗邊,果然看到了這種異象,這崇禎真的是有亡國之象啊,什麽四月下雪啦,什麽金星在大白天出現啦,現在月亮又把金星給吃了,這樣的異象真的太多了,用崇禎自己的話說,處處是亡國之象啊。
秦翼明看向窗外,窗外大街上,很多人都發現了今晚頭頂上的夜空出現的這異象,都仰著腦袋指指點點的,議論紛紛。
“咦,這金星怎麽會被月亮吃掉了?”
“什麽金星把月亮吃掉了?這叫月蝕熒惑,聽說以前就出現過,這可是災難的象征啊!”
“啊,災難的象征,哎,我大明怎麽這麽多災難啊,這天災人禍還少麽?老天爺,還要不要我們這些老百姓活命了啊!”
“哎,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躲也是躲不過去的,也不知道這次會有什麽災難降世。”
大街上三個四個的,都在議論紛紛,那些對這個自然現象有認識的人一說起月蝕熒惑,立刻便能吸引很多人圍觀。
“月蝕熒惑,有大災了!”陳圓圓也是一臉憂愁,擔心不已,仿佛就是世界末日要來臨的感覺,臉色煞白,沒有絲毫血色。
月蝕熒惑?有大災?後世者秦翼明當然不會相信這些東西,這所謂的異象都是正常的天文現象罷了。
“嗬嗬,這個是自然現象,跟什麽大災大難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都是可以解釋的,放心,地球還是照樣圍著太陽轉的。”
陳圓圓睜大著美眸,癡癡地道:“公子,不是太陽圍著地球轉麽?你看太陽每天東升西落的,怎麽是地球圍著太陽轉呢?”
“嗬嗬,要不本公子跟你科普一下最基本的天文知識?”
“公子還懂天文?”
“哎,這沒什麽,在我來的那個地方,三歲小孩都懂這些。”
雖然秦翼明覺得這什麽月蝕熒惑寓意災難的說法很扯淡,可是大明估計也就秦翼明會這麽想,別人不這麽想啊。
早朝的時候,大臣們就為了這個月蝕熒惑而爭論不休,麵紅耳赤。
一位身穿麒麟大紅袍,站立筆挺,一臉大公無私,浩然正氣之人,胸前仙鶴栩栩如生,緩緩出列。
此人楊嗣昌,字文弱,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楊鶴之子,麵對內憂外患的時局,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鎮壓農民軍,同時主張對清朝議和,攘外必先安內,正是他提出。
皇太極的使者已經秘密到達了京師,當初這件事情隻有崇禎,高起潛,楊嗣昌等少數幾個人知曉,正是因為楊嗣昌極力勸崇禎議和,才有了這次試探性的接觸。
其實最想議和之人是皇太極,皇太極曾經多次請求議和。
第一次是在皇太極剛剛當上可汗的時候,那個時候崇禎也就上台兩個來月,皇太極就找了個喇嘛來大明遞信,請求崇禎承認他是金國的可汗,可是少年得誌,銳意中興大明的崇禎,那裏肯答應,於是此事就不了了之。
第二次皇太極的議和,是在崇禎元年,當時遼遠總兵祖大壽手下士兵被俘,皇太極為了議和,將大明士兵放了迴來,而且還代來了書信:吾欲通兩國之好,共圖太平。意思就是要大家平等相待,你大明朝不能鄙視我金國。
祖大壽迴信曰:吊喪者為誰?講和者為誰?
祖大壽意思就是你大金國沒有資格講和,牛逼哄哄的祖大壽讓皇太極知難而退,也就沒有派遣使臣來大明為天啟皇帝吊喪。
第三次是皇太極跟袁崇煥,皇太極見袁崇煥領尚方寶劍,同時又是兵部尚書、薊遼督師,權力極大,便與袁崇煥議和,袁崇煥答應了,皇太極提出條件是以大淩河、三岔河為界,讓大明承人他金國占領的事實,可是袁崇煥的條件是讓皇太極滾迴建州,雙方的差距太大,所以也就沒有談成,不過此事成了袁崇煥被殺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可是月蝕熒惑跟議和有什麽關係呢?
所有人都認為月蝕熒惑是兇兆頭,可是楊嗣昌卻偏偏說他是好事兒,而且借月蝕熒惑在朝堂上明確提出與皇太極議和的主張,這下就炸了鍋了,東林黨人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皇上,漢光武帝二十三年,當年大漢的心腹之敵匈奴人就主動提出了議和,大家不置可否,當時也出現了月蝕熒惑之異象,當時朝臣皆認為此乃大兇之兆,都反對議和,可是大臣耿國卻力排眾議,力薦漢光武帝議和,最後議和成功,保了邊界二十年之和平啊!”楊嗣昌振振有詞,有根有據,崇禎雖然已經被他說動了,但是卻還是在猶豫不決,讓人捉摸不透。
“不可啊皇上,我堂堂大明,豈能與建州虜賊議和啊?”陳新甲出列陳述。
“皇上,這主和之人居心叵測,誤國誤民,當殺之!”李建泰也不能忍了。
“皇上,議和就是賣國,城下之盟,趁人之危是必然,現我大明關外頹勢,遼賊侵占我土地,殺我子民,現在議和不是賣國是什麽?議和者,當殺之!”首輔張至發說道。
“臣附議!”薛國觀出列。
“臣也附議!”孔運貞出列。
“臣也附議!”賀逢聖出列。
......
崇禎此時非常猶豫,幾名內個成員都反對,想起了當年的袁崇煥,不僅僅是他想起了袁崇煥,楊嗣昌此刻也想起了袁崇煥,袁崇煥因為議和,可是被淩遲處死的啊,他會不會也是同一個下場,他偷偷的朝龍椅上瞄了一眼,隻能看見崇禎那一雙龍靴,一動不動。
崇禎皇帝一言不發,整個朝堂死一般的沉寂,外廷之中,除了楊嗣昌以外,既然沒有一個人出來支持議和,這樣崇禎很氣憤,同時他也很無奈,張至發,薛國觀等人都是內閣成員,都反對議和,而楊嗣昌連內閣成員都不是。
“此事再議,現在張獻忠、羅汝才之巨寇,又東山再次,眾位愛卿可有對策?”崇禎問道。
首輔張至發出列,道:“皇上,應該立即調兵圍剿,由兵部調集左良玉,陳洪範等總兵,圍剿張獻忠等賊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調集大軍需要多少銀錢?”崇禎問道。
戶部陳新甲出列拜道:“此次調兵需要銀錢約二百八十萬兩,可是......”
“可是什麽?”崇禎問道。
“可是戶部沒有銀子啊,最多也就籌得出來一百多萬兩,這缺口太大了,皇上!”陳新甲為難地說道。
又是沒錢,崇禎覺得自己想做什麽都缺錢!
“眾愛卿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都可以講出來。”
下麵沒有人開口,沉默是金,無人可以替皇帝分憂,崇禎無奈道:“現在正是國家危難之際,難道就麽有人可以替朕分憂?”
“皇上,可先將戶部的一百萬糧銀子發放下去,先讓左良玉等人開拔,起碼也可以震懾住張獻忠等人。”楊嗣昌提議道。
“恩,愛卿說的有道理,這左良玉雖然滋擾地方,但是還算可以打仗。”崇禎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先給點錢,讓手下的大將們先動起來,其他的糧餉,讓他們到地方自行收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皇上,左良玉隻是總兵,威望不夠,此次征剿,還需派一人總理軍事才性啊。”陳宇亮提醒道。
“那給位愛卿有何人選?”崇禎問話,又沒有人迴答了。
“皇上,臣推薦熊文燦。”楊嗣昌提議道。
“少爺,那我先迴去了。”
“嗯,你先迴去,我答應了圓圓姑娘,把上次沒講完的故事給她講完。”
秦翼明沒事兒就喜歡往陳圓圓那裏跑,欣賞陳圓圓的花容月貌,聆聽那些優美的曲子。
自從陳圓圓彈了秦翼明的曲子後,整個楚館的生意也立刻火爆了幾倍,陳圓圓彈出來的曲子,讓無數人為之迷倒,此時的大明人,可以說很多有識之士內心並無安心之處,國家風雨飄搖,黎明百姓疾苦無比,可是他們卻又無能為力,隻能在這燈紅酒綠的風月場所,尋找安慰,陳圓圓的那些憂傷的曲子,讓很多人頗有感觸,這些曲子也在快速地傳播,而陳圓圓的身價更是爆漲,可惜陳圓圓已經是被人內定了,這也讓很多人憂傷悔歎。
而陳圓圓也喜歡聽秦翼明講故事,一個名妓和一個將軍的故事。
“那大將軍與那歌妓分離之後,就沒有想過要再去尋找麽?”聽到大將軍聽從父母之命,去了邊關,將歌姬拋棄,陳圓圓著急了,她不管什麽國家戰事,更加想知道那些情情愛愛的結果,聽到英雄與佳人分離,她的興趣已經被提了起來。
“當然沒有,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啊,如此絕色佳人,大將軍自然也是時常記掛在心上,後來大將軍凱旋而歸,便開始尋找昔日傾心之人,這個時候,歌妓已經被人買下,準備送給達官貴人,那人本來是想買歌妓送給皇帝的,可是皇帝無心女色,這歌姬則是整日以淚洗麵。”
“哎,世間最是癡情苦,世間之人,隻要沾染了“癡情”二字,就難免落寞惆悵。但那又如何?癡情的人,縱然要在月光下等待,在荒原上尋覓,直到地老天荒,那些孤寂與冷落之中,自有一份甜蜜在心頭。而無情之人,似乎不必經受聚散離合的苦楚,可是老去之時,又有多少事情、多少心境值得迴味呢!”陳圓圓此時非常有代入感,仿佛在給自己找理由,想證明自己的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後來呢?後來如何了?”陳圓圓繼續問道。
“後來?那人便把這歌妓送與了大將軍,以作討好。”秦翼明道。
“哦,真是有緣,有情人終成眷屬了。”聽到這裏,陳圓圓露出了一絲的笑容,這樣的結局讓她很是欣慰,聯想到自己的遭遇,她忽然羨慕起那歌妓,美眸中又泛起了一絲的憂鬱。
秦翼明內心笑道:傻妞,你還不知道這歌妓就是你自己吧!
“你知道後來怎麽樣了麽?”秦翼明吊胃口起來。
“還有後來?那肯定是大將軍和歌妓幸福生活一輩子啊!”
“後來帝國國內造反,那些造反的人殺入了那國家的首都,賊人中的一員大將極為好色,早就聽說了那歌妓美色動人,傾國傾城,便將之霸占了!”
“啊,亂世佳人啊,後來如何了?”
“後來大將軍知道自己的夫人被賊人霸占,怒發衝冠為紅顏,引外夷殺入首都,搶迴了自己的夫人。不過也因為此事埋下了禍根,那歌妓晚年失去了大將軍的寵愛,最後落發為妮。”
“哎......哼,男人都一個德性。”陳圓圓忽然變成了怨婦一般,嘟囔著殷桃下嘴嬌嗔起來,陳圓圓淡妝本來就是個極其視覺衝擊力的女人,國色天香的外表,性感火辣的身材。稍帶甜蜜地清脆聲音,還有那雙桃花眼更是勾人心魄。舉手投足間的成熟韻味能引男人地無限遐想,這絕對是個尤物,是妖精、是魔鬼、是撒旦。她的到來能引發男性內心最深沉的惡。
這樣的一個女人,如何能不讓男人怒發衝冠。
看著陳圓圓那可愛模樣,秦翼明不禁感慨了起來,女人喜歡占有那種男人,集世間所有優點於一身的英雄;而男人,喜歡那些有優點的女人,不是所有優點放在一個人身上。
“嗬嗬,是吧。”秦翼明幹笑了兩聲,天下烏鴉一般黑,他肯定也是不能免俗的。
秦翼明雖然講故事不怎麽生動,可是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的吸引人,陳圓圓早就已經聽醉了。
歌妓的結局,讓代入感很強的陳圓圓內心憂傷起來,她走到窗戶邊,蔥蔥玉指推開窗戶,寬大的衣袖被夜風吹拂著不停得擺動,倚靠窗邊,美眸內淡淡的憂思,看著晚上那迷人的星空,半邊臉頰雪白如脂,身體那優美的弧線,楚楚動人,風流旖旎。
“咦,秦郎,快看!”陳圓圓忽然指著夜空喊道。
“怎麽了?”
“快看啊,月亮把金星吃掉了!!”陳圓圓大叫出來,臉上掛著難以置信的驚恐。
秦翼明也來到窗邊,果然看到了這種異象,這崇禎真的是有亡國之象啊,什麽四月下雪啦,什麽金星在大白天出現啦,現在月亮又把金星給吃了,這樣的異象真的太多了,用崇禎自己的話說,處處是亡國之象啊。
秦翼明看向窗外,窗外大街上,很多人都發現了今晚頭頂上的夜空出現的這異象,都仰著腦袋指指點點的,議論紛紛。
“咦,這金星怎麽會被月亮吃掉了?”
“什麽金星把月亮吃掉了?這叫月蝕熒惑,聽說以前就出現過,這可是災難的象征啊!”
“啊,災難的象征,哎,我大明怎麽這麽多災難啊,這天災人禍還少麽?老天爺,還要不要我們這些老百姓活命了啊!”
“哎,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躲也是躲不過去的,也不知道這次會有什麽災難降世。”
大街上三個四個的,都在議論紛紛,那些對這個自然現象有認識的人一說起月蝕熒惑,立刻便能吸引很多人圍觀。
“月蝕熒惑,有大災了!”陳圓圓也是一臉憂愁,擔心不已,仿佛就是世界末日要來臨的感覺,臉色煞白,沒有絲毫血色。
月蝕熒惑?有大災?後世者秦翼明當然不會相信這些東西,這所謂的異象都是正常的天文現象罷了。
“嗬嗬,這個是自然現象,跟什麽大災大難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都是可以解釋的,放心,地球還是照樣圍著太陽轉的。”
陳圓圓睜大著美眸,癡癡地道:“公子,不是太陽圍著地球轉麽?你看太陽每天東升西落的,怎麽是地球圍著太陽轉呢?”
“嗬嗬,要不本公子跟你科普一下最基本的天文知識?”
“公子還懂天文?”
“哎,這沒什麽,在我來的那個地方,三歲小孩都懂這些。”
雖然秦翼明覺得這什麽月蝕熒惑寓意災難的說法很扯淡,可是大明估計也就秦翼明會這麽想,別人不這麽想啊。
早朝的時候,大臣們就為了這個月蝕熒惑而爭論不休,麵紅耳赤。
一位身穿麒麟大紅袍,站立筆挺,一臉大公無私,浩然正氣之人,胸前仙鶴栩栩如生,緩緩出列。
此人楊嗣昌,字文弱,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楊鶴之子,麵對內憂外患的時局,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鎮壓農民軍,同時主張對清朝議和,攘外必先安內,正是他提出。
皇太極的使者已經秘密到達了京師,當初這件事情隻有崇禎,高起潛,楊嗣昌等少數幾個人知曉,正是因為楊嗣昌極力勸崇禎議和,才有了這次試探性的接觸。
其實最想議和之人是皇太極,皇太極曾經多次請求議和。
第一次是在皇太極剛剛當上可汗的時候,那個時候崇禎也就上台兩個來月,皇太極就找了個喇嘛來大明遞信,請求崇禎承認他是金國的可汗,可是少年得誌,銳意中興大明的崇禎,那裏肯答應,於是此事就不了了之。
第二次皇太極的議和,是在崇禎元年,當時遼遠總兵祖大壽手下士兵被俘,皇太極為了議和,將大明士兵放了迴來,而且還代來了書信:吾欲通兩國之好,共圖太平。意思就是要大家平等相待,你大明朝不能鄙視我金國。
祖大壽迴信曰:吊喪者為誰?講和者為誰?
祖大壽意思就是你大金國沒有資格講和,牛逼哄哄的祖大壽讓皇太極知難而退,也就沒有派遣使臣來大明為天啟皇帝吊喪。
第三次是皇太極跟袁崇煥,皇太極見袁崇煥領尚方寶劍,同時又是兵部尚書、薊遼督師,權力極大,便與袁崇煥議和,袁崇煥答應了,皇太極提出條件是以大淩河、三岔河為界,讓大明承人他金國占領的事實,可是袁崇煥的條件是讓皇太極滾迴建州,雙方的差距太大,所以也就沒有談成,不過此事成了袁崇煥被殺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可是月蝕熒惑跟議和有什麽關係呢?
所有人都認為月蝕熒惑是兇兆頭,可是楊嗣昌卻偏偏說他是好事兒,而且借月蝕熒惑在朝堂上明確提出與皇太極議和的主張,這下就炸了鍋了,東林黨人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皇上,漢光武帝二十三年,當年大漢的心腹之敵匈奴人就主動提出了議和,大家不置可否,當時也出現了月蝕熒惑之異象,當時朝臣皆認為此乃大兇之兆,都反對議和,可是大臣耿國卻力排眾議,力薦漢光武帝議和,最後議和成功,保了邊界二十年之和平啊!”楊嗣昌振振有詞,有根有據,崇禎雖然已經被他說動了,但是卻還是在猶豫不決,讓人捉摸不透。
“不可啊皇上,我堂堂大明,豈能與建州虜賊議和啊?”陳新甲出列陳述。
“皇上,這主和之人居心叵測,誤國誤民,當殺之!”李建泰也不能忍了。
“皇上,議和就是賣國,城下之盟,趁人之危是必然,現我大明關外頹勢,遼賊侵占我土地,殺我子民,現在議和不是賣國是什麽?議和者,當殺之!”首輔張至發說道。
“臣附議!”薛國觀出列。
“臣也附議!”孔運貞出列。
“臣也附議!”賀逢聖出列。
......
崇禎此時非常猶豫,幾名內個成員都反對,想起了當年的袁崇煥,不僅僅是他想起了袁崇煥,楊嗣昌此刻也想起了袁崇煥,袁崇煥因為議和,可是被淩遲處死的啊,他會不會也是同一個下場,他偷偷的朝龍椅上瞄了一眼,隻能看見崇禎那一雙龍靴,一動不動。
崇禎皇帝一言不發,整個朝堂死一般的沉寂,外廷之中,除了楊嗣昌以外,既然沒有一個人出來支持議和,這樣崇禎很氣憤,同時他也很無奈,張至發,薛國觀等人都是內閣成員,都反對議和,而楊嗣昌連內閣成員都不是。
“此事再議,現在張獻忠、羅汝才之巨寇,又東山再次,眾位愛卿可有對策?”崇禎問道。
首輔張至發出列,道:“皇上,應該立即調兵圍剿,由兵部調集左良玉,陳洪範等總兵,圍剿張獻忠等賊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調集大軍需要多少銀錢?”崇禎問道。
戶部陳新甲出列拜道:“此次調兵需要銀錢約二百八十萬兩,可是......”
“可是什麽?”崇禎問道。
“可是戶部沒有銀子啊,最多也就籌得出來一百多萬兩,這缺口太大了,皇上!”陳新甲為難地說道。
又是沒錢,崇禎覺得自己想做什麽都缺錢!
“眾愛卿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都可以講出來。”
下麵沒有人開口,沉默是金,無人可以替皇帝分憂,崇禎無奈道:“現在正是國家危難之際,難道就麽有人可以替朕分憂?”
“皇上,可先將戶部的一百萬糧銀子發放下去,先讓左良玉等人開拔,起碼也可以震懾住張獻忠等人。”楊嗣昌提議道。
“恩,愛卿說的有道理,這左良玉雖然滋擾地方,但是還算可以打仗。”崇禎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先給點錢,讓手下的大將們先動起來,其他的糧餉,讓他們到地方自行收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皇上,左良玉隻是總兵,威望不夠,此次征剿,還需派一人總理軍事才性啊。”陳宇亮提醒道。
“那給位愛卿有何人選?”崇禎問話,又沒有人迴答了。
“皇上,臣推薦熊文燦。”楊嗣昌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