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葉舟一說要借圖蘭皇子圍城青山時去攻打圖蘭國莊姑娘就會莫名的激動尼?
之前咱們說過,這莊姑娘是圖蘭國人,確切的說她是在圖蘭國長大的漢國人。
莊姑娘的爺爺是土生土長的青山城人,為避兵難逃出青山城,他們當時有的往即州方向去,有的往龍曲江方向去,他和幾個年輕人隨著一個教書先生來到漢國和圖蘭國的界山腳下。
先生說無論是往即州方向還是往龍曲江方向,都是漢國的地界,隻要是在漢國的地界,就有逃不了的難,也許你可以逃過兵難,可是還有別的難,所以不如一次性多吃些苦,翻過界山到樓蘭國去討生活。
書上記載,圖蘭國沃野千裏,四周被高山包圍,中間是肥沃的平原,這平原上能長出養濟千萬人的糧食。
有這些大山作為天然的屏障,葛丘人和漢人以及別的國家的軍隊都很難侵略他們。
一開始,在圖蘭盆地上也分布著幾個小諸侯國,圖蘭就是其中的一個諸侯國,在一百多年前圖蘭國出了個耶世龍皇帝,他是一個很有雄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自幼看著飽受戰亂之︾c,苦百姓就立誌把盆地裏的諸侯國統一,讓盆地裏隻有一個國家,隻有這樣才可以和平,百姓才可以免受兵難之苦。
在耶世龍18歲的時候就繼承了圖蘭王位。
繼承王位後,耶世龍先是大肆的招兵買馬,存草存糧,做了三年的準備工作,用了兩年時間就吞並了盆地上的其他小國,從此圖蘭盆地就隻有一個國家了。
在圖蘭的土地上已經一百多年沒發生過任何戰爭了,那裏的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既然漢國的皇帝保護不了咱們,咱們何苦做他的子民。
就這樣十幾個年輕人跟隨著先生翻山越嶺,一路上吃盡了苦頭,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終於看見了傳說中的圖蘭盆地。
他們在那裏開荒種地,和當地的圖蘭人和睦相處,後來除了先生之外也都娶了圖蘭女人成了家室。
莊姑娘的父親和其他的漢國人的孩子們從小都跟著先生讀書寫字。
當地的圖蘭人雖說會說漢話,可他們大多都是隻會說不會寫,少數會寫的也隻顧種地也不去教,所以他們就給先生拿些糧食讓孩子跟著先生學漢字。
先生為人師表,授課為業,育人為樂,也不是你給多少糧食他就教孩子多少字,他還傳授給他們文化知識,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圖蘭孩子的家長們看到孩子從跟著先生學習後都大變了樣子,以前隻知道淘氣,從跟了先生後懂禮貌了,也知道幫父母做家務了,茶餘飯後還用圖蘭話給家人們講一些先生給他們講的漢國的一些經典故事。家長們都覺的送給先生的糧食真是太值了。
圖蘭人之間口口相傳著孩子跟著漢人先生學習漢字和和漢文化的益處,越來越多圖蘭孩子來和先生學習漢字和漢文化。
後來先生又讓幾個自己最中意的學生到遠一些的地方去教授漢字和漢文化。
到了莊姑娘十幾歲的時候,漢人最初生活的木金州已經有二十多萬人會說漢話,其中有一大部分已經不會說當地的土語。
木金州的州官把這件事情上報給的圖蘭國王,有一個叫路登的大臣說這件事情必須禁止,這是漢人的陰謀,他們搞得這是文化侵略。
皇帝問什麽叫做文化侵略?
路登道:文化侵略就是漢人企圖用這種傳授漢文化的方式把圖蘭國漢化,那些漢人才來了三十年就有幾十萬人說漢話,寫漢字了,以這幾十萬人做基數繼續傳播下去再過個幾十年整個圖蘭國的人就都說漢化了,那樣圖蘭就沒有了自己的文化,所有人都不再崇拜國王,而是崇拜漢書上學的那些漢國的聖人,那樣他們雖是表麵上把萬歲當皇帝,可是內心裏卻是另一副樣子。到那時若有人出來煽動動他們鬧事,萬歲的王位堪憂。
路登一席話聽的圖蘭王戰戰兢兢,覺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那些漢人和說漢化的圖蘭人把他從王位上拉下來。
國王在十天時間內向木金州官連下數道聖旨。第一道聖旨是禁止圖蘭人學說漢話,以及使用漢字。
頒布下第一道聖旨以後他又覺得有這麽多人會說漢話的罪魁禍首是那些教書先生。
所以皇帝就又下了第二道聖旨,讓把所有教漢話的不管是漢人還是圖蘭人全部抓起來押進大牢。
第三天皇帝又覺得凡是會說漢話的都可以當先生,就又下了第三道聖旨,讓把所有會說漢話的大人孩子全部抓起來。
這時路登又進言說,人一單學會了漢話就難以教化,死性不改,為免萬歲的日後之憂不如把這些人全部殺掉。
圖蘭皇帝采納了路登的進言。
路登這個殺人不沾血的惡魔,一句話就讓二十多萬人喪了命。
事後皇帝把那些被殺的人的土地分封給了路登,他也因進言有功被封為除漢大將軍。
那麽多說漢話的人都被殺了,莊姑娘是怎麽活下來的尼?莊姑娘是家裏的獨生女,大規模抓人的那天莊姑娘的母親把她綁到馬上,讓馬駝著他跑掉才撿迴了一條小命。至於莊姑娘和誰學的武功,她又是為何帶著麵紗,她來漢國到底是為了幹什麽,在後麵書再說。
莊姑娘一聽葉舟說要攻打圖蘭,心裏先是一陣激動,她讓自己平靜了一下說道:沒看出葉大帥長相如此清秀,野心竟是如此之大。剛取了即州又要取圖蘭國,你還真是胸懷天下呀。
葉舟道:誰說長相清秀的人就不能胸懷天下尼?
莊姑娘道:和有大誌向的人在一起共事就是爽快,九龍山這幫兄弟跟定你了。什麽時候動身?
葉舟道:詹八哥和獨孤英雄已經帶著即州人馬起程了。
莊姑娘和眾兄弟說道:九龍山要和葉大帥聯盟打天下,兄弟們有別的意見嗎?
八大金剛都說沒意見,羅一說道:既然肯落草為寇,就沒有一個是貪圖安逸的,能分些地盤,那就去打吧。
莊姑娘道:羅一去整頓兵馬。留一千人守山寨,其他人都去圖蘭。
羅一道:寨主,弟兄幾個誰留下?
莊寨主道:你和老七。
羅一露出些許的不快,不過也沒說什麽。
莊寨主率領兄弟們及兵馬輜重從九龍山往圖蘭進發。
詹有良和獨孤英雄摔兵來久安城外。英雄道:詹先生不如順道把久安也取了。
詹有良道:俗語說“將軍路上不逐兔”,久安不值得咱們分神,等把周圍大一些的州城取了後,久安城主自己就會拿著城印來歸順,何苦此刻勞神。
英雄應諾,大隊人馬繼續前行,行直一穀口處,突然兩山間殺聲四起,可是隻聞喊殺聲,並不見人馬,走在最前麵的獨孤傑勒住馬,做了一個停的手勢。
人馬全部停在穀口,詹有良自忖還真有不知死活的山賊,人家山賊劫道都選落單的客商,他這可好還要打劫要去攻城掠地的軍隊的輜重不成。詹有良問手下副將是不是到了臥龍山了。
手下副將應是。
詹有良吩咐獨孤士兵上前喊此是從朝廷派往青山城的二十萬援兵,若致使延誤軍情剿滅三族。
士兵剛一喊完,從山上飛來一直箭,射斷了那兵士頭盔上麵的花翎。
眾將士暗暗稱奇,好精準的射術。
獨孤英雄年輕氣盛哪裏容得下有人當著自己的士兵在眼皮底下逞英雄,打馬衝到陣前,大喝一聲,射箭的是好漢還是毛賊,是好漢的和你小爺出來大戰三百百合,若小爺輸了,把軍隊的輜重全留給你,是毛賊的你隻管躲在樹林裏發這種暗箭逞能。
山林裏的強人個個都是逞強鬥狠的專業戶,把他挑釁急眼,他可不管你是幾十萬大軍,隻管與你爭個魚死網破;若這強人又是武功高強的就更聽不進挑釁的話。
獨孤英雄話一出口從山上騎馬衝下一個銀獸頭遮麵,一身白衣白袍,挺一柄青龍偃月刀的強人,從頭到腳除了黑頭發黑眼珠,馬蹄是黑的一水的白色。
那白衣強人在距英雄二十步遠處停下,身後並沒有隨從跟來。
英雄道:大膽強人竟敢阻截西征大軍,拿命來,說完挺槍去戰那白衣白袍白袍強人,兩人一個使刀,一個使槍,刀來槍往,刀揮的如風吹桃花落,槍舞的如瑞雪飄飄灑灑,兩人陣前鬥的激烈,下麵的士兵也是看呆了。
兩人大戰一百多個迴合不分勝負,獨孤傑怕五弟年紀小氣力不足,繼續戰下去別傷了血氣,鳴金收兵。
獨孤英雄邁個破綻迴到陣中問四哥為什麽鳴金,獨孤傑道:咱們何苦在這裏和他鬥狠,不如大軍殺將過去。
英雄道:四哥,這穀雖說沒有並崖峰險峻,可是若這五萬軍隊若想過這穀,強人若在山上仍滾石射亂箭,也是不易過的。
剛才和我交戰的強人自恃武藝高強,以為可以不過數合把我打敗,好傷了咱們的銳氣,好用些輜重當買路錢過了這穀,唯有我把他打服,讓他佩服我的武藝比他高,他說不定還能跟從咱們一起出征圖蘭,那咱們的隊伍裏豈不又多了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
獨孤傑和詹有良都覺得英雄說的有道理,吩咐兵馬安營紮寨,眾人先安頓下,等明日再戰那強人。
那強人心裏自忖,沒想到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將竟有如此高的武藝,和我鏖戰這一百多迴合竟沒有絲毫的破綻。難道這就是大名威震葛丘國,馬踏龍曲江東的司馬蘭成,他跑到臥龍山來幹什麽。不對呀,聽說司馬蘭成十七歲時在蟒城三箭射退葛丘兵,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四五年了,那司馬蘭成怎麽也得二十出頭兒了,可是這個小夥兒明顯不到二十歲,不知這個武藝不在我之下的娃娃究竟是誰。
獨孤英雄和那白衣白袍的好漢在三天時間裏戰了五六百迴合,未分勝負。最後兩人打的似乎也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思了,兩人邊打著邊嘮起嗑來。
英雄道:好漢這麽好的武功為何不思找明主建功立業,反而在這山林之中做這種打家劫舍的營生,豈不辜負了這一身的本事。
那好漢道: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你自己還沒弄明白是怎麽迴事還來說我。你給這昏君賣命,遲早也落個獨孤清揚的下場。
英雄道:好漢誤會,在下不是昏君手下的將軍。
那好漢道:我不管你是誰手下的,打了這好幾天了,也分不出個勝負,不如再比些別的。
英雄道:好漢要比什麽?
好漢道:你小,我就讓給你選。
兩人都住手,在馬上商量著換個比法,英雄道:我看好漢射術精湛,那咱不如就比射箭。
好漢道:好,這可是你選的,可別說我欺負你。
英雄心想這人好自信,你覺得你射箭天下無雙,誰又能保證就沒有更強的了。今天就該你載在我手上。英雄道:沒問題,好漢說怎麽比吧。
下章請看銀獸頭好漢和獨孤英雄如何比射箭
之前咱們說過,這莊姑娘是圖蘭國人,確切的說她是在圖蘭國長大的漢國人。
莊姑娘的爺爺是土生土長的青山城人,為避兵難逃出青山城,他們當時有的往即州方向去,有的往龍曲江方向去,他和幾個年輕人隨著一個教書先生來到漢國和圖蘭國的界山腳下。
先生說無論是往即州方向還是往龍曲江方向,都是漢國的地界,隻要是在漢國的地界,就有逃不了的難,也許你可以逃過兵難,可是還有別的難,所以不如一次性多吃些苦,翻過界山到樓蘭國去討生活。
書上記載,圖蘭國沃野千裏,四周被高山包圍,中間是肥沃的平原,這平原上能長出養濟千萬人的糧食。
有這些大山作為天然的屏障,葛丘人和漢人以及別的國家的軍隊都很難侵略他們。
一開始,在圖蘭盆地上也分布著幾個小諸侯國,圖蘭就是其中的一個諸侯國,在一百多年前圖蘭國出了個耶世龍皇帝,他是一個很有雄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自幼看著飽受戰亂之︾c,苦百姓就立誌把盆地裏的諸侯國統一,讓盆地裏隻有一個國家,隻有這樣才可以和平,百姓才可以免受兵難之苦。
在耶世龍18歲的時候就繼承了圖蘭王位。
繼承王位後,耶世龍先是大肆的招兵買馬,存草存糧,做了三年的準備工作,用了兩年時間就吞並了盆地上的其他小國,從此圖蘭盆地就隻有一個國家了。
在圖蘭的土地上已經一百多年沒發生過任何戰爭了,那裏的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既然漢國的皇帝保護不了咱們,咱們何苦做他的子民。
就這樣十幾個年輕人跟隨著先生翻山越嶺,一路上吃盡了苦頭,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終於看見了傳說中的圖蘭盆地。
他們在那裏開荒種地,和當地的圖蘭人和睦相處,後來除了先生之外也都娶了圖蘭女人成了家室。
莊姑娘的父親和其他的漢國人的孩子們從小都跟著先生讀書寫字。
當地的圖蘭人雖說會說漢話,可他們大多都是隻會說不會寫,少數會寫的也隻顧種地也不去教,所以他們就給先生拿些糧食讓孩子跟著先生學漢字。
先生為人師表,授課為業,育人為樂,也不是你給多少糧食他就教孩子多少字,他還傳授給他們文化知識,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圖蘭孩子的家長們看到孩子從跟著先生學習後都大變了樣子,以前隻知道淘氣,從跟了先生後懂禮貌了,也知道幫父母做家務了,茶餘飯後還用圖蘭話給家人們講一些先生給他們講的漢國的一些經典故事。家長們都覺的送給先生的糧食真是太值了。
圖蘭人之間口口相傳著孩子跟著漢人先生學習漢字和和漢文化的益處,越來越多圖蘭孩子來和先生學習漢字和漢文化。
後來先生又讓幾個自己最中意的學生到遠一些的地方去教授漢字和漢文化。
到了莊姑娘十幾歲的時候,漢人最初生活的木金州已經有二十多萬人會說漢話,其中有一大部分已經不會說當地的土語。
木金州的州官把這件事情上報給的圖蘭國王,有一個叫路登的大臣說這件事情必須禁止,這是漢人的陰謀,他們搞得這是文化侵略。
皇帝問什麽叫做文化侵略?
路登道:文化侵略就是漢人企圖用這種傳授漢文化的方式把圖蘭國漢化,那些漢人才來了三十年就有幾十萬人說漢話,寫漢字了,以這幾十萬人做基數繼續傳播下去再過個幾十年整個圖蘭國的人就都說漢化了,那樣圖蘭就沒有了自己的文化,所有人都不再崇拜國王,而是崇拜漢書上學的那些漢國的聖人,那樣他們雖是表麵上把萬歲當皇帝,可是內心裏卻是另一副樣子。到那時若有人出來煽動動他們鬧事,萬歲的王位堪憂。
路登一席話聽的圖蘭王戰戰兢兢,覺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那些漢人和說漢化的圖蘭人把他從王位上拉下來。
國王在十天時間內向木金州官連下數道聖旨。第一道聖旨是禁止圖蘭人學說漢話,以及使用漢字。
頒布下第一道聖旨以後他又覺得有這麽多人會說漢話的罪魁禍首是那些教書先生。
所以皇帝就又下了第二道聖旨,讓把所有教漢話的不管是漢人還是圖蘭人全部抓起來押進大牢。
第三天皇帝又覺得凡是會說漢話的都可以當先生,就又下了第三道聖旨,讓把所有會說漢話的大人孩子全部抓起來。
這時路登又進言說,人一單學會了漢話就難以教化,死性不改,為免萬歲的日後之憂不如把這些人全部殺掉。
圖蘭皇帝采納了路登的進言。
路登這個殺人不沾血的惡魔,一句話就讓二十多萬人喪了命。
事後皇帝把那些被殺的人的土地分封給了路登,他也因進言有功被封為除漢大將軍。
那麽多說漢話的人都被殺了,莊姑娘是怎麽活下來的尼?莊姑娘是家裏的獨生女,大規模抓人的那天莊姑娘的母親把她綁到馬上,讓馬駝著他跑掉才撿迴了一條小命。至於莊姑娘和誰學的武功,她又是為何帶著麵紗,她來漢國到底是為了幹什麽,在後麵書再說。
莊姑娘一聽葉舟說要攻打圖蘭,心裏先是一陣激動,她讓自己平靜了一下說道:沒看出葉大帥長相如此清秀,野心竟是如此之大。剛取了即州又要取圖蘭國,你還真是胸懷天下呀。
葉舟道:誰說長相清秀的人就不能胸懷天下尼?
莊姑娘道:和有大誌向的人在一起共事就是爽快,九龍山這幫兄弟跟定你了。什麽時候動身?
葉舟道:詹八哥和獨孤英雄已經帶著即州人馬起程了。
莊姑娘和眾兄弟說道:九龍山要和葉大帥聯盟打天下,兄弟們有別的意見嗎?
八大金剛都說沒意見,羅一說道:既然肯落草為寇,就沒有一個是貪圖安逸的,能分些地盤,那就去打吧。
莊姑娘道:羅一去整頓兵馬。留一千人守山寨,其他人都去圖蘭。
羅一道:寨主,弟兄幾個誰留下?
莊寨主道:你和老七。
羅一露出些許的不快,不過也沒說什麽。
莊寨主率領兄弟們及兵馬輜重從九龍山往圖蘭進發。
詹有良和獨孤英雄摔兵來久安城外。英雄道:詹先生不如順道把久安也取了。
詹有良道:俗語說“將軍路上不逐兔”,久安不值得咱們分神,等把周圍大一些的州城取了後,久安城主自己就會拿著城印來歸順,何苦此刻勞神。
英雄應諾,大隊人馬繼續前行,行直一穀口處,突然兩山間殺聲四起,可是隻聞喊殺聲,並不見人馬,走在最前麵的獨孤傑勒住馬,做了一個停的手勢。
人馬全部停在穀口,詹有良自忖還真有不知死活的山賊,人家山賊劫道都選落單的客商,他這可好還要打劫要去攻城掠地的軍隊的輜重不成。詹有良問手下副將是不是到了臥龍山了。
手下副將應是。
詹有良吩咐獨孤士兵上前喊此是從朝廷派往青山城的二十萬援兵,若致使延誤軍情剿滅三族。
士兵剛一喊完,從山上飛來一直箭,射斷了那兵士頭盔上麵的花翎。
眾將士暗暗稱奇,好精準的射術。
獨孤英雄年輕氣盛哪裏容得下有人當著自己的士兵在眼皮底下逞英雄,打馬衝到陣前,大喝一聲,射箭的是好漢還是毛賊,是好漢的和你小爺出來大戰三百百合,若小爺輸了,把軍隊的輜重全留給你,是毛賊的你隻管躲在樹林裏發這種暗箭逞能。
山林裏的強人個個都是逞強鬥狠的專業戶,把他挑釁急眼,他可不管你是幾十萬大軍,隻管與你爭個魚死網破;若這強人又是武功高強的就更聽不進挑釁的話。
獨孤英雄話一出口從山上騎馬衝下一個銀獸頭遮麵,一身白衣白袍,挺一柄青龍偃月刀的強人,從頭到腳除了黑頭發黑眼珠,馬蹄是黑的一水的白色。
那白衣強人在距英雄二十步遠處停下,身後並沒有隨從跟來。
英雄道:大膽強人竟敢阻截西征大軍,拿命來,說完挺槍去戰那白衣白袍白袍強人,兩人一個使刀,一個使槍,刀來槍往,刀揮的如風吹桃花落,槍舞的如瑞雪飄飄灑灑,兩人陣前鬥的激烈,下麵的士兵也是看呆了。
兩人大戰一百多個迴合不分勝負,獨孤傑怕五弟年紀小氣力不足,繼續戰下去別傷了血氣,鳴金收兵。
獨孤英雄邁個破綻迴到陣中問四哥為什麽鳴金,獨孤傑道:咱們何苦在這裏和他鬥狠,不如大軍殺將過去。
英雄道:四哥,這穀雖說沒有並崖峰險峻,可是若這五萬軍隊若想過這穀,強人若在山上仍滾石射亂箭,也是不易過的。
剛才和我交戰的強人自恃武藝高強,以為可以不過數合把我打敗,好傷了咱們的銳氣,好用些輜重當買路錢過了這穀,唯有我把他打服,讓他佩服我的武藝比他高,他說不定還能跟從咱們一起出征圖蘭,那咱們的隊伍裏豈不又多了一員不可多得的勇將。
獨孤傑和詹有良都覺得英雄說的有道理,吩咐兵馬安營紮寨,眾人先安頓下,等明日再戰那強人。
那強人心裏自忖,沒想到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將竟有如此高的武藝,和我鏖戰這一百多迴合竟沒有絲毫的破綻。難道這就是大名威震葛丘國,馬踏龍曲江東的司馬蘭成,他跑到臥龍山來幹什麽。不對呀,聽說司馬蘭成十七歲時在蟒城三箭射退葛丘兵,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四五年了,那司馬蘭成怎麽也得二十出頭兒了,可是這個小夥兒明顯不到二十歲,不知這個武藝不在我之下的娃娃究竟是誰。
獨孤英雄和那白衣白袍的好漢在三天時間裏戰了五六百迴合,未分勝負。最後兩人打的似乎也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思了,兩人邊打著邊嘮起嗑來。
英雄道:好漢這麽好的武功為何不思找明主建功立業,反而在這山林之中做這種打家劫舍的營生,豈不辜負了這一身的本事。
那好漢道: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你自己還沒弄明白是怎麽迴事還來說我。你給這昏君賣命,遲早也落個獨孤清揚的下場。
英雄道:好漢誤會,在下不是昏君手下的將軍。
那好漢道:我不管你是誰手下的,打了這好幾天了,也分不出個勝負,不如再比些別的。
英雄道:好漢要比什麽?
好漢道:你小,我就讓給你選。
兩人都住手,在馬上商量著換個比法,英雄道:我看好漢射術精湛,那咱不如就比射箭。
好漢道:好,這可是你選的,可別說我欺負你。
英雄心想這人好自信,你覺得你射箭天下無雙,誰又能保證就沒有更強的了。今天就該你載在我手上。英雄道:沒問題,好漢說怎麽比吧。
下章請看銀獸頭好漢和獨孤英雄如何比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