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校尉,有大約一萬人馬,押運著數百輛糧車,向雁門關方向去了,士兵不大像我們的人,不過打的卻是太原團練使韓世忠的旗號”</p>
聽了斥候的稟報,嶽飛不由深深皺起了眉頭,直覺告訴他,這支運糧隊肯定有問題,但問題出在那呢?</p>
據嶽飛所知,大宋沒有這麽大規模騎兵隊伍,但為何是韓世忠帶隊?去的方向又是雁門關,難道真的是雁門關方向發生戰事了?</p>
“你們現在分做兩隊,一隊去太原城打探詳細情況,另一隊爭取混進運糧隊,仔細查探一下這支人馬的來曆”</p>
嶽飛這邊隻有五百騎兵,對方則是一萬精騎,他就是再勇猛,也不敢輕易去挑釁,而且他也曾抵近探查過,發現那些騎兵訓練有素,根本不是他手下這些宋軍能比的,這樣一來,他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p>
但嶽飛也不是輕易放棄的人,這麽龐大的運糧隊伍根本走不快,不用費什麽勁就能跟上,隻是接下來能做什麽,他卻也不知道了,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p>
太原距離雁門關不遠,而且因為沒有戰事,雁門關駐軍並不多。</p>
離開太原之前,趙玉就讓劉文廣再下一道換防詔令,隨即命武鬆帶兩千鐵騎前去接管雁門關。</p>
剩下的八千鐵騎,耶律煥率一千人馬開路,四千人馬護衛左右兩翼,三千人馬由趙玉親自率領斷後。</p>
斷後的事本來是耶律煥的活,趙玉為了邀買軍心,再次以權謀私,強迫耶律煥去了前軍。</p>
現在隊伍隻要平安到達雁門關,就等於大功告成,因為耶律旻就等在雁門關外,這樣即便大宋軍隊反應過來,也同樣隻能幹瞪眼。</p>
跟在趙玉身邊,韓世忠也說不上是什麽心情,有劉文廣那王八蛋在,他就是有八張嘴也解釋不清,也就是說,大宋這邊他是迴不去了,除非他能戴罪立功,攔下糧草,同時擒獲這個趙玉。</p>
隻是想想趙玉身邊那兩個身手有如鬼魅的手下,韓世忠不得不放棄這不切實際的想法。</p>
其實韓世忠自己知道,他是被趙玉那句瘋狂的想法吸引了。</p>
“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為中華之土”</p>
漢書上好像不是這麽說的吧?難不成這位小殿下還想統一天下?</p>
想到這個可能,韓世忠在被嚇了一跳的同時,心中也隱隱有些小激動,畢竟這位小殿下也是漢人,如果他能讓燕雲之地重迴中原,自己倒也未嚐不能替他效力...</p>
趙玉那知道韓世忠心中的變化,眼看距離雁門關越來越近,他心中卻忽然湧起一種不好的感覺,總覺得有什麽事要發生似的。</p>
雖然前後都有斥候,但這畢竟不是遼人的地盤,斥候不可能做到一絲不落。</p>
傳令讓前方隊伍加快速度後,為了排解心中的緊張,趙玉又把注意力轉向身旁的韓世忠。</p>
“韓將軍,你說宋軍會不會追來?”</p>
“哼!肯定會,你逃不掉的”</p>
心中雖然佩服趙玉的手段,但要說一點憤懣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p>
“你手下誰有這本事?”</p>
不知怎麽,趙玉忽然想起嶽飛來,上次派人沒找到他,現在自己身在遼國,恐怕更無法將其招致麾下了。</p>
“韓將軍,聽說你殺過一個西夏駙馬,你覺得我的幽州軍跟西夏軍比起來,誰更厲害?”</p>
“沒什麽可比的,一樣的亂臣賊子”</p>
“韓將軍,你這麽說就沒什麽意思了,你不會不知道我是怎麽去的遼國吧?再說,我隻不過是弄點糧食,何曾妄殺過一個大宋軍民?”</p>
一句亂臣賊子,罵的趙玉有些興致索然,忽地揚聲道:“來人,把韓將軍送到前軍去,好生對待,不得無禮”</p>
在聊下去非打起來不可,還是慢慢感化他吧!</p>
南宋中興四將中,嶽飛可說是最沒政治頭腦的,但韓世忠不一樣,他可絕不是愚忠之人,所以趙玉有信心讓韓世忠為自己效力。</p>
趙玉雖然心急趕路,但隊伍實在太過龐大,想要一鼓作氣趕到雁門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p>
到了晚上,前方傳來消息,武鬆已經成功接管雁門關,第一批糧隊也已經抵達雁門關附近,同時武鬆也派出了聯絡耶律旻的信使。</p>
聽到這個消息,趙玉終於長出了口氣,當即下令安營紮寨。</p>
因為一時湊不出那麽多車馬,所以運糧隊是分批走的,大部糧草都在前邊,趙玉護送的隻是剩下的少部分。</p>
在劉文廣的幫助下,這次幾乎是搬空了太原府庫的糧草,按每輛馬車裝五旦糧食的話,幾百輛車就是一千多旦,按後世的算法,一旦大約一百斤,一千多旦就是十多萬斤,這些糧食的到位,將極大緩解幽州缺糧的狀況。</p>
有了糧食,士兵們也都有了底氣,不但對趙玉滿是恭謹,臉上也都堆滿了笑容。</p>
士兵們的表現被趙玉看在眼裏,心中不由感歎,不論那國的士兵,其實他們要的真不多。</p>
黑夜在不知不覺間將大地收入囊中,唿嘯的寒風仿若惡鬼在夜哭,聽上去讓人不寒而栗。</p>
趕了一天的路,毫不知情的民夫和士兵們都很勞累,除了必要的值守,大多數人都早早鑽進帳中裹著獸皮睡去。</p>
趙玉卻怎麽都睡不著,趟在獸皮上折騰一會後,終於躺不住坐了起來。</p>
他這邊一動,躺在大帳另一角的燕青也隨即睜開眼睛。</p>
“心煩,睡不著,你睡你的,我出去轉轉”</p>
不待燕青搭話,遠處忽然傳來一聲慘叫,隨即地麵也有如悶雷般震動起來。</p>
趙玉已經不是第一天接觸騎兵,所以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有大隊騎兵奔馳過來的聲音。</p>
燕青猛地跳起來,道:“情況有變,殿下快走!”</p>
事實上那聲慘叫已經足以說明一切,還沒等趙玉反應,帳外忽地傳出喊殺和唿救聲。</p>
“起火啦!快跑啊!...”</p>
“衝啊!殺啊!...”</p>
他娘的,這誰啊!這麽會掐時間?</p>
燕青根本不給趙玉瞎琢磨的時間,揮刀在帳後劃開一個大口子,然後拉起趙玉就向外跑。</p>
等二人跑出大帳才發現,營地東南方向已經著起大火,風助火勢,很快就向整個大營蔓延開來。</p>
火光中,除了沒頭蒼蠅似亂跑的士兵和民夫,一支人馬也如一陣風般衝殺進來。</p>
當先的是一員手持亮銀槍的白袍小將,小將的目標很明確,正是趙玉的帳篷。</p>
不知怎麽,看著那員飛奔而來的小將,趙玉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p>
</p>
聽了斥候的稟報,嶽飛不由深深皺起了眉頭,直覺告訴他,這支運糧隊肯定有問題,但問題出在那呢?</p>
據嶽飛所知,大宋沒有這麽大規模騎兵隊伍,但為何是韓世忠帶隊?去的方向又是雁門關,難道真的是雁門關方向發生戰事了?</p>
“你們現在分做兩隊,一隊去太原城打探詳細情況,另一隊爭取混進運糧隊,仔細查探一下這支人馬的來曆”</p>
嶽飛這邊隻有五百騎兵,對方則是一萬精騎,他就是再勇猛,也不敢輕易去挑釁,而且他也曾抵近探查過,發現那些騎兵訓練有素,根本不是他手下這些宋軍能比的,這樣一來,他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p>
但嶽飛也不是輕易放棄的人,這麽龐大的運糧隊伍根本走不快,不用費什麽勁就能跟上,隻是接下來能做什麽,他卻也不知道了,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p>
太原距離雁門關不遠,而且因為沒有戰事,雁門關駐軍並不多。</p>
離開太原之前,趙玉就讓劉文廣再下一道換防詔令,隨即命武鬆帶兩千鐵騎前去接管雁門關。</p>
剩下的八千鐵騎,耶律煥率一千人馬開路,四千人馬護衛左右兩翼,三千人馬由趙玉親自率領斷後。</p>
斷後的事本來是耶律煥的活,趙玉為了邀買軍心,再次以權謀私,強迫耶律煥去了前軍。</p>
現在隊伍隻要平安到達雁門關,就等於大功告成,因為耶律旻就等在雁門關外,這樣即便大宋軍隊反應過來,也同樣隻能幹瞪眼。</p>
跟在趙玉身邊,韓世忠也說不上是什麽心情,有劉文廣那王八蛋在,他就是有八張嘴也解釋不清,也就是說,大宋這邊他是迴不去了,除非他能戴罪立功,攔下糧草,同時擒獲這個趙玉。</p>
隻是想想趙玉身邊那兩個身手有如鬼魅的手下,韓世忠不得不放棄這不切實際的想法。</p>
其實韓世忠自己知道,他是被趙玉那句瘋狂的想法吸引了。</p>
“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為中華之土”</p>
漢書上好像不是這麽說的吧?難不成這位小殿下還想統一天下?</p>
想到這個可能,韓世忠在被嚇了一跳的同時,心中也隱隱有些小激動,畢竟這位小殿下也是漢人,如果他能讓燕雲之地重迴中原,自己倒也未嚐不能替他效力...</p>
趙玉那知道韓世忠心中的變化,眼看距離雁門關越來越近,他心中卻忽然湧起一種不好的感覺,總覺得有什麽事要發生似的。</p>
雖然前後都有斥候,但這畢竟不是遼人的地盤,斥候不可能做到一絲不落。</p>
傳令讓前方隊伍加快速度後,為了排解心中的緊張,趙玉又把注意力轉向身旁的韓世忠。</p>
“韓將軍,你說宋軍會不會追來?”</p>
“哼!肯定會,你逃不掉的”</p>
心中雖然佩服趙玉的手段,但要說一點憤懣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p>
“你手下誰有這本事?”</p>
不知怎麽,趙玉忽然想起嶽飛來,上次派人沒找到他,現在自己身在遼國,恐怕更無法將其招致麾下了。</p>
“韓將軍,聽說你殺過一個西夏駙馬,你覺得我的幽州軍跟西夏軍比起來,誰更厲害?”</p>
“沒什麽可比的,一樣的亂臣賊子”</p>
“韓將軍,你這麽說就沒什麽意思了,你不會不知道我是怎麽去的遼國吧?再說,我隻不過是弄點糧食,何曾妄殺過一個大宋軍民?”</p>
一句亂臣賊子,罵的趙玉有些興致索然,忽地揚聲道:“來人,把韓將軍送到前軍去,好生對待,不得無禮”</p>
在聊下去非打起來不可,還是慢慢感化他吧!</p>
南宋中興四將中,嶽飛可說是最沒政治頭腦的,但韓世忠不一樣,他可絕不是愚忠之人,所以趙玉有信心讓韓世忠為自己效力。</p>
趙玉雖然心急趕路,但隊伍實在太過龐大,想要一鼓作氣趕到雁門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p>
到了晚上,前方傳來消息,武鬆已經成功接管雁門關,第一批糧隊也已經抵達雁門關附近,同時武鬆也派出了聯絡耶律旻的信使。</p>
聽到這個消息,趙玉終於長出了口氣,當即下令安營紮寨。</p>
因為一時湊不出那麽多車馬,所以運糧隊是分批走的,大部糧草都在前邊,趙玉護送的隻是剩下的少部分。</p>
在劉文廣的幫助下,這次幾乎是搬空了太原府庫的糧草,按每輛馬車裝五旦糧食的話,幾百輛車就是一千多旦,按後世的算法,一旦大約一百斤,一千多旦就是十多萬斤,這些糧食的到位,將極大緩解幽州缺糧的狀況。</p>
有了糧食,士兵們也都有了底氣,不但對趙玉滿是恭謹,臉上也都堆滿了笑容。</p>
士兵們的表現被趙玉看在眼裏,心中不由感歎,不論那國的士兵,其實他們要的真不多。</p>
黑夜在不知不覺間將大地收入囊中,唿嘯的寒風仿若惡鬼在夜哭,聽上去讓人不寒而栗。</p>
趕了一天的路,毫不知情的民夫和士兵們都很勞累,除了必要的值守,大多數人都早早鑽進帳中裹著獸皮睡去。</p>
趙玉卻怎麽都睡不著,趟在獸皮上折騰一會後,終於躺不住坐了起來。</p>
他這邊一動,躺在大帳另一角的燕青也隨即睜開眼睛。</p>
“心煩,睡不著,你睡你的,我出去轉轉”</p>
不待燕青搭話,遠處忽然傳來一聲慘叫,隨即地麵也有如悶雷般震動起來。</p>
趙玉已經不是第一天接觸騎兵,所以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有大隊騎兵奔馳過來的聲音。</p>
燕青猛地跳起來,道:“情況有變,殿下快走!”</p>
事實上那聲慘叫已經足以說明一切,還沒等趙玉反應,帳外忽地傳出喊殺和唿救聲。</p>
“起火啦!快跑啊!...”</p>
“衝啊!殺啊!...”</p>
他娘的,這誰啊!這麽會掐時間?</p>
燕青根本不給趙玉瞎琢磨的時間,揮刀在帳後劃開一個大口子,然後拉起趙玉就向外跑。</p>
等二人跑出大帳才發現,營地東南方向已經著起大火,風助火勢,很快就向整個大營蔓延開來。</p>
火光中,除了沒頭蒼蠅似亂跑的士兵和民夫,一支人馬也如一陣風般衝殺進來。</p>
當先的是一員手持亮銀槍的白袍小將,小將的目標很明確,正是趙玉的帳篷。</p>
不知怎麽,看著那員飛奔而來的小將,趙玉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