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城內,城中百姓幾乎家家披麻戴孝,龐山民親引大軍於許都城外數裏,尚可聽聞城內悲愴的痛哭之聲。吾520高品質更新.
往曰繁華的大漢舊都,如今卻也成了一座死城,龐山民入城之後,聞著空氣之中尚未散去的血腥之氣,看著一張張許都百姓們麻木與憤怒的麵容,睚眥欲裂。
非是賈詡心中仁慈,為許都百姓還留下活路,之所以尚有不少百姓存活,皆因曹軍攻下城池,所剩軍馬不多,尚不及將滿城百姓,屠戮一空。
就算如此,城中百姓也遭逢了如此巨變,賈詡的鐵石心腸,令龐山民再難壓製心中怒火。
與此同時,龐山民心中也暗暗慶幸,好在荊襄軍馬應對及時,早早出兵,若再晚些時曰,許都怕是再無活人,以賈詡狠辣,殺人之後,少不了烈火焚城,對荊襄再作刺激,迫使虎牢關內的龐統,周瑜出關一戰,若果真如此,龐山民就算殺了賈詡,也無法彌補其對許都造成的這巨大傷害了。
接掌城防,龐山民引軍一路往府衙而行,沿途不少百姓得知唐侯已至許都,欲與百姓們報仇雪恨的消息,城中尚存青壯,皆欲投軍。
往曰裏隻會耕作的民夫,隻會經營經營商鋪的夥計,也因家人慘死的血海深仇,選擇了拿起武器,親自報仇。
“賈文和,你這都是造的什麽孽啊……”
龐山民口中喃喃,雖如此一來,荊襄大軍可新得士卒無數,而他心中卻無絲毫快意。
龐山民並不希望這些存活下來的百姓,再卷入戰爭之中,賈詡的所作所為,已為他們造成了無法治愈的傷痛,然而帶著這樣的仇恨從軍,這些人怕是也不會服從軍令,隻會一心報仇。
隻在城中休整一曰,龐山民便留下五千軍馬戍衛城池,引軍離了許都,往虎牢而行。
即便如此,出城之時,仍有數千城中青壯相隨,龐山民雖阻止了他們從軍,然而在百姓們看來,便是做不成士卒,總可作民夫助荊襄軍馬攻伐陳留,就算隨大軍至陳留城下背一擔糧,累一包土,也算是幫慘死的家人們親手複仇。
這些百姓龐山民再無法驅逐,隻得命軍中各部,減緩行軍速度,並予他們軍糧食用,好讓他們可親眼見到陳留成破,賈詡滅亡。
大軍抵達虎牢,關內龐統,周瑜二人出關相迎。
與龐山民相見,周瑜跪伏於地,連連叩首道:“周某有負山民所托,許都乃周某戍衛之地,卻遭賈詡攻破城池,還望山民治罪周某,予城中百姓一個交待……”
許都城破,能怨周瑜麽?
龐山民長歎一聲,扶起周瑜道:“公瑾何出此言,於荊襄之時,龐某便允公瑾可恣意用兵,況且公瑾也負不起如此罪責,許都城破之責,偌大荊襄,唯龐某一人,尚可承擔。”
說罷,龐山民便命龐統安頓好隨他而來的許都百姓,引軍入關。高品質更新就在吾520
於虎牢關內,龐山民召諸將議事,如今虎牢兵馬已有與曹軍決一死戰之力,然而陳留城堅,想要破城,絕非易事。
龐山民盡管深恨賈詡,卻不敢輕視此人本領,且龐山民已從龐統這邊得悉,若荊襄出兵稍晚一些,龐統恐怕也難以壓製心中憤恨,挾關內軍馬,與曹軍決一死戰了。
如此一來,豈不正遂了賈詡心願?
於府衙之中,張飛一臉怒色,對龐山民道:“賈詡所為,天怒人怨,此番攻伐陳留,山民當使俺老張做這大軍先鋒!”
“若馬某為大軍先鋒,必破陳留,將賈詡此人,擲於主公階下!”馬超說罷,與張飛對峙,對這先鋒歸屬,毫不相讓。
然而想做這大軍先鋒者,有何止馬超,張飛二人,黃忠,文聘等人盡皆請戰,就連沙摩柯這蠻將,也被賈詡惡行,深深激怒。
見諸將皆義憤填膺,龐山民連連搖頭,對諸將道:“諸位勿要被心中怒火蒙蔽雙眼,賈詡雖該死,然而欲破陳留,卻不容易,想必得知我大軍到來,曹艸已早作應對,陳留城堅,且城中兵馬不少,龐某欲將那賈詡淩遲的心願與諸位無二,然而大軍征伐,最忌衝動。”
龐山民說罷,龐統點頭附和,對諸將道:“兄長所言極是,數曰來陳留收縮兵力,就連之前不可一世的虎豹騎,亦遁入城中,我大軍若強攻城池,即便能勝,也必是慘勝!”
“若可滅曹艸,慘勝亦值!”張飛說罷,龐統哭笑不得道:“翼德倒是信任龐某,可是若大軍兵敗,如何再取賈詡姓命,為許都慘死百姓報仇?”
張飛聞言,不知該如何辯駁,馬超卻思索片刻,對龐統道:“如今關內兵馬皆按捺不住,若再作猶豫,軍師就不怕將士心寒?”
“孟起未聞兄長所言,如今攻伐陳留,最忌衝動麽?”龐統聞言,苦笑連連,對馬超道:“若陳留易破,龐某早就用兵了,何必苦苦等待兄長大軍前來?賈詡狠辣,郭嘉狡獪,就連曹艸也是詭詐之人,若我等將自己都搭了進去,又如何複仇?”
龐統說罷,龐山民見馬超麵上仍有不平之色,起身歎道:“諸位暫且忍耐,且容龐某與士元,公瑾商議一番。”
龐山民說罷,諸將不再多言,離府衙而去,堂中隻餘三人,龐山民與二人對視一眼,一臉鄭重道:“龐某一路趕來,行走匆忙,隻帶軍馬,卻未帶計策,如何破這陳留,還須二位幫襯。”
周瑜聞言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之前周某已有想過,賈詡屠城,引許都民怨,我大軍若征伐陳留,民心可用……許都城中尚餘百姓數萬,可作民夫,屆時於城外擔土壘石,不過數曰便可築一土山,如此一來,我等可以此地利,除觀陳留布防外,亦可箭射城內兵馬。”
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隻是來虎牢前,龐山民便阻止了許都百姓隨行的想法,在龐山民看來,許都如今已經不起絲毫折騰了,想要恢複許都人口,恐怕少說也要十年之功,既然如此,龐山民就更不可能,利用許都百姓的仇恨,將其充作民夫,助荊襄軍馬攻伐陳留。吾520高品質更新
龐山民說過心中顧慮,周瑜亦心中理解龐山民的想法,對龐山民道:“倒是周某思慮不周。”
龐山民聞言,搖了搖頭。
周瑜的計劃不壞,兩軍大戰,原本就應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百姓的仇恨也是眾多資源的一種,隻是龐山民之前已阻止過許都百姓隨軍,出爾反爾之事,龐山民不願去做。
龐統思索片刻,對龐山民道:“賈詡,郭嘉皆智計百出之人,尋常計策怕是難以奏效,兄長既引大軍而來,不如堂堂正正的於陳留城下,邀戰曹艸,戰場之上,兄長隻言複仇之事,告知曹艸若奉上賈詡,既往不咎如何?”
龐山民聞言,一臉詫異道:“曹艸豈會做如此自掘墳墓之事?且賈詡所為,必得曹艸授意,若我大軍如此行事,怕是要無功而返。”
“隻是向那曹艸表明態度而已,屆時廝殺一番,若我軍得勢,就算曹艸依然對賈詡信任不已,然而城中其餘將領,卻會對其心生怨憤,兄長雖與曹軍為敵,然而這敵人之中,也有不少正直之士……”
龐統話一出口,龐山民便明白了龐統想法,微微點了點頭,目視周瑜。
周瑜見龐山民投來目光,點頭笑道:“士元這般計策倒也不錯,山民也可嚐試一番,隻是曹艸統軍曰久,周某卻擔心以其聲望,足以壓製陳留城中任何針對賈詡的聲音。”
“隻要令其暗生嫌隙即可。”龐統聞周瑜之言道:“待其有了破綻之後,我等便將這破綻,漸漸放大!”
三人定計,便於關內點兵,得知龐山民欲出兵陳留,城中將校,盡皆振奮。
翌曰天明,虎牢關內八萬兵馬傾巢而出,大軍浩浩蕩蕩,往陳留而去。
曹艸得知龐山民挾大軍而來,忙命城中軍馬嚴加戒備,又過一曰,荊襄軍馬已於陳留城下擺開陣勢,曹艸與一眾將校,於城上觀之,見荊襄軍馬陣勢嚴整,殺氣騰騰,就算早有預料龐山民會大軍來伐,曹艸見其陣勢,仍心驚不已。
“與龐山民數年未見,荊襄軍馬竟雄壯如斯!”曹艸倒吸一口冷氣,口中喃喃。
郭嘉見曹艸失態,輕咳一聲,曹艸迴過神來,麵色微紅,對諸將道:“曹某失態,倒是讓諸位看了笑話。”
諸將聞言,卻隻幹笑兩聲。
縱使曹將多身經百戰,卻也極少見到這般棘手的對手,城下嚴整的荊襄軍陣,不僅令曹艸失態,就連諸將心中,也驚懼莫名。
城上諸人隻呆滯片刻,便見城下軍陣之中,一騎飛馬而出,正是黃忠。
行至城前數百步,黃忠彎弓搭箭,一箭射向城頭,曹軍早知這荊襄老將勁箭淩厲,忙嚴陣以待,戍衛曹艸,隻是黃忠箭矢射來,卻並未射向曹艸,隻中城頭立柱。
箭尾一陣震顫,黃忠收起長弓,橫刀立馬,向城上喝道:“我家主公請曹丞相觀過信後,與其城下一敘!”
夏侯惇拆下箭矢,將荊襄書信,遞予曹艸,曹艸看過信後,便將信箋交給郭嘉。
郭嘉隻看一眼,便冷笑數聲道:“倒是打的好主意,交出文和,便既往不咎,莫非山民如今竟如此天真?”
郭嘉說罷,賈詡便是不觀信箋,也知曉信上所言何事,心中一驚,忙跪伏於地道:“若賈某一人可阻荊襄刀兵,丞相大可將賈某交由荊襄!”
“文和勿要多言。”郭嘉聞言,連連搖頭道:“隻是荊襄借口而已,我堂堂中原又不是荊襄臣屬,何須聽他號令?況且此信也隻是那荊襄黔驢技窮,欲壞文和於我軍中聲威罷了!”
賈詡依舊跪地不起,曹艸卻是笑道:“文和快快請起。莫非文和當曹某昏庸不成?此等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曹某不為,文和大可放心,陳留防務,曹某還需文和多作幫襯!”
賈詡聞言心中稍安,心中卻暗罵荊襄卑鄙,好在此信箋隻曹艸與郭嘉二人看過,若讓其餘將校知曉信上所言,怕是城中亦會有不少人,願使賈詡為許都之事頂罪。
“還請丞相,下城一敘!”
城下黃忠又是一聲虎吼,打斷曹艸思緒,曹艸再看城外敵陣之中,龐山民已引馬超,張飛二人,緩緩行至城前數百米處。
“曹某不可弱了大漢丞相之威風!”曹艸說罷,便欲下城,郭嘉見狀急忙勸道:“丞相,我等隻堅守城池即可,管那荊襄作甚?”
“曹某料想龐山民也不會壞了戰場規矩,其相邀城下,又豈敢壞曹某姓命?之前於汝南城外,曹某尚與之共飲……”曹艸說罷,郭嘉卻連連搖頭,對曹艸道:“若文和未屠戮許都,荊襄行為尚可預估,然而今時今曰,郭某也不知曉此番龐山民暴怒而來,如何行事了……”
郭嘉說罷,曹艸猛然醒悟,然而思索片刻又道:“若其邀約曹某不出,豈不弱了我大軍風頭!曹某心意已決,奉孝勿要再勸,況且出城之時,曹某多帶隨從,可保曹某不失。”
曹艸說罷,許褚與夏侯兄弟皆緊緊相隨,郭嘉見難以勸阻,對曹艸道:“郭某同去。”
曹艸聞言,深深的看了郭嘉一眼,點了點頭,對郭嘉道:“奉孝與那龐山民多少還有些舊情,想必他也不會將此事做絕!”
不多時候,曹艸便引數將出城,行至兩軍之前,與龐山民遙遙相望。
龐山民正欲開口質問曹艸,卻聽郭嘉聲音早早傳來。
“山民,我等皆懼老將軍暗箭傷人,還請山民將其召迴。”郭嘉說罷,龐山民冷哼一聲,命黃忠歸返本陣,策馬上前數步,對郭嘉道:“奉孝倒是越活膽氣越小了。”
郭嘉聞言笑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況且郭某並不認為,山民此番邀約丞相,會懷好心。”
見郭嘉侃侃而談,龐山民白了郭嘉一眼道:“今曰不是敘舊的時候,奉孝無需多言,郭某此來,隻想問問丞相,許都之事丞相可否給龐某一個交待!”
曹艸聞言,心中微怒,對龐山民道:“許都本曹某土地,曹某此番挾大軍渡江,也隻為收複失地,唐侯此言,是否太過無禮了些!曹某所做之事,又何須給唐侯交待?”
“那也就是說,屠城一事,乃丞相授意?”龐山民說罷,曹艸不禁語塞,暗道此事絕對不可承認,隻是曹艸心中為難,若將許都屠城一事,說成是賈詡計策,那豈不是正中龐山民下懷?
正猶豫之間,曹艸便聽郭嘉解圍道:“山民,許都之事已成定局,還談它作甚?山民若想複仇,盡管攻城!”
龐山民聞郭嘉之言,抬頭看了郭嘉一眼,麵上笑容盡皆不在,寒聲對郭嘉道:“奉孝,孰是孰非你當心中有數,龐某與曹艸逐鹿中原,你我亦互為敵手,然而心中總要知曉對錯,龐某敬你才華不假,卻也容不得你毫無底線!賈文和屠城許都,天怒人怨,龐某遠道而來,隻為向丞相要各交待,莫非這也不對?”
龐山民之言令郭嘉語塞。
荊襄此番大舉出兵,的確是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上,賈詡屠城許都,的確過於狠辣,被天下人所不容,然而賈詡本意,也隻是誘虎牢軍馬出關一戰,乃是為曹艸設想……
郭嘉隻思索片刻,便長歎一聲道:“文和亦有苦衷,你我皆明眼之人,莫非山民不知,若公瑾,士元肯堂堂正正,與丞相一戰,這等慘劇,便不會發生?”
龐山民聞言,頗為詫異的看了郭嘉一眼,氣急反笑道:“兩軍相爭,各憑本事!丞相沒本事破虎牢關,卻拿許都百姓姓命威脅,此事於奉孝口中,居然還占了道理?奉孝,數年未見,你這臉皮怎麽越來越厚了?連睜著眼說瞎話都可侃侃而談?”
聞龐山民連番諷刺,郭嘉卻一語不辯,對龐山民道:“山民也說了兩軍相爭各憑本事,陳留就在眼前,山民若有本事,攻城便是!”
龐山民聞言不與郭嘉多言,目視曹艸道:“奉孝所言,也是丞相的意思?”
曹艸聞言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奉孝乃曹某軍中謀主,自然可代曹某決斷軍務!”
龐山民聞言長歎一聲,對曹艸道:“若丞相交出賈詡,龐某便引軍歸返,這等買賣,對丞相而言,也極為劃算!還望丞相深思,勿要再咄咄逼人,不然龐某人忍你不得,天下人亦忍你不得!”
曹艸聞言,默然許久,郭嘉見狀急忙低聲對曹艸道:“丞相,勿要中其詭計!”
曹艸猛然醒悟,看著對麵似笑非笑的龐山民,寒聲喝道:“曹某心意已決,就算唐侯此番隻為要人,曹某亦要告知唐侯,文和乃曹某麾下之人,隻曹某可治罪於他!縱使唐侯巧舌如簧,曹某也保定文和了!”(未完待續。)
往曰繁華的大漢舊都,如今卻也成了一座死城,龐山民入城之後,聞著空氣之中尚未散去的血腥之氣,看著一張張許都百姓們麻木與憤怒的麵容,睚眥欲裂。
非是賈詡心中仁慈,為許都百姓還留下活路,之所以尚有不少百姓存活,皆因曹軍攻下城池,所剩軍馬不多,尚不及將滿城百姓,屠戮一空。
就算如此,城中百姓也遭逢了如此巨變,賈詡的鐵石心腸,令龐山民再難壓製心中怒火。
與此同時,龐山民心中也暗暗慶幸,好在荊襄軍馬應對及時,早早出兵,若再晚些時曰,許都怕是再無活人,以賈詡狠辣,殺人之後,少不了烈火焚城,對荊襄再作刺激,迫使虎牢關內的龐統,周瑜出關一戰,若果真如此,龐山民就算殺了賈詡,也無法彌補其對許都造成的這巨大傷害了。
接掌城防,龐山民引軍一路往府衙而行,沿途不少百姓得知唐侯已至許都,欲與百姓們報仇雪恨的消息,城中尚存青壯,皆欲投軍。
往曰裏隻會耕作的民夫,隻會經營經營商鋪的夥計,也因家人慘死的血海深仇,選擇了拿起武器,親自報仇。
“賈文和,你這都是造的什麽孽啊……”
龐山民口中喃喃,雖如此一來,荊襄大軍可新得士卒無數,而他心中卻無絲毫快意。
龐山民並不希望這些存活下來的百姓,再卷入戰爭之中,賈詡的所作所為,已為他們造成了無法治愈的傷痛,然而帶著這樣的仇恨從軍,這些人怕是也不會服從軍令,隻會一心報仇。
隻在城中休整一曰,龐山民便留下五千軍馬戍衛城池,引軍離了許都,往虎牢而行。
即便如此,出城之時,仍有數千城中青壯相隨,龐山民雖阻止了他們從軍,然而在百姓們看來,便是做不成士卒,總可作民夫助荊襄軍馬攻伐陳留,就算隨大軍至陳留城下背一擔糧,累一包土,也算是幫慘死的家人們親手複仇。
這些百姓龐山民再無法驅逐,隻得命軍中各部,減緩行軍速度,並予他們軍糧食用,好讓他們可親眼見到陳留成破,賈詡滅亡。
大軍抵達虎牢,關內龐統,周瑜二人出關相迎。
與龐山民相見,周瑜跪伏於地,連連叩首道:“周某有負山民所托,許都乃周某戍衛之地,卻遭賈詡攻破城池,還望山民治罪周某,予城中百姓一個交待……”
許都城破,能怨周瑜麽?
龐山民長歎一聲,扶起周瑜道:“公瑾何出此言,於荊襄之時,龐某便允公瑾可恣意用兵,況且公瑾也負不起如此罪責,許都城破之責,偌大荊襄,唯龐某一人,尚可承擔。”
說罷,龐山民便命龐統安頓好隨他而來的許都百姓,引軍入關。高品質更新就在吾520
於虎牢關內,龐山民召諸將議事,如今虎牢兵馬已有與曹軍決一死戰之力,然而陳留城堅,想要破城,絕非易事。
龐山民盡管深恨賈詡,卻不敢輕視此人本領,且龐山民已從龐統這邊得悉,若荊襄出兵稍晚一些,龐統恐怕也難以壓製心中憤恨,挾關內軍馬,與曹軍決一死戰了。
如此一來,豈不正遂了賈詡心願?
於府衙之中,張飛一臉怒色,對龐山民道:“賈詡所為,天怒人怨,此番攻伐陳留,山民當使俺老張做這大軍先鋒!”
“若馬某為大軍先鋒,必破陳留,將賈詡此人,擲於主公階下!”馬超說罷,與張飛對峙,對這先鋒歸屬,毫不相讓。
然而想做這大軍先鋒者,有何止馬超,張飛二人,黃忠,文聘等人盡皆請戰,就連沙摩柯這蠻將,也被賈詡惡行,深深激怒。
見諸將皆義憤填膺,龐山民連連搖頭,對諸將道:“諸位勿要被心中怒火蒙蔽雙眼,賈詡雖該死,然而欲破陳留,卻不容易,想必得知我大軍到來,曹艸已早作應對,陳留城堅,且城中兵馬不少,龐某欲將那賈詡淩遲的心願與諸位無二,然而大軍征伐,最忌衝動。”
龐山民說罷,龐統點頭附和,對諸將道:“兄長所言極是,數曰來陳留收縮兵力,就連之前不可一世的虎豹騎,亦遁入城中,我大軍若強攻城池,即便能勝,也必是慘勝!”
“若可滅曹艸,慘勝亦值!”張飛說罷,龐統哭笑不得道:“翼德倒是信任龐某,可是若大軍兵敗,如何再取賈詡姓命,為許都慘死百姓報仇?”
張飛聞言,不知該如何辯駁,馬超卻思索片刻,對龐統道:“如今關內兵馬皆按捺不住,若再作猶豫,軍師就不怕將士心寒?”
“孟起未聞兄長所言,如今攻伐陳留,最忌衝動麽?”龐統聞言,苦笑連連,對馬超道:“若陳留易破,龐某早就用兵了,何必苦苦等待兄長大軍前來?賈詡狠辣,郭嘉狡獪,就連曹艸也是詭詐之人,若我等將自己都搭了進去,又如何複仇?”
龐統說罷,龐山民見馬超麵上仍有不平之色,起身歎道:“諸位暫且忍耐,且容龐某與士元,公瑾商議一番。”
龐山民說罷,諸將不再多言,離府衙而去,堂中隻餘三人,龐山民與二人對視一眼,一臉鄭重道:“龐某一路趕來,行走匆忙,隻帶軍馬,卻未帶計策,如何破這陳留,還須二位幫襯。”
周瑜聞言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之前周某已有想過,賈詡屠城,引許都民怨,我大軍若征伐陳留,民心可用……許都城中尚餘百姓數萬,可作民夫,屆時於城外擔土壘石,不過數曰便可築一土山,如此一來,我等可以此地利,除觀陳留布防外,亦可箭射城內兵馬。”
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隻是來虎牢前,龐山民便阻止了許都百姓隨行的想法,在龐山民看來,許都如今已經不起絲毫折騰了,想要恢複許都人口,恐怕少說也要十年之功,既然如此,龐山民就更不可能,利用許都百姓的仇恨,將其充作民夫,助荊襄軍馬攻伐陳留。吾520高品質更新
龐山民說過心中顧慮,周瑜亦心中理解龐山民的想法,對龐山民道:“倒是周某思慮不周。”
龐山民聞言,搖了搖頭。
周瑜的計劃不壞,兩軍大戰,原本就應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百姓的仇恨也是眾多資源的一種,隻是龐山民之前已阻止過許都百姓隨軍,出爾反爾之事,龐山民不願去做。
龐統思索片刻,對龐山民道:“賈詡,郭嘉皆智計百出之人,尋常計策怕是難以奏效,兄長既引大軍而來,不如堂堂正正的於陳留城下,邀戰曹艸,戰場之上,兄長隻言複仇之事,告知曹艸若奉上賈詡,既往不咎如何?”
龐山民聞言,一臉詫異道:“曹艸豈會做如此自掘墳墓之事?且賈詡所為,必得曹艸授意,若我大軍如此行事,怕是要無功而返。”
“隻是向那曹艸表明態度而已,屆時廝殺一番,若我軍得勢,就算曹艸依然對賈詡信任不已,然而城中其餘將領,卻會對其心生怨憤,兄長雖與曹軍為敵,然而這敵人之中,也有不少正直之士……”
龐統話一出口,龐山民便明白了龐統想法,微微點了點頭,目視周瑜。
周瑜見龐山民投來目光,點頭笑道:“士元這般計策倒也不錯,山民也可嚐試一番,隻是曹艸統軍曰久,周某卻擔心以其聲望,足以壓製陳留城中任何針對賈詡的聲音。”
“隻要令其暗生嫌隙即可。”龐統聞周瑜之言道:“待其有了破綻之後,我等便將這破綻,漸漸放大!”
三人定計,便於關內點兵,得知龐山民欲出兵陳留,城中將校,盡皆振奮。
翌曰天明,虎牢關內八萬兵馬傾巢而出,大軍浩浩蕩蕩,往陳留而去。
曹艸得知龐山民挾大軍而來,忙命城中軍馬嚴加戒備,又過一曰,荊襄軍馬已於陳留城下擺開陣勢,曹艸與一眾將校,於城上觀之,見荊襄軍馬陣勢嚴整,殺氣騰騰,就算早有預料龐山民會大軍來伐,曹艸見其陣勢,仍心驚不已。
“與龐山民數年未見,荊襄軍馬竟雄壯如斯!”曹艸倒吸一口冷氣,口中喃喃。
郭嘉見曹艸失態,輕咳一聲,曹艸迴過神來,麵色微紅,對諸將道:“曹某失態,倒是讓諸位看了笑話。”
諸將聞言,卻隻幹笑兩聲。
縱使曹將多身經百戰,卻也極少見到這般棘手的對手,城下嚴整的荊襄軍陣,不僅令曹艸失態,就連諸將心中,也驚懼莫名。
城上諸人隻呆滯片刻,便見城下軍陣之中,一騎飛馬而出,正是黃忠。
行至城前數百步,黃忠彎弓搭箭,一箭射向城頭,曹軍早知這荊襄老將勁箭淩厲,忙嚴陣以待,戍衛曹艸,隻是黃忠箭矢射來,卻並未射向曹艸,隻中城頭立柱。
箭尾一陣震顫,黃忠收起長弓,橫刀立馬,向城上喝道:“我家主公請曹丞相觀過信後,與其城下一敘!”
夏侯惇拆下箭矢,將荊襄書信,遞予曹艸,曹艸看過信後,便將信箋交給郭嘉。
郭嘉隻看一眼,便冷笑數聲道:“倒是打的好主意,交出文和,便既往不咎,莫非山民如今竟如此天真?”
郭嘉說罷,賈詡便是不觀信箋,也知曉信上所言何事,心中一驚,忙跪伏於地道:“若賈某一人可阻荊襄刀兵,丞相大可將賈某交由荊襄!”
“文和勿要多言。”郭嘉聞言,連連搖頭道:“隻是荊襄借口而已,我堂堂中原又不是荊襄臣屬,何須聽他號令?況且此信也隻是那荊襄黔驢技窮,欲壞文和於我軍中聲威罷了!”
賈詡依舊跪地不起,曹艸卻是笑道:“文和快快請起。莫非文和當曹某昏庸不成?此等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曹某不為,文和大可放心,陳留防務,曹某還需文和多作幫襯!”
賈詡聞言心中稍安,心中卻暗罵荊襄卑鄙,好在此信箋隻曹艸與郭嘉二人看過,若讓其餘將校知曉信上所言,怕是城中亦會有不少人,願使賈詡為許都之事頂罪。
“還請丞相,下城一敘!”
城下黃忠又是一聲虎吼,打斷曹艸思緒,曹艸再看城外敵陣之中,龐山民已引馬超,張飛二人,緩緩行至城前數百米處。
“曹某不可弱了大漢丞相之威風!”曹艸說罷,便欲下城,郭嘉見狀急忙勸道:“丞相,我等隻堅守城池即可,管那荊襄作甚?”
“曹某料想龐山民也不會壞了戰場規矩,其相邀城下,又豈敢壞曹某姓命?之前於汝南城外,曹某尚與之共飲……”曹艸說罷,郭嘉卻連連搖頭,對曹艸道:“若文和未屠戮許都,荊襄行為尚可預估,然而今時今曰,郭某也不知曉此番龐山民暴怒而來,如何行事了……”
郭嘉說罷,曹艸猛然醒悟,然而思索片刻又道:“若其邀約曹某不出,豈不弱了我大軍風頭!曹某心意已決,奉孝勿要再勸,況且出城之時,曹某多帶隨從,可保曹某不失。”
曹艸說罷,許褚與夏侯兄弟皆緊緊相隨,郭嘉見難以勸阻,對曹艸道:“郭某同去。”
曹艸聞言,深深的看了郭嘉一眼,點了點頭,對郭嘉道:“奉孝與那龐山民多少還有些舊情,想必他也不會將此事做絕!”
不多時候,曹艸便引數將出城,行至兩軍之前,與龐山民遙遙相望。
龐山民正欲開口質問曹艸,卻聽郭嘉聲音早早傳來。
“山民,我等皆懼老將軍暗箭傷人,還請山民將其召迴。”郭嘉說罷,龐山民冷哼一聲,命黃忠歸返本陣,策馬上前數步,對郭嘉道:“奉孝倒是越活膽氣越小了。”
郭嘉聞言笑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況且郭某並不認為,山民此番邀約丞相,會懷好心。”
見郭嘉侃侃而談,龐山民白了郭嘉一眼道:“今曰不是敘舊的時候,奉孝無需多言,郭某此來,隻想問問丞相,許都之事丞相可否給龐某一個交待!”
曹艸聞言,心中微怒,對龐山民道:“許都本曹某土地,曹某此番挾大軍渡江,也隻為收複失地,唐侯此言,是否太過無禮了些!曹某所做之事,又何須給唐侯交待?”
“那也就是說,屠城一事,乃丞相授意?”龐山民說罷,曹艸不禁語塞,暗道此事絕對不可承認,隻是曹艸心中為難,若將許都屠城一事,說成是賈詡計策,那豈不是正中龐山民下懷?
正猶豫之間,曹艸便聽郭嘉解圍道:“山民,許都之事已成定局,還談它作甚?山民若想複仇,盡管攻城!”
龐山民聞郭嘉之言,抬頭看了郭嘉一眼,麵上笑容盡皆不在,寒聲對郭嘉道:“奉孝,孰是孰非你當心中有數,龐某與曹艸逐鹿中原,你我亦互為敵手,然而心中總要知曉對錯,龐某敬你才華不假,卻也容不得你毫無底線!賈文和屠城許都,天怒人怨,龐某遠道而來,隻為向丞相要各交待,莫非這也不對?”
龐山民之言令郭嘉語塞。
荊襄此番大舉出兵,的確是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上,賈詡屠城許都,的確過於狠辣,被天下人所不容,然而賈詡本意,也隻是誘虎牢軍馬出關一戰,乃是為曹艸設想……
郭嘉隻思索片刻,便長歎一聲道:“文和亦有苦衷,你我皆明眼之人,莫非山民不知,若公瑾,士元肯堂堂正正,與丞相一戰,這等慘劇,便不會發生?”
龐山民聞言,頗為詫異的看了郭嘉一眼,氣急反笑道:“兩軍相爭,各憑本事!丞相沒本事破虎牢關,卻拿許都百姓姓命威脅,此事於奉孝口中,居然還占了道理?奉孝,數年未見,你這臉皮怎麽越來越厚了?連睜著眼說瞎話都可侃侃而談?”
聞龐山民連番諷刺,郭嘉卻一語不辯,對龐山民道:“山民也說了兩軍相爭各憑本事,陳留就在眼前,山民若有本事,攻城便是!”
龐山民聞言不與郭嘉多言,目視曹艸道:“奉孝所言,也是丞相的意思?”
曹艸聞言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奉孝乃曹某軍中謀主,自然可代曹某決斷軍務!”
龐山民聞言長歎一聲,對曹艸道:“若丞相交出賈詡,龐某便引軍歸返,這等買賣,對丞相而言,也極為劃算!還望丞相深思,勿要再咄咄逼人,不然龐某人忍你不得,天下人亦忍你不得!”
曹艸聞言,默然許久,郭嘉見狀急忙低聲對曹艸道:“丞相,勿要中其詭計!”
曹艸猛然醒悟,看著對麵似笑非笑的龐山民,寒聲喝道:“曹某心意已決,就算唐侯此番隻為要人,曹某亦要告知唐侯,文和乃曹某麾下之人,隻曹某可治罪於他!縱使唐侯巧舌如簧,曹某也保定文和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