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危急,劉曄得曹操授意後不作停歇,快馬加鞭,一路往荊襄而行,三日後便至襄陽,於朝堂之上,與龐山民相見。


    龐山民對於劉曄的道來頗為意外,在龐山民看來,曹操都欲大舉出兵了,事到如今,還遣使臣來荊襄作甚?看著堂下一臉疲態的劉曄,龐山民不禁開口問道:“龐某與丞相大軍交鋒在即,子揚先生卻現身於此,莫非欲投我荊襄不成?”


    “唐侯說笑了。”劉曄聞龐山民調侃之言並不動怒,神情淡然道:“唐侯雖奪我主宛城,洛陽,可我家丞相並不計較這一城一池的得失,曄此來乃是轉告唐侯我家主公意向,如今唐侯大軍圍困許都,丞相心係奉孝先生安危,欲將此城讓予唐侯,如此一來,唐侯可不費一兵一卒,占此雄城,不知唐侯以為如何?”


    龐山民隻略一思索,便不屑笑道:“許都受困多日,破城隻在旦夕之間,有臥龍,伯言二人用兵,戰損想必不大,丞相這番好意,龐某心領了,隻是龐某與奉孝交情不淺,也想讓其來我荊襄做客。”


    龐山民這番決斷仍在劉曄意料之中,見龐山民不肯罷戰,劉曄笑道:“若隻讓一城,不顯丞相誠意,丞相還欲將合肥,壽春二城,讓予唐侯,離鄴城時丞相特意交待在下,那孫權乃反複小人,不足盡信,唐侯若肯放許都兵馬,安然歸還,丞相即可便命文遠將軍,返迴鄴城!”


    “哦?”龐山民聞言不禁一愣,隻思索片刻,便目視劉曄,大笑不止道:“丞相倒是好算計,欲壞龐某與仲謀交情,竟然如此舍得本錢,以我荊襄軍馬。擋江東進取中原之路,莫非先生以為,龐某可欺乎?”


    “可丞相這般提議,對唐侯而言,亦好處不少,莫非唐侯願眼睜睜的看著江東進取中原,不斷壯大?”劉曄聞龐山民之言。淡然一笑道:“天下土地,能者居之,唐侯既有問鼎天下之心,當無所畏懼才是。”


    劉曄這番言辭,倒是令龐山民頗為心動,思索半晌。龐山民輕歎一聲道:“這般利益,著實令龐某動心,此事關重大,龐某當細細思量一番才是,還請先生於驛館休息,等待龐某與群臣商議出一個結論。”


    劉曄聞言,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唐侯等得起,許都的百姓可等不起了,事到如今,唐侯當早作決斷。”


    說罷,劉曄不再多言,徑自離去,龐山民見劉曄走遠,心思不定。忙命人將二蒯請來,商議要不要答應此番劉曄帶來的提議。


    不多時候,二蒯皆至,待龐山民將曹操心意說過之後,二蒯同樣頗為躊躇。


    蒯良思索良久,對龐山民道:“這般大事,主公大可獨斷而行。在蒯某看來,主公無論如何選擇,皆有利弊!”


    龐山民聞言點了點頭,心道蒯良所言不差。隻是這厚利當前,龐山民難以取舍,實際上龐山民心底還是打算接受曹操的這番提議的,其中最大的原因隻是因為龐山民還未曾想清楚,一旦許都城破,如何麵對郭嘉。


    殺之不忍,棄之則更為不忍,總不能辛辛苦苦的大戰一場,將郭嘉再放歸曹營……


    隻是一旦郭嘉到了荊襄,龐山民用腳趾頭也能想到,郭嘉必不肯歸降,屆時郭嘉若以性命相脅,非要離去,那龐山民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所以曹操這番提議,在龐山民看來還真有點及時雨的意思,除了能幫他解決如何麵對郭嘉的為難,還可不費吹灰之力,得合肥,壽春,對荊襄而言,極是劃算。


    雖若強占二地,幾乎百分百的與江東交惡,可是對此龐山民並不在意,兩家諸侯歸根結底還是麵和心不合,就算撕破臉,龐山民心中並無負擔。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之前但凡荊襄與江東交戰,江東屢敗,荊襄屢勝,這莫名的心理優勢令荊襄上下對江東諸人皆麵上尊重,心中不屑。


    思索許久,龐山民長歎一聲,苦笑著對二蒯道:“二位先生,龐某遲遲難有決斷,算不算是庸人自擾?曹操的這般建議,乃堂堂陽謀,龐某無法規避。”


    聞龐山民此言,蒯良心中便知龐山民還是打算應下曹操的建議了,當下便爽朗一笑道:“主公得曹操這般大禮,依蒯某看也是理所應當,隻是苦了興霸,原本主公即將征戰中原,如今卻要兩家罷兵,興霸進取中原,揚威陸戰的願望,怕是難以達成,且一旦與江東交惡,日後荊襄還要仰仗水師與其抗衡,也不知曉興霸對於水戰,會不會心中厭倦。”


    龐山民聞蒯越之言,不禁失笑,思索片刻,龐山民便對蒯越道:“興霸那邊,龐某去勸!”


    蒯良琢磨片刻,便點了點頭道:“如此也好,隻是既然主公已有決斷,便當早遣軍馬往壽春,合肥一行,與那曹軍交接城池,江東對此二城,圖謀已久,若主公應對遲緩,恐江東火中取栗。”


    龐山民聞言,深以為然,當今天下的三家諸侯之主,龐山民心中早已對其有了定位,曹操死要麵子,孫權死不要臉,若真讓江東覓得機會,這壽春,合肥怕是還真要被其搶先占下,一旦江東軍馬入城,龐山民處境便會極為尷尬,屆時打或不打,對荊襄而言,皆非益事。


    沉吟許久,龐山民點了點頭道:“我荊襄大軍,正在集結,本當應對中原兵馬,如今卻要麵對江東,如此看來,這兵馬還真不能早早散去……”


    想到此處,龐山民便命人備好筆墨,作書一封,命信使速速送往許都諸葛亮處,心中暗道:若郭嘉退走,許都可交由伯言暫為掌管,至於新得郡縣,還是交給孔明把守最為放心。


    見信使離去,龐山民對二蒯笑道:“既然如此,龐某明日便宴請劉曄,告知其龐某決斷,也好讓許都受難的奉孝早些離去,龐某宴客之時,還請二位先生,一道作陪。”(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92ks就愛看書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鳳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並收藏大鳳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