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大鳳雛487_大鳳雛全文免費閱讀_no.487挑釁與忍讓來自


    不過數日,許都曹操便有動作,於朝堂之上建言軍中將領功勳卓著,當與封號,壯其威名,於天子麵前表張遼,樂進,於禁,張郃,徐晃五人,並列“五子良將”。


    曹操如此應對,雖按部就班荊襄動作,卻也於軍中起到不錯效果,五將於曹軍之中,功勞不小,曹軍士卒對丞相如此安排,盡皆信服,就連曹操的宗族將領,也並未對曹操所為,提出任何異議。


    張遼鎮守壽春,攘江東不敢輕入中原,樂進於官渡之戰與青州之戰,表現不俗,曾力斬淳於瓊於烏巢,擒淩統於北海,於禁震懾徐州,徐晃屯兵宛城要地,張郃威震河北,於袁紹帳下,便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且遷都鄴城之事,張郃敬獻銅雀,亦有功勳……


    可以說這五人於曹軍之中,是除曹氏宗族之外的中堅力量,曹操予其如此褒獎,無可厚非。


    聖上敕封“五子良將”的消息不日傳往荊襄,龐山民聽聞曹操這般動作,卻不以為然。


    然而軍中五虎上將,卻對曹操如此無恥行徑,心懷惱怒。


    聖上剛敕封荊襄五虎,這曹操便要緊隨其後,再封五人,如此一來,又如何顯得五虎聲威,高過天下間諸多將領一籌?有本事光明正大的於疆場之上,較量一番,也好過如今陰謀詭計,以“五子良將”的名頭,來抗衡“五虎上將”。


    “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襄陽朝堂之上,五虎盡在,皆憤懣不已,黃忠於龐山民麵前,一臉陰沉道:“山民。曹操若是不舍‘五虎’名頭,不予我五人便是!又何必於其軍中。尋些尋常下將,為五子良將,埋汰我等!”


    尋常下將……


    或許於黃忠眼中,曹營諸將皆為尋常下將了吧。


    實際上在龐山民看來,曹操封五子良將之事,也是迫不得已,且表奏五名宗族外的將領,也可使曹營宗族將領與異姓將領之間,實力更為平衡一些。以便曹操盡收異姓將領之心。


    不過這般手段卻不夠高明,曹操應當能夠考慮到,若如此行事,必遭荊襄五虎怨恨。時至如今。龐山民卻並未收到曹操的一言半語,對敕封五子良將之事,稍作解釋。既然曹操絕口不提模仿荊襄行事,龐山民覺得也當修書一封,送往許都,質詢一二。


    莫非曹操以為,荊襄五虎可欺?


    見黃忠一臉憤憤不平之色,龐山民對黃忠笑道:“老將軍稍安勿躁。龐某於此事之上,已有應對!”


    黃忠心中疑惑。正欲再問,便聽龐山民又道:“五子良將雖有些能耐,然而這五人更擅統軍,於疆場之上,卻難為諸位對手,既然那曹操急於壯曹軍聲威,不如龐某再作書一封,邀曹操率五子良將一道往汝南邊境一行,與諸位較量一番武藝如何?”


    黃忠聞言,不禁愕然,半晌之後,一臉不信道:“山民,此五將皆扼守要地,不可輕動,便是山民作書,那曹操也難遂山民心意!山民如此挑釁,太過兒戲了些,曹操如何肯輕易中計?”


    “曹操定然不會依龐某心意,隻是龐某這般態度,須要那曹操知曉,且龐某尋釁,亦可要天下人知曉,五虎根本就不懼什麽曹營五子良將,那曹操既然連真刀真槍較量一場尚且不敢,五子良將又有何聲威可言?”龐山民說罷,堂上諸人愕然半晌,迴過神來,盡皆大笑。


    輿論戰對荊襄而言,也不是多麽稀奇的戰術,昔日驅逐劉備,龐山民便用的這般計策,如今隻是換個方式,將此計用在曹操身上便是。


    曹營五子良將皆扼守要地,如今周瑜雖歸廬江,可壽春張遼,卻要時時警惕江東軍馬異動,宛城則與荊襄諸地接壤,兩家諸侯雖有罷戰之約,徐晃卻不可輕離。


    龐山民無論如何挑釁,那曹操總不會應下這般約戰,既然五子良將不來,那龐山民便有了運作輿論的空間。


    不來便是怕了!


    既然心有畏懼,又言和良將?一旦百姓之中,流言四起,那五子良將之說,必成笑話。


    龐山民將心中所想,告知諸將之後,黃忠不禁大笑,對龐山民道:“老夫卻也希望,曹軍當有些骨氣,便是其不可擅離,曹操也當再遣強將,爭口誌氣!便是其宗族將領,往汝南一行,與我等相爭,老夫亦不嫌棄!”


    黃忠說罷,諸人皆笑,張飛心有戚戚道:“之前於許都之時,俺老張便看曹軍諸將,如土雞瓦犬,想必便是山民挑釁,曹操也不敢應戰!”


    “無論曹操是否應戰,對我等皆無壞處,若其應戰,則成全五虎聲威,龐某也相信五位將軍武藝,比之曹將更勝一籌,若其不應,卻是更好,龐某如此行事,必可讓那曹操,追悔莫及!好叫那曹操知道,龐某行事,卻不是那麽輕易學到的!”


    當下龐山民便作書一封,命使者急往許都一行,去引那曹軍火氣,兩家雖有罷戰之約,龐山民卻不想讓那曹操消停,若其敢貿然輕動,龐山民並不介意重啟兩家戰事。


    青州一役剛剛結束,曹軍無力再戰,趁此機會令曹操左右為難,在龐山民看來,正當其時。


    龐山民手書不日便往許都而去,曹操看過龐山民書信之後,勃然大怒。


    於相府之中召群臣議事,郭嘉,賈詡等一眾謀士看過信後,皆哭笑不得。


    集上將於汝南邊境相會,校演武藝,一爭高下,此事說來容易,可軍中上將皆有守土之責,若調集一處,頗為不易,荊襄倒也罷了,之前調防將領,如今五虎皆在襄陽,可五子良將,卻駐守城池,不可擅離。


    見曹操一臉寒霜之色,郭嘉不禁出言相勸道:“丞相勿怒,此事隻是那龐山民挑釁而已,當不得真!”


    “若是不去,旁人豈不是當曹某怕他不成!”曹操咬牙切齒,冷哼一聲道:“如今曹某算是明白了,這罷戰三年,就是一幌子而已,這荊襄小兒真當曹某不敢與其一戰?”


    “丞相不可中計!”荀彧聞言急道:“如今荊襄強而中原弱,且青州初定,丞相確無一戰之力。”


    荀彧說罷,曹操怒視荀彧一眼,荀彧見狀忙道:“丞相當忍耐一二,龐山民少年心性,不去理會他便是!”


    “少年心性?”曹操聞言冷哼一聲,對群臣道:“若依文若此言,我中原英傑,被一少年心性之人逼得惶惶不可終日?”


    荀彧聞言,不敢多言,郭嘉搖頭苦笑,對曹操道:“丞相稍安勿躁,無論龐山民如何行事,聖上敕封五子良將之事,已成定局,如今世人皆知丞相麾下,五子良將可敵五虎,就算婉拒荊襄挑釁,不去與其爭鬥,那龐山民又能得到絲毫好處?”


    “可曹某心中,鬱氣難平!”曹操聞郭嘉勸言,也不似先前那般暴怒,輕歎一聲道:“若我中原有一戰之力,又如何讓荊襄如此猖狂?”


    郭嘉見狀,輕歎一聲道:“丞相,三年時間,足夠我中原厲兵秣馬,積攢實力,與荊襄大戰一場了,世人皆以成敗論英雄,為日後丞相可一戰而定,又何必如今便與荊襄斤斤計較?”


    見曹操冷靜下來,郭嘉又道:“郭某與龐山民有些交情,這迴書之事,便讓郭某代勞,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郭嘉說罷,曹操長歎一聲,點了點頭,對郭嘉道:“便聽奉孝所勸,曹某此番,不去與他計較!”


    ps:感謝紫宸星宇同學的打賞。


    大鳳雛487_大鳳雛全文免費閱讀_no.487挑釁與忍讓更新完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鳳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並收藏大鳳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