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車騎,吾反議將趙雲戰功上報朝廷,應當對其實施拘捕。”


    “向天子如實呈告,其在此戰出賣同僚,與羌胡竄通一氣,意欲獨霸涼州。”


    一時,隻在車騎將軍朱溫與眾官僚皆附議,上報其戰功,請求加封。


    可董卓卻在此時忽然站出,言詞傲慢,蠻橫無禮,對趙雲望加職責。


    其言語間,一言一行,絲毫未有作為下屬的姿態,反而趾高氣昂,仿佛不將張溫放在眼裏般。


    “董卓匹夫,車騎將軍在此,豈可如此放肆?”


    一聲嗬斥,讓其連連迴返,不由感到心頭一震,卻是升起絲絲的忌憚之色。


    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當麵斥責董卓的,也就隻有孫堅了。


    對於孫文台,董卓此時卻也忌憚,在當初張溫領軍抵達時,其曾獻策,斬首跋扈的自己。


    雖張溫未接受此策,可依舊讓董卓忌恨上孫堅。


    在隨之,竟讓麾下第一猛將華雄挑戰孫堅,想將其一舉斬殺。


    隻不過,事實卻是出乎意料之外。


    纏鬥數十合,孫堅一刀將其重傷,華雄隨之落敗!


    正是親眼所見其武勇,董卓也不由對孫文台極為忌憚,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可惜卻又實力不足。


    “這···”


    隨著孫堅的嗬斥,望著那淩厲的目光,董卓卻是乍然無語,吞吐著,半響未有言語。


    良久,車騎將軍便以竹簡將此次戰功如實呈報,向朝廷送往,請天子劉宏定奪。


    雖未明言,可董卓此時神色亦是異常惱怒,在場諸人皆遭其忌憚。


    隨著,董卓徐徐退出帳外,在途徑趙雲身旁時,對其怒視一眼,揚長而出。


    “董匹夫!”


    直到董卓遠遠離去,以陶謙、袁滂為首之眾才毫不顧威儀,破口大罵。


    如今,董卓在帳中目無法紀,蠻橫無禮,卻是壓根不將他們這些原本的朝中大臣放在眼裏。


    大漢士人皆有傲骨,他們又豈會讓粗魯無鄙的董匹夫騎在他們頭上撒野。


    隻是,董卓在涼州之地威望甚厚,外加手握重兵,眾文將又豈會當麵得罪?


    唯有趙雲麵不改色,對於董卓的挑釁卻是視而不見。


    董卓為何對其針對,亦是當初趙雲未出兵前往望垣進行救援,反而為了自身聲名,突襲各地羌胡。


    正是因為此原因,遭到其忌恨,耿耿於懷!


    旋即,車騎將軍張溫安撫著:“趙司馬,董中郎將久居邊地,脾氣粗魯。”


    “他脾氣上來,亦連吾這位車騎將軍都極為輕視,你別往心裏去。”


    “放心吧,本將已如實將戰功呈報,相信天子定不會虧待你的!”


    聞言,雖心裏不這麽想,可表麵功夫卻要做好,趙雲沉思一番,拱手道:“車騎將軍。”


    “雲乃鄉中之人,沒見過大世麵,但也知曉知恩圖報的道理。”


    “當時皇甫將軍既如此器重於鄙,雲也定當投桃報李。”


    “凡是大漢有危,雲必定會為漢室排憂解難,消除一切隱患。”


    此話落下,趙雲眼中卻是閃出一絲微不可察的厲色,卻是寒芒瞬現,殺機展露無遺!


    這一刻,其已然對董卓心生殺戮。


    趙雲,自從半年前投軍以來,皇甫嵩便極為賞識器重,以自身為軍候,領軍襲擾涼州。


    對於其來說,當然不是恩將仇報的小人。


    既然皇甫嵩代表的是漢室,那自身為了報答恩惠,也應為大漢的潛在威脅著想。


    之所以對董卓升起殺心,其態度蠻橫還在其次,主要是對大漢有不臣之心。


    來自後世,趙雲心知肚明,過不了數年,董卓便會領外軍進京,隨之擁立天子,獨霸朝綱。


    肆意欺淩天子,擅屠戮公卿大臣,夜宿皇宮,奸淫宮女。


    總總惡行,將大漢最後的威勢也給抹進,讓天下正式大亂而起。


    其次,就拿此次西進來說,六軍出隴西,皆遭逢敗績,唯董卓所部獨善其身,安然返迴。


    這其間若未有貓膩,趙雲恐怕都不會相信。


    最為主要的是,董卓屯軍西部數年,未有多大建樹不說。


    反而每次羌胡叛亂,其麾下實力卻會大增,成為最受益之人。


    很明顯,董卓在涼州的勾當,絕不會那麽簡單,不然,為何忌恨張溫,皇甫嵩?


    須知,董卓在涼州羌胡中,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厚聲望。


    越發的猜想下,趙雲連連肯定自身的決策,喃喃道:“恐怕董卓是在養寇自重,養望而野。”


    不過,這畢竟是自己的一番揣測,卻是未有十足的證據,未向張溫呈稟。


    畢竟,其作為車騎將軍,知曉的內情必定會自己多,要是董卓有異心,恐怕早就將其治罪。


    至於如今還相安無事,要麽便是董卓真的未勾結羌胡,或者便是隱藏很深,未露出破綻。


    當然,趙雲也在心底暗暗發誓,一旦確定董卓真的勾結羌胡。


    屆時,就算是拚上性命,也要斬殺霍亂天下的亂臣賊子,以絕後患。


    “既如此,趙司馬,你便先暫時告退吧,靜待天子的封賜。”


    聞言,趙雲也不猶豫,拱手應諾著:“諾!”


    徐徐退卻,孫堅收刀而立,向前說著:“車騎將軍,董卓既如此無禮,蔑視王法,藐視上官。”


    “不如將之斬殺,以絕後患!”


    聞言,張溫卻是瞬息揮手,斷然拒絕;“不可!”


    “此次大漢六軍出隴西,皆遭敗績,唯其所部安然返迴,正值高峰之際。”


    “現在下令斬殺董卓,恐怕局勢不穩,朝中也無法向天子交待。”


    一時間,任由孫堅如何勸誡,張溫卻都不同意斬首跋扈的董卓。


    “唉,不斬董卓,日後亂天下者,必是其也!”


    徐徐退出帳外,孫堅不由仰天歎息,卻是感到絲絲無力感。


    他從征羌人以來,便看出董卓飛揚跋扈,不敬上官,暗中勾結羌胡,養寇自重。


    隻是,數次進言,使張溫將其斬殺,卻都無疾而終!


    緩緩在大營外走去,行走半響,卻是在營門前,孫堅發現了變故。


    見狀,其陡然暗暗加快腳步,向前奔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不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溪凰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溪凰躍並收藏銀槍不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