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走出府中,迎麵一陣微風拂過,趙雲身心頓時心曠神怡。


    此時,其心情比較興奮,因為他所想出的計策,在與車騎將軍商議後,得到了批複。


    而且,為了保證此次趙雲的謀劃能夠取得圓滿,皇甫嵩特意在其一屯上增添了數百部眾。


    緊隨著,趙雲麾下的軍力也約莫五百餘眾,達到了一曲的軍力,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軍侯。


    皇甫嵩本打算讓計劃萬無一失,想直接將其提拔為軍司馬,可卻是想到一些特殊情況,便打消了其念頭。


    畢竟,大漢律法規定,中上層軍官有些需要累積,等戰亂結束後,一齊稟告給朝廷加封。


    要是如今趙雲升遷太快,等待其此戰立功,又該如何封賞?


    封了豈不是違逆了朝廷,不封,又會寒將士們的心。


    關鍵是趙雲出身布衣,升遷快了不見得是好事。


    所以皇甫嵩的打算確是溫水煮青蛙,逐步的培養,讓其能夠獨當一麵為止。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車騎將軍也覺得趙雲談吐不凡,有獨特的用兵方略,外兼武道高強。


    這總總,卻是讓皇甫嵩更是堅定了培養趙雲的決心。


    行走在返迴軍營的途間,正巧路過中郎將董卓官邸,趙雲不由駐足腳步,細細觀看半響。


    斜眼望去,眼前所見的卻是高宇瓊樓,其府邸占地麵積極大,氣場也修建得極為氣派。


    一時,趙雲不由想到更多,暗暗道:“難道這就是曆史上董卓郿塢的前身?”


    良久,正當其舉步準備緩緩離去時,卻是發現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是真的不想在看這奢侈的一幕,須知,天下黎庶每日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在看看權貴又是怎麽樣的,真的,趙雲為微末之下的民眾感到不值。


    當然,其趙家村也同樣是微末之眾,也是受豪強,權貴壓迫的對象。


    正值此時,忽然間,趙雲陡然心驚,急忙假裝躲在一旁,悄然觀察著。


    府門外,陡然大開,董卓身披堅甲,向一名私卒詭異的在耳旁叮囑好半響。


    良久,那私兵侍衛才領命,隨後悄悄縱馬向城東街市奔去。


    董卓一直佇立著侍衛背影,直到其影消失不見,府中在次走出一員文士。


    這文士一席青衫,顎下三豎尖腮胡須,麵容消瘦,卻是沒有普遍文士中的風流瀟灑,反而顯得有絲病態。


    不過,這文士眼神深邃,其全身間無不給人一種漠視感,好似充滿著種種詭計。


    此正是董卓麾下謀士李儒,也就是後來禍亂天下,將大漢一手推於危難中的“毒士。”


    是的,就是毒士,不過以趙雲之見,賈詡的毒士跟李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李儒的毒體現在不折手段,對待政敵殘忍至極,極為血腥。


    可賈詡的毒卻是體現在眼光毒辣之上,兩者還是有些許區別的。


    隨即,董卓迴首,緩緩道:“文優,這計策真的能夠成功?”


    聞言,李儒卻是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冷冷道:“主公,放心吧,此次優一定為您鏟除政敵。”


    “讓皇甫嵩乖乖滾出關中,隻要其一旦離開此處。”


    “以主公在關涼之地的聲威,在賄賂下朝中十常侍,主將之位可謂唾手可得!”


    一時間,李儒也不由拱手示意,逐漸給董卓疏通,安撫著其情緒。


    “哈哈!”


    一番對話下,二人也徑直返迴府中,緊閉府門。


    好似這一切皆無發生一般!


    隨著府門緊閉,趙雲才緩緩站出,其此時卻是滿臉疑惑,絲毫不解。


    迴返的途中,其一直在思索,董卓究竟有何打算,意圖又是什麽?


    此時,其李儒與董卓在府門外交談的麵容也不由飄蕩在趙雲心頭,久久不能忘懷。


    “董府私兵向城東而去,究竟有何企圖呢?”


    雖然一直在思索,可苦於情報有限,趙雲卻也無法猜透出企圖。


    ······


    迴到獨有的營壘,眼見趙泉正在營中空地上刻苦的習練著劍法,飄逸的走姿席卷在此。


    其實,趙泉學武還要來源於趙雲,在當初二人在西河郡內遭到黃巾賊伏擊。


    趙雲以單騎挺槍直取山穀上,以絕世的武道,高超的槍術,將亂軍中的賊軍首領白饒一槍刺殺。


    正是這一幕,使得數百黃巾賊紛紛攝於其威勢,陣腳大亂,四散而逃!


    這也才有趙雲趁亂裹挾百餘黃巾賊,以威勢強製前來投軍。


    本來,在這一次之前,趙泉是瞧不上學武之人的,認為武藝不過是逞匹夫之勇。


    隻要飽讀詩書,學好兵法,猶如留候張良那般,運籌帷幄之中,那才是真正的人生抱負。


    直到趙雲於亂軍中上演了擒賊擒王後,卻是轟然顛覆了趙泉對武道的認知。


    一路行來,其越發對武藝感興趣,這也有了趙泉如今積極勤練學武的由來。


    不過,雖然依舊學習武藝,可其依然沒有放棄學習兵法韜略。


    由此可見,趙泉還是打算以出謀劃策,以輔助為主。


    眼見趙雲進營,趙泉眼尖,停止手中的動作,收劍入鞘,走過問著:“阿雲,情況如何?”


    “車騎將軍可接受我等的謀劃?”


    是的,所想妙計正是趙雲與趙泉二人所構思而出,那便是以漢軍主力繼續固守郿城。


    然後遣一軍渡過涇水,跨漆縣,進入北地,攻擊羌人大後方,以此扭轉戰局。


    此次所叛亂的主力,便是先零羌,其後方根基便位於北地郡富平一帶。


    聞言,趙雲迴應著:“車騎將軍不僅同意了計劃,還擴充了數百部眾,以我為軍侯,掌管一曲。”


    耳聽著其竟然掌管一曲,趙泉也不由欣喜不已。


    的確,其二人在少年時代便立誓要博取功名,一直便希望搏出一番聲名出來。


    如今,皇甫嵩既然如此賞識趙雲,趙泉又如何不替其高興呢?


    ······


    緊隨著,趙雲將趙泉拉入帳中,向其述說了今日在董府外所遇之事。


    不過,二人分析許久,卻也無法得知董卓的具體企圖。


    畢竟,趙雲等眾如今不過是軍中底層軍官,人微言輕,對於大人物之間的事情如何能剖析呢?


    想到此,二人便不在思索此事,轉而將重心放在此次出兵之上,商議著。


    接下來,由於軍情緊急,左車騎將軍皇甫嵩也未拖拉,立即給趙雲擴充數百部眾。


    隨著將部眾整頓後,兩日後,軍侯趙雲領五百餘漢軍士卒,告城離池,悄然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不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溪凰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溪凰躍並收藏銀槍不倒最新章節